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声满天秋色里
角声满天秋色里----ZINGALI HM112号筒音箱述评
最近去南方的几个城市转了一圈。每到一处,若有机会,定在当地主人陪同之下参观音响市场、音响商店。一来是直接感受一下音响市场的状况,二来是看看有什么新品、铭器。瞻仰其丰采、聆听其声音。有些一听,说声叨扰,即可扬长而去。有些便驻足停留,找一个地方坐下,甚至请求换几张碟,细细品味。我们认识一个人,先听介绍有一个印象,看看外表,会有进一步的判断。要好进一步了解,没有交谈接触是不行的。对一对音箱的了解,不听肯定不行的。但也不是什么“两只耳朵打天下”。就像我们常常看错人一样,听音也会受心理暗示等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单靠听也是不行的。
这次在一家音响店发现一对好音箱。我们先听的是一对日本带号筒扬声器的书架箱,也有一点名气。听了几段曲子,好像没有什么大毛病。但是缺乏一种亲切感、缺乏一种认同、缺乏进一步了解的愿望。我注意到另问房间摆着一对带号筒的音箱,请主人搬过来听一下。其他器材不变、曲目不变。甫一开声、举座皆静。闲谈停止、全神贯注。啧啧称赞、喜形于色。在座数人,虽不能说是专家权威、一言九鼎之类。但却又是“观千剑而识器”的见多识广之角色。并非轻易会对一对音箱好评。我早已留神这是Zinggali HM112号筒音箱。这次不期而遇,真有点“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姗处”的意境。
做为高保真音箱,既要求亦步亦趋能忠实还原声音的本色,又要求具有魅力四射、与众不同的风格。看来这两者形同水火、视若冰炭。但是许多著名厂家、著名设计师却处理的很好。现在我理解还不全是设计师的技艺高明、超凡脱俗。而还在于音箱的听众有千差万别的爱好、有本存矛盾的要求。有什么样的音箱,就有什么样的听众。有什么听众,就有什么音箱。而且两者相互影响、转化、渗透、改变。而两者又受更大环境的制约、影响,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音乐的嬗变、潮流的进退…。无一不会对音箱加盖特殊的印记。例如“假洋鬼子音箱”“假冒洋货音箱”在中国的发展、鼎盛、灭亡,将书写中国音箱发展史耻辱的一页。
作为音箱风格,有的气势恢宏、举重若轻对大场面的交响乐重放收放自如,均衡有力、场面宽阔、大气磅礴。有的对器乐人声重放层次分明、纤细柔婉。有的对现代音乐重放快速凌利、节奏分明、动态巨大、震撼人心。有的重放音乐就是干净透明、环宇无尘、空山乌语、闲看落花。有的重放音乐就是亲切感人、甜美柔顺、池塘青草、白石吹箫、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坐春风、如见故人。应该说Zingali HM112就是重放亲切感人的音箱。
一 Zingali Loudspeaker是一家生产圆型号筒音箱的意大利公司
中国比较熟悉的意大利扬声器箱品牌有“Sonus Faber”、“Chiro”。Zingali则是一家生产圆形号筒音箱的公司。世界上生产号筒音箱的公司特别是生产专业号筒音箱的不少。但是生产圆形号筒音箱的公司几乎再也找不到。后来在日本杂志找到一家“Cingary”,仔细一看就是“Zingali”。不知日本人怎样译的。还有一家“avantgarde”倒是三只圆形号筒扬声器,但是它只是扬声器系统,不是音箱。国内倒有一家“阿里音箱”,独树一帜也是用的圆形号筒。
从介绍中我们知道Zingali工厂位于罗马大约一小时车程的Aprllia小镇。负责人、设计师Zingali先生集中精力化了三年时间,于1995年完成“Omniray Horn”的专利研究,并在70多个国家申请专利注册。
我们可以从听到的HM 112音箱来看一下圆号筒的情况。这是一只两分频的开口箱。HM112是112 Home Monitor的缩写。低频单元是一只直径300mm的纸盆扬声器,号简的口径与低音扬声器相当。
其他技术指标是:
频率范围 32—20kHz
阻抗 8欧
灵敏度 95dB1m/1w
分频频率 900Hz -12/6 dB octave
功率 10:500 w
声级控制 高频 +/- 3.0dB
低频扬声器 310mm 音圈100mm
驱动器 喉口25mm 音圈44mm
木号筒 Omniray GZ12
箱体板厚 40mm中密度板
二 木质圆号筒的分析
木质圆号筒究竟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能发出动听的声音?它究竟有没有声学理论的支持?刘汉盛先生写了一篇“探索Zingali木头圆号角之秘”的长文。是他在Zingali考察两天的记录、生动而详尽。使我们了解了Zingali工厂的历史发展、来龙去脉、生产概况。也明白并钦佩Zingali先生的认真、执着、一丝不苟的精神。也介亿绍了许多产品细节。使我们这些没到过意大利的人,也多少领略一下罗马松树的摇曳,并对Zingali工厂和Zingali本人有了很好的了解。
