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浓浓的一支小曲--LISZT的叹息 [复制链接]

查看: 1469|回复: 3
1#
       UN SOSPIRO,中译为‘叹息’,是LISZT三首音乐会练习曲(TROIS  ETUDES CONCERT S144,作于1848)中的最后一首。
    我说是小曲,是因为与众DX评述的大部头作品比较,只能是个小品。BOLET演奏这个曲子只用了5:30,慢一点的LYMPANY的录音,也只弹了6:01。《音乐圣经》里提到这个曲子,只有"降D大调,深情的快板”这么几个字。大家认为很全面的《名曲解说全集》里,也不过多了“是将左右两手交互奏出断奏的主题,以琶音来做装饰的简单的乐曲。”这么两行。
    为了这个“左右两手交互”,我还特意请教了论坛上的一位权威,是怎么个弹法,可惜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当然,我可不仅仅是对这个在行家看来极其普通的技法感兴趣。这个曲子,可以说让我着迷。
    乐曲开始不到10秒,就进入了那段持续一分多钟的美轮美奂的主题旋律。(也许是我这人俗,总是抓住旋律不放,听古典也是。)这个主题对我可以说是‘必杀’,一下就抓住了我,它贯穿到尾,串起这美妙的乐曲。不知怎么搞的,我总觉得主题旋律带有东方的色彩,而且感觉有现代的气息,不太能想象快200年前的人,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旋律,大概也属于那时候的靡靡之音吧。
    听了多遍之后,不禁疑惑为什么叫‘叹息’。仔细看了《名曲解说》,明白了,这个题目是后来给加上去的。
    在我听来,它更象是珍珠般波散开去的涟漪,荡出的是对恋人的眷意,是否曲子的题目叫"爱慕”更合适呢?
    再听,它又拨动了我对远方朋友思念的心弦,多年不见,一向可好?太多太多的话要说,题目是否又该叫“倾诉”呢?
    再听,似水年华,青春渐远,时光在平淡中逝去,题目还是该叫“叹息”合适啊。
    一切的一切,浓浓的纠缠在这短短的曲子中,搅不开,挥不去,是惆怅。还是这两个字更合适吧。
分享 转发
TOP
2#

文笔很好啊!
TOP
3#

shinelb 在 2005-4-12 20:18:03 发表的内容
文笔很好啊!


没事儿酸一回,见笑。
TOP
4#

叹息
惆怅
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