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京音乐厅的室内乐音乐会 [复制链接]

1#
昨晚是北京音乐厅的室内乐音乐会,两部作品:
舒伯特:A大调钢琴五重奏鳟鱼,作品D667
门德尔松:降E大调八重奏,作品20号

小提琴:林昭亮 徐惟聆 宋晓晨 曾诚
中提琴:马克西姆瑞沙诺夫 曹飞
大提琴:米沙麦斯基 赵云鹏
低音提琴:张小笛
钢琴:木村帕尔克

比较遗憾的是昨晚现场的秩序,北京音乐厅是去过的几个音乐厅里感觉管理最松散的,上半场开始后还在不停的进人,一对年轻男女在不停的换位子,还有家长带了很小的孩子来却管不住的,发出很多奇怪的声音。室内乐本来规模就比交响乐小,受环境影响更明显些。而且本来对音乐厅演奏弦乐的音响效果感觉不错,但昨天二层中间五六排的位置听这场室内乐感觉就有点薄,充不满音乐厅,这样来自两侧观众席的噪音就非常明显。遗憾的是昨晚二层的观众席从头到尾就很少有安静的时候。再有就是鼓掌了,上半场《鳟鱼》的五个乐章被掌声肢解成了五个小品,下半场开始前主办方又专门出来提醒了一下,但门德尔松的八重奏第二乐章结束后还是有轻微的掌声释放出来。其实主办方应该像前天祖克曼的那场,上半场开始前余隆就跑出来说了如何鼓掌的问题,实在不行加些电子的字幕提示一下。指望所有的听众都是内行,至少目前阶段是不大现实的。

至于昨晚的演出,林昭亮是个惊喜,特别是下半场更显得突出。最早听说这个名字是郑延益先生的《春风风人》一书,里面好像有三篇文章专门评论了林昭亮。第一篇在褒扬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希望林改进提高的地方;第二篇好像是说林在看过第一篇后对郑先生的某些说法不以为然,而一场现场又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音准,还有对一些作品的理解以及和伴奏伙伴的关系等等,这篇主要是贬;第三篇是说林昭亮又进步了。。。郑先生是为非常性情的乐评家,我非常喜欢他这个乐评的小集子,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但一直没有机会收集林的录音和听他的现场演奏。昨晚的演出确实给我了一个惊喜,我对他的演奏和音色的喜爱要超过对祖克曼,原因就是他的琴音听起来更加扎实些,热情而不是花哨的感觉。这种声音我觉得更富于感染力。下半场感觉几乎是听他一个人在忙乎。没他的时候那三把小提琴显得平凡普通,一旦他的声音出来,立刻像注入了一股活力,整个气氛就被他带动起来,个人感觉他这把琴就是这个八重奏的灵魂。麦斯基的表现似乎更加中规中矩一些,我想多少也和他的乐器是大提琴,和小提琴比较音色更加稳定,而不像小提琴那样热情有关。上半场张小笛的低音提琴似乎没有节目册中说的那样好,和其他几位弦乐演奏家比较,他昨晚的声音似乎要粗糙一些,而下半场和麦斯基一起演奏大提琴的赵云鹏感觉就好些。

希望周五美岛莉和爱乐合作西贝柳斯那场,音乐厅的秩序能够好些。
分享 转发
TOP
2#

室内音乐会第一场亦如此,舒曼四重奏“获得数次热情的掌声”,中场休息时跟余隆一起的以为组委会人员上台告诉大家下半场“第四次停顿时”再鼓掌。
估计这是BMF大量赠票的结果吧。
不知道LZ坐在什么价位的区域?
最后编辑收音机脑壳 最后编辑于 2009-10-15 16:23:51
挚爱科瓦塞维奇
TOP
3#

舒伯特门德尔松音乐会,我在现场的二楼。心情被非音乐的噪音完全破坏了。只是在下半场稍微进入点音乐。林昭亮的确扎实,其他几位女提琴基本上只能看到,不能听到。徐帷玲还好一些。我觉得这是实力问题。可能运弓也有失误。八重奏应当听得出均衡的层次。结果林昭亮一支独秀。目前,我对音乐厅的管理只能形容为“混蛋”。中场和一个工作人员交涉,希望禁止幼年儿童和迟到者随时入场,答曰:那可不行!得讲人性化,有票怎能不让进?
个人淘宝店:sacd.taobao.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