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著名唱片公司----美国广播(RCA)唱片公司 [复制链接]

1#
世界著名唱片公司----美国广播(RCA)唱片公司
  
  

  
  

    
BMG唱片集团旗下的一家规模庞大,历史悠久而且品质上乘的名牌唱片公司,全称为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成立于1901年,总部设在纽约.作为立体声萌芽时期的三大发烧品牌之一,RCA旗下艺人众多,录音宝藏俯视皆是,尤其是“Living Stereo”系列几乎是张张精彩,款款热买.多年来, RCA为推动20世纪唱片工业的发展缔造了许多丰功伟绩.
    在古典音乐方面,RCA旗下拥有曾红极一时的NBC交响乐团(现已解散),波士顿交响乐团,波士顿Pops通俗管弦乐团等世界级的一流乐团;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莱纳,马泽尔,费得勒,孟许,奥曼底和莱文,罗伯特·肖,斯托科夫斯基等;钢琴大师霍洛维茨,鲁宾斯坦,范克莱本等;小提琴家海菲茨,西格提,米尔斯坦等;长笛演奏家高尔韦等;歌唱家普莱斯;以及东京四重奏团等.而在流行音乐方面,RCA同样名将如云,成绩卓著.我们所熟悉的乡村歌手约翰·丹佛(John Denver),“嘉得母女合唱团”以及五十年代摇滚巨星“猫王”,Lou Reed,David Bowie等等均出自RCA.
    说起RCA的前身可追溯到1901年所成立的胜利唱机公司(Victor Talking Machine),由于他们采用的圆盘式唱片比爱迪生留声机所用的圆筒式录音无论在方便性,实用性上都有所超越,因此一举成为今日唱片业的先驱.胜利唱片公司的创始人是约翰逊和有“唱片之父”之称的艾米利·贝林纳.贝林纳这位圆盘唱片的发明者1898年在伦敦成立了留声机唱片公司(EMI唱片公司的前身),并将留声机工厂设在了德国汉堡(后来发展成了DG唱片公司).他在美国的胜利唱机公司是为了与爱迪生抢生意而成立的,起初以硬件产品为主,后来开始发行唱片.第一张Victor的10厘米小唱片是1901年底录制的军乐队演奏《康乃迪格进行曲第二号》.从1902年起, Victor的唱片开始打上EMI和DG都曾用过的“狗听喇叭”商标.随着无线电广播的逐渐普及,唱片需求量开始激增, Victor正式开始向唱片录音工业发展.1929年,无线广播网的巨头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所属的RCA广播公司并购了Victor的唱片部门,开始了RCA-Victor传奇而又辉煌的唱片历史.
    RCA在创立之初并非一帆风顺,首先遇到的是1929年纽约华尔街的股票崩溃.此时美国陷入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爱迪生的留声机公司应声而倒. RCA唱片公司也是奄奄一息,差点夭折.幸好RCA制造的收音机一路走红,市场占有率竟高达25%,才得以支撑起录音计划的发展.这段时期RCA记录了大提琴泰斗卡萨尔斯,皮亚蒂格斯基;钢琴家鲁宾斯坦,拉赫玛尼诺夫;小提琴巨匠海菲茨等人的精彩演出.指挥家方面,斯托科夫斯基与库塞维斯基领导的波士顿交响乐团,以及托斯卡尼尼等的加盟,使RCA的红色商标一度成为古典音乐的代名词.1934年以后电器录音普及化,录音频率从机械时代的100Hz-5KHz提高到30Hz-8KHz,有了质的飞跃. RCA躬逢其时,规模和产量迅速递增.这种喜人的局面在1941年达到了巅峰.随着美国卷入二战,唱片所需的虫胶原料减产了七成多,留声机工厂与录音业被军方征用,唱片业进入了第二个暗淡的阶段.不过早已站稳脚跟的RCA在战争的凄风苦雨中屹立未倒,靠先前积累的元气艰难的经营.战争结束,哥伦比亚公司开发出33.3转的LP唱片,给唱片业带来了再次复苏的生机. RCA随之加入LP阵营,表现相当杰出.他们的“New Orthophonic”压片技术在当时好评如潮.进入50年代后, RCA为对抗美国另一发烧厂牌Mercury的“Living Presence”唱片的竞争,积极投入立体声录音的研究试验.1953年,蒙都率领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成员在纽约曼哈顿中心实验性的录制了的德利波的芭蕾《葛培利亚》选曲效果出奇的好.