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Testament:新片- Fritz Reiner的海顿三首 [复制链接]

查看: 1648|回复: 2
1#


    大T三月份发行了一系列的新片后,好几个月都没啥动静了,这张Fritz Reiner的海顿也在预发行的目录上挣扎了好几个月(原定6月发行,不过似乎前些时间才见到出现),再其他新片登场前聊聊这张吧。

    指挥家中的虐待狂Fritz Reiner(1888-1963)以他老僧入定般的指挥风格著称,在影像中可以看到他的动作极少,指挥家中常见的右手动作几乎没有,据说这来自于早年跟随伟大的Artur Nikisch(1855-1922)时学到的“绝招”,真不知道Reiner当年看着自己的学生Leonard Bernstein在台上跳着华丽的“圆舞曲”时是何感想?


    1953年,在冷眼和冷语中芝加哥交响乐队的音乐总监Rafael Kubelik(1914-1996)伤心地离开了,Reiner接手了乐队,在此后的10年中他留下了大量的经典录音,特别是立体声时期又重录了一些经典作品已及从未录过的作品-例如本唱片的海顿,没错,大T这回炒的是RCA的饭,封面照片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三首交响乐是Reiner仅留下的海顿录音,在60年代,本真运动还未成气候,对海顿的作品多数还是大型乐队的处理方式,而且一般的指挥家也不太碰,Reiner则是把海顿的一些纳入了常规的曲目,注重作品的固有特质:透明的织体和率直的性格。

    录制于1963年的95和101号乐队是奇怪的Fritz Reiner Symphony Orchestra,实际成员来自芝加哥和纽约爱乐以及大都会的精英,关系相当地晦暗暧昧。在那个年代,录音市场的混乱并非罕见,“巧立名目”时有发生,兴许是为了合同等等问题。例如,Everest为纽约爱乐录音时称其为Stadium,RCA为费城录音时称其为Robin Hood Dell,洛杉矶爱乐称为Hollywood Bowl……呃,一笔糊涂帐。

    录完海顿,Reiner回大都会着手制作Wagner的“众神的黄昏”,是时候为他75岁大寿献上厚礼了,然而就在演出前几天,他心脏病再发入了医院,很快,他荣耀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Pic only.
2007-08-07.
分享 转发
俺的古典音乐Blog:
http://blog.sina.com.cn/weiarc
TOP
2#

回复: Testament:新片- Fritz Reiner的海顿三首

大T的LP......跟俺没啥关系,不过录音倒是蛮经典的。这三款都是来自EMI的母带,全模拟制作,够班霸。

David Oistrakh:


    EMI跟CBS和RCA战略合作关系走向终结时,EMI开始着手美国市场的准备,在前苏联的艺术家方面,首先是1968年4、5月Emil Gilels和George Szell带领的亲军克里夫兰录下的贝协全集,接着第二年5月David Oistrakh和Rostropovich录下Brahms的小协和双重协奏曲。咳咳,好熟悉的照片。

Carl Schuricht:


    德国大指挥家Carl Schuricht(1888-1967)晚年又跑回EMI录音,留下的录音包括一套贝交全集和一些Bruckner,这个第三号录于1965年12月维也纳金色大厅,是他最晚年杰作之一。

Maurizio Pollini:


    Maurizio Pollini 1960年赢得Chopin大赛冠军后,仅18岁的他立刻得到EMI的签约,4月20、21号就录下了第一号钢协,可谓一帆风顺。事隔多年,这个录音仍然是他最让人怀念的录音之一!

Pic only.
2007-08-06.
俺的古典音乐Blog:
http://blog.sina.com.cn/weiarc
TOP
3#

回复:Testament:新片- Fritz Reiner的海顿三首

好片, T版的音质处理的如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