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门黑胶之旅(全文完) [复制链接]

查看: 14708|回复: 58
1#
前言:
任何一件音响产品或手段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播放音乐,而烧友们要折腾音响最终目的亦只有一个;欣赏音乐。

所以一台优质、够档次或能称 HIEND 的黑胶唱盘,要从价格、工艺、结构、物料、产地,什至乎加一点适量的音响玄学把亮点在宣传上合理放大成卖点,才能吸引消费者的,但如果这台唱盘只附合上述要求,能争取的只是消费一时冲动的购买欲而已。

要能达到「播放音乐」和「欣赏音乐」这两个最终目标,就黑胶唱盘而言,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工作稳定、调校容易、适配性强,和外观吸引之余却不太花哨,要带一点工艺品气息,如果太花哨,只要眼晴看到,你总因此挑起心理因素,忘不了音响而起來折腾,永远难以静心坐下来溶入音乐的世界。

上面的都是一些在没实听,纯理性化分析的选择指引,那么在经过实听,加上感性的因素后,有什么黑胶唱盘能这么出类拔萃呢?有!很多!但能带來惊喜的,这此江门黑胶之旅可以用「不枉此行」来形容。

要软还是硬?
黑胶唱盘主要分两大派别;以重量或物料抑制谐震的硬盘、和以各程悬浮吊挂作出谐震隔离的软盘,两者最大分别除了结构上外,就是声音风格的不同。

在谈声音风格的不同前,我们要先明白两点:
(1)硬避震和软避震严格來说两者是对谐震作出不同形式的处理,故此并不存在那种方式较优胜的结论;
(2)不管硬或软,如要理想地或什至乎彻底的征服谐震,仍是要进行后期处理,故此亦不存在那种方式较优差的结论。

如果按传统作法,从基本物理结构上来评的话,软硬盘在声音风格上的分别大致可以归纳成这样;
硬盘:优点主要在气势、动态和场感,缺点是声音稍硬,音场亦较前倾,有压迫感,总括而言也就是音响性为主。
软盘:优点主要在韵味、节奏和弹跳,缺点是声音偏软,欠了一点鲜活感,而相对硬盘也因音场不够迫力,稍欠场感,总括而言也就是音乐性为主。

但由於历年因科技上的进步,唱盘制作上虽然基本结构上没有大进步,不过工艺和物料的跃进,就令很多以前因工艺水平精准度不足未能用上的材料现在也能用,某程度上可以说是打破了上述的软、硬盘声音分别,例如软盘有全金属制作的品种(代表者 J.A. Michell 的 Gyro),令软盘在音响性上大幅改善,硬盘也有用属於偏软物料的制作(例如诺丁汉),也令硬盘在音乐性上有所突破。

当然某些范围也仍受先天物理限制而仍存在固有的声音分别,例如析力再强的胆机仍是胆机,极其量只是带着像石机的感觉;同样声音再柔的石机仍是石机,极其量只是带着像胆机的味道,所以软盘、硬盘还是各胜善长、各有卖点,都有自己的粉丝。

我自己个人较为偏好硬盘,原因是:
1)不用考究唱臂搭配在重量上的适配性;
2)也不用考究唱片垫、唱片压等调声配件在重量上的适配性,玩味更多;
3)最重要一点,不用折腾软盘在水平和弹力上的烦复调校,和任何周边改动带來悬挂系统的走动改变。

所以即使我拥有过 LINN LP12、J.A. 的 GYRO SE 和现在放在香港店展示的 ORACLE DELPHIN MK5,但真正在家里用并停留最久的只有 ACOUSTIC SOLID 和 KUZMA,两者都是硬盘。

江门黑胶之旅:
说回江门这台国产唱盘,虽然某程度上说不上什么大厂出品,但背后的团体可不输任何一个知名品牌之余,生产线的设备亦不输任何欧美名厂,唯一只输在规模细而产量低而已。。。除了必备的电脑设备及软件、CNC 数控车床、资深机械工程师等之外,最令我个人欣赏的是参予的成员中,连操控车床的师傅,全部均是真正的音乐爱好者,而非单纯吹毛求疪的硬件发烧友,这就令整个唱盘开发过程更自然地忠於音响器材要达到的目的:播放音乐。