同年10月, RCA工程师在纽约的音响大战上示范了他们炮制的两声道与三声道的实验录音带,被美国《留声机指南》杂志主笔Peter Reed形容为“当今最震撼耳朵及心灵的‘立体身厉声’设计……”RCA由此得到灵感,节选评语中“Living Stereo”一词作为自己后来一系列唱片的副标题.1954年2月, RCA在波士顿音乐厅第一次以单声道和两轨录音机同时作业,收录了蒙许指挥的伯辽兹《浮士德的天遣》.接着,他们在芝加哥音乐厅录制了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的理查德·施特劳斯的《英雄生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个录音随着1958年“Living Stereo”系列LP的问世,成为该系列的首张唱片.至此, “Living Stereo”系列LP唱片一直发行到1964年左右,总数约有600种.继“Living Stereo”系列名震全球之后, RCA在60年代再度推出发烧概念更为强烈的“Soria”和“Dynagroove”系列,效果有过之而无不及,几乎将立体声录音推向极至.不过,进入70年代后,随着全球音乐文化日益“流行化”,“素食化”,古典唱片市场份额大大削减,加上受到欧洲品牌的强烈挑战, RCA古典唱片的品质已不复当年,“黄金录音年代”宣告结束.但是今天蓦然回首,我们还是发现, RCA在五六十年代为唱片工业带来的辉煌竟是那嬷灿烂.他们在当年留下的大量珍贵录音无论从艺术价值或从品质方面去衡量都是无价之宝,令今日发烧友搜寻不厌.总结起来RCA的普通唱片以标准不同分为红,金,银印签系列:红印签,表示大师演艺,录音水平一流的最高规格;金印签,表示具有历史文献性的不朽录音;银印签,表示廉价唱片或再版唱片.
    RCA之所以在立体声初期创下辉煌业绩,有其特殊背景.例如当时古典音乐市场蓬勃,唱片公司愿意投下巨资进行制作.不容忽视的是,战乱使大批欧洲顶尖音乐家尤其是犹太血统的艺术家移居到美国,而RCA当年网罗的音乐家如鲁宾斯坦,海菲茨,霍洛维茨,莱纳,孟许,费得勒,范克莱邦等人更处于艺术的巅峰时期,所以他们的唱片弥足珍贵,始终令人念念不忘.另一方面,早期的立体声还是新科技,令录音师不能利用先进设备偷懒,只能凭借自身艺术修养和技术功底进行制作. RCA的录音师往往仅利用2到3支麦克风进行实地收录,中间不经任何处理,便能录下指挥所要得音色,这种“不役于物”的制作态度在今天的新辈录音师身上已很难见到.再者,当时他们使用的器材都是电子管产品,音色相当温暖自然.加上RCA的录音场地都特别靓声,像波士顿交响音乐厅,芝加哥管弦乐厅,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等都有极其良好的建筑声学特性,混响时间和反射时间都十分恰当,在此录下的音乐自然拥有一流的平衡度和空间感.根据资料记载, RCA早期的立体声录音采用的设备包括RCA专利的RT-21四分之一英寸两轨录音机,每一轨各用一个单声道混音控制器,分别控制Neumann U-47 cardioid与M-49/50无指向性麦克风,监听音箱是RCA自己开发的两路扬声器(低音单元有15寸).1956起,RCA改用三轨录音机,使用Ampex 300的1/2英寸磁带录音座,所有的放大器与电子设备当然都是电子管制品. RCA的立体声录音以贝尔实验室所研究的麦克风摆位法为主(该实验室从3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立体声录音,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也是试验的对象),视不同音乐的需要而使用2支或3支麦克风.当时RCA的录音师认为用两支麦克风可以模拟人耳听到的三维空间感,第三支麦克风则用来捕捉现场与乐器的细节.反观现在的古典录音,使用麦克风的数量越来越多,有时甚至多达几十支,经过混音,临场感便打了不少折扣.这就是RCA当年的老录音没有“罐头味”,听起来鲜活,迷人的一大秘密.
