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重伤>,又译<烈火情人><毁灭>.是法国名导路易斯马勒(Louis Malle)1993年的作品.
影片改编自约瑟芬哈特的成名作----以一位英国政客的口吻忏悔了他与儿子的未婚妻之间爆发的狂乱迷情.该书一经问世就在91年的文坛掀起轩然大波,舆论普遍作出负面评价,如新闻周刊批评其为"沉重的呼吸".只有"时代"杂志赞誉了小说"精雕细刻的语言DOUBLE_QUOTATION
.
男主人公斯蒂芬弗雷明是一位英国国会议员,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在一次鸡尾酒会上,他认识了安娜并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她.但不幸的是,安娜已是弗雷明的儿子马丁的女朋友和未婚妻.深陷迷情的弗雷明无法自拔,最终彻底毁灭了家庭和自己,身败名裂.
影片情节比较简单,观众很容易把握其中的人物关系,也不难预测出剧情的走向.可以说题材比故事本身更有吸引力.但观众并不会感到乏味/晦涩/无聊---相反,你会被其排山倒海般的狂暴气势完全压倒,自始至终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为了表现人物关系的不和谐,人物心理的绝望/阴暗,片中的做爱场面不仅毫不性感而且没有美感,非常的粗砺,暴躁,近乎肉搏,对观众堪称一种折磨
作为旁观者,尤其是已经深深被体制内化的旁观者,我们很容易对片中的主人公做出道德评判.比如说弗雷明对家庭责任的抛弃,对"占有"的欲望;比如说安娜对他人家庭的破坏,对两个男人的"勾引"...我们似乎在蜻蜓点水般的目睹了他人的毁灭之后重新巩固了自身的生活方式.我们在庆幸之余或感伤,或遗憾,或痛恨,或唾骂.但无论如何,我们是安全的,是堂皇的,是不被重伤的.
当影片的结尾来临之时,很多年已经过去了.我们看到年迈的弗雷明提着一网兜水果,绕过异乡沉默的街角,打开了一扇简陋的门.他仍旧在世界上某个穷困潦倒的角落里孤独而卑微的活着.他看着墙上那幅当年与儿子和安娜的合影,说,“后来我只见过她一次,在机场偶然相遇.她没有看到我.她跟皮特在一起,抱着一个孩子,跟别的女人没什么两样."
是啊,跟别的女人没什么两样.他说的如此平静,以致深深击中了我.
时间.没有比时间更动人的了.
在这之前,我们祈求天空风起云涌,我们搅动大海汹涌澎湃.在这之后,在时间如此猛烈的到来之后,我们却呆立在沧海桑田的遗迹之上,记起一个和别人没什么两样的女人.
片中四位演员均非常出色.
扮演男主人公斯蒂芬弗雷明的是一向擅长此道的英国演员杰瑞米艾恩斯.他的眼睛,皱纹,音调,几乎周身的一切都在表明他是一个如此有"故事"的人.看到他,我们就看到了毁灭,看到了矛盾,看到了挣扎.毋庸置疑,弗雷明爱他的家人,爱的"正常".但他狂爱安娜,爱的着魔,像大火寻找燃媒一样搜捕安娜,床上,地上,家里,街上,只要逮着了,就要烧个精光.如此恐怖而又如此悲哀
扮演女主人公安娜的是同样老道的法国女星朱丽叶比诺什.她的演技收放自如,性格中有种水火交容的魅力,可塑性极强.在本片中她就像一个难逃诅咒的"吸血鬼"----脸色苍白,一裘黑衣,几乎每一次出场都光线晦暗,又无时无刻不为自己遏制不住的爱情出击而悔恨不已.她的那句经典台词可谓道尽人间无数:"受过伤的人最危险,他们知道如何幸存."("damaged people are dangerous. They know they can survive")
导演间接的向我们揭示了她杀伤力如此之大的原因:“我出生在一个外交官的家庭,从小和父母四处漂泊,每到一处都要适应新的环境,学习新的语言.除了和哥哥相依为命,我一无所有。十五岁那年,在一次聚会之后,哥哥的朋友皮特吻了我。这件事情被哥哥看到了。于是,在我走进卧室的时候,哥哥闯了进来。他不能忍受我的成长,不能承受失去我的孤独与痛苦,于是他想永远地占有我。”十五岁的安娜把哥哥关在门外。“他在门外叫着,请求我原谅他,我只是听着。”安娜在哥哥的忏悔中入睡.清晨,当她推开房门,哥哥已经割腕自杀了."爱的重伤",使安娜从此学会生存.而她之所以决定和马丁结婚,却是因为马丁酷似她的哥哥.
安娜的神秘过往是影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像特吕弗的<朱尔斯和吉姆>中的凯瑟琳).她是个如此迷人的双面夏娃:既是受害者,又是侵略者,既脆弱又坚强,既依赖又独立,既自我保护又放荡不羁,她话音微弱,口音模糊,躲躲闪闪,懂得策略,让人想起她与家人在社交圈里频繁游走的童年经历.在一个场景中象征性的出现了螺旋楼梯,看上去似乎有意指涉她迷宫般曲折的过往和弗雷明的道德堕落
1993年的法国凯撒奖提名比诺什为最佳女演员.
全片最出彩的表演来自弗雷明之妻英格丽的扮演者米兰达理查德森(Miranda Richardson).这是一个需要有力支撑的角色,米兰达在不到弗雷明一半的出场时间里,建立了一个十分坚实可信的妻子形象.她把一个忠诚善良的妻子在遭到欺骗和背叛之后的巨大伤痛表现的淋漓尽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爱,对于我,是马丁;对于你,是安娜;可是,谁是她的最爱?你这算爱么?”“难道我们的结合是错的?”面对这样的诘问,任何一个观众都会为之动容.1993年的奥斯卡和金球奖给了她最佳女配角的双料提名.顺便一提,她在92年出品的另外两部影片<哭泣游戏>(The Crying Game)和<四月迷狂>(Enchanted April)中也有极为出色的演出,凭此三战三捷的战绩,当年的纽约影评人协会把最佳女配角的荣誉颁给了她
另外值得一提的角色是弗雷明十几岁的小女儿萨丽.在影片狂暴的毁灭进行曲如火如荼的演奏之时,这个不起眼的小姑娘安安静静的同一个小男孩展开并结束了一段关系.有几次我们看到她和新男友在一起,而那个男孩始终戴着耳机,两人几乎从不交谈.这些琐碎的片断连情节的副线都算不上,但我们分明可以看到其中是怎样不为人知的暗流涌动,男女之情是怎样不分年龄的惊心动魄
路易斯马勒出生于1932年10月30日,是法国50年代崛起的新浪潮导演之一,其影片题材多样,几乎每部电影都力图探讨不同的领域.1995年11月24日马勒死于癌症.
<爱情重伤>是马勒的倒数第二部作品(最后一部《万尼亚(泛雅)在42街口》),时年马勒已年届六旬,其激情肆意着实让人叹服.如他本人所说:"我活的越久,就越不相信思想,而是愈加相信感情."("The longer I live, the less I trust ideas, the more I trust emotions.")(文/stupidyo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