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位高人谈“声音的平衡” [复制链接]

1#
原文地址:http://bbs.dalaba.me/viewthread.php?tid=2297

[钟老师] ]   先在这里谈一个音响发烧的基本立足点吧,这个立足点就是“平衡”。

所谓的平衡,就是系统满足基本的频响延伸、动态范围、解析力、保真度等常规指标的一种状态。只有达到这种所谓的基本状态,才可以满足作为发烧音响的基本要求,才可以对音乐有基本合理的重播,才可以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它个性或特点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举个例子,某隔壁论坛上许多朋友在乐此不疲的玩“全频”,这当然是一种有趣的也有意义的玩法,但是许多人没有将喇叭装到箱子里或者障板上,而是在“裸听”,然后大谈特谈此单元如何如何有韵味有贵气,这就是一种忽略了“平衡”的空谈,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喇叭是无法正确发出合理比例的低频的,所以其重播的任何的音乐也是失衡的,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评论也是没有说服力的。

暂时说这些,欢迎大家多探讨。

[烧友:一年]请问,怎么测试音箱才能知道它是“平衡”的呢?

[钟老师]   专业的生产厂有专业的测试仪器和场所,业余条件下可以多听现场,多接触真实乐器,熟悉这些乐器的音色,积累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然后以自然乐器(区别于电子乐器)或人声的软体来播放,重放接近于自然、真实的就接近于平衡。

[烧友:cary51]是时,根本感觉不到器材的存在了

[钟老师]   “根本感觉不到器材的存在”是音响器材发烧的终极目标,但是非常难于实现啊!现实是,我们或多或少的要感觉到器材的存在,对于挑剔的发烧友来说,听音乐能够不被器材的“特色”干扰就已经是不错的系统了。但是,对于这种比较敏感的耳朵,建议还是要逐渐修炼的“不敏感”,毕竟音乐才是我们最终需要的。

修炼是需要过程的!

[周老师]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对我来说,也是很难处理的事情

1、平衡的标准是什么?如果在剧场听的话,那么由于长的回声,声音并不清晰(可能还赶不上一套好的音响在家里播放录音室中录制的唱片,也没有大家想要的撞人胸口的冲击力),但是有一种独特的温暖,自然的气氛。反过头来,在录音室中,声音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很干燥,缺少气氛。同样的一把的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演奏在剧场里演出可能是很辉煌,但是在录音室里,声音是很粗糙的,甚至有杀鸡的感觉。反过头来,阿玛蒂,瓜尔涅的小提琴在录音室里的声音要好多了。对我来说,如果是录音室录制的唱片,我就很少听史特拉底瓦里的。所以选择参考平衡的标准是很困难的。

2、音源的平衡。最简单的说,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录音方式。不同的唱片公司,由于录音的器材和监听设备以及录音师的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一套系统能很平衡地播放古典音乐,那么它播放流行音乐时肯定是不合适的,低音又厚又混(录流行音乐是为了满足听感的需要提升了好多低音,加了好多混响)。

3、重播系统的平衡,如果一套系统接的是jbl,声音是平衡的,那么换了B&W肯定是不平衡的。两个都号称“监听箱”,到底哪个更标准?纯笛的低音单元主要采购的是纸盆和布折环,相对来说,声音比较干净、清晰。所以在我设计与喇叭箱配套的其他器械时,声音可能会设计得略微宽松一点,可能会引起有些低音特别丰厚的喇叭箱产生不平衡,这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器材搭配问题。

所以这些平衡的问题,对于我设计产品来说,是最麻烦的东西,我也把握不好。作为高档的器材,相对处理又容易些,我肯定拿一张六七十年代模拟录音时代的顶峰唱片,钢琴五重奏,来试听,当我感到能把五件乐器非常平衡清晰地展现出来,同一二百平米的房间里现场演奏出来的比较接近的时候,我认为这就是我设计的高档系统的平衡(这种条件下的声音,我现在有条件经常听到)。对于较低端的产品,只能把这种平衡往初玩者比较喜欢听的流行音乐靠近。

