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肖邦全集 [复制链接]

181#

钢琴家伊万•莫拉维茨

(转载自网络)

伊万•莫拉维茨被认为是二十世纪诠释肖邦作品最出色的钢琴家之一。

1930年出于布拉格,七岁跟随艾尔娜.格伦费尔多娃(名钢琴阿非列德.格伦费尔多的侄女)学习钢琴。莫拉维茨16岁就在布拉格广播电台中演出,18岁在音乐院中得到首奖,不过由疾病,莫拉维茨迟至数年后才开始正式展开其职业演奏家的生涯。康复后的莫拉维茨在捷克、波兰、匈牙利、意大利等地举办音乐会,1957到58年在大师班中跟随米开兰杰里学习,1959年首次在伦敦演出并签下第一份录音合约。1964年,塞尔邀请莫拉维茨到纽约与克里夫兰交响乐团合作,1969年在布拉格音乐院担任教职并在意大利举行大师班,接着又到伦敦、巴黎、罗马、莫斯科、旧金山等地巡回演出。莫拉维茨的音乐细腻而且充满个人风格,被认为是二十世纪诠释肖邦作品最出色的钢琴家之一。不过,莫拉维茨所弹奏的莫扎特、贝多芬、布拉姆斯、德布西与法朗克,以及捷克作曲家如德弗户克、史麦塔纳与杨纳杰桀克的作品也颇受好评。

莫拉维茨的钢琴艺术特质,也就是他与同行最大不同点,就是他有着丰富而纯然优美的音色。很少钢琴家能把音响做得这么完美、平衡而有层次感,如同分光仪一样做出像光谱舨的渐层色彩。很多钢琴家认为不同的音色是无关紧要的事,他们演奏出来的音色是黑白的:极弱音缺乏生气和动力,强音则粗糙而刺耳不堪。莫拉维茨的演奏完全没有上述缺点,他把音色的演绎拓展到一个极大的范围。他认为如果一个钢琴家能用深入聆听到清晰、强烈音乐形象,那么他便能透过双手制造出恰当的音色。“通常,我用手臂的重量来制造音色,如果你只用指头,音色是绝对做不出来的。与这点紧密相关的是莫拉维茨的踏板。他的演奏从不让人觉得音色干燥,莫拉维茨并不反对用延音踏板来制造长的和声。在约瑟夫•霍洛维兹(JosephHorowitz)的一次访谈中,莫拉维茨承认:「若有机会让钢琴发出混合的、长长的声响,我会这么做。很难说我从言音色里求得什么,也许不同的混合声响,可以让我受到不同的空间感。”

莫拉维茨早期录音作品(1996)中的两首肖邦夜曲,最能说明莫拉维茨的音色的是如何贴近于原作原质。需要强大力度的地方。例如肖邦第四号叙事曲与法朗克(前奏曲,圣歌与赋格),莫拉维茨则施展他所有的技巧和控制力,发出紧凑气氛和戏剧性。莫拉维茨既如此重音色,那也就无怪乎他对乐器质量有着强烈的坚持。这点脾性与他的先师米开兰杰里颇有相通之处。莫拉维茨惯常使用钢琴有波德文、贝森朵芙、佩特罗夫和史坦威。事实上,大家都知道莫拉维茨偶而会取消演奏会只为「琴不够好」。「有时我会遇到琴键轻重不一的问题,更别提内部琴锺反应不一致的毛病了。」这种情况下,莫拉维茨会陪同调琴师进行调校。「我喜欢参与调琴师的工作,把琴调到最佳状态。」莫拉维茨说:「可是如果调音师束手无策,找会把我带的所有工具拿出来,亲自动手,以达我想要的标准。我并不是一个专业技师,可是我以调整音准和修理一些细部问暊。例如我发现反射簧失去弹性,我就有治它的办法。你想想,为什么要为此牺牲我的演奏效果?」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2#

听过史兰倩斯卡(Slenczynska)的肖邦,就是雄辩出的早年DECCA录音,演奏不错,就是全部单声道。
科托 发表于 2020/12/1 9:55:31
她出的书好像比较有名。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3#

回复 228楼shinelb的帖子

我觉得对他的评价是大大的过誉了!而且录音真的不是太好,听感欠佳。
科托 发表于 2020/12/1 9:57:40
莫拉维茨的唱片不太好找,他很少在大厂录音。
今天,网络发达了,听过一些。
他的肖邦确实是很好的,音色非常斑斓多彩,层次感极好。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4#

