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交作业:我们为什么还要听周璇? [复制链接]

查看: 7749|回复: 35
1#
[upload=jpg]Upload/200510171949793204.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101719491974426.jpg[/upload]

在录音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听一张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单声道录音?听一张谈不上有音场动态,甚至连歌声也不太稳定的旧上海的呼吸?

周璇,一个离开了我们半个多世纪的女伶,一个大上海的鬼。无论这上海是新是旧,是繁华还是破落,她都与之形影相随。上海摆脱不了她,她那张粉嫩嫩的脸藏在大上海杂乱的屋檐下,藏在大上海繁华的浮梦中,她死死缠住了上海,灵魂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歌声飘逸在上海的每一个角落。听不懂周璇歌的人,看不懂真正的上海。

关于上海的两个关键词: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它代表着上海辉煌无比的过去,也代表了上海阴柔与阳刚的两极。作为十里洋场,它是靡靡的,软性的,灯红酒绿的不夜城里气泡似地冒着红男绿女,没有他们上海会失去大部分的感性。作为冒险家的乐园,它又是刺激的,充满迷惑与挑战的,乃至令人心惊肉跳经常上演生死大逆转的舞台。因此上海需要有一种文化来收住这两极,来使它们变得和谐,使它们获得一种基本的色调,使它们区别于它处而具有上海自身鲜明的烙印。周璇在这个召唤下应运而生。她是这种旧上海和谐社会发展的文化符号,她是一层薄纱轻轻地罩着上海的欲望,使上海无论外表多么动荡,内心也变得安静。即使沦陷于日军之后,血光中的上海仍然没有停止霓虹的闪烁,仍然留住了它特有的自信,仍然为中国人守住了一块梦想之地。而这一切都是修炼出来的。一座肤浅的城市,一座没有过被“十里洋场”与“冒险家乐园”同时亲吻的城市,一座没有过周璇的歌声的城市,想必早已乱了方寸。

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这是世界上录得最真实的一张唱片。它录着一个女鬼对大上海的眷恋,录下了这个城市灵魂的旋律。它的声音不是为质感而存在的,所以它才极其感性。它的飘忽不定中,有如烟云一样行走着一个叫做周璇的奇女子,在她浓浓的上海口音的吐字里,完成了一次对她个人还是这座城市花样年华的绝唱。

我可能过于怀旧。我总觉得今天的上海不如旧上海那样有梦。虽然我也承认,它的发展甚至超过了梦的速度,但是它越来越理性了。我像怀想大唐的中国那样,怀想着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场。怀想着一个远去的梦。而能够证明那梦曾在大上海心中驻留过的,是手上这张周璇的唱片——《与故人周璇于沙场上》
最后编辑阿龙
分享 转发
TOP
2#

很像30岁左右那批“新锐”专栏作家们的文笔,甚至连照片的风格也像极了,这类DD在《新周刊》等由年轻编辑为主的杂志上见得最多。如果把龙胸的IP去掉,我会怀疑是很久没上来的一位编辑写的。难道龙兄的年龄是倒过来长的?
TOP
3#

看来大家还是很了解你的。此文读起来是有些咄咄逼人,小题大玩儿的感觉。我还是更喜欢你小题小玩儿的时候。
TOP
4#

棒!!
TOP
5#

这种风格也是偶尔玩玩,我不爱写这类文字的。你可以到我的博客上看看就知了。
TOP
6#

龙兄是记者?文青?
文笔真棒!
写这张唱片写出了文化、历史!
TOP
7#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8#

喜欢读龙哥的文章!
TOP
9#

兴趣30年代歌声,一定要听听白光。当时所谓的四大金嗓子,第一周璇,第二是白光。周璇嗓音很有特点,但属于影歌双栖;白光的个性更是鲜明。也许能发现,还有一个人可能是蔡琴的老师。
TOP
10#

MOKA兄见笑了。我确实喜欢小题小玩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