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咸水歌 [复制链接]

1#
在民歌逐渐被冷落的今天,中山人为留住自己的声音而行动

  紧急抢救咸水歌

  珠三角采风

  “浪拍海滩银光四溅,江心明月映照渔船。大姐放纱小妹上线,渔歌对唱水拨琴弦……”清新自然的水光山色,委婉动人的古筝伴奏,原汁原味的名家对唱。近日,笔者有机会欣赏《中山民歌》的MTV大碟,一首《月下轻舟泛渔歌》让人如痴如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我们对西方的交响乐和钢琴顶礼膜拜的时候,蓦然回首,发现一首首经典的民歌,犹如一颗颗散落于民间的明珠,拂去岁月的轻尘,它们依然摇曳生辉。

  中山民歌合乎时代节拍

  中山建城800多年,其民歌的历史也非常久远,“哪有大沙田,哪有咸水歌。”研究中山民歌几十年之久的原中山市文化局干部陈锦昌认为,中原百姓相继迁居过来,使中山民歌打上了中原地区的烙印,目前,流行的民歌主要有咸水歌、高堂歌、大缯歌、姑妹歌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咸水歌和高堂歌。解放前的中山民歌,大多格调哀怨,歌词灰暗,让听者伤心,观者动容。解放后,中山人民翻身得解放,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57年,省文化厅将中山列为全省民歌改革的示范点,中山组织了一批民歌专家,对以往的民歌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中山民歌一反过去那种凄恻伤感的风格,《万众一心跟党走》、《千船万艇争上游》等一批旋律欢快优美、内容积极向上的民歌走上舞台,中山民歌和着时代的节拍大步向前。

  曾经唱进中南海

  “中山民歌的辉煌应该是上世纪50年代,古老的民歌唱到中南海。”说起中山民歌的鼎盛时期,67岁的陈锦昌眼里闪着光亮,似乎还沉醉在往昔美好的岁月中。据陈锦昌介绍,1959年间,何福友、梁容胜将中山民歌唱进了中南海,他们分别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当时,中山民歌的代表人物何福有还灌制了唱片,并且还在当时的广州音专(现在的星海音乐学院)专门讲授中山民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央、广东省电台经常播放中山民歌《万众一心跟党走》。粤剧的某些地方也“借用”了中山民歌的曲调。1979年在坦洲举行的歌会盛况空前,在河的中央,人们在4艘大船上铺上108条长长的木板做成舞台,100多名民歌手上台演唱;水面四周,前来观看的各地群众摩肩接踵,场面非常壮观。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受到样板戏的影响,中山民歌严重受挫。文革结束后,中山民歌酝酿变革,在“变格不离格”的方针下,中山民歌又重新焕发活力,一首首充满时代气息的好歌相继问世。

  保护民歌刻不容缓

  随着时代的变迁,咸水歌、高堂歌等民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进入上世纪90年代,民歌的演奏不仅越来越少,而且一大批杰出的歌唱家年龄越来越大。“历史见证民歌,民歌反映历史。”陈锦昌表示,古老的中山民歌如果不保留下来,我们这一代文化工作者要负上“使民族音乐失传”的责任。于是,上世纪90年代初,陈锦昌向当时的市长汤炳权建议,为中山民歌出一张CD,既可以保留这种古老的艺术,又能作为礼物送给海外华侨等贵宾,1993年,中山民歌的CD发行,许多中山华侨在异国他乡听到亲切的乡音,无不为之动容。“两三年后,何福友、梁容胜等中山民歌的代表人物相继离世。”陈锦昌说,“CD都是他们原汁原味的演唱,再晚几年出CD就不堪设想。”而如今,在原来CD的基础上,中山民歌又出了制作精美的MTV。中山的一些学校也在当地企业和部门的支持下,在学校第二课堂里开设有中山民歌内容的课程。

  然而,保护中山民歌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陈锦昌认为,“我们不仅要开展‘抢救工程’,还要开展‘遗传工程’和‘发展工程’,即最好从小孩子抓起,至少小学学会唱一首民歌,并且民歌创作还要不断推陈出新。”保护民歌,就是留住中山人自己的声音。

  老农七年收集近百首

  本报讯用7年时间,默默地搜集了近百首咸水歌,并给这些咸水歌正音谱曲。近日,在中山火炬区的一农房里,笔者见到了农民高耀晃和他的收集“成果”——一本抄写工整的咸水歌集锦。收集咸水歌是爱好使然,也有一段因缘。据高耀晃介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一个70多岁的老人随意哼起一首《傻佬叹五更》的咸水歌,优美的曲调、平实的唱词让他惊呆了,自幼酷爱音乐的他便向这位老者询问,一打听才知道这首歌是老者的爷爷教他唱的。“如果不收集,咸水歌将会越来越少,沉淀了数百年的民族音乐会逐渐湮灭。”从此,高耀晃便四处收集咸水歌,他经常拜访民歌手,请会咸水歌的群众演唱,然后用录音机录下来再回去整理。为完整准确地记录一首民歌,他经常要跑五六个村,请会唱的人演唱,当证实无误时,才最后定稿。

  在高耀晃的民歌本里,一篇描写爱情故事的《拆蔗寮》长达40多页,占了半壁江山,据高耀晃介绍,他从2000年11月开始搜集此歌,直到2001年7月完毕,然后填谱,整整花了267天。同时,高耀晃还收集到了《三爷尽孝》、《啼夫歌》等不少民间音乐收集的遗漏之作。据悉,为了普及推广咸水歌,有关部门表示愿意出资为高耀晃的咸水歌出书,而中山火炬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根据高耀晃整理的民歌,已经将大型歌舞剧《望夫石》搬上了舞台。 梁斌 张海燕
分享 转发
TOP
2#