Mrecury的“Living Presence”与RCA的“Living Stereo”相比:据说前者的音响比较靠前,是以观众前排作为标准;木管音色鲜明,铜管与打击乐的动感与冲击力强烈;透明度与音场表现均属上乘;唯独弦乐质感突出,缺少了一点温暖与柔美.后者的唱片音响据说是以音乐厅座席的中间为标准,纵深感相当好;乐器质感较之前者不那嬷直接猛烈,但弦乐的音色却异常甜美,富有光泽;木管的音色也十分丰润,很讨人喜欢;铜管乐与打击乐则不太稳定,有些唱片动态极为惊人,而有些就有点欠火候.
    由于当年RCA与英国的Decca唱片公司有着密切的伙伴关系, RCA在欧洲的录音多委由Decca的王牌录音师威尔金森(Wilkinson)负责,其效果之优异自然可想而知.在美国本土,最早的制作人Richard Mohr与录音师Lewis Layton被分成一组,负责单声道唱片的录制;而制作人Jack Preiffer与录音师Leslie Chase被分到另一组,负责立体声唱片的录音.后来, Richard Mohr, Lewis Layton和Jack Preiffer三个人成为RCA幕后的灵魂人物.这组“三剑客”几乎见证了RCA在“黄金年代”所有的辉煌历程.尤其是Jack Preiffer,更是缔造RCA“Living Stereo”历史名盘的最大功臣,在此我们必须特别提到他.
    Jack Preiffer在大学获得音乐与电子工程双学位后,与1949年加盟RCA,不久,他的才华便引起注意,被调到Artist & Pepertoire部门开始应付那些难缠的艺人.他第一个碰到的女钢琴家兰朵夫斯卡让其他人大伤脑筋.当时这位正在录制巴赫钢琴协奏曲集的老人家已有70高龄,她不愿意到纽约奔波往返,令唱片公司束手无策. Jack Preiffer接手后很快获得老太太的信任,干脆让技术小组开赴到康内迪格洲她的家里进行录音.后来直到老人去世,都视Jack为知己. Jack Preiffer负责过的艺人还有指挥家托斯卡尼尼,费得勒,孟许,罗伯特·肖,斯托科夫斯基,莱纳;小提琴家海菲茨,西格提,米尔斯坦;钢琴家鲁宾斯坦,霍洛为此,范克莱本;歌唱家普莱斯;以及瓜乃里,东京四重奏等.在30多年的制作生涯中, Jack Preiffer还多次获得各项唱片大奖,其中包括1990年国际录音艺术与科学协会授予的最佳制作人终生成就奖.1994年《托斯卡尼尼全集》最高成就奖;1996年《海菲茨全集》格来美奖等等.1992年RCA的“Living Stereo”唱片以CD版再次发行,Jack Preiffer再次出任监制.1996年他正在录音室监听一张即将推出的“Living Stereo”CD母版,不幸心脏病发作去世,是真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
    除了Jack Preiffer,在发烧友中名声最大的应该是RCA的金牌录音师Lewis Layton.在再版的“Living Stereo”系列CD中以他的作品最多.Lewis Layton操刀的大部分录音都保有凶狠的动态,音场深远,透明度极佳.最难得的是他录制的管弦乐作品钢中带柔,有厚实而甜美的灯胆味道.
    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大型唱片公司, RCA在爵士乐,蓝调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等方面也是明星云集,有数不完的珍品,比如一张“蓝雨楼”(片号:RCA258418)已被音响界公认为测试人声的必备唱片.1987年,加入BMG唱片集团后, RCA的录音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在美国唱片业中继续保持领导地位之外,还与前苏联的“旋律”唱片公司展开合作,整理了俄罗斯不少珍贵的历史录音资料.最近,该公司出版了1998年9月在紫禁城太庙所上演的北京版实景“图兰多”CD(片号:BMG RCA 74321 606172),LD及4方位多视角的DVD.另外RCA音乐制作也日趋国际化,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音乐家也相继签约其下,大大丰富了这个品牌的艺术资源.
分享 转发
TOP
2#