傅聪的肖邦基本找齐了,夜曲,马祖卡和波罗乃兹舞曲,都是索尼正价版。
fightclub 发表于 2020/12/5 13:52:49
恭喜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5#

1、sergio fiorentino那套红色封面的套装,曲目很好,但问题是录音太渣,我听过的最差的60年代录音,怪不得卖不出去。
2、Smeterling波兰钢琴家,戈多夫斯基弟子,只弹肖邦和席曼诺夫斯基,PHILIPS录音,不错!
3、布伦德尔弹的波兰舞曲很棒,意外惊喜!
4、Darre弹的圆舞曲很棒!法国派的肖邦果然好东西!
科托 发表于 2020/12/15 8:38:10
sergio fiorentino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钢琴家,曾遭遇飞机失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6#

sergio fiorentino音乐试听:

https://www.xiami.com/artist/x3cgt2ac225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7#

传奇钢琴家Sergio Fiorentino

钢琴家Sergio Fiorentino是这样的一位非凡的艺术家:在他年轻巅峰的时候,就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拥有无懈可击与其他艺术家梦寐以求的技巧与音乐性。然而他却选择退隐幕后,专注于教学超过20年。近期有评论家指出Sergio Fiorentino 的一生充满了不幸,几乎毁了他。事实上,Sergio Fiorentino 确实在1954年的空难中受了重伤,暂时中止了他年轻的演出生涯。在欧洲和美洲,Sergio Fiorentino 被普遍认为是那一代中最有希望的钢琴家。

之后他决定放弃公开演出计划直至去世,对于这个决定直至最后Sergio Fiorentino 也没有过任何后悔。

1938年一笔意大利教育总长个人的奖学金把小Sergio Fiorentino送进了 San Pietro Majella Conservatory ,尽管他当时接受的是学院里最好教师的教学,他还是喜欢说他受的影响是来自与观看科尔托,吉泽金和埃尔文费舍尔的演出,以及听拉赫玛尼诺夫演奏自己的作品。Sergio Fiorentino 认为他与俄罗斯学派有一种莫名的亲近,他也一直把俄罗斯音乐放在自己一生的曲目单里。

从1947年开始,一个年轻,瘦弱,害羞含蓄的艺术家开始在欧洲崭露头角。他在那不勒斯的Concorso Rossomandi比赛中获得首奖以及在日内瓦大赛中获得首奖,这让一些艺术经理人开始运作他去美国的事宜。在1953年,也就是他26岁的时候,他成功地在卡内基音乐大厅举办了独奏会。每个人都可以预测到他辉煌的职业生涯。然而在之后一年在飞往南美演出的飞机失事,极大的打击了Sergio Fiorentino。因为接受脊椎麻醉手术,他数年不能演奏钢琴,他告诉大家,如果他可以复出的话,他需要重新练习技巧。

在50年代后期,他决定了重拾演奏生涯,他在英国录了一些录音,大多是在高水准上的高保真的传奇录音,转录的预算一般是5先令一次。有时候他也录制一些密纹唱片,从未发行过。

这些录音都是精彩的演绎:难忘的拉赫全部前奏曲演绎,勃拉姆斯亨德尔变奏曲的开始一段模仿大键琴后无来者,一些李斯特独奏有极深的音乐性。还有几乎全部的肖邦与巴赫布索尼bwv1004让他彻底脱颖而出。

关于1974年为什么Sergio Fiorentino放弃演出生涯而去他曾就读的学校任职至今仍然是一个迷,有人认为原因是他自我否定的精神与与世无争的个性。Sergio Fiorentino不愿意成为各地奔波公演的机器,他本人在钢琴前是非常谦逊的,但是他的拥趸与录音公司都希望以‘最伟大钢琴家’来包装他,或与其他天才进行比较,这件事让Sergio Fiorentino觉得很惊恐。安静而谦逊的Sergio Fiorentino说自己在鸡尾酒庆功会上觉得病态,因为他不知道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这所有的一切,说到底就是巡回音乐家的身份对Sergio Fiorentino毫无吸引力,让Sergio Fiorentino彻底放弃而转去学校做毫不起眼的教学工作。这公众的损失也是这一代音乐学生的幸事,也影响他们在开启演奏生涯之前很荣幸去做一段时间教学工作。1993年Sergio Fiorentino退休之后在舞台的复出,是一个非常珍贵的例子,值得所有争名逐利的艺术家思考。