岭南水乡民歌奇葩——新会沙田咸水歌简介

小鸟天堂扩建对外开放后,增添了民歌演唱。大鳌民歌手演唱的“咸水歌”,令游客对新会的水乡风情有更深刻的印象。“咸水歌”是新会19种民歌中的一种。据试志记载,新会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部,大部分土地冲积成沙田,水上居民世代以船为家,从事渔业居无定所。“咸水歌”正是渔家的水上民歌。新会沙田区流行的民歌分为“咸水歌”、“高堂歌”、“大缯歌”、“担伞调”、“姑妹歌(调)”等。“咸水歌”音阶调式是“5 4 1 2 3”的“徵”调式五声音阶。有时出现的“7”是色彩音,不影响音阶形态。节奏自由多变,常2/4与3/4混合拍子交替出现。使曲调显得明亮。结构上以两句体为基本,这是其他民歌明显不同的特点,即使由多句组成的歌如六句、八句,也是以两句作一节。

  沙田咸水歌的音乐语言、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且题材广泛,演唱形式繁多,除了自己抒情,还可与他人对唱、斗歌,最大特点是触景生情,即兴唱酬。过去,在大鳌、陆沙等沙田区,凡有村民聚居的基头、围尾、河岸、艇中,不时听到人们对唱和斗歌,以歌自娱,以歌宜情,以歌会友。

[upload=jpg]Upload/20061910241336983.jpg[/upload]
TOP
3#


试听:水乡情

TOP
4#

咸水歌是流行于中山市坦洲镇附近的大沙田区的民歌,是劳作的人们在田间、基围、河堤树下自娱自乐和谈恋爱时唱的民歌。
咸水歌又称“白话鱼歌”,主要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是水上居民中的一种歌谣。一般是男女对唱,多属情歌。抗日战争前,中秋之夜,多次在白云山上举行咸水歌大会,战后便停止了。

咸水歌一般由上下两句组成单乐段,或由四个乐句组成复乐段。有独唱、对唱等形式,而以后者为主。对唱采用男女互答形式,问答双方的曲式结构是一样的。男唱前两句,女唱后两句。男的结束句多有“姑妹嘿”一语,女的结束句则多有“兄哥”一词。
TOP
5#

咸水歌、醉龙、菊花会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自:  时间:2005-8-10 12:30:00




题记:
经广东省文化厅推荐,中山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渊源的咸水歌、醉龙和小榄菊花会将向国家文化部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前,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已成立了申报工作办公室,分为三个项目组,并设专家组、资料组、电视摄制组等,深入坦洲、小榄和长洲等地,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争取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全部申报工作。

近年来,香山报在挖掘中山历史文化方面不遗余力,在中山开展将咸水歌、醉龙、菊花会向国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工作后,也第一时间对这三项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报道,让读者对中山的优秀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醉龙:在中山获得新生

历史

中山人将醉龙又称为木龙。木龙,顾名思义是用木制成的龙,与一般的金龙、银龙、火龙、沙龙、板龙、游龙等龙舞不一样,有其自己的特色。中山传统的木龙制作,多用樟木、檀香木、金丝楠木等坚硬的杂木为材料,以各个年代的绘画特色为蓝本,据史料记载和老一辈称:初始兴起舞木龙的时候,木龙是分为龙头、龙身、龙尾三节的。从中山现存的明代、清代木龙遗物来看,明代的木龙造型是猪嘴龙特色;清代的木龙是鹿角龙的特色。到清代末年,木龙的制作因舞龙者的革新,由三节改为二节,甚至于出现了首尾合一的木龙。民国后,中山的木龙制作已不拘一格,三节、二节、首尾合一皆有之。

据调查和地方史料的记载,在解放初期,中山的郊区张溪(现石岐区)、西区的长洲、沙溪、濠头、石岐的南下等地方都有舞木龙的习俗。俗称这种木龙舞为"转龙头"、"舞柴龙"、"舞龙船头"等。

长洲是中山木龙的故乡。历史上的长洲曾是石岐海的一个小岛屿。近海得水,长洲人喜爱与水亲近。在一次龙舟竞渡时不幸沉没后,长洲人从此不再参赛龙舟,远离龙舟的长洲人却对龙有着割舍不了的情结,他们找来雕刻师傅,找来木杉等可以浮起的木料,雕刻了一条条小巧的小木龙,每到农历四月初八,就从村中的侯王庙里请出来,与长洲的醒狮一道,在长洲大街小巷巡游,祈求长洲人风调雨顺,但木龙在文革时代被埋没。

发展

2000年中山慈善万人行,醉龙这种古龙的艺术经过漫长的沉寂,由一群从澳门渔栏组织回来的乡亲的表演唤醒了,长洲醉龙从此重出江湖。而在长洲的带动下,中山其他传统上也有舞醉龙的地方如张溪、大涌青岗等,也纷纷将沉寂多年的醉龙挖掘整理出来,重现活力。

中山人对醉龙这种传统民间艺术爱护有加,近年来,文化管理部门派专人对醉龙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并根据醉龙的原型创作舞蹈,将醉龙搬上艺术舞台。每逢有喜庆盛事,都请醉龙出动。在长洲社区,还发补贴鼓励年青一代学习醉龙,让醉龙艺术世代承传。去年9月,中山市文化部门将醉龙向省文化厅和财政厅申报为重点保护对象。

咸水歌:大沙田文化的活化石

历史

中山建城800年,民歌的历史也非常久远。北宋乐史著的《太平环宇记》中称:香山之民在婚丧嫁娶、庆典祀神时,均以歌唱形式抒发胸怀,由此可见,中山自古以来,邑民便有唱歌之俗。

坦洲河网交错,居民以耕作捕鱼为生。勤劳勇敢的沙田人,用智慧创造了自娱自乐的咸水歌。据中央民族学院的专家考究,坦洲是我国南方水乡地区咸水歌的发祥地。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坦洲民歌迎来鼎盛时期,涌现了多位著名民歌手,如何福友、梁容胜等,并曾经受到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其中,何福友获得国家颁赠的奖章,还灌制了个人唱片,并应邀前往广州音乐专科学校(现在星海音乐学院)专门讲授中山民歌。而梁容胜则被省华南歌舞团聘为演员主唱民歌。除此之外,北京音乐学院也派出专人到坦洲蹲点,学唱沙田咸火歌。