另外,由於开发团体本身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及技术,就连一口镙丝亦可自行车制,这令到唱盘的外购件大幅减少,自给自足之余亦免去了很多中层利润带来的额外成本。其实不少品牌货,什么广告渠道等成本不说了,除了进口的有运费关税外,主要是生产中有不少代工或外购件,这就令生产成本在产品还没装起来已让人赚了一笔,那不管实际音效如何,价格已不可能刻已实惠了。

当天测试这台唱盘主要以 DYNAVECTOR 的 DV-20XL 及 DV-17D3、高度风的 MC20 HMC、奔驰的 MC GOLD、天龙的 DL-103PRO 及 DL-103GL 来搭配,唱放有 DENSEN 的 DP-02、ASR 的 MINI BASIS、精工的 ADVANCE 和一台在江门本地有一定知名度的精品 DIY 唱放,基本上已包括了市场上大部份在价格和效果比例上都算能合理搭配的选择,唱臂就只用厂方的配套产品,也同时测试唱臂的匹配性,至於后面的功放音箱等,是就地取材以 CD 为标准配出当场大家都认为最平衡中性的两套器材和线材组合,特別是线材。。。。为以平常心测试免有先入为主的问题,我主动配成当中一条威马线都没呢!呵呵!

音乐软件有很多不同类形,除了某些冷门得来又另类的例如重金属死亡派外,基本上说得出的类形也有,不同年份的制版亦有,除了全都放过试过外,每张片子也并非听几十秒就换,而是每张都刻意从头听下,除了边听边留意转速稳定度及唱臂遁迹力外,也试会否播放时会令人不想听下去感觉,因为如果重放表现出不了乐感神髓,只要过了录音中较为吸引的那几段效果录音后,你会很自然已经想过到下一轨或换片子,其实这情况也出现在大部份坊间的所谓专业测试,结果是只能测出某机器放什么类形的讯号最够吓人,却说不出这到底是一台音响器材还是音频电子仪器。

当中测试不同片子或不同唱头唱放交替组合搭配出来什么效果等细分评论我不在此发表,否则此文撰到 2010 年可能都没完成,总括来说,这台唱盘在工艺上完全达到万元级的水平,虽然马达是交流式无电子控速的结构,但由於计算准确和飞轮制作工艺高,我用上美国 KAB 的电子石英频闪测速议量度,33 1/3 及 45 转均没有可量度的明显偏差,从刚开始测试、中段和到最后尾声量时,转速都显示准确,另外是播放时用手去碰转盘的底座、马达的外壳、唱臂的安装支架等谐震传导关键位置,也没感到明显谐震或纠摆,反而垫板和器材架面还有些微手感,证明唱盘本身整体机械接地的导震性十分理想。

而唱臂方面除了在外观打磨上有改进空间外,精密度和准确度绝对不输市面上任何一支五千元内二手或全新的品牌货,特別是抗滑部份,完全没半点偏差或需要微调,只要把鱼丝吊挂在对应的格数上,从头到尾都没发生任何声道平衡偏移的情况,这一点是很多万元级的品牌货都不一定做到的准确度,但今天我们中国人千元级已完全达到了。

个人听感:
测听这盘的期间,我脑袋里不停联想起一些七、八十年代的胆录音发烧片子,因为声音就像一些胆的专业录音室器材;既准确又耐听。

当配 DYNAVECTOR DV-20 时,声音是自然耐听;当配 DYNAVECTOR DV-17D3 时,声音是活泼灵动;当配高度风的 MC20 HMC 时,声音是柔美舒蜴;当配奔驰的 MC GOLD 时,声音是朝气蓬勃;当配天龙的 DL-103PRO 时,声音是纤细准确;当配天龙的 DL-103G 时,声音是甜美浓郁。。。。每一种唱头被全球评论一致肯定的风格都在这盘上很容易地给表现出来,这证明这盘的音染非常之低,无色无味,但如非时间所限和责任驱使,每次大伙儿根本都给音乐的神髓所吸引,不想换什至乎忘了换唱头,所以整个过程都让我联想起既准确又耐听的真空管专业录音室器材。