Ernst Lumpe,,一个德国古典音乐收藏家,同时也是Sergio Fiorentino 超过30年的崇拜者,在当年伦敦录音时就和Sergio Fiorentino有着深厚的友谊。邀请复出的Sergio Fiorentino在德国公演。这个承诺终于在一个只能容纳很少观众的很小的音乐厅得以实行,我想这也是Sergio Fiorentino同意这次公演的原因。Sergio Fiorentino这一点点顾虑很快就被Lumpe的热情与重新发现新大陆观众的激情驱散。巴赫-布索尼,拉赫,普罗科菲耶夫,陶西格和被遗忘的改编的施特劳斯的蝙蝠序曲与华尔兹被掷向被Sergio Fiorentino的演奏震惊的观众中。

当APE录音公司创建者,上世纪钢琴音乐最德高望重的评论家Bryan Crimp依照以上的现场制作并发行了录音,观众欢呼雀跃,这标志着在阔别了舞台30年之久的Sergio Fiorentino彻底复出。

一切如期而至。Sergio Fiorentino被邀请来中国演出并开大师班(你敢信!)并成为欧洲几个很重要钢琴比赛的评委。同时Sergio Fiorentino也开始出席一年一度的音乐节,他的档期被一直排到他“”去世“,评论家近乎谄媚的最高评价在当今是非常少见的。Sergio Fiorentino被认为是黄金**的最好钢琴家,在全世界各地得到赞誉。

他的录音计划一直排到了2000年以后除了他过世,在家中,毫无征兆,毫无痛苦,意味着唱片公司计划泡汤。Sergio Fiorentino以极其深刻的音乐洞察力,让那些我们熟知的曲目天启一般的演奏出来。他对于从巴赫一直到斯克里亚宾的所有作曲家深刻理解,使他必在所有最顶尖钢琴演奏家中占据一席之地。

1998年9月1日 《独立报》

原作者:Alan Watkins

试翻译:发条橙子@豆瓣

图片摘自网络: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8#

Jan Smeterlin的肖邦《夜曲》: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9#

Jan Smeterlin演奏肖邦《夜曲》试听:

https://www.xiami.com/album/nn1tpx809b7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0#

波兰钢琴家Jan Smeterlin:

Jan Smeterlin以一个波兰人,

浸淫波兰音乐家萧邦的作品历四十多年之久,挟技环游世界两次,

在欧、美、菲、亚四大洲获得至高艺术荣誉。

Jan Smeterlin生于波兰,六岁起学习钢琴,八岁应邀参加音乐会演奏莫扎特作品。

他的父亲不愿他从事音乐事业,送他到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

但他到了维也纳却跟从Godowsky学习钢琴,短期内获得国家奖金被送到伦敦和柏林各大城市演奏。

不久他便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音乐家。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1#

Jan Smeterlin演奏肖邦玛祖卡和华尔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01100278/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2#

玛丽达尔的肖邦也是非常棒的,法国学派的肖邦都是好东西。

https://www.xiami.com/artist/2110542363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3#

傅聪先生感染新冠病毒,现在已住院,
希望他老人家度过难关。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4#

“钢琴诗人”傅聪因新冠去世,郎朗、李云迪等发文缅怀,回顾其艺术人生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7380788056764437&wfr=spider&for=pc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5#

黑塞写给傅聪的信:我真想亲眼见到这位天才横溢的中国人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年诺贝尔文学获奖者。傅聪是中国钢琴家,著名的音乐诗人。在年岁上,他们属于两代人,互相间也没见过面,看似毫无交集的俩人,却在音乐上有了缘分。在黑塞83岁那年,逝世前两年,他偶然在电台里听到了傅聪演奏的萧邦的音乐,黑塞感到冥冥之中,上帝为他安排了一个奇遇——这是他等待了一辈子的钢琴家,从收音机里溢出了好的难以置信的惊喜旋律。

黑塞对音乐极其内行,他研究肖邦,也弹奏肖邦。他没想到自己将要离开世界之前,东方出了个傅聪。于是黑塞写了一封《致一位音乐家》的公开信,分发给欧洲各界的朋友。

他要告诉大家:一位叫傅聪的中国钢琴家,他把萧邦弹活了!

太好了,好得令人难以致信!