"哪里有大沙田,哪里就有咸水歌。"研究中山民歌数十年之久的著名民间艺术家陈锦昌认为,古时,中原百姓相继迁居过来,使中山民歌打上了中原的烙印。目前,中山流行的民歌主要有咸水歌、高堂歌、大罾歌、姑妹歌等。其中,咸水歌是主要流派之一。

发展

为了振兴坦洲民歌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坦洲文化站在改革开放之后,几乎每隔三、四年便举行一次大型歌会。2003年,坦洲成功申报"中国民间艺术(民歌)之乡"。目前,坦洲文化站正筹划建立一个民歌陈列馆。社会各界也积极抢救民歌遗产,中山民间艺术家冯林润除了与陈锦昌合作在东升龙胜小学创办了一支民歌队外,冯林润还利用安享晚年的时间,收集了300多首民歌,并对咸水歌等进行改良和创新,在咸水歌旋律注入活泼、欢快、高雅的艺术元素,让咸水歌得以在下一代中传唱。

去年下半年

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出品、中山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制作出版了《中山民歌》MTV。摄制组先后深入民众、沙溪、南朗等13个镇区30多个乡村进行选景和拍摄,其中保留了脍炙人口的咸水歌名曲,充分展示了中山民间文化的精髓。

小榄菊花会:800年的传承

历史

750多年前,一位姓胡的贵妃为逃避皇帝的追杀与南雄珠玑巷百姓一起,于咸淳十年(1274年)从珠玑巷启程,辗转到了香山县小榄。时值深秋,他们为遍野菊花所吸引,便在飞驼岭、凤山一带垦荒定居。并谨记是菊花把他们引领到这片福地的,决定把野菊移植到园圃中,嘱咐子孙世代都要爱菊、种菊。

当先民辗转抵达小榄时,香山还是珠江口外碧波簇拥中的海岛,立县还不满一百年。

经过小榄人的奋力开拓,明初,这里已成了富裕的鱼米之乡。潮涨潮落,花谢花开,小榄先民的后裔,始终保持着始祖的那份对菊花感恩的执着,菊艺已达到相当水准。明代小榄文士辈出,他们在家乡牵头办起不少诗社。菊艺高了,诗社兴旺了,难免有了逞强比试之心。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年),首先办起了"菊试",再后就演变成"菊社"(又称之为"黄华会"),不但品评菊花,也邀请外地诗人前来欣赏,品题吟咏。

发展

小榄的第一届菊花会是在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年)创办的,会期达7天7夜,参观人数逾万。这一届菊会约定:此后每隔60年,逢甲戌年均举办一次。

第二届菊花大会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月初十日举办。这一届的规模更大。其间还举办了一次命题征诗。从这一届起,精明的小榄人已经懂得从经济着眼,大批的小榄土特产,包括菊花鲜炸鲮鱼球、菊花肉、菊花酒等陆续登场,小榄人从此有了自己的"金漆招牌"——菊花会。

第三届菊花会是在民国二十三年甲戌举办的(1934年),那是"暴风雨"降临的前夕,日寇侵占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已于1931年发生;广东等省则处于割据局面,民生凋蔽,粮食匮乏。但是,小榄人牢记祖训,还是勉力办了一届五天五夜的大型菊花会。

1959年,小榄打破惯例,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首届菊花大会。《羊城晚报》、《广东画报》等传媒纷纷把小榄赞誉为"菊城"。"菊城"的名号由此那时开始叫响的。

1994年(甲戌)第四届菊花会举行。该届菊花会展期共17天,布展范围达10平方公里,共展出菊花逾60万盆,观众达600万人次。此届菊花会展出的一盆大立菊,计43圈5677朵,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2004年是第四届菊花会后的第一个整十年,小榄人举办了一次规模仅次于1994年的菊花会。菊展期间,国家文化部正式向小榄颁授"中国民间艺术(菊花文化)之乡"的牌匾。
TOP
6#

省内首家咸水歌陈列馆落户中山
 昨天(24日)记者从中山市坦洲镇镇政府了解到,全省首家以咸水歌文化为主题的陈列馆,在该镇正式建成并对公众正式开放,传统咸水歌不仅登上大雅之堂,还将走进校园,成为该镇所有学校音乐课教学内容。

  昔日:咸水歌唱到北京

  咸水歌是粤语方言地区流传最广的歌种。盛行珠江三角洲,特别是广阔无垠的沙田水乡,远及粤西一带,往往由于生活劳动的方式不同和方言相异而形成各地不尽相同的歌腔。

  中山坦洲大沙田水乡,是高堂歌、咸水歌重要发源地,咸水歌在坦洲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其唱腔、唱法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具有独特的韵味。

  据该镇的老人们回忆,过去坦洲镇男女老少传唱咸水歌,镇上举办过大型的水上民歌盛会和大型的水上欢乐节,传唱咸水歌。咸水歌曾经唱到了北京。

  今朝:濒临失传危机

  记者昨天了解到,随着时代发展,民歌这一传统文化经受空前考验。高堂歌、咸水歌面临失传的危机,“过去坦洲10多个村,村村都有村民自发组织的咸水歌队伍,最多的时候,全镇传唱咸水歌的人数占九成以上,达4万人之众。”

  “但近年来,年青一代文化意识、取向改变,传唱咸水歌的队伍已经越来越少,处于濒危边缘。为保护和发展这一传统文化,今年8月,坦洲向国家文化部申报咸水歌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开展了申报的各项工作。

  同时,坦洲还向民间征集咸水歌的有关文献资料及请专家论证等,并决定兴建全省首家以咸水歌文化为主题的陈列馆。

  未来:准备申报国家文化遗产

  坦洲镇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将把坦洲民歌与当地旅游业、商业规划结合起来,为坦洲民歌这一传统民间艺术赋予更鲜明的时代特色,让其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更蓬勃的生命力。

  “陈列馆只是传承挽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年计划的第一步。今后几年内,坦洲将出版咸水歌专集;并将民歌引进课堂,从明年开始,要让坦洲20家中、小学,2万名学生系统接受民歌的教育,要求每个在校学生至少学唱两首民歌———一首咸水歌,一首高堂歌。

