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rose超高音使用心得小感
這一對超高音入手也有一段時間,卻遲遲未看到有同好發表感言,今天不小心又網友悄悄話兔了一下,想想也run的差不多了,既然大家都惜言如金,小弟只好當先烈了。。
廢話一推,導入正題吧。由於沒有其他的超高音做比較,所以就小弟的M802之未加與有加的差異性打屁吧。
我想有用過B&W M800系列的同好應該都知道,matrix系列的低音不好搞,尤其以801為代表,但是相對起來,matrix的高音更不好處理,由於使用金屬鈦高音,一不小心高音就會衝過頭,搭配不好也會有過量吵雜的情形出現。小弟當初買這對802時也為這顆煩人的高音傷透腦筋,好不容易以管前級搭配晶體後級的方式壓制住他的火氣,但是音質方面還是小有遺憾。因此如何在不改喇叭的前提下提升802的高音質感便成了小弟最煩惱的課題。。(置於低頻的駐波。。哈哈哈。。運氣好。。兩坪空間中一點都沒有。。)
購進洪兄這一顆超高音之前,小弟也是苦思良久,一來是怕會破壞原有的平衡(802的效率為90dB,red rose為96dB),一來也是怕音色不符。
但是沒有冒險心,怎可成就大事業。。所以就幹了。。
剛接上時,老實講,在不改變任何條件下,確實在高音的延伸性上有提升。但是中頻卻沒有太大的變化。。心想,就在將就試試看吧。
想不到,一個月多後的今天,音色卻越來越美,音場的提升也越來越明顯。原本以為兩坪的空間下擺802,音場大概是此生無望了。尤其在聽了地獄貓兄家的wesklake優異的空間感之後。。埃。。
但是在加了red rose後,run in後卻發現音場的改善真的很棒。以前聽交響樂時,只有感覺到前面的一片,現在則是上方的三角鐵也是歷歷在目,音場由以前的平面延展到三度空間。。數人頭相當容易。。
而在高音的變化上,則有柔化的作用。讓B&W Matrix最讓人詬病的高音質感大有改善,但是差鸚鵡羅系列珠圓玉潤的感覺仍有努力的空間。。沒有辦法,總不能叫肌肉猛男阿諾穿著西裝唱男高音吧。。很奇怪。。
平心而論,在小弟的系統中加了red rose的超高音,幾乎都是正面的作用。但是適不適合其他樂友的系統,還需要調整與嘗試才知道,因為沒有音響是不需要調整就好聽的。。。
以一萬四的價錢而言,red rose超高音表現可圈可點。但是若是各位樂友的預算夠的話,小石兄推薦的stella的超漂亮超高音也是很好的選擇。
廢言一篇,請各位同好務怪。。
同為801、802的用家,我也有用超高音,為原來TONNAY系統留下來了ST-200,比其他超高音不一樣的是他有工作頻率及效率的選擇可進行調整,我也覺得高超音對於細節及低頻的延伸都有相當的幫助,我的感想是用過好的超高音之後就拔不下來了
實器材升級有時會很殘酷的,因為有時會與$$$成正比
小弟認為加超高音最終就是讓聲音更好聽,就算是加上stella也絕不能把B&W N或M系列變成鸚鵡螺,不過idle007兄用最省的方式得到最大的效果,此C/P值最高,是正確的投資.畢竟一顆STELLA超高音足可買一對m801二手,但是效果可能只會比RES ROSE這一顆好一些而已.
所以idle007兄這樣的搭配方式才是叫做錢花在刀口上,值得鼓勵
我有這對Red Rose超高音 因為沒空去買電阻 只有試過一下 還沒完全上線!!
如果你想借 我可以借你
不過 和本身的主喇叭要加衰減電路(電阻!! )
例如 主喇叭 89dB, 這超高音96dB就要衰減7dB左右才能匹配
否則 超高音量感太大 也會把主喇叭中低頻相對吃掉
歡迎來借 不過我在新竹(工作)及淡水(假日)
目前沒有外加衰減電阻,等在run in一段時間後,會考慮是否要把靈敏度調到與目前的802一致。。不過會以自己的聽感為準。。
對了,其實是否一定要跟主喇叭的靈敏度一致,小弟認為到不一定,純粹以修飾音色的角度出發,可以多嘗試看看。
Brucehon 兄 我當你無知隨便說說
越點那對是 Raven R1 不是金琅G2
R1 與 G2 聲底不同 各有所好
Raven 是 Alain Bernard 設計的
G2是張先生設計的
兩邊的desgin group 互相認識
Alain很欣賞 金琅的磁路
但在aluminum foil, damping 上, Alain比較有經驗
.
請您更正您的說法
如果遇到法律糾紛不要說沒有人提醒你
人類聽覺對於中頻的感受力較高,但對於高頻的感受力不好,而且還會隨著環境折磨及年紀逐漸衰退(所以每個人聽覺感受會很不同),所以不見得超高音的效率要和主喇叭效率看齊,而且也要考慮高頻指向性問題,所以,最好先嘗試稍高效率,慢慢調整到入耳為止。
高頻傳播偏離軸線衰減嚴重
越高的頻率越是如此,
這也就是為何大多數喇叭廠都要求使用者
耳朵與高音單體齊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