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主义时代的器材发烧友
--------------------------------------------------------------------------------
news.dayoo.com 2005年04月29日 10:10 来源: 广州日报
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城市里活跃着这样一批发烧友———他们大多为男性,尤其以理工科的男性占绝大多数,他们似乎生来具有对技术的热爱,他们对先进的技术十分景仰,抑制不住希望拥有的冲动,他们无限执著地让技术融入他们的生活,融入他们正在发烧着的爱好,发烧着,并从中体验着“高烧”的无穷乐趣。无论是音响、摄影、钓鱼还是数码发烧,他们在各自发烧的天地中追求着技术的进步,器材的更新,在没有尽头的漫漫发烧路上,享受着硬朗的器材和技术带给心灵的片刻欢愉和满足。
策划:李倩
撰文:许珍
数码天下,你发烧了吗?
酷爱音乐和电影的网站总监Angel的影音器材已经升级过四五次,要求就是4个字:量力而行,在有限的预算里要最好的。如今,这套影音设备是他家除了房子外最大的投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有多发烧,相反,他认为“现在讲音响硬件很落后了,和技术时代挂不上钩,年轻人是数码发烧,和影音发烧是两回事”。
的确,视听设备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从高保真到CD,再到LCD和VCD、DVD,视听技术的进步和多媒体的出现,造就了一大批数码“发烧友”。各种娱乐性的科技产品不断改头换面,把大批年轻人拉进发烧一族,可以享受的新的娱乐方式大大超过了以前任何时代,如今,不需花费数万元购置各种音响设备,但是却不乏发烧精神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过去的音响发烧友是一群把音质置于第一位的音响爱好者,听音乐比器材是他们生活中最大的甚至唯一的娱乐和爱好。但是,新一代的年轻人拥有众多的娱乐方式和开放灵活的思维,他们最常听的是MD和MP3,他们对音质的追求已经和技术进步密不可分,和电脑、数码产品的更新换代息息相关。在IT公司工作的武林深有感触,“我现在玩电脑的时间比听音乐的时间不知道多了多少倍,加上空间狭小,数码产品是最切实的听音设备”。
今天,数码技术的革命已经波及到了社会大众。无数的新科技及数码产品的发烧友们已经不再像上世纪90年代的音响发烧友那样单纯是出于喜爱和对音质的无限“挑剔”而发烧,如今的数码发烧已经代表了一种时尚生活。
过去的一年,作为一个紧跟时代步伐的时尚中人,如果你尚未听说过ipod,那么你似乎已经落伍了,这个拜物主义掌上的新欢,正以发烧的名义改变着数码迷们的音乐生活。无论是从时尚角度还是从产品功用上,一年来城市青年正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手中的各种“新欢”。也许很快,你会发现口袋里的iPod也显得如此多余。无论新的替代品以何种产品形态表现,在一次次对旧有的感官享受的颠覆中,数码发烧友们永远有发烧的理由。
技术:寻求专业感觉
老罗初次接触耳机发烧友时,是在网站上。为了买一副合适的耳机,音乐爱好者老罗上网搜寻,没想到在耳机发烧友的BBS上,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看到大家说得热闹,这个好,那个好的,老罗也想试试看,于是开始“中毒”,买了个1000元的耳机来听,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老罗说很多人都和自己一样,“在网站上忍不住去看,去听,时间长了,自己也开始慢慢‘中毒’,有了些经验,又开始在论坛中‘放毒’”,评说各家耳机的优劣、组合效果等等技术问题。阿钊说来找他帮忙挑音响的很多发烧友,都在梦中向往着花少钱求得大回报,免不了要在技术和器材上多琢磨,下工夫了。“更不用说摆位和避震了,简直是讲几天也讲不完”。
在音响发烧友的网站上,还有专门比制作工艺的,音箱、喇叭、功率等等,看得人眼花缭乱。还有各种DIY材料的购买指南,其中的好多术语都在表明姿态:不是行家您免开尊口,不像一般论坛你兴许还有插嘴的机会。电容、电压、电阻什么的专业术语让他们乐在其中,DIY的作品还拍照上传,共同探讨,乐此不疲。有些甚至是纯粹技术理论的探讨,乐得自在。关于技术难题,网上的各路发烧友一起攻克,大家真心实意,玩得认真,他们在虚拟世界里兴致勃勃地“斗志斗勇”。
技术也是一种美
对于音响发烧友来说“音响的魅力是多方位的,音响技术本身就有极大的魅力,线路、器件、材料,把各种各样的声音忠实地还原”,一位音响发烧友如是说。
在器材发烧友的眼中,技术有时和艺术甚至是一体的,“艺术就是展现美的技术”,钓鱼发烧友石彬直言。IT公司总工石彬最初爱上钓鱼是从一根随便买的30元的钓竿开始,从此踏上了钓鱼发烧之路。从初学钓鱼至今,石彬的钓鱼装备已经发展为满满的两个大钓鱼包———4根手竿、2根海竿、架竿器、雨伞、凳子、鱼饵盆、鱼护、抄网、配件盒、鱼漂盒、鱼粮、鱼钩、鱼线……如果钓夜鱼还要包括荧光飘、鱼灯等等。这些看得人眼花缭乱的发烧器件,都是石彬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学计算机的他喜欢把爱好发展得很专业,任何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比起小时候一根竹子拴个蚯蚓就能开钓,石彬感到现在的钓感完全不同,“设备好,钓起鱼来很舒服”。在器材齐全的基础上,为了提高钓技,石彬还从网上下载了钓鱼的短片,一集集细细学习,甚至买了专门钓鱼的光碟研究钓鱼技巧。在他看来,对器械和技巧的熟悉也是一种很大的乐趣,配合实践日久天长可以积累很多经验,随着自己的钻研,“钓鱼时所能达到的意境也在慢慢进步”,石彬认为技术是更好地实现艺术构思的途径,“技术也有摄人心魄的技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