  “未来,我们还将设立民歌发展基金,用作民歌研究、改革、创新发展和资料收集、整理以及与民歌发展有关的活动,同时建设一支民歌创作队伍、建设村级的演唱队伍。”

  省内首个咸水歌陈列馆

  昨天,记者参观了这家全省首个咸水歌陈列馆,该馆由数个部分组成。其中文字展出部分着重介绍了坦洲民歌的历史发展进程及特色;图片展览则记录了一些与民歌有关的珍贵历史图片。

  民歌手稿展示了过去保留下来的一些有价值的民歌歌词,都是用手抄形式保留;视听展示主要是记载坦洲民歌发展史、唱种、唱腔、唱法的VCD及一些民歌手的录音资料;歌手介绍部分重点介绍了几位重要的民歌手的生平事迹及歌唱特色。

  另外,坦洲镇还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坦洲民歌发展的历史资料,组织现有的著名民歌手,摄制了一张记载坦洲民歌发展史、歌种、唱腔、唱法和历届民歌盛会的“民歌之乡———坦洲”纪实VCD,均为坦洲民间艺术保存了珍贵的历史档案。




作者: 稿源:广州日报
TOP
7#

中国民歌分类
中国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汉族民间歌曲按音乐体裁可分为号子、山歌、田歌、小调、 舞歌、渔歌、礼俗歌、儿歌、生活音调等九类。

  中国各少数民族因地理、历史、人文、语言的不同,除有与汉族大体相似的劳动歌、 山歌、舞歌、习俗歌、儿歌类外,情歌、叙事歌、宗教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号子有悠久的历史,在劳动中产生并伴随着劳动过程演唱,其音乐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相连。按不同作业场所又分林业号子、农事号子、船工号子、渔民号子、建筑号子、运输号子、作坊号子等多钟。
其音乐形式以铿锵有力的节奏、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属典型。 如黄河船工号子、三峡川江号子、东北森林号子、江浙插秧号子等。

  少数民族的劳动歌类按生产方式的不同,生活在绿洲的农业民族,如土家族的"薅草锣鼓"、羌族碾场时所唱的"打连枷"、"牛佬佬调"等;生活在草原的游牧民族,如哈萨克族、裕固族所唱的"奶幼畜歌"、"牧驼歌"等;生活在海洋、林区的渔猎民族,如满族所唱的"跑南海"、京族的"出海歌",以及一部分手工劳动所唱的歌,如朝鲜族的"舂米索裹" 、"纺车打令"等。其音乐形式与号子不尽相同,曲调性较强。

山歌流传地域广泛,一般在山间旷野申演唱。其音乐形式具有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曲调高亢等特征。如西北甘肃、宁夏、青海一带各民族喜爱的"花儿" ;陕西、山西的"信天游"、" 爬 山调"、"山曲";安徽皖南的"挣颈红"; 江西同国山歌、湖南衡阳山歌、 广东客家山歌等。

少数民族的山歌类民歌多出现在高原、山区和在大草原丛事畜牧业的民族,如藏族的"拉鲁"、蒙古族的"长调"、苗族的"飞歌"等。其音乐形式喜用节拍自由的散板,呈现出奔放、 高亢、激越、旋律跌宕起伏的特色。蒙古族长调中有一种在隆重场合才演唱的古老的歌,蒙古语称"潮尔"。
田歌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农民们,在水田劳作时唱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歌曲,多在农忙季节的田陇间歌唱。最典型的演唱形式是由专门的歌师傅演唱,并用锣鼓、唢呐等乐器伴奏,曲式结构长大,曲调众多,且具有联曲体的特征,如浙?quot;嘉善田歌"、江苏的"栽秧号子"、上海的"田山歌"等。其名称与类别很多,如栽田锣鼓、薅草锣鼓、车水锣鼓、畈腔、挖山鼓、挖地鼓、叫歌锣鼓、花号子等。
 小调广泛流传在城镇乡村中,其曲词较固定。曲式结构规整,曲调细腻婉转。因职业艺人与文人墨客也曾参与填词、 度曲,从而使小调的词曲更加完美,其中有的曲调已形成曲牌,并由此产生了许多变体、如"茉莉花调"、"孟姜女调"等;一些明清时期的小调海发展为曲牌连缀体或套曲形式,如山东的"五大调"。山西同县的"昆曲"、山西左权的"大腔"等。
舞歌是且歌且舞的民间歌曲,其曲调的律动感、节奏感较强,大多是在民间喜庆、节日集会试演唱,在我国北方习称"社火"、"秧歌调"、"花会歌"等;在南方地区则称"灯歌"、"采茶调"、"花鼓调"等。根据舞蹈形式的不同,还有大连厢、花棍、莲花落、高跷、龙船、花船、送麒麟、十不闲、太平鼓等。

