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真的好想你 [复制链接]

查看: 2252|回复: 8
1#


真的好想你周冰倩


真的好想你
我在夜里呼唤黎明
追月的彩云哟也知道我的心
默默地为我送温馨
真的好想你
我在夜里呼唤黎明
天上的星星哟也了解我的心
我心中只有你
千山万水怎么能隔阻我对你的爱
月亮下面轻轻的飘着
我的一片情
真的好想你
你是我灿烂的黎明
寒冷的冬天哟也早已过去
愿春色铺满你的心
你的笑容就像一首歌
滋润着我的爱
你的身影就象一条河
滋润着我的情
真的好想你
你是我生命的黎明
寒冷的冬天哟也早已过去
但愿我留在你的心
分享 转发
TOP
2#



周冰倩
[upload=jpg]Upload/200510111472520306.jpg[/upload]
TOP
3#

序二
谭冰若
我认识周冰倩差不多已经有12年了。80年代中期,上海经常举办各种通俗歌曲的演唱比赛,我经常担任评委,她经常参加比赛。记得有一次,一位可爱的小姑娘走到我面前,然后进行一翻自我介绍。看着她那一脸天真明媚的样子,我想,这个女孩子对演唱流行歌曲并没有丝毫“不务正业”的烦恼。她就是本书的作者——周冰倩。
周冰倩的嗓音很独特,这是她唱歌的资本;周冰倩的音乐感觉非常好,这恰恰又是演唱通俗歌曲最为重要的前提。所以,当她提出跟我学习声乐时,我就欣然答应了。声乐和器乐在技巧表现上毕竟是两码事,要在短时间内接受系统的教育和训练并取得成绩,除了勤奋之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悟性。在我看来,周冰倩具备了很好的抒情花腔女高音的潜质,对她的辅导我也比较着重于这个方面。她能够把所学的技巧灵活地运用于通俗歌曲,使自己的演唱更趋完美,这也是她的聪明所在。周冰倩跟我学,也跟别的老师学,她之所以能博采众家之长、为她所用,而没有因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教学产生疑惑,关键在于她具有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和聪慧、科学的学习方法。在1988年、1989年两年中,她在歌坛脱颖而出,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一个学院派流行歌手,这一切都植根于她扎实的专业功底。
周冰倩在歌坛的成功,对于我们这些从事了一辈子严肃音乐的人来说是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首先,一个学习器乐的学生跨专业涉足声乐领域,会不会影响本专业的学习和发展,这在当时是一个问题,到现在也依然值得我们去面对和引导。周冰倩在上海音乐学院接受了长达13年的正规音乐教育,严格的器乐训练对她的演唱有很大的帮助,二胡如泣如诉的特质更成为她演唱风格的一大特点。踏入歌坛后,周冰倩在二胡的舞台表现力方面显得尤为出众,专业成绩名列前茅。显然,在音乐领域内很多东西是互为贯通、相互促进的。
作为一个接受正统音乐教育的音乐艺术人才,涉足通俗音乐文化,周冰倩是较早的一个,这在当时也确有一定阻力。目前,越来越多的音乐学院师生正积极投入到流行音乐的创作和演出之中,这对繁荣流行音乐市场、促进流行音乐的健康发展、提高流行音乐欣赏群体的艺术素养是一件好事。周冰倩的代表作——歌曲《真的好想你》会奇迹般地挽救一个病危老人的生命,并在抗洪救灾中再次成为军嫂思念亲人、讴歌人间真情的心中之歌。可见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确实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显然,艺术的魅力与震撼力是从来没有“严肃”与“流行”之分的。
在流行音乐与国际接轨方面,周冰倩也是走在很前面的一个勇敢者。1990年当她要中途辍学去日本发展时,我曾为她有过一丝担忧;当她不到一年回国探亲时,日语的熟练成度以及对音乐术语的掌握令我感到吃惊;当我听说1993年她在日本取得成绩后,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对于她来说,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克服语言关,并力克群雄、频频获奖、为国人争光实属不易;而日本音乐界能够把最高奖项实事求是地“让贤”于一个“外国人”也确实难能可贵。在日本,周冰倩始终没有忘记把她心爱的二胡带在身边,为弘扬中华民乐作出了积极贡献,日本媒体称她是“中日音乐文化交流的使者”确实当之无愧。
回国后,周冰倩显得更加成熟,他的事业也越来越发展。从二胡到唱歌,从音乐制作到涉足影视的尝试,这一切无疑是在对自己进行挑战。事实已证明,她是一个感受时代节奏与脉搏的“弄潮儿”。
这本自传体的文学作品以生动、朴素的笔触,叙述了周冰倩艺术成长的经历和人生中一段不凡的奋斗之路,其中许多篇章对学习音乐的孩子家长、对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不乏有启迪的意义和价值。如何正确培养和教育下一代,如何帮助孩子把握机遇。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拥有一颗健康活泼的心,一步步脚踏实地地走近自己的目标,最后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便是读者在阅读本书后和能获得的收益。
TOP
4#

