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香港流行音乐之歌手篇)
写在前面的回忆(二)
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的香港乐坛,迎来它的辉煌时期,老一辈歌手一些纷纷淡出,一些依然风光无限,而新一代歌手正进入他们的全盛时期(谭张梅成为新一代歌坛的代表人物和青少年的超级偶像),可惜在读初中的我正被台湾流行乐迷得神魂颠倒,只听过为数不多的几张粤语专辑,包括一张让谭校长大红大紫《爱的根源》,但都未留下深刻印象,直到读高中时,从1990年才开始回头补课,知道了谭张歌迷双方当时的大斗法啊,听了梅艳芳的坏女孩,奇怪为什么这首歌到了95年还是禁歌不能在内地的演唱会上唱啊等等!
回过头来看这段时期的香港乐坛,之所以辉煌,一方面是因为香港本地新的唱片公司纷纷成立,与跨国唱片公司在香港的唱片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一方面香港无数歌手纷纷借各种新秀歌唱大赛露头,为日渐沉闷的香港乐坛(特别是那些靠唱电视连续剧主题曲走红的老哥哥们如罗文、叶振棠、关正杰(关叔叔最后风光就是凭借“天籁”在84年回光返照了一把)、汪明荃(汪阿姨最狡猾了,此时已往电视界全力发展了,主动在歌坛让位)、甄妮(这位大姐凭借唱电视、电影主题曲在整个80年代应该还是比较风光的,比如她的“梦想号黄包车”什么的,但这类歌手依靠唱电视剧主题曲走红的方式可以说是完全落伍了,那时潮流兴明星制了,就是全方位包装啦)等等此时几乎都已经纷纷已成昨日黄花,但一些有自我演唱风格和特色的上一辈歌星依然风光,例如:许冠杰、徐小凤、林子祥等)带来新鲜空气,三是因为僧多粥少,曲创作者就那么几位,虽然香港作曲家协会又新增一些新人,比如林敏怡、徐日勤、林慕德等,但远远跟不上大量涌入唱片行业的歌手频繁出片的歌曲需求量,因而香港乐坛正式步入改编东洋和台湾歌曲的全盛期,因而香港作词家协会和作曲家协会的新老会员们到是生意兴隆,恭喜发财!
此阶段最风光的唱片公司是香港暴力金和华星两家,最风光的歌手当属谭张梅,谭咏麟在78年就离开温拿独自发展,81年在香港歌坛就已凭借“想将来”站稳脚跟,而后在82、83年发展也可谓是稳扎稳打,每年都有一首入选年度“十大金曲”(雨丝情愁、迟来的春天),真正大红大紫则是在1984年,他依靠“爱的根源”和“雾之恋”两张专辑红得一塌糊涂!而我更为喜欢的哥哥张国荣呢,就比较不幸一点点,他在1976年就加入丽的(亚视的前身,象我们最初看的什么霍元甲、陈真啊就是这个电视台搞出的东东)电视台做演员和歌手,出了两张英文唱片,销量惨不忍睹,后来转投华星,满怀希望出了“风继续吹”,以为肯定能红(我后来听了,也想肯定能红啊,这么好听的,经典的,柔情无比的慢歌既然不红,靠,没有理由吗),但没红,中间还出了点小事,就是和那个蔡枫桦去沙田一家酒吧唱歌,他抛下的帽子给歌迷又扔了回来(这段太有名了,我就不多敲键盘了,哥哥当时回到后台就哭了耶!真的WOW!),后来他就慢慢熬,直到出到第5张专辑“Monica”,他才真正红的一塌糊涂(但比起谭校长的“一塌糊涂”还要差一点点),也是在1984年!最后说说梅艳芳,她82年参加新秀赛,加入华星,而后凭借主演无线的电视剧“香江花月夜”并主唱其主题歌“心债”小红一把,但不是大红大紫喔!在83年凭借“赤的诱惑”再小红一把!84年凭借“似水流年”(恩,我最喜欢的梅阿姨的一首歌!梅阿姨的慢歌不多,但每首都可以杀死人!人家好喜欢!)再小红一把。85年凭借同名专辑真正大红大紫了,这时她出名是靠夸张的舞台形象和表演,而后被人称为“东方麦阿姨”(坏女孩!恩恩,坏死了!)。两位香港乐坛天皇巨星谭咏麟和张国荣分属两家唱片公司,为了争夺名利而搞得翻了脸,两派歌迷(同性恋迷和异性恋迷,xixi……玩笑玩笑,是谭迷和张迷)开始大斗法,你撕我偶像的海报,我就毁你偶像的唱片!甚至还有打群架,互相吐口水啊!这些,这些……是多么多么的……不卫生啊,你们说是不是!何必搞的乱七八糟,多不卫生啊!
