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回忆切利比达凯现场音乐会 [复制链接]

查看: 2262|回复: 7
1#
转贴我以前别处发表过的:

我在1991年10月11日台北国家音乐厅听了切利比达凯指挥慕尼黑爱乐Bruckner第四号现场音乐会。

从一开始就不可思议,这首曲子开头是所有弦乐的弱奏,我只看到所有弦乐手弓都架上乐器了,个个屏气凝神,老切手势也上来了,就没听到声音。正纳闷着,忽然一惊,我听到了!一股非常微弱、但极为低沉的声音传过来,那根本不像是弦乐颤音发出来的,像是隐隐的雷声,又像是性能极好的法拉利跑车的引擎声,铺天盖地的,却又这么这么小声。我从来没有、以后大概也不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了!

就一开始的弱奏,就能够知道,这种细微却广大的声音是根本不可能在音响里听得到的,那怕是再好的音响。那是只有在音乐厅这样广阔的空间才有可能的。当然他对录音不屑!

演出当天只有Bruckner第四号一首曲目,由于诠释得完全超乎大家想像,大概太震撼了,在第一第二乐章结束时都有乐章间鼓掌致敬,不过到了第二乐章结束鼓掌时,老切背对着观众缓缓地举起手挥一挥,大家就安静下来了。我也觉得实在没必要制造噪音。

结束时的高潮,真是层层堆叠,速度很慢,一层强过一层,真不知道他(们)的极限在哪里,只觉得全身已经被音海淹没了,当定音鼓的最后一击,做个圆满丰盈的收尾时,一片寂然,所有人都惊呆了,我完全可以感受到包含我自己在内,我周围的人都已动弹不得了。可这会儿有品味极差人士,就啪啪拍起手来了,我看得到台上一些团员当场泄气的神态,于是我们也都慢慢醒过来了。

我回家途中,心跳一直都很快,脑海里全是那一层层排山倒海的音墙。

第二天看报纸,看到老切告诉记者他还是很欣赏现场观众的反应,说,在演奏的过程中他明确的感觉到,“没想到他们都听进去了”,心情非常好,答应一定会再来台湾,而且会排出最最坚强的曲目。果然,96年又排行程到台湾,曲目是Bruckner第8号!这是老切/慕尼黑的镇山之宝!真的是倾囊相授。然而,他后来已病重,不克来台了,由吕绍嘉代替指挥。让人怅然。

在唯一的两场台湾的老切音乐会,我只听了Bruckner第四这场,前一场的曲目是R. Strauss的Don Juan,和老柴第5。

这场我一生中可能是百分之99.99最棒的音乐会。
分享 转发
TOP
2#

好得很!台湾比大陆常有高规格的音乐会听,请亮兄劳神多向我等大陆同好介绍噢!
TOP
3#

我是台湾同胞,向大家问好 :)
TOP
4#

在现场听高水准的演奏真是莫大的艺术享受,只可惜机会太少了,偶在现场有幸听过卡拉扬和BPO,马泽尔和匹兹堡,迪图瓦和法国国家乐团,梅塔和WPO,多那依和克利夫兰,萨瓦利施和费城,美好的回忆终生难忘,那些所谓的HIEND连现场的五分之一也还原不了
TOP
5#

顶一下.
切利唱片里的布鲁克纳4也是伟大的.
顺便问下,老兄那时怎么混去TW的?
TOP
6#

speed8888 在 2005-11-3 0:58:21 发表的内容
偶在现场有幸听过卡拉扬和BPO


怎一个“强”字了得???????????????????
TOP
7#

近年在大陆,好的音乐会也多了,尤其是最近这几个月。
我以前听过的有,梅塔与以色列爱乐的马勒6,Jansons与Oslo爱乐的Brahms1,小泽与VPO的Brahms4等, 葛济夫与基洛夫的瓦格纳,Blomstedt与旧金山的查拉图斯特拉,Salonen与洛杉机爱乐,夏伊与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的天方夜谭和德9(按照满意度排列)。
其实我还错过不少,像莱比锡,德勒斯登,纽约爱乐等。
还有很多难忘室内乐或独奏会,满意与震撼程度也不下于乐团,下次再报。
TOP
8#

噢,漏了一个,是普雷特涅夫与俄罗斯的老柴第2,满意度大概排第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