  中国各少数民族皆能歌善舞,他们的歌舞极富特色又极具魅力。如维吾尔族的"麦西热甫"(集体歌舞)、"来派尔"(小型歌舞),羌族的"撒拉耶"(耍龙灯调),藏族的"跳锅庄"、"弦子舞",纳西族的"阿裹裹"、"窝热热",侗族的"多耶"、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鄂温克族的"奴克该勒",鄂偷春族的"吕日格仁"等等。
渔歌是泛指反映渔民生活的歌,其音乐风格优雅平稳,结构短小,主要流传在沿海、沿江河的部分地区。广东、福建一带,把在水上生活的渔民习称为" 民",故称渔民所唱的歌为" 歌"或"鱼诗调"、"咸水歌"等;还有湖北、湖南等省湖区的渔歌、潮汕地区的"南海渔歌"等,都以唱渔民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为内容。也有的地方将渔民唱的歌称"船歌"。
礼俗歌是伴随着民间风俗礼仪活动所唱的歌曲,如婚礼仪式中的"婚嫁 调",丧葬礼俗中的"丧葬调",祭祝活动中的"祭祝调",以及赛龙舟时的"龙船"、吊喝酒行令时的"酒歌",亲朋迎送时唱的"恭贺调"等。这些歌大多具有固定的曲目和演唱程序。
 中国各少数民族习俗歌类品种丰富,各地都有定期举行赛歌、对歌的习俗,如广西壮族农历三月三的"歌圩" ;云南、贵州、四川交界地区多民族在农历 六月二十四举行的"火把节",无不呈现着"人如海、歌如潮"的场面。此外在婚礼、祝诞生、成年祭、丧葬仪式、赛龙舟等习俗中也有与之相应的歌,如哈萨克族的"婚礼组歌"、"祝诞生歌"、高山族的"成年祭歌"等。
儿歌是反映儿童生活的歌曲,它包括儿童玩耍时所唱的各种游戏歌,其结构短小精悍、旋律简洁生动、歌词通俗易懂。如"扑蚂螂"、"萤火虫"等;另一钟是成人哄幼儿入睡时所唱的歌。如各地的"摇儿歌"、"哄儿调等",其曲调平稳,多与晃动摇篮或怀抱幼儿摇摆的节奏相适应。还有反映儿童悲惨生活的或含知识性的问答歌。如河北民歌"小白菜"、"小放牛"等。
生活音调是指日常生活中叫卖、吆喝、吟诵的音调,如小贩、游商的叫卖与吆喝、古典诗词的吟诵等。其旋律、结构的形式和各定的方言土语联系紧密,他们是民歌体裁形式的基础,有的音调已构成了民歌的雏形。
情歌类
 各少数民族的民歌品种多样,人们无论在交友、恋爱、喜悦、悲伤时都要唱歌。如苗族的"游方歌",布依族的"浪哨歌",侗族的"玩山歌"等。青年男女在找伴、初会、试探、初别、重逢、久相、成双、或失恋、惜别的各阶段,皆有专门的歌。歌唱成为交友、 向对方传达心意最好的方式。;塔吉克族的"塔勒肯", 傣族的"喊海"则为"悲歌"之意。

叙事歌类
中国各少数民族采用民歌来演唱英雄史诗、传说、故事,常采用一曲多词的分节歌形式,一般由专业或半专业人人演唱,或用各种器乐伴奏,自弹自唱。如回族的"马五哥与尕豆妹"、 维吾尔族的"艾裹甫与赛乃姆"、哈萨克族的"萨里哈与莲曼"等,以爱情传故事为内容;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是长篇英雄史诗;广西瑶族的"伏羲哥妹配婚姻",贵州苗族、布依族、水族的"古歌",福建、浙江畲族的"高皇歌"、" 瓠歌"、"创世纪"、"盘古开天历代来"等以叙述各民族历史、族源等为内容的歌。维吾尔族的热情刚健的"热瓦甫弹唱"、哈萨克族激情澎湃的"冬不拉弹唱"、柯尔克孜族诙谐幽默的"库姆孜弹唱"、朝鲜族优美抒情的"伽耶琴弹唱"。侗族低回婉转的"牛腿琴歌"、藏族"扎木 弹唱"等表演形式各具特色。
宗教歌类
在中国一部分少数民族中,宗教信仰还占有相对重要的地位。有的民族还存在着原始崇拜。当人们对大自然无能为力时,就将希望寄托于神灵,并用歌声来祈祷他们心目中的神能降福给人们。如满族?quot;萨满调",伊斯兰教中回族的"召祈音调",西南各少数民族的"祭祀歌"、"佛歌"等。
TOP
8#

咸水歌:藏在深闺少人识

2005-06-29 09:11:06  南方日报


  南方网讯  在不久前举行的“春天送你一首诗”全国大型公益文化活动中,用珠海民歌“咸水歌”改编创作的歌曲《请来珠海西岸游》,技惊四座,吸引了全国音乐界的关注。咸水歌是什么?谁会唱咸水歌?

    记者几经曲折,终于找到了其创作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蒋永君。蒋永君告诉记者,咸水歌是待在深闺人未识。一直潜心研究咸水歌的他已向市文联递交了一份“珠海市首届民间艺术节”方案(现已转至市委有关部门),希望散落民间的咸水歌能广为人知,并加以挖掘,使之成为珠海文化遗产中的一朵艳丽奇葩,与北方的“二人转”成南北之势。

    填补珠海民歌没有曲谱的空白

    2002年5月,蒋永君随同珠海文艺界人士开赴各乡镇、海岛进行文化大采风,收集“抢救”珠海民歌,就是这次特殊的经历,让蒋永君和咸水歌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在近4个月的时间,珠海民间歌谣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住了蒋永君。渔船上,农家中,田间地头,到处都散落着一首首的歌谣。香洲渔歌、沙田歌、高堂歌、大罾歌……简直是数不胜数。

    采风中,蒋永君发现,虽有地缘关系,但珠海南屏、斗门等地流传的民歌风格仍区别于别处,证明了珠海也有本地特色的民歌,而且还独有一番味道。

    在民间,歌者识歌不识谱,单靠口头传唱,不但会慢慢变调,还会面临失传。于是,蒋永君耐心地用小录音机将首首歌谣录制下来,由于自己是广西人,很多土话听不懂,就让生于珠海的一位随行人员写出歌词,自己再听着录音根据唱调一一配上曲谱。2002年10月,《蒋永君歌曲选》面世,书里专门记载了采风收集来的所有民歌,从而填补了珠海民歌没有曲谱的空白,成为珠海民歌的重要档案。而咸水歌正是这些民歌的精华!