但是一个核心问题,木号筒究竟是什么形状、为什么这个形状音质好?从刘先生文章中没有答案。也许我没有看撞?也许Zingali自己没有向刘先生介绍?后来又查了许多资料,各国对Zingali的评论介绍也有几十篇,似乎都没有超过刘先生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就是Zingali的网站也对此语焉不详、讳莫如深。(www.zingali.loudspeaker)这也许是商业秘密。另外意大利的扬声器设计师还形成一个流派,他们更多凭籍悟性、经验、直觉、灵气。就像他们的前辈制作“Amati”“Stradivari”“Guarneri”小提琴一样。不过对我们这些凡人来说,只有从我们人间理论来解惑去难。其实这个问题早存于
心。以前阿里的金伟杰先生就向我讲过,他的木号筒形状是一点一点试出来的。这里不妨试着做一些解释。
下图是一只号筒扬声器略图。
一只号筒扬声器的性能除了与驱动单元有关,就是同号筒有关。号筒就是一个截面逐渐变化的声管。而号筒性能又与号筒的儿何形状与号筒材料有关。
关于号筒的几何形状,V.Salman曾经利用一个截面变化的通式
S=S(chmx+Tshmx)
式中S 在x处的号筒截面积
S 喉口面积
T 去表示号筒形状参数
在过去研究号筒时,满足基本要求。认为T=1时的指数形号筒最好。这是不全面的。在T=0.5引T=0.7之间号筒声阻抗更大,因此性能更好。在T值0.5到0.7之间选何值最佳,可以理论计算,更可以实际探索。阿里金伟杰先生告诉过我反复试验号筒的形状。刘汉盛先生的文章也提到Zingali先生“以传统号筒理论设计为基础,每天不断试作、测试、修改再试作的结晶…而号角的深度、角度与开口曲线是他以每一毫米每一度为单位不断修正得来的”。
我这里只是提供一种解释,指数型并不是唯一最佳的形式。Zingali先生和金伟杰先生也许与我的描述不一致。但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大家在尽力追求理想的号筒。
三 HM 112音箱的其他问题
1 号筒材料
不同的号筒材料会对音质有不同的影响。意大利提琴的木料要放置风干许多年。制造号筒的白杨木要先自然风干三年。这不仅是一个严谨的态度与方法,而且是一个从容的心态。
2号筒扬声器的直达声场
号筒扬声器的灵敏度高,这个HM 112灵敏度高达95dB,一般的高保真音箱灵敏度大多在90dB以下,再加上号筒正对听众,所以听众的感受是很强烈的。两只音箱灵敏度相差3dB功率则相差两倍,灵敏度相差3dB则功率相差四倍。正因为这一点,一只小的号筒音箱可发出落地大音箱一样饱满时人声、钢琴、打击乐。但是这一点为什么以前少有人注意呢?原因也许是带号筒的音箱少,而一般的号筒扬声器声音又比较粗糙、生硬。Zingali发挥了号筒扬声器的优点、潜力,而修饰、改造号筒扬声器的不足。将石头雕刻成艺术品。(另有一位Klipsch则是将矩形号筒用于音箱,亦在号筒曲线下了许多功夫,采用一种等切线号筒,和Zingali圆号角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相映成趣之类)。
因为有直达声为主的音箱(有些音箱虽然没有采用号筒扬声器,但也在设计中营造一种声场,不受或少受环境的影响,如Dynaudio、Revel的一些音箱),这种扑面而来、细节清晰、轮廓鲜明的直达声为许多听众欢迎。形成一种欣赏习惯和欣赏流派。
3音箱的整体效果
HM 112选用的号筒长度不长,根据号筒的理论,其截止频率一定很高。所以与低频扬声器的分频频率为900Hz。精心制做的纸盆扬声器。在音质上与木质号筒扬声器相得益彰。但是我们没有看到频的内响曲线,不知纸盆扬声器灵敏度与号简扬声器如何衔接。
木号筒与驱动器之间还有一段铝合金铸造的喉口部分,驱动器是一球顶扬声器。振膜材料据日本人介绍是聚酷和钛。
从Zinglai的产品发展还可以看到,他们很注意开发市场。初期他们做了许多大圆号筒监听箱。后来又开发了许多适合家庭用的Hi-Fi音箱、家庭影院用音箱。而这种木质圆号角一看就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成为Zinglai的标志。
在文化大革命中,属于“封资修”的诗人李贺有一句诗却被反复引用。这就是“黑云压城城欲摧”。这首《雁门太守行》全诗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秋色正浓、黑云压城、万木摇落、千骑列阵、风云变幻、金鳞眩目、角声忽起、两军对阵…。角即号角,是号筒的前身。我们借用一句李贺诗为题“角声满天秋色里”。
王以真
文章来源:《现代音响技术》
图片整理:hifi-china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42310352186474.jpg[/upload][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42310353830603.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