音乐发烧友的CD发烧品牌(转) (http://www.art-audio.com/diybbs1/cgi-bin/forums.cgi?forum=2&topic=11)






--------------------------------------------------------------------------------

-- 作者: 狂舞金蛇
-- 发布时间: 2003/02/15 01:30am

据说,世界上的唱片品牌已有四百个之多。当然,有影响的品牌只是其中一部
分,进入我国市场的,更只是一小部分。目前市场上有售的古典音乐唱片品牌充其
量不过二三十种而已。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唱片品牌在曲目、演奏家、侧重点、
录音风格上的差异是很大的。对乐迷来说,如果对这些唱片品牌毫无了解,在选购
CD时就不免陷入盲目之中,容易走弯路。为了使乐迷朋友们在选择古典音乐CD时有
的放矢,我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古典音乐唱片品牌做如下简介。

  EMI Classics:前身是唱片工业的鼻祖伯利纳创立的英国留声机公司和英国哥
伦比亚唱片公司。1931年,为了在经济大萧条中求得生存,这两个本是竞争对手的
公司合为一家,并吞并了一些小唱片公司,形成了当时最大的唱片出版集团EMI。
EMI的前身英国留声机公司使用的品牌是“主人之声”(HMV),英国哥伦比亚公司的
商标则是“哥伦比亚”,在合并成EMI后仍分别使用。在战后的日本和美国,EMI一
直使用Angel(小天使)商标,直到90年代才统一为EMI Classics。由于资格最老,
EMI拥有最为庞大的历史录音资料库。在这里,各个时期最杰出的演奏家都留下了
录音,小提琴家克莱斯勒、阿道夫·布希、雅克·蒂博、海飞兹、米尔斯坦、西盖
蒂、梅纽因、吉奈特·内弗、奥伊斯特拉赫、帕尔曼、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费尔曼
、杜普雷、托特里埃;指挥大师富特文格勒、克伦佩勒、卡拉扬、切利比达凯、比
彻姆、朱里尼、穆蒂、滕斯德特、扬松斯、钢琴家科尔托、鲁宾斯坦、施纳贝尔、
里帕蒂、埃德文·费希尔、吉赛金、所罗门、科瓦赛维奇、歌唱家卡鲁索、吉利、
里帕蒂、埃德文·费希尔、吉赛金、所罗门、科瓦赛维奇、歌唱家卡鲁索、吉利、
夏里亚平、卡拉斯、比约林、施瓦兹柯普夫、卡娜娃等等。近年来推出的新人更是
层出不穷,韩国女小提琴家张莎拉、女大提琴家张汉娜、指挥家西蒙·拉特尔、威
尔舍—莫斯特……往日的无比辉煌在新一代演奏家的努力下得到了完美的延续。


  在整理再版老唱片时,EMI使用的数码处理技术十分成熟,先进的CEDAR程序更
能减少老录音中的杂声而对音质毫无损害。日本东芝的2088技术也是近年来开发的
新技术,用20比特分析力、88.2千赫的采样频率处理母带,改善了老录音的音色和
动态。在近期再版的老录音CD上,ART(意为“艾比路录音室技术”)是常见的标识
,告诉我们这张CD上的录音经过了艾比路录音室工程师们的精心处理。目前EMI正
陆续推出的“世纪伟大录音系列”是其世纪末的重头戏,曲目和版本均经过精挑细
选,大师荟萃,很有收藏价值。

  Sony/CBS:CBS的前身是成立于上世纪末叶的美国哥伦比亚留声机公司。在唱
片业的早期,哥伦比亚留声机公司曾和RCA胜利公司的前身“维克多谈话机公司”
一起,平分美国市场,并称为两大巨头。1924年,哥伦比亚留声机公司和美国录音
公司合并,成立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1927年,它又买下了联合独立广播公司的无
线电网,形成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缩写为CBS。