一次聆听收音机时,我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是播放肖邦乐曲的晚间音乐节目,演奏者是位中国钢琴家,叫做傅聪,一个我从未听过的名字。对于他的年龄、教育背景或他本人,我一无所知。由于我对这美妙节目深感兴趣,也自然而然好奇,想知道我年轻**最心仪的肖邦如何由一位中国音乐家去演绎。我以前听过很多人演奏肖邦:如年迈的帕岱萊夫斯基(Paderewski),菲舍尔(Edwin Fischer),利巴蒂(Lipatti),科尔托(Cortot),及许多其他大师。他们演奏的肖邦,各具姿采:精确冷隽,融浑圆通,激越热烈及充满个人色彩,有时专注于华美的音色,有时着重于细致的韵律,时而带有宗教意味,时而奇特,时而慑人,时而自我得如痴如狂,但极少演奏得符合我心目中的肖邦。我时常以为,弹奏肖邦的理想方式一定得像肖邦本人在演奏一般。

不消几分钟,我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国钢琴家已充满激赏,继而更由衷喜爱。他把他的音乐掌握得出神入化,我原本就料到演奏必定会完美无瑕,因为中国人向来以刻苦勤练及技巧娴熟见称。从技法来看,傅聪的确表现得完美无瑕,较诸科尔托或鲁宾斯坦而毫不逊色。但是我所听到的不仅是完美的演奏,而是真正的肖邦。那是当年华沙及巴黎的肖邦,海涅及年轻的李斯特所处的巴黎。我可以感受到紫罗兰的清香,马略卡岛的甘霖,以及艺术沙龙的气息。乐声悠扬,高雅脱俗,音乐中韵律的微妙及活力的充盈,全都表现无遗。这是一个奇迹。

我可真想亲眼见到这位天才横溢的中国人。因为听完演奏后心中泛起的疑问,可能得以从他本人、他的动作及他的脸庞,得到答案。问题是,这位才华过人的音乐家是否从“内心深处”领悟了欧洲、波兰以及巴黎文化中所蕴含的忧郁及怀疑主义,抑或他只是模仿某位教师、某位朋友或某位大师,而那人的技法他曾一一细习、背诵如流?我很想在不同日子、不同场合,再聆听同一节目。我这次所听到的是否如纯金的音乐?而傅聪是否如我心中所想的那样一位音乐家?若然,则每一场演奏,就会是一个在细节上崭新独特、与别不同的经验,而绝不会只是旧调重弹而已。

也许我可以得到这问题的答案。我强调这问题在我聆听这场美妙的演奏时并未出现,而是事后才想到的。聆听傅聪演奏时我想像一位来自东方的人士,当然不是傅聪本人,而是我幻想出来的人物。他像是出自《庄子》或《今古奇观》之中。他的演奏如魅如幻,在“道”的精神引领下,由一只稳健沉着、从容不迫的手所操纵,就如古老中国的画家一般,这些画家在书写及作画时,以毛笔挥洒自如,迹近吾人在极乐时刻所经历的感觉。此时你心有所悟,自觉正进入一个了解宇宙真谛及生命意义的境界。

——赫尔曼•黑塞

本文写于1960年,金圣华译于2003年。

收入《走出<傅雷家书>——与傅聪对谈》

香港三联书店2006年5月第1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6#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7#