想想二十年前,我们也很可爱很天真,提着丹拿喇叭,到处寻找撞人胸口的动态,现在想起来很有意思。

[钟老师]   周博士提到的三个问题其实很难权衡。

所谓平衡,既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难达到的。我是这么理解的(也可能自相矛盾):

从技术的角度讲,国际高保真协会制订了最低标准(50~12500+-8,中间频带+-4),这应该是频响平衡的基本技术保障,也可以说是平衡的基本客观“标准”。但是这么大的允差,其实可以调出千奇百怪的差异来,那么剩下的标准就要由实际使用(或者设计)的具体人来把握了,因此标准也会千差万别。

我主张多听现场,可是不同的现场也有不同的特色,那么那些能够打动人的现场就应该是这个被打动者的主观“标准”。不同的录音师录制的音乐有不同的风格,这已经是大家公认的事实,这就是这个录音师在客观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主观标准产生的作品,录音的过程也是一种艺术再加工的过程。音响重放是另外一种再加工。

我曾经在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和一个混响很小的普通宾馆会议室分别听过薛伟用同一把斯特拉底瓦里演奏的现场,音色差别巨大。显然音乐厅的声音更好听,那么对于薛伟小提琴来说,这个现场就是我的主观标准。同样的曲子再回到家里用音响演绎,则与上述两者又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和音乐厅的风格相近一些,说明录音师加混响的时候是按照音乐厅的风格加的。当然现场和录音差别还是太大了,现场可以体会到名琴的细嫩幼滑,录音则只有其十之2、3,丢掉或被添加掩盖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抛开演绎的水准和情感不说,单单是音色本身,录音的琴声大概只相当于一个音乐学院老师的一把万元左右的琴声,甚至还略逊。

这很无奈,我所谓修炼也包括听音响的时候对此类差异的忽略。

古典和流行之间确实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我认为相对的还是可以统一。比如大型的jbl,这两个方面还都说得过去。但是严格去衡量的时候,从古典和流行两个方面却都能够让人有所挑剔。在hi-fi音响中,单拿流行方面的表现不错,但是和大型专业用器材比也只能是按比例缩小而已。流行的东西(尤其加了许多电子乐)标准确实更难统一。

最终说到平衡的标准,客观的就放在那里,主观的千差万别。主观的东西永远无法统一。从统计学的角度可以大致归类,某一类的比较多,那么这类就勉强可以算作多数人的标准,器材厂家也可以针对这个多数人的审美调校自己的产品,毕竟商品是要出售的。对于高档的器材,我认为大型的音箱要看能不能放好小作品;而对于小型的音箱,就要看能不能放好大作品(比较好而已),因为在这些方面各自都有其物理约束。如果在这种有约束的前提下能达到较好水准,就应该是比较不错的东西了。

原文地址: http://bbs.dalaba.me/viewthread.php?tid=2384

[烧友:binbinyy ]钟老师都用那些唱片来测试系统的平衡性呢?

[钟老师]   其实我这几天也在想这方面的问题,那就从频响的角度,把平衡拆分,先谈谈关于低频。

对于大部分音响发烧友而言,音响之所以有如此吸引力,很大的程度上来自于低频。低频确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整个乐音的基础。但是许多发烧新人却又对低频存在误解,以为像发廊门口的劣质音箱那样隆隆作响就是低频,而这样的低频恰恰是质量最差的。

那什么才是合格的低频呢?

这还是要以现实当中真实的低频为依据。就拿北方路边扭秧歌敲的鼓来说吧,我们都有这种体会,即使鼓面不是很大,声音也干净利落,有头有尾,既可以捶胸口,也可以卷裤管;至于流行乐队中的爵士鼓,那就更加清晰明了了。由于鼓的发声原理是鼓槌瞬间敲击鼓面,引发鼓皮振动,因此这种声音的“音头”是瞬间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衰减的。而乐队里的贝司或大提琴等的拨弦,其发声的方式也是瞬间释放的,所以我们听交响乐队的现场,会觉得虽然声音很融合,但是又能够轻易的分辨出里面的这些拨弦声。