    沙田民歌听众渐少

    咸水歌是渔民操广州方言演唱的一种渔歌,又称“白话渔歌”,主要流传于中山、珠海、番禺、顺德、东莞、台山等地。此外,广东沿海其他地区如阳江、电白及香港长洲岛、澳门等地有与“正宗”咸水歌曲调相近的渔歌。上述这些地区长期同大海的咸水打交道,咸水歌之得名即与此有关。咸水歌一般由上下两句组成单乐段,或由四个乐句组成复乐段。有独唱、对唱等形式。而以后者为主。对唱采用男女互答形式。

    蒋永君发现,流传在珠海的咸水歌中,南屏的沙田民歌算是保存得最完好的民俗遗产了———虽然它也正在渐渐被人遗忘。

    南屏沙田民歌的历史到如今有170多年了。挨民们(过去对水上渔民的称谓)在光绪年间涌来南屏围垦,便把歌声带到了南屏。挨家人把海水冲积而成的土地叫做沙田,所以在中山、珠海、顺德一带的沙田水乡流传的民歌,便被称为沙田民歌。

    沙田民歌在南屏最鼎盛的时期则是上个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那个时候,沙田民歌是挨家人最重要的娱乐项目。时至今日,民歌的境遇却与当年不能同日而语。“不要说会唱的人,现在连喜欢听的人都越来越少了。以前结婚大家都唱高堂歌,现在全去了卡拉OK。”

    咸水歌亟待挽救和挖掘

    作为一个专业的音乐人,蒋永君说,“咸水歌”是珠海文化遗产中的一朵艳丽奇葩。她的调式和调性都非常具有个性,大调与小调融合一体,常用“三”音的“下主音”结尾,让人感觉总有唱不完的东西。咸水歌的副词也相当有趣,一句歌词有时就有六七个副词来衬托。他说,闻名中外的广东音乐系列里,许多章节就采用了咸水歌的调式调性。可以说,咸水歌是珠海民间文化的“主源”。

    蒋永君激动地说:“现在是掀起她的盖头,展现她的美,让她为珠海经济发展服务的时候了。”他呼吁珠海市有关方面应该对之挖掘、抢救、弘扬,作为珠海的文化拳头产品打出去。他举例说,在深圳龙岗区,就大做“客家山歌”的文章,以“客家山歌节”大办招商引资会。

    他建议今年举办珠海市首届民间艺术节。按照蒋永君的设想,珠海民间艺术节应该像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云南昆明“世界博览会”那样闻名于世,而这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珠海说不定哪天会有《咸水歌协奏曲》、《高堂歌剧》、《高堂歌交响乐》等好多形式呢。

(编辑:刘倩)
TOP
9#

美丽家园----咸水歌
2004年11月  
  沙田水乡,虽然比不上城市繁华,但有独特的田园风光。在人与人之间,水乡的老百姓纯朴而又亲切。在沙田地区做了40多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冯林润,对水乡的一草一木、对水乡老百姓的风俗习惯等都怀有深深的情结。几十年来,他除了在水乡的田埂上奔波外,还将所见、所闻的种种水乡民俗风情形于笔墨。在退休之后,他将其积累了大半生的见闻辑录成书。在冯林润的《沙田拾趣》里,水乡人纯朴的人文景观跃然纸上。现年70岁的冯林润说,民歌一直是他的最爱,茶余饭后他总是情不自禁地哼上两句。冯林润早在50年代就开始收集中山民歌,现在一共收集了三百多首中山民歌。为了收集一首民歌,他经常与民歌手交流。69岁的石根宝是横栏镇远近闻名的民歌王,他唱了半个世纪,获得131个一等奖,冯林润与石根宝切磋咸水歌已经几十年了。

    冯林润:“收集一首民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有时今天收集了原始材料,过一段时间发现了有不同的唱法,对不同的地方都要进行修改、补充、整理,比如说《海底珍珠容易找》:‘海底珍珠容易找,真心阿妹世上难寻’在横栏是这样唱,在坦洲不一定这样唱,词和唱法都不一样,只能通过收集、整理、补充,才能把初步它定下来,出书时就完整一点。”

    解放前,中山人民受尽苦难,衣不蔽体,食不饱腹,苦难的生活使中山民歌格调哀怨、歌词灰暗,让人听了之后心似刀割、泪如泉涌。冯林润说,现在,早已时过境迁,因此对以往的民歌要一改过去那种怨天尤人的风格,在保持旋律的传统美的基础上赋予其活泼、欢快、高雅的艺术品位,才会有生命力。

    现在,写民歌的人少,唱民歌的人更少,曾经回荡在中山青山绿水间的民歌也几近消失。冯林润整理、改编民歌的同时还想让咸水歌永远传唱下去。几年之前,冯林润与市文化局的干部陈锦昌找到东升胜龙小学,得知两人传承咸水歌的良苦用心,学校非常支持,组织了一个民歌队。从那以后,每到星期五的下午,嘹亮的咸水歌声便在东升镇胜龙小学响起。

    卢剑宇是民歌队的第一批队员,练习咸水歌已经有3年,咸水歌的歌词里反映的历史对于十来岁的他来说并不能完全领会,但是可以看出,当唱起激昂的咸水歌,一股豪气便在其秀气而腼腆的脸上显露出来。

    东升胜龙民歌队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但无论是唱腔还是舞蹈都日臻娴熟。冯林润说,每当见到中山民歌在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子身上放飞时,会感到无比的欣慰。

    冯林润:“能够将中山沙田水乡的传统文化保留下来,特别是下一代能够传唱,而且经过改革与完善加上舞蹈,我自己看了很开心。他们在全省的汇演当中拿了铜奖更加开心。因为他们年纪小,颁奖时40多个队伍中,他们是唯一一个小学生队伍,我很开心。”

    冯林润相信,中山民歌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文化,只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就会代代相传,就会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依然放射出它夺目的光辉。
最后编辑clk
TOP
10#

试听:月下轻舟泛渔歌
TOP
11#

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组到我镇拍摄《寻访民歌—中山咸水歌》节目
发布时间:2005年6月3日 16时33分
   5月24日,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摄制组在市文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到我镇拍摄《寻访民歌—中山咸水歌》节目。
    据介绍,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是中国唯一一档以原生态民歌歌种版图概念全景展示中国民歌艺术的节目,节目以记录的方式按地域寻找有价值的民歌,记录民歌聚集地富有特色的民风、民情、民俗,对即将失传的中国原生态民歌起到了有效的记录、保护作用。
    摄制组这次到中山拍摄《寻访民歌—中山咸水歌》节目,旨在弘扬当地的原生态民歌,反映当地的民风民情,并把这种原生态民歌和风情向全国的观众展示。我镇作为中山咸水歌的发源地之一,民歌文化源远流长,摄制组选择坦洲作为《寻访民歌—中山咸水歌》节目的主要拍摄地点。当天,摄制组一行在市文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到我镇的新合村进行拍摄,并请来了多位民歌手进行即席演唱。
TOP
12#