黑塞被雨果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他的作品以富于灵感象征、文笔优美浪漫、善于探索人道主义的崇高理想著称。与他的好友、法国的罗曼•罗兰一样,黑塞爱好绘画,热爱古典音乐,尤其喜欢研究和演奏肖邦。他一生听过无数演奏肖邦的音乐会和录音,包括波兰钢琴家巴德列夫斯基在内,但他认为自己活了一辈子,还没听到一个能够真正抓住波兰“钢琴诗人”肖邦的灵魂精髓的演绎。
没想到,黑塞在83岁那年,通过一部单声道收音机,偶然听到了时年26岁的傅聪演奏的肖邦音乐。他既兴奋、又感动,觉到这是上帝为他安排的一份礼物,让他得以在离开人世以前,等到了他盼了一辈子的肖邦钢琴家!他随即写了一封《致一位音乐家》的公开信,告诉他在欧洲文艺界的朋友们:这简直太好了,好得令人难以置信!一位叫傅聪的中国钢琴家把肖邦弹活了!
信中,黑塞热切表达了想与傅聪见面的愿望,但终究未能如愿。两年之后,他就离开了人世。傅聪十年之后才得知这封公开信。许多年之后,香港才女金圣华翻译了此文,并在译后记中感慨道:'当年的黑塞,聆听傅聪而领悟肖邦的音乐,未晤傅聪而了解傅聪的情怀。艺术到了最高的境界,原是不分畛域、心神相融的。文学大家以笔写胸中逸气,音乐大师以琴抒发心中灵思;两人因而成为灵性上的同道中人,素未谋面的莫逆之交。”
几十年来,评论傅聪的文章甚多,但傅聪认为黑塞最懂他,黑塞的的信最有分量。热爱中国文化的黑塞在信末还指出,傅聪的“演奏出自《庄子》”, 傅聪的手“就如古老中国的画家一般…以毛笔挥洒自如”,傅聪的演奏“自觉进入一个了解宇宙真谛及生命意义的境界”。黑塞与傅聪,不就是中国古代文坛乐界的子期和伯牙吗?而黑塞的这封信,不正是“高山流水”的现代版本?如果世上真有“心有灵犀一点通”,那么,素未平生的黑塞与傅聪就是精神上的知己!
可是,一位德国的文学家怎么会这么懂波兰的作曲家和中国的钢琴家?说来,黑塞、傅聪和肖邦三人有着相似的人生背景:当年热衷于反战的黑塞深受纳粹迫害,只能背乡离井,入籍瑞士;傅聪在1959年“反右”期间,也被迫从波兰出走英国,流浪于异国他乡;而肖邦当年也在波兰遭受俄国入侵后,离开故国,旅居巴黎,他的不少作品都描写了一种深沉的思乡心迹。他们三人都有着有国不能回,有家不能归的辗转经历,也都怀着真切的爱国情结和拳拳的赤子之心。
可以说,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都共有一种被称之为“Zarl”(波兰语,意为特有的忧愁、永恒的故国思念)的精神。而傅聪把肖邦这种相似于唐代李后主的“离愁别恨”的 “Zarl”,用琴声了表达出来,微妙,惆怅、瞑想、叹息甚至激动。黑塞则从傅聪诗歌一般的琴声中,悟出了肖邦精神在一个世纪以后的复活。尘封在肖邦作品灵魂深处的情感,就这样在许多年后,被怀有相似经历的傅聪演绎,并触动了一位脚踏中西文化的文学大师的心弦,于是就有了这封《致一位音乐家》的公开信的诞生。这,不能不令人啧啧称奇。(摘自网络)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8#

钢琴家鲍蕙荞忆傅聪

Music Weekly  音乐周报

文 | 鲍蕙荞

12月27日,惊闻媒体传来的一个坏消息:钢琴家傅聪被确诊新冠肺炎。这个时候,整个中国音乐界,甚至听到不幸消息的所有热爱傅聪先生钢琴艺术的中国人,都在为他祈祷:盼望钢琴大师傅聪能战胜病魔,满血归来。然而,29日,我们最不愿意听到的噩耗,最终还是传来了:我们最敬仰的钢琴大师傅聪先生,因为感染新冠肺炎于当日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

傅聪先生离开了我们。但先生的音容笑貌、他和蔼可亲的待人方式、他的音乐修为和理念,都清晰地印在我们所有人的脑海里。

2001年10月5日,我有幸对傅聪大师进行了一次三小时的访谈。其间,傅聪先生且谈、且弹。他的谈话一如他的演奏,充满了灵感的火花,又饱含睿智、深刻的内涵。我在写那篇“访谈录”的时候就清醒地认识到:凭自己的修养和能力是很难将他的思想全部记录和表达出来的。但我仍庆幸自己做过那次访谈。

难忘的采访

从少年**起,傅聪先生就是我的偶像。我无数次聆听他的音乐会。但是直到2001年10月5日,我才有了一次面对面采访他的机会。
  
那天,钢琴大师刘诗昆设宴招待傅聪,邀请了包括吴祖强、周广仁、郭志鸿、李其芳、杨峻、潘淳、张式谷等在内的音乐界同行作陪。因刘诗昆和我从附中**就是同班同学、好朋友,我就再三请他一定要帮我请傅聪先生接受我的访谈。