现在?现在我也想知道?
TOP
5#

她现在在哪里只有你知道
TOP
6#

序一

江曾培
周冰倩,最初我不是通过她的歌声,而是通过她的这个名字留下印象的。冰与倩这两个字都很美。冰,使人想起冰心,冰玉,想起冰肌雪骨,冰魂玉魄,想起“一片冰心在玉壶”,“冰眸莲脸见长新”的诗句。倩,使人想起倩俊,倩悄,想起倩秀,倩巧,想起“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以及“倩盼光合离,阿堵能传神”的诗句。冰与倩联在一起,作为一个名字,使人产生一种冰清玉洁,清新俊美的感觉。
由于我不大看电视,偶尔光顾一下,也多是看新闻,因而周冰倩尽管在电视上频频亮相,像“卡西欧”杯电视演唱大奖赛等,她都参加了,而且得了奖,但我却未见过她的真容。这样,长时间我都处于一种以“名”揣“实”的状况,保持着那种由名字滋生的雅致秀丽感觉。然而,名字毕竟是名字,与本人的风姿仪态并非完全吻合。我就有过这方面的多次感觉“错位”。台湾作家龙应台,以杂文《野火集》点燃了社火批评的野火,在台湾刮起了一股“龙卷风”。开始,我以为她是位男性,一是由于她文风强悍犀利:二就因为她的名字没有女性味。后来知道她是位女作家,但在我想象中,她当属于那种轩昂行女人。1996年4月结识后,只见她中等身材,纤柔细巧,温文尔雅,朴素亲切,迥异于我想象中的形象。另一位台湾女作家席幕蓉,文字轻盈清丽名字,又十分女性化,我原以为她是那种纤柔型女人,1997年见面后,发觉又是一次错觉。她长的相当壮实,甚至可以说有点轩昂。她出生于蒙族世家,体态是内蒙草原民族那种“大江河”式的强健结实,并非杨柳依依,菏叶亭亭式的细纤柔弱。  
  