我是补课温习的,所以很讲究卫生,不参加谭迷和张迷之争啦!其实人家的偶像不是这三位啦!人家高中3年的偶像可是最最帅气的陈百强哥哥和最最最柔美的陈慧娴姐姐啊!在82、83年,谭张梅没大红之前,知道是谁最红吗?你猜?猜到了!果然聪明伶俐呀!就是百强哥哥啦!百强哥哥的“今宵多珍重”、“偏偏喜欢你”、“涟漪”、“相思河畔”都好听死了,他在84年依然风光不减半点,一首禁毒的公益歌“摘星”同样好听好感人!“画出彩虹”也很精彩!慧娴姐姐在85年还不算很红,但那是因为她出道晚吗,1984年才在一个少女组合“少女杂志”里露面。里面她唱了第一首就是首好歌“逝去的诺言”(该张专辑的大部分词曲创作皆由发掘她的经纪人安格斯一手包办),后来的“玻璃窗的爱”(跟玻璃没什么关系喔!你不要误会成这是首讽刺张国荣哥哥的歌)、“跳舞街”、“冰点”、“秋色”、“夜半歌声”,快歌慢歌都唱极为出色,当然她最出色的歌曲留待我在歌手篇里慢慢谈(总要有点神秘感吗,你说是不是啊)。
80年代后期开始涌现了无数新晋歌手,85年暴力金力推的新人张学友凭借“情已逝”与华星力捧的新人吕方的“听不到的说话”又开始撕斗啦,吕方个子太矮当然打不过大鼻子的张学友啦,败下阵来,张学友第二张唱片“Amour”依然有不少好歌“月半弯”、“遥远的她”、“单车少女”(我老记成单身少女,唉),而吕方从第二张大碟“每段路”开始就打不过张学友了!
80年代后期,我的另外一些偶像也开始走红了,比如:叶倩文(正确写法是叶茜文,不过我还是喜欢叫她叶倩文),她在1987年凭借“甜言蜜语”迅速走红,同年林忆莲凭借“灰色”走红香港。在80年代,香港歌坛还冒出一批创作歌手,比如:蔡国权、伦永亮、卢冠廷、郭小霖、周启生等等,他们一边为其他歌手创作歌曲,一边还自己带点玩票性质地出专辑,其中这个卢冠廷就是周星星经典电影“大话西游”里那个主题曲和插曲创作者和演唱者啊!周启生是一个怪才,玩电子有一套,还翻唱过德国电子乐团KRUFTROCK的一曲“MODEL”,而蔡国权就是小凤姐名曲“顺流逆流”的创作者。比较特立独行的一个人物就是夏韶声,他早在1979年就成为了“最佳新人”,自创自唱一些民谣和蓝调风格的流行歌曲,但直到1985年才凭借同名专辑“Danny Summer”(他英文名)里的一首“空凳”真正小红了一把,该曲获得当年最佳作曲和亚太流行歌曲创作大赛香港地区的冠军。
另外还有80年代后期的香港第二次乐队浪潮,潮流兴夹BAND,你夹我夹他也夹,大量幕后和地下(半地下)性质的乐队在各类音乐比赛上纷纷出头,一些老牌乐手也乘机出来搞个组合捞一票。总之,80年代中后期的香港乐坛实在太丰盛,一时半会儿无法一一诠释得清,留待下回分解。以上介绍的所有的歌手几乎都是我的偶像啊!我高中那追星追的,可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