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个旧文,和《约翰受难曲》作个比较。
我没有想过在我有生之年,能够听到巴赫《马太受难曲》这样伟大作品的现场。伯恩斯坦在哈佛大学讲课时认为,一切巴洛克之后的音乐,甚至是现代音乐,都源于巴赫。我不敢妄评这种观点,但这足以说明巴赫之伟大,而《马太受难曲》在音乐史上又被公认为巴赫最伟大的作品,真可谓伟大中之伟大。
昨天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完整首演,演出阵容居然是圣托马斯教堂合唱队和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队。圣托马斯教堂,是巴赫的教堂,巴赫任音乐指导最长的地方,死后还安葬在教堂里面,因而圣托马斯教堂合唱队可以说是巴赫的“御用合唱队”。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队正是孟德尔松当年复兴巴赫,重演《马太受难曲》的乐队。这样原汁原味的阵容来演《马太受难曲》,这世界上还有谁敢出其右?
唱片我之前是听过几套的,有Karl Richter的,Klemperer的,还有Peter Schreier的,由于有听唱片的经验,去看演出之前,先从网上搜了一套德中对照的歌词,打印了一份带上。这个不同于听交响乐,作为清唱剧的《马太受难曲》,歌词有着重要的地位,否则,三个多小时的演出不知道他们在唱什么。好在演出方准备得周到,在舞台两边的大屏上打上了中文歌词,但在演出中间,德文唱词很难和中文对上。这时我打印的德中对照的歌词就派上用场了,听着他们的德语歌词基本上都能对上中文。
乐队是小编制的木管和弦乐,外加竖笛,维奥拉琴,鲁特琴,羽键琴和organ等巴洛克乐器。合唱团是具有800年历史的圣托马斯教堂唱诗班童声合唱,为体现教堂的圣洁,通常都会用男童声的唱诗班。指挥Gotthold Schwarz瘦长的身材留着齐耳的长发,远看恍若门德尔松本人在指挥。试想在这样的气氛下欣赏《马太受难曲》,是何等的感受?
第一段,著名的合唱“女儿们,和我一起哀悼”奏响,感觉整个乐队不够厚重,可能是复古演奏的缘故吧,木管乐器有一点乱,合唱也不够集中,似乎不在状态。
第二段传道人和耶稣的出现,完全震住了现场听众,德式发声是那么地纯净,有力和坚毅,不像意大利唱法那么华丽。
第三段的合唱,一切都改观了,合唱集中和谐,美不胜收。
第五段,女中音的出现,又带来惊艳,声音浓厚且能量感十足。
第七段合唱队里出现了犹大的声音,虽然是中学生,但声音浓厚干净,非常棒。
第八段女高音出现,声音纯净,但音量略显不足。
第十六段合唱队出现了彼得,彼得的声音虽然没有犹大的低沉,但却非常结实。
第十九段男高音出现,但声音穿透力不足,高音相当勉强,这个男高音感觉是这些独唱者里实力较弱的一个。第二十二段男低音出现,声音虽不是很低沉,但非常结实,富有穿透力。
第二十七段合唱给女高音和女中音伴奏的那几个和弦,非常整齐自信,有力,不容质疑,平时训练打下的功底尽现。
第三十四段男高音有个高音唱破了,接下来的演唱他碰到高音开始没有自信,从而和乐队的配合出现了小纰漏,幸好指挥经验丰富,才没有出现更大的纰漏。之后我看了他的履历似乎是一个相当有成就的男高音,不知为何会这样,是否身体抱恙?状态不佳?
第三十九段著名的小提琴独奏,第一小提琴首席长得像帕格尼尼,拉得也像帕格尼尼,华丽轻浮,完全没有曲子该有的幽怨沉静,和整个气氛完全不搭调。女中音极力想压住现场的情绪,可是小提琴实在是不受控,只管表现自己。
第四十二段二提solo,感觉比一提要好得多,男低音很出彩,坚定有力,过瘾。
第五十七段Viola da gamba(维奥拉琴)独奏,抢走了男低音的光芒,虽然男低音也非常耀眼。
......
童声合唱队个个都是英俊少年,这么大一部作品唱下来是绝对不容易的,这种音乐的感觉是从小熏陶训练的结果,我想国内那么多童声合唱团,要把这首作品完整唱下来,还是有相当难度的,关键是把握好这个作品的情绪,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越往下听,你就会越觉得巴赫的伟大,《马太受难曲》的伟大,对人间各种人物百态,神的慈爱,沉稳和宏大的胸怀,深入细致地刻画,宗教意义上的深刻和艺术上的高度,堪比任何一部宏篇伟作。
改造后的大剧院,还是第一次去听音乐会,音响效果有点偏干偏涩,感觉堂音不足。这种大型的宗教合唱作品,缺少了教堂中那种丰富堂音所营造的从上而下的包围感,那种温暖的庇护感,正是宗教所需要的。
很多人,我相信是奔着这个曲子和乐队合唱队的名气来的,并没有做“有准备地聆听”,再说如果歌词一跟不上,大量推进情景的传道人讲故事,因为听不懂,就会很沉闷,三个多小时的演出,很难听得下去,因而玩手机的,打瞌睡的和不停看手表的大有人在,还有带小学生来听的,听又听不懂,动又不能动,又不许出声,屏在那里三个小时,我看着也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