  相识周冰倩后,发现她倒是“名”“实”相符的。身材颀长,体型苗条,清秀纤丽,文雅飘逸,属于那种“冰”清玉洁,“倩”巧纤美式的青年女性。最近,读了她的自传体作品《真的好想你》,更觉得她不仅人如其名,而且也文如其名。自然,说她“文如其名”,不是说她这部长篇处女作,已经在很高程度上达到了“冰清玉洁,清新俊美”的境地,而是就其基本品格来说,它是沿着这条路子进行追求的。
明星写书,近年来曾热闹了一阵。对它有点头的,也有摇头的。在我看来,不论是点头,还是摇头,都不一笼而“点”,统而“摇”。明星写的书,有好的,有比较好的,也有不那么好的。即使是好的书,有的内中也存在疵点。需要具体图书,具体分析。盲目点头叫好,或者闭眼摇头否定,似乎都有失恰当。书是人人可以写的,明星自然也可以写书。由于明星常常是一定人群的“偶像”,他们自述性的图书,会赢得较多关注他们的人的关注。有些明星签名售书,争先恐后的购买者竟把书店的玻璃柜台挤破。市场的需求正是引发近年明星写书热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需要清楚地看到,明星可以写书,但并非个个明星都可以写书,更不是个个明星今天都能够写书。书,是“人类的营养品”,记载着人们有价值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写它不仅要有必要的生活准备,而且需要必要的思想,艺术,名字的准备。缺乏不要准备的一哄而上,写出来的可能就不是人们所需要的“营养品”,而是一堆“文字垃圾”。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几年明星出书有点过多,过滥。时下一些明星书遭到市场冷落,出现积压现象,表明明星出书也要注意控制数量,努力提高质量。
周冰倩这部书的质量,首先表现在它追求一种比较高的品格。它与不少明星书一样主要展现的也是个人的生活经历,个人的成长史,但少有那种明星式的自我炫耀和自我美化。用笔比较朴素自然叙述比较真实亲切。尽管她从小学习不错,但她却如实地说自己“并不是一个自觉的人”,只是“一个好强的人”。她的学生时代,经常依靠一些大大小小的触动与警钟,才激励她一阵阵地奋发努力。她写了许多情与爱,但她没有像某些明星书那样,极力渲染恋情,更没有庸俗地抖落隐私。她写的亲情,乡情,师情,友情,都相当感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依靠周围人的情与爱哺育成长起来的。正因为这样,她神情演唱的那首《真的好想你》,赢得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共鸣。这其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她浓笔重彩抒发的对祖国的爱和对观众的爱。首唱《真的好想你》时,她在日本。其实“身在曹营心在汉”,面对广州词曲作者特意为她传去的这首作品:“……千山万水怎么能阻隔,/我对你的爱,/月亮下面轻轻的飘着,/我的一片情。”她感到这首歌将她心中那种欲吐不能的思念完完全全地表达了出来。当她赶到广州录制这首歌时,整个身心充满了无法言说的神情与柔情。她珍惜听众的真情。即使在一些日常小事上,也十分注意尊重听众。听众献给她的鲜花,她不像某些明星一样,随即漫不经心地抛在一旁,而是在不影响演出的情况下,尽量多捧一会儿,让听众感到她对这份真情的珍惜。一位病危的老人,听着老伴在耳畔轻轻唱着《真的好想你》,竟奇迹般的转危为安。周冰倩特意赶到成都去看望这对老人。一位爱听她唱歌的司机,称赞她的歌“像润滑油”,给人以心的抚慰。她由此不仅得到鼓励,更触发她深入思考歌手的责任和义务。她觉得“听众是歌手的真正老师”。歌手不能只渴望自己的歌声被听众喜欢,而应更多的考虑能给听众带去什么,这些,表明周冰倩的思想着眼点较高,并非以个人为中心,在个人名利的圈子里打转。她在那首动人的《真的好想你》中所倾诉的,既是想你,想我,想他,也是想祖国,想听众,想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因此整个作品就显得格调较高,富于正气,不见庸鄙的俗气与邪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她“文如其名”,给人一种“冰清玉洁”之感。
同时,这本书的文字也较清晰流畅。周冰倩接受过十几年的正统音乐教育,她是国内目前不多的一个学院派流行歌手。尽管她长相不错,但她走红歌坛,并不属于那些凭借外表气质赢得听众喜爱的“偶像派”,她主要靠天赋与努力造就了实力,属于歌坛的“实力派”。她专业功底扎实,演唱流行歌曲,既能向民间音乐吸取营养,又善于向艺术音乐借鉴,因而声情并茂,委婉动听。她的文字也因他的文化艺术素养而显得清新稚致,委婉流畅。
自然,周冰倩还年轻,这本书也还“年轻”。“年轻”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比较浅,意况,意思,意味意境,都不够深。不过,浅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是会逐渐变深的,重要的是要“清”与“洁”,不要“混”与“浊”,正像鲁迅论述“幼稚”时说:“幼稚是会生长,会成熟的,只要不衰老,腐败,就好。”祝愿周冰倩的人品,文品,艺品,继续沿着“冰清玉洁,清秀俊美”的路子不断攀高,提升。
最后编辑clk
TOP
7#

此女现在哪里
TOP
8#

[upload=jpg]Upload/2005101114212297170.jpg[/upload]
TOP
9#

哈哈:去哪里都没所谓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