  由于历史悠久,它资料库中的经典录音也不少。钢琴大师霍罗维兹、塞尔金、
卡萨德苏、昂特勒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罗斯、小提琴家斯特思、弗朗西斯卡蒂
、指挥大师瓦尔特、伯恩斯坦、赛尔、奥曼迪、阿巴多以及布达佩斯四重奏、朱利
、指挥大师瓦尔特、伯恩斯坦、赛尔、奥曼迪、阿巴多以及布达佩斯四重奏、朱利
亚四重奏等举世知名的音乐家、音乐团体都为它灌录过大量经典唱片。作曲家斯特
拉文斯基在60年代录制的指挥他自己作品的唱片也是CBS的看家宝贝。八十年代,
索尼集团将CBS的唱片公司买下后,把品牌改为Sony Classical。前些年,由于低
价倾销,Sony/CBS的唱片曾经是价廉物美的代名词,可惜近年来不断涨价,目前
已无优势可言。它近来的精品层出不穷,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钢琴家普拉希亚、
布朗夫曼、小提琴家拉赫林等人的唱片便大获好评。它也是较早采用20比特录音的
唱片公司,在音质上一直保持着较高而稳定的水准。

  DG:德国留声机公司的品牌。1898年,该公司由唱片业的创始人伯利纳成立,
由英国留声机公司控股。1917年它从英国留声机公司脱离出来,使用Polydor(宝丽
多)商标。由于卡拉扬、伯姆等一批大师的加入,它从五十年代迅速崛起,在古典
音乐界树立起权威地位。指挥大师富特文格勒、伯恩斯坦、姆拉文斯基、阿巴多、
约胡姆、弗利乔伊、布列兹、西诺坡利、加德纳、小提琴家奥伊斯特拉赫、米尔斯
坦、克雷莫、穆特、帕尔曼、吉尔·沙汉姆、钢琴家霍罗维兹(晚期录音)、肯普夫
、戈尔达、安达、米凯朗杰利、阿格里希、波里尼、齐莫尔曼、皮雷丝、大提琴家
富尼埃、罗斯特洛波维奇、麦斯基、歌唱家多明戈、冯·奥特、奥菲欧室内乐队等
新老演奏精英都在它的大旗下制作了大量经典唱片。去年,为纪念公司成立100周
年,DG推出了一套宏篇巨制“DG百年特别专辑”,7大盒63张CD,搜罗了DG自创建
以来各个时期的重要录音。今年,60张CD的“切利比达克专辑”是DG重点推出的一
套唱片。


  Archiv也是DG的品牌,1947年创立,重点在于中世纪、巴罗克时期的古乐。
1974年至1975年间,它曾推出规模浩大的巴赫专辑,共99张密纹唱片。现在,它旗
下的著名艺术家有加德纳的英国巴罗克音乐独奏独唱团、革命与浪漫管弦乐团等。


  过去,不少人批评DG的录音质量参差不齐,音色较为严峻刚硬,不讨中国人的
喜欢。近年来,DG坚持在新唱片的录制中使用它的4D专有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在,它的CD音质已稳定在很高的标准上。

  飞利普(Philips):1950年在荷兰成立。1962年和DG合资,迅速成长为世界一
流的唱片公司。1972年,飞利普和DG合并在宝丽金集团里,规模更加庞大,成为唱
片业的巨头。它旗下的艺术家大都为欧洲的精英,如小提琴家格鲁米欧、谢林、阿
卡多、慕洛娃、钢琴家哈斯基尔、阿劳、李赫特、布伦德尔、科奇什、内田光子、
大提琴家让德隆、希夫、朱利安·韦伯、歌唱家卡雷拉斯、杰西·诺曼、指挥家赛
尔、海丁克、马舒尔、小泽征尔、布鲁根、阿林·戴维斯、著名的美艺三重奏、意
大利四重奏、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I Musici)等等。中国交响乐团在陈佐湟的指挥
下也已为它灌录了4张CD。飞利普的总体录音质量极高,品味超卓,不论模拟还是
数