吃饭时,傅聪先生讲了许多他在国外演出时的轶事(包括惟妙惟肖地模仿日本人说英语),逗得大家捧腹大笑。饭局散后众人离去,只剩下傅聪、刘诗昆和我,开始了安静的谈话。
    
刘诗昆设宴的地点,是他儿子经营的锦都久缘饭店。因此,他或许是有意把饭局安排在一间有一架立式钢琴的房间。我们三个人就坐在钢琴边上开始了访谈。傅聪先生的思想信马由缰,睿智而敏捷。他一边说一边时不时在钢琴上弹上几句。他的谈话一如他在台上的演奏,时时闪现灵感的火花。但是在那些火花的背后却是深邃的内涵。

我平时访谈,几乎从不带录音机,全凭快速手记,回去再慢慢整理。那天我特地带上了一个小录音机,以便回去整理时,可以反复听他的录音。然而,我在整理录音后,落笔写作的时候,发现傅聪是我的访谈对象中最难写的一个!因为他的谈话貌似非常“即兴”,实则极其深邃。我开始清醒地意识到:以我的修养、能力,即便将录音机里的话一字一句如实记录,也实在很难将他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语准确地记录和表达出来。因为,正如许多钢琴老师常说的那样:需要透过乐谱上的音符和术语,洞悉音符背后作曲家想表达的思想。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9#

难忘的话语

那一天,我们的访谈从晚上10点一直持续到凌晨1点10分。我们三个人都毫无倦意,主讲的人是傅聪,但是我觉得我们三个人的心却如此贴近。傅聪先生说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话。

“西方的评论家说:听我的演奏明显地感到我是一个中国人!他们觉得我的演奏不同于其他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他们并不觉得我是强加给他们的。”
  
“我和音乐的关系是从‘天人合一’这个基本观念来的,所以可能对音乐的感觉和别人不一样。”
  
“黄宾虹说:‘师古人不如师造化’。中文的‘造化’这个词,根本就没法翻译的。中国人讲的‘造化’,‘造’还可以解释,‘化’怎么解释?只有中国人有这个概念。”

“精神上的东西,人生是要经过很多事、很多世态炎凉,受过很多苦,经受过很多大波大浪,才能达到一个真正的‘陶渊明的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虽然我天生的和声感觉很好,但现在除了‘感觉’,还马上就‘知道’。但是又要把‘知道’的东西变成‘不知道’,否则像上课一样,有什么意思啊!也就是说,对很多东西要在理性上理解得很透彻,然后把它‘忘掉’、把它‘化掉’,使它成为曲子的一部分。”

“比如肖邦的最后一首《夜曲Op.62 No.2》,第一次弹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句诗。第一句是一种悲从中来的感觉,最后一句就是红的颜色。我弹这首夜曲的时候,永远是这样的感觉。”
    
如今,我重新阅读了我在19年前写的这篇题目为《西方的评论家说:听我的演奏明显地感到我是一个中国人!》这篇“访谈录”,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晚上,语音犹在,斯人已去!一边读一边禁不住流泪。那都是多么深刻的思想,多么智慧的语言啊!

一个钢琴家如果没有傅聪先生这样从父亲傅雷先生那里传承下来的学贯东西,特别是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没有像他那样远离故土、痛失双亲的人生经历;没有像他一样经历了太多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世态炎凉、悲欢离合的一生,又怎么说得出这些话?

感染新冠肺炎的傅聪先生,似乎是以一种近乎悲凉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我们难以想象,他最后都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抗争。他是一位真正的大师,也是中国钢琴界一位真正的精神贵族。我更感慨:19年前,我可以曾经如此幸运地零距离聆听他侃侃而谈。

在我的“访谈录”中,曾写下这样一段话:“每一位大师都是一座金矿。虽然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能挖到的也许只是蕴藏着的几十万分之一,但那毕竟是真正的金子!”
    
20年来,我先后访谈了超过100位中外钢琴家。其中有许多大师已经永远离开我们了。如:拉扎•伯尔曼、韦森伯格、范妮•沃特曼、克莱涅夫、约克•德莫斯、中村弘子,还有中国的王建中、汪立三、黄虎威、杨峻……每每翻看这些当年的访谈,都会情不自禁潸然泪下。他们虽已永远离去,但是他们的音乐、他们的贡献、他们对音乐对艺术对人生的感悟,将永远是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傅聪先生留给我们的东西太多、太宝贵了!他的音乐和思想将超越时空、超越国界、超越语言、超越文字,永远留在人间。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00#

鲍蕙荞与傅聪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