至於一般最容易瞎吹来吸引人的什么动态、音场、定位。。。。诸如此类的,我亦不在此作太多描述,因为很多时这些指标应该是全系统搭配加上环境处理和音箱摆位溶合出来,总之这盘播现场的录音你一定有置身其中的空间感、播室内录音也能一下子感觉到重吸音环境录音室的那种死寂,只要片子录音达到什么水平,你其他搭配也不太赖,这盘就会忠实地为你播放,如果一定要找个物事来比喻,我会用真正冰川的天照矿泉水来比喻;无色无味的纯净中轻轻渗透出一份自然、清甜、舒泰。

[upload=jpg]Upload/2006103111414450796.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0311141551253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031114247753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03111425968022.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03111431636167.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03111435346374.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03111444210147.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03111445815443.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0311145117436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0311146295531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0311146445395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03111465975016.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0311148212202.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03111481357933.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03111482296754.jpg[/upload]

总结:
无论团购是否进行,我已决定订一台,而且并非放店里,而是放家,让我在每天辛劳后可真正松驰享受一下,让这唱盘发挥其真正价值;播放音乐!

後記:
厂方通知我订的一台下周就可以发货给我了,可惜早前又碰到点事,米跑掉了现在还没另外凑够米,大家还是先別买唱盘买的我 dd 吧。。。救命啊!!

:P
最后编辑Wilmer威馬
分享 转发
TOP
2#

audio 在 2006-12-30 12:17:41 发表的内容

将有机会在接下来的新年活动中亮相啊。


audio兄,此事是否落实!!!!!!!
TOP
3#

zyxd 在 2007-1-1 23:50:10 发表的内容
audio 在 2006-12-30 12:17:41 发表的内容

将有机会在接下来的新年活动中亮相啊。


audio兄,此事是否落实!!!!!!!

^=^落实!
TOP
4#

    转盘是什么材料制作的;能不能调整VTA;图片上看,好象电机与转盘安在不同的底座,若不买哪绿色的底座,电机安在那儿?电机采用了避震措施没有?;传动皮带质量好不好?能用多久?
    威马兄最好能代购唱头和唱放.
最后编辑爱线材
TOP
5#

lp风再起,有一批人要中毒,淘米.................
TOP
6#

威马胸又在放毒哈哈,小高唱头要多小米?
TOP
7#

顶看
TOP
8#

花祭 在 2006-10-31 12:23:27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底板如果采用木座更能勾起我的购买冲动

还有有没有配纯转盘发售?


底板本来不是此盘专用,或同系列附属配件,所以是什么材质、颜色都没所谓,只是当场用的器材架明显不行,才加上底板互补一下器材架,基本上这底板是没关系的。

本來就是纯转盘发售,现在团购商量是两个方案;
1)低於原价¥6xxx 限量团购纯转盘,或;
2)按原价¥6xxx 限量团购但送唱臂。
但优惠方案并非我范筹,我只是如果团购开动就参予当个义务中介,故此具体要等江门的兄弟自己内部先决定。

SME 唱臂板有的,但如果你只是用 3009 系列,不一定比得过这支国产臂。
最后编辑Wilmer威馬
TOP
9#

小俊 在 2006-10-31 13:24:28 发表的内容
威马胸又在放毒哈哈,小高唱头要多小米?


小高?高度风?图中的是 HCM20,即高输出版(0.5mV)的 MC 20 Suprme(按档次排列,MC 20 系列中有 MC 20、MC 20 MK2、MC 20 Super、MC 20 Super II、MC 20 Suprme),因输出有 0.5mV,配唱放就更轻松。

这型号已绝版的了!日本本地仍可找到全新库存,但却是炒价,可不便宜呢!
TOP
10#

其实现场观机是好飘亮的,可能威马兄照相稍暗了点,一时以来常去听这台LP,个人感觉整体感很满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