原生态民歌好听,比现在很多用课堂流水线批量生产出来的民歌手唱的不土不洋的好听,似乎嗓音不错,大多无一例外的无个性。

除了支持之外,还是支持!!!
TOP
13#

海味浓郁咸水歌
咸水歌系流行于北海外沙、侨港镇及合浦滨海一带的风格独特、色彩斑斓的歌谣。用粤语演唱。史书上说://“疍家婚时以蛮歌相迎”,可见它由来已久。

歌的曲调清新,韵律天然,唱、叹流畅,委婉抒情。水乡人家在嫁、聚喜庆的日子里唱;在出海打鱼,摇船驳艇时唱;在织网绞缆时唱;特别是在休闲欢聚时更爱唱。用这些歌谣舒心解闷,欢乐助兴,从而精神振奋,激励生产。

该歌谣种类较多,兹举出些主要曲调供欣赏:“咸水歌”悠扬甜美,当月白风清,波平浪静时,夜海里飘来一曲咸水歌,最能表达水上人家的生活情景,听:天上有星知万颗咧,海底有鱼千万条;哥你有情妹更有义咧,只恨牛郎织女隔条天河哎咧……“姑娌妹”调高亢奔放,爱在出海打鱼时放声抒唱:橹尾摇涟,棹尾起溅呃,姑娌妹,拉疏拢橹,等哥摇前;新排无鱼,旧排有咧,姑娌妹,拉多拢橹,摇过排头咧……“叹家姐”调亲昵委婉,疍家婚礼中有妹仔出嫁的前几夜,众姐妹在疍家棚里,在船艇上,以歌伴嫁,叹、唱出姐妹间长期相依相傍,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和嘱托愿望,感情至为浓郁,如:姐叹:双好贴身面对面坐;妹你莫捭众人坐下口打含螺;好好叹唱唔用我叫,不要推三磨四挨到鸡啼;叫你开言唔打冷颤;我寄钱上省买定心丸……“十二月送人歌”悠扬亲切,当驳艇姑娘(或大嫂)摇艇送人上轮船或出海打鱼、驳运货物等,则边摇桨,边从1月到12月唱出对乘艇者以美好的祝愿和希望,情深意长,令人感奋不已:正月送人是新年,春满人间红鲜鲜;哥你落艇妹荡桨,问声哥上哪只船?二月送人艳阳天,春光明媚百花鲜;东风鼓起远征帆,乘风破浪永向前!三月送人人去远,海鸥绕船叫声喧;海鸥啼出七个字:切莫丢妹心一片……儿歌(摇篮曲),疍家人常常在棚间、在船上,一手摇动婴儿的摇篮,口里低声哼唱这些家喻户晓的歌曲,充满温馨抚爱的情调:侬仔乖,侬仔大,抱大侬仔绣花鞋;花鞋花带,两边珍珠两边排,袅袅娜娜做世界……咸水歌多用对唱的形式出现,歌词多是四句一节,也有二句一节的;每节字数不拘,一般同韵,各节也可以转韵。

音乐结构通常是上下乐句多次反复的歌谣体,结尾处常因歌词末句的反复而扩充。曲调常是随字行腔,但曲式和衬腔是基本不变的。另外,咸水歌的吸收能力很强,它能把其他民歌和戏曲的音调融入自己的曲调里;也可以把不同的歌曲采取去头留尾,而加以合并的方法造成新曲,使咸水歌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韩家照)
TOP
14#

训身支持!
TOP
15#

所谓“咸水歌”是民歌的一种,又称“白话渔歌”。主要流传于广东中山、番禺、珠海、南海、广州等地的农民和渔民中,相传已有300年的历史。珠江三角洲沙田地区人民历来有对唱斗歌的习俗,每逢农事大忙前或收成后,不少地方都搭起歌棚,进行斗歌活动。特别是婚嫁、丰收时节,或者明月当空的晚上,咸水歌更是响彻江河两岸。
[upload=jpg]Upload/20061910213032713.jpg[/upload]


   “哪里有大沙田,哪里就有咸水歌”。民众镇是咸水歌的发源地之一。在上个世纪30至70年代,唱咸水歌是民众水乡人最重要的娱乐项目。据介绍,当时民众镇处处有歌,人人能歌。而且能够随心起兴,看到什么就唱什么,想到什么就唱什么,信手拈来都能和仄押韵,内容多反映水乡群众日常生活的甜酸苦辣。
TOP
16#

广东“咸水歌”后继无人
       有1000多年历史的广东民间艺术“咸水歌”前景堪忧。
“咸水歌”是广东渔民操广州方言演唱的一种渔歌,又称“白话渔歌”,主要流传于珠三角地区。这些地区由于长期同大海打交道,因而又称“咸水歌”,有独唱、对唱等形式。

家住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街的70多岁的何婆婆是至今仍然能够唱“咸水歌”的少数“传统”水上居民。她说,过去的“咸水歌”多以“妹又好”“哥又好”“姑妹”“兄哥”为起子的对歌。“咸水歌”在水上居民中广为流传。

随着岁月的变迁,如今能唱传统“咸水歌”的水上人家越来越少。造成此现状的原因一是新一代水上居民上岸居住后,没有继承“咸水歌”。另外,过去水上居民大多不认识字,也较难形成曲谱文字。

