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梦界》让人惨不忍搜 [复制链接]

查看: 4518|回复: 19
1#
首先声明:我对《梦界》是百分百支持的,而事实上我自己掏钱已经买了两次三张了。

这两天有点时间,想认真写一下我对《梦界》的感受,写之前想在网上翻一下别人的见解,结果,在Google中输入梦界出来只有4790个链接,除了几个唱片销售网站,别的全部是文学类的链接,转到百度去搜索,更惨,mp3类只有一首主题曲《梦界》,没有任何讨论的反应,而WMA类就连一首都没。郁闷,这个唱片出来已经有两个月了吧,连下载都没人盗,看来这个唱片的影响力实在不敢恭维。
本来打算认真表扬一下这个唱片,算作对原创的支持,现在什么Feel都没了。
接下来闲着无聊搜索了一下别的人,不妨对比一下。
《闲云孤鹤》26,600个链接,和唱片有关的链接超过90%(刘星)
《聆湖》1,030个链接,和唱片有关的超过90%(刘星)
《凤凰于飞》25,900个链接,和唱片有关的超过50%(刘星)
《婆罗密多+何训田》52个链接,和唱片有关的100%(由于婆罗密多不能单独搜索,要不会出来几十万个和这个唱片无关的链接,所以我在婆罗密多后面+何训田这样比较准确,但会漏掉很多有这个唱片没写何名字的网页,这个唱片超级红并且有几年的积累,相信会有几万个网站链接)
《空DSD》:27,100个链接,和唱片有关的100%(空字也不能单独搜索,要不会出来几千万个无关链接,所以在后面加上DSD,估计会漏掉一些没有在唱片名后面写上DSD的网站链接)
《千江汇流》8,120个链接,和唱片有关的超过90%(这个唱片出来的时间比较短,估计再过几个月搜索才会比较准确)


以上搜索都在Google中完成,相比之下《空》和《闲云孤鹤》看来是最受网络追捧的(但我个人相信最大影响的应该是《婆罗密多》可惜这个名字搜索准确难度太大),而《梦界》就真的有点惨不忍搜了。

以上数据并不存在多少准确性,但具备一定意义,也相信能说明一点现实问题。

最后给《梦界》一句本来打算在支持文章中说的真心话,少抄一点别人的音乐,多一点自我创造,这才是原创音乐的真谛。实实在在地,这个唱片是做得很不错的,音效特别的漂亮,欠缺的只是自我创造和明确的主题立意。请别少看“主题”两个字,它将为一个专辑带来持续的话题,也给音乐带来丰厚的人文支持。而梦界的主题立意是模糊含混的,再加上唱片一开头就来一段蹩脚的英语念白,后段又来一段和胡琴完全无法做音色对比的美声,再加上明抄英格玛的节奏这一切一切都给人非常无趣的感受。
最后编辑101℃
分享 转发
TOP
2#

好的东西在Google中不一定搜出好的结果.Google只是代表着受注意程度,不是评定优劣的唯一标准.
<梦界>里的男声独白是蹩脚,但里面的通俗与美声,中西乐器的对话与碰撞,是很出彩的,旋律的律动性也不错.
好的东西借鉴运用和再创作这也是明智的.
<千江汇流>,<空>,<有谁共鸣>使我感到雨林风格的连续性,包括配器.多了就感到乏味.
TOP
3#

各有所好.才出的,过段时间定论才准确.
TOP
4#

《龙迹》非原创,昨晚当了一个听,过得去。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01;第一交响序曲;0:12:42.85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02;红色娘子军/序曲;0:01:13.97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03;红色娘子军/快乐的女战士;0:02:38.26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04;红色娘子军/娘子军操练舞;0:03:38.00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05;二泉映月;0:09:35.64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06;松则亚拉;0:07:57.36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07;孔雀开屏;0:04:40.44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08;中国民谣组曲/阿里山姑娘;0:01:31.02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09;中国民谣组曲/猜调;0:01:58.52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10;中国民谣组曲/太阳出来喜洋洋;0:03:12.45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11;嘎达梅林;0:21:28.42
TOP
5#

