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勒碟评: 满耳滋润 [复制链接]

查看: 4459|回复: 13
1#
[upload=jpg]Upload/200512419171552489.jpg[/upload]

这款CD汇集了2首最著名的单簧管五重奏,都是作曲家题献给单簧管演奏家兼朋友的.莫扎特这首作品少见的气势开阔,却不乏柔情与灵感.勃拉姆斯则是一贯的沉郁幽深,交响性极强.
这是1996年爱默森四重奏组回归传统作品的第一张录音,演奏得非常棒,4个人的配合炉火纯青,继续发挥爱默森一贯的精确与激情的特质.再加上单簧管独奏者希夫林同样具有极高的水准,驾驭如此难的乐器,吹奏好些个又高又长的音,稳如泰山,丝毫没有底气不足的感觉.在莫扎特的第3乐章有三个乐器配合的段落,演奏得非常精巧.
不得不谈到录音,非常逼真,单簧管音质很厚实,很立体;DG的3D录音把小提琴的高音"逼"出来了.
挑些小毛病的话,勃拉姆斯那首的演绎有一点点"过"的感觉,如果更沉稳更好,录音也是莫扎特的略好于勃拉姆斯的.当然,一切只是相对而言.爱默森组是最能让人从技术角度享受快感的组合,无论是演奏还是录音.
分享 转发
TOP
2#

充慢生气和精力旺盛的演奏,有比较强的现代感。
TOP
3#

领教过了,又是一张风格清丽,充满磁性的新派DG数码录音。
TOP
4#

现场领教过爱磨森,艳绝。
TOP
5#

好东西!
TOP
6#

[upload=jpg]Upload/20051262123926492.jpg[/upload]
这个不用说了,至少在目前,将巴赫赋格艺术的最佳演绎方式定格在四重奏上.除非有新的乐队版或者键琴版告诉我们更精妙的东西.

[upload=jpg]Upload/20051262155067298.jpg[/upload]
看见这4把琴,对照巴赫那4张椅子,就知道这张唱片的份量.非常激情,也非常有创造力.
TOP
7#

越夜越精彩!
TOP
8#

接着爱默森往下说.
技术的完美,加上活力十足,很容易被误解为没有深度,再加上爱默森的成员长相都比较现代,比较"美国化",有一阵也老拉美国作品,更容易给带上"浅薄"的帽子.实际上,爱默森有很多非常好的唱片,其演绎绝对是经过深思熟虑与艰苦磨练的.
比如:
[upload=jpg]Upload/2005126204078544.jpg[/upload]
刚出道时的惊艳!柔情款款,细腻而又激昂,其中包罗丁四重奏的曲目最让人感动,听了这个版本使我感到不必舍近求远找那些又老又旧的版本.早期的数码录音有点尖,属于可以接受范围;时间很足,从"大师"系列开始,DG真正考虑到唱片容量这个事关性价比的问题了.
[upload=jpg]Upload/2005126223357703.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126232017677.jpg[/upload]
拿了格兰美奖却被"企鹅"批评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我听了晚期那3张,没觉得一点点"怪异"的感觉,反而觉得有新东西,有启示性.
TOP
9#

mahler2004a 在 2005-1-26 2:10:03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5126232017677.jpg[/upload]
拿了格兰美奖却被"企鹅"批评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我听了晚期那3张,没觉得一点点"怪异"的感觉,反而觉得有新东西,有启示性.


这套也拿了?好!我在深圳见过,因为当时没时间听,就没买。
TOP
10#

[upload=jpg]Upload/200512610563845304.jpg[/upload]


超经典的《临终七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