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TAHRA新出的富特文革勒集 [复制链接]

查看: 4255|回复: 19
1#
CD 1: Piotr Tchaïkovsky: Symphony no. 6, « Pathétique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His Master's Voice recording, 25-27.X.1938) - Anton Bruckner: Symphony no. 7, Adagio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enregistrement Telefunken, 1.IV.1942)

CD 2: Piotr Tchaïkovsky : Symphony no. 4 (Wiener Philharmoniker - His Master's Voice recording, 4-16.I.1951) - Robert Schumann : Symphony no. 4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Deutsche Grammophon recording, 14.V.1953)

终于等到TAHRA出富特的老柴了,第4、6其他公司出过很多,但傲视群雄的音效值得期待,战时残存的布鲁克纳第七更是弥足珍贵。
[upload=jpg]Upload/20054251692984627.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TAHRA的后期制作都是矫往过正
明显的假立体声,加重混音效果
初听很有冲击感,很过瘾
事实上很不耐听.就象放多了味精的菜.涩口了
TOP
3#

俺同意enescu兄的意见,之前TAHRA加入混音是错误的,这个不讨论了。看新出的,TAHRA的优点在于认识到了人工混音的缺陷,所以新出的已经严格控制,所以各乐器间的比例、结构都相当均衡得当,整体感强。但是走得太过了,乐器音色严重缩水,显得干燥乏味,不耐听,缺少鲜活的音色。
不知道ADWS兄平时是不是不注意这些,感觉这些缺点是很明显的,好像并需要争拗。
KURA的东西俺听过几段MP3,两个字:自然!这是TAHRA所远远不及的。
TOP
4#

enescu 在 2005-4-25 16:35:15 发表的内容
要合法母带有什么用
EMI自己的东西总合法吧,但是他们现在的历史录音是越来越差.完全被一些别的公司超过了
最主要的还是看有没有花人工,技术上面都是可行的.而且越来越好.做的人才是最关键
TOSHIBA-EMI的2088总算口碑差的吧
但是他们开始出的这个系列的20多张声音好的另人惊叹
后面换了制作工程师.就成了最不好卖的一个系列了

总的来说,由于技术的进步,新出的转制都会进行噪音控制,毕竟这是应当追求的,一个高手弄出来的效果进行少量降噪仍然效果不错,比如MARSTON,为NAXOS做的历史录音,适当降低噪音,虽然比不上为BIDDULPH做的,但是仍然比N多公司的要好。
人还是最关键的,THORN也用CEDAR系统,但是比较一下他的跟一堆别的用CEDAR做出来的东西,那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TOP
5#

好牒可以买到吗,准备进一张.
TOP
6#

ADWS 在 2005-4-25 16:51:06 发表的内容
TAHRA的后期制作正是他出色的地方,且不说母带的质量。


光从音效上来说算是富特比较好的了!
TOP
7#

不明白你会说它是装在罐头里的声音?声音鲜活正是TAHRA的优点。TAHRA的特点就是让历史录音更有可听性。
而且收购前的基本上不减燥,可以听到磁带“赤赤”转动的声音。
TOP
8#

这是一段KURA的福特贝五开头,听听吧,虽然mp3不足以真正评价,效果仍然不是随便能比的。
http://www5b.biglobe.ne.jp/~opuskura/audio/furtwangler.mp3
TOP
9#

TAHRA制作不是很好吧
我看还是BIDDULPH的好
另外OPUS KURA的才叫原汁原味
TOP
10#

在可以有别的更好的公司出过的情况下我是尽量不买TAHRA的出版
整体来说TAHRA虽然也是有合法母带的
但是远不如另外一家也用母带转录的公司TESTAMENT的制作
至于其他一些用LP或是SP转录的公司我们就不讨论了
因为音源不一样
我个人反而更喜欢SP,LP转录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