对于喇叭而言要播好这种声音,就要有良好的瞬态相应、足够大的不失真声压输出。可惜,从物理的角度讲这却是很矛盾的。因为良好的瞬态需要振动系统的质量尽量的小,也就是说纸盆、音圈等要足够轻;而大声压的输出又需要喇叭推动足够多的空气,这需要纸盆要足够大、冲程要足够长(这需要很好的强度)。又要大、又要强、又要轻,现今的技术还没有那种材料能够比较好的做到这点(实际上还需要有合适的模量)。这个矛盾不知难住了多少设计师。退而求其次,我们选择分频的方式对喇叭进行频段的分工,因而喇叭才又有了高低音之分,但是分频又会引发许多新的问题,这次先不谈。测试这类低音我使用的唱片大致包括:“电子贝多芬”、“第一鼓”、“至尊鼓王”以及一些爵士乐和流行乐唱片。

对于大多数低音乐器,其频响的基频一般都在50多HZ以上,这部分低频涵盖了可感低频的上端和可闻低频的整段。只有管风琴、低音贝司以及电子合成器等部分低音乐器才会真正发出40HZ甚至更低的频率。真正的可感低频是松软的、有强烈包围感的,有时候还会引起人体的腔体共鸣或房间楼板的共鸣。但是,在较小的房间里,是无法播好这种低音的(也需要大口径的喇叭单元),绝大多数的音乐也不包含这样的频率,因此对于房间小的建议舍弃此部分,因为其谐波还会补充丢掉的部分,因此实际的听感可以接受。测试可感低频我采用“圣桑管风琴交响曲”2、3乐章、双R的“火鸟”最后乐章、“黑教堂”第一首以及部分带有电子合成器的爵士乐。

但是,低音毕竟并不仅限于上述这些,还有交响乐队的低音弦乐器等较为“协和”的低音,这类低音如果要感受到较好的解析力其实更难。我通常也是使用录音较好的大型交响乐队作品来作为所谓的测试蝶,如读者文摘版的“贝六”、TAS榜上的那版“黑太阳”、莱纳的“一手遮天”等,也有许多双R的交响乐队录音。

最后要说明:所谓测试,只是音响发烧友“玩”音响的过程,这个过程确实很有乐趣,但是这应该仅仅是个过程。最终我们还是要归到对音乐的欣赏和享受中来,这才是音响人和音乐人的终极乐趣。先写这些吧,感觉话题并没有说透,以后慢慢再补充。也希望大家多补充。
分享 转发
TOP
2#

最终我们还是要归到对音乐的欣赏和享受中来,这才是音响人和音乐人的终极乐趣。说得好.
TOP
3#

博士也犯愁。哈哈!
逗你玩儿
TOP
4#

又有学问学,真学不完,好文章。
TOP
5#

真无聊的文章!

菜好不好吃,嘴巴知道!姑娘好不好看,眼睛知道!声音平不平衡,耳朵知道!

不平衡的声音,你听着就别扭~~听长了耳朵会古怪的难受的的~~
TOP
6#

味道怎样也因人异议,个人喜欢算了。
TOP
7#

所谓的平衡,每套音响的平衡点都不一样的,很多好听的音响其实并不平衡,平衡的不一定好听
速度是音乐的灵魂......恭喜我越烧越退步..........
TOP
8#

“两位高人谈“声音的平衡”,非常值得发烧借鉴,辛苦了。
TOP
9#

文章不错,把平衡说得比较透彻和系统,让烧友心中有个正确思路,在选择器材、环境处理和后期的精雕细琢上有个正确的判断标准。不错!
TOP
10#

原帖由 fengni70 于 2010-9-27 23:17:00 发表
文章不错,把平衡说得比较透彻和系统,让烧友心中有个正确思路,在选择器材、环境处理和后期的精雕细琢上有个正确的判断标准。不错!
说得对!
TOP
11#

90年代追求打胸口低频的人在当时来说也是高人。原来追求打胸口的高人到了2010年有了新的追求,所以高人依然是高人。
逗你玩儿
TOP
12#

平衡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标准,追求自己喜欢的声音是一种玩法,带有个性却是广大烧友实实在在的烧法,其中的一些烧友也会朝着平衡这边发展,由于声音的平衡没法量化和测定,真正的平衡永远没法界定,我们只能追求朝着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