那张《龙迹》又如何那????
TOP
6#

高进低出 在 2005-10-23 15:04:31 发表的内容
《龙迹》非原创,昨晚当了一个听,过得去。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01;第一交响序曲;0:12:42.85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02;红色娘子军/序曲;0:01:13.97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03;红色娘子军/快乐的女战士;0:02:38.26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04;红色娘子军/娘子军操练舞;0:03:38.00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05;二泉映月;0:09:35.64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06;松则亚拉;0:07:57.36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07;孔雀开屏;0:04:40.44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08;中国民谣组曲/阿里山姑娘;0:01:31.02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09;中国民谣组曲/猜调;0:01:58.52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10;中国民谣组曲/太阳出来喜洋洋;0:03:12.45
中国交响乐团/李心草;11;嘎达梅林;0:21:28.42


怎么会是原创?哪里那么多原创?
"龙迹"和DG余隆的一样优秀.
TOP
7#

那要弄张来听听了,
有没有赠送?
TOP
8#

最后给《梦界》一句本来打算在支持文章中说的真心话,少抄一点别人的音乐,多一点自我创造,这才是原创音乐的真谛。实实在在地,这个唱片是做得很不错的,音效特别的漂亮,欠缺的只是自我创造和明确的主题立意。请别少看“主题”两个字,它将为一个专辑带来持续的话题,也给音乐带来丰厚的人文支持。而梦界的主题立意是模糊含混的,再加上唱片一开头就来一段蹩脚的英语念白,后段又来一段和胡琴完全无法做音色对比的美声,再加上明抄英格玛的节奏这一切一切都给人非常无趣的感受。
------------------------
同意,听过,没有买。

人们要听的是音乐,不是音效,这张唱片优点是“破玻璃”、“飞船发动机”的美化版!
TOP
9#


蚂蚁博士 在 2005-10-23 19:22:36 发表的内容
那要弄张来听听了,
有没有赠送? .


这个唱片还是值得买的,尽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总体素质还是相当高


发烧无止境 在 2005-10-23 13:32:19 发表的内容
好的东西在Google中不一定搜出好的结果.Google只是代表着受注意程度,不是评定优劣的唯一标准.
<梦界>里的男声独白是蹩脚,但里面的通俗与美声,中西乐器的对话与碰撞,是很出彩的,旋律的律动性也不错.
好的东西借鉴运用和再创作这也是明智的.



先搞清楚概念:
1、我写这个不是定论,只是觉得受众热度比较惨淡罢了,并且也不觉得搜索结果多就一定是好东西,被追捧的热度绝对不完全代表唱片品质,但却代表受欢迎程度,这是非常明确的。

2、你自己也承认<梦界>里的男声独白是蹩脚,这个缺点放在你我面前好像可以接受或值得原谅,原因在于你和我都抱着对风林公司做原创音乐的支持心态,也就是说,你和我都其实并非客观的消费者,而是带着感情色彩的消费者。可市场上更多的却是不带感情色彩的消费者,他们不会找理由去原谅一张唱片,他们甚至一句话都不会说——听一下,转身走了——其实这才是最大部分乐迷对不喜欢音乐的态度,而不是主动表态。



3、你又说好的东西借鉴运用和再创作这也是明智的,可问题是,作者是照抄而非技术借鉴呀,当然,抄英格玛的东西在发烧论坛可能没有几个人回去在意,因为本来就没几个人听英格玛,可是,在发烧以外的那个更为庞大的新世纪音乐听众群,英格玛却是乐迷的必听圣经,我想让这群人反感的话,市场状态估计会很惨。想想吧,《阿姐鼓》卖出三百万张唱片,会有多少千张流进发烧友的音响?你说这问题是不是很严重?另外,照抄与借鉴好像有本质上的区别吧?
最后编辑101℃
TOP
10#

101℃ 在 2005-10-24 1:44:07 发表的内容
原因在于你和我都抱着对风林公司做原创音乐的支持心态,也就是说,你和我都其实并非客观的消费者,而是带着感情色彩的消费者。


我和风林不沾亲带故,那来的感情色彩?你发的这个帖子我就怀疑你的动机,本来就是一个无聊的话题.去看看我的"支持国货"的帖子,那里可以看出我收集的国内唱片雨林占有很大的部分.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85370&ftdate=20051014&nTypeId=11
最后编辑发烧无止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