(来源《深圳商报》)
TOP
17#

clk兄,还有诸如云南、广西、江南、陕北、新疆、内蒙等地的民歌呢?HIFI168号称旗舰啊!
TOP
18#

支持!
试听的两首歌很好听。
TOP
19#

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
                咸水歌及菊花会入选


    1月5日,记者从文化部网站获悉,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于近日在网上公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共有501项,我市的中山咸水歌及小榄菊花会获选进入推荐名单。
    据悉,该名单是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相关部门推荐申报的1315个项目进行审议后筛选而成,分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共10大类。中山咸水歌作为音乐类入选,而小榄菊花会作为民俗入选。我市申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醉龙则不敌重庆铜梁龙舞、湛江人龙舞、汕尾滚地金龙、浙江浦江板凳龙、浙江长兴百叶龙、浙江奉化布龙、浙江泸州雨坛彩龙,无缘首批推荐名单。
  另外,备受关注的梁祝传说、格萨尔史诗、蒙古族长调、川江号子、维吾尔木卡姆、秦腔、傩戏、吴桥杂技、水书等文化遗产均获入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也进入推荐名单。
  据了解,文化部开展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后,收到各地及相关部门推荐申报的项目1315个。文化部组织相关专家,成立评审委员会,根据项目价值进行认真评审和科学认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俗地说,就是在特定民族民间某地区或群体中世代传承下来的,而且有较大影响和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文化表演形态,或者是濒于绝迹和濒危状态的民间艺术活动形式,而急需抢救的民族民间文化均属此列。据了解,该项目从2005年6月开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就已进入首批申报阶段。通过这次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保护名录,形成国家级和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今后我国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也是从这些国家级名录中产生。

              咸水歌,大沙田的活化石

  “浪拍海滩银光四溅,江心明月映照渔船。大姐放纱小妹上线,渔歌对唱水拨琴弦……”清新自然的水光山色,委婉动人的古筝伴奏,原汁原味的名家对唱,《月下轻舟泛渔歌》让人如痴如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我们对西方的交响乐和钢琴顶礼膜拜的时候,蓦然回首,发现一首首经典的民歌,犹如一颗颗散落于民间的明珠,拂去岁月的轻尘,它们依然摇曳生辉。
  咸水歌是疍家人口耳传唱的口头文化。清人屈翁山的《广东新语·诗语》中记载:“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可见咸水歌早在明末清初就很流行。过去,浮家泛宅的人不断来到珠江口沿海一带冲积平原上,散居在中山、斗门、顺德等地,以种禾、蔗、蕉、养鱼为主,同时也种桑养蚕,操捕鱼业,人们称他们为“疍家人”,讲疍家话为主。他们在开发美丽家园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产生了丰富的民歌。坦洲是咸、淡水交汇的中心地带,更是落足的好地方。故此,中山咸水歌,坦洲最为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仍然保留着传统唱法。
  中山建城800多年,其民歌的历史也非常久远,“哪有大沙田,哪有咸水歌。”中原百姓相继迁居过来,使中山民歌打上了中原地区的烙印,目前,流行的民歌主要有咸水歌、高堂歌、大缯歌、姑妹歌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咸水歌和高堂歌。解放前的中山民歌,大多格调哀怨,歌词灰暗,让听者伤心,观者动容。解放后,中山人民翻身得解放,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57年,省文化厅将中山列为全省民歌改革的示范点,中山组织了一批民歌专家,对以往的民歌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中山民歌一反过去那种凄恻伤感的风格,一批旋律欢快优美、内容积极向上的民歌走上舞台,中山民歌和着时代的节拍大步向前。
  中山民歌的辉煌应该是上世纪50年代,古老的民歌唱到中南海。
   2004年,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出品、中山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制作出版了《中山民歌》MTV。摄制组先后深入民众、沙溪、南朗等13个镇区30多个乡村进行选景和拍摄,其中保留了脍炙人口的咸水歌名曲,充分展示了中山民间文化的精髓。
  日前,全省首家以咸水歌文化为主题的陈列馆,在坦洲镇正式建成并对公众正式开放,传统咸水歌不仅登上大雅之堂,还将走进校园,成为该镇所有学校音乐课的教学内容。 

              菊花会,我们的集体记忆

   千年相约,菊有黄华。菊花文化,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小榄菊花会及跟它紧密相联的文化风俗,好像诗、书、画甚至饮食等各方面,也从另一角度向人们展示了小榄菊花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场万人空巷的菊展依然让人记忆犹新,而近年来,小榄菊花会的规模越来越大,更成为珠三角一带的文化盛事。
  在明代,小榄菊花栽培已很普遍。清乾隆元年丙辰小榄就有了“菊试”。乾隆5年,菊试不再举行,改为“菊社”。到乾隆47年,也就是1782年,“菊社”规模扩大改称“黄华会”。
   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年),乡人为纪念先辈定居之功,寄爱乡之情,举办了一个规模盛大的菊花大会。并相约从今以后每逢甲戌年(即每隔60年)重开一次盛会,这就是誉满中外的小榄甲戌菊花大会的来历。此后,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和改革开放时期的1994年又各举办一届,共举办了四届甲戌菊花大会。
  小榄菊花会已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花卉展览,而是以菊花为主题的颇具特色和个性的综合性艺术展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民间文化涵盖面更加广泛。
  第二届菊花大会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月初十日举办。这一届的规模更大。其间还举办了一次命题征诗。从这一届起,精明的小榄人已经懂得从经济着眼,大批的小榄土特产,包括菊花鲜炸鲮鱼球、菊花肉、菊花酒等陆续登场,小榄人从此有了自己的“金漆招牌”——菊花会。
   第三届菊花会是在民国二十三年甲戌举办的(1934年),那是“暴风雨”降临的前夕,日寇侵占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已于1931年发生;广东等省则处于割据局面,民生凋蔽,粮食匮乏。但是,小榄人牢记祖训,还是勉力办了一届五天五夜的大型菊花会。
  1959年,小榄打破惯例,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首届菊花大会。《羊城晚报》、《广东画报》等传媒纷纷把小榄赞誉为“菊城”。“菊城”的名号由此时开始叫响。
  1994年(甲戌)第四届菊花会举行。该届菊花会展期共17天,布展范围达10平方公里,共展出菊花逾60万盆,观众达600万人次。此届菊花会展出的一盆大立菊,计43圈5677朵,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2004年是第四届菊花会后的第一个整十年,小榄人举办了一次规模仅次于1994年的菊花会。菊展期间,国家文化部正式向小榄颁授“中国民间艺术(菊花文化)之乡”的牌匾。


来源:中山日报
TOP
20#

这些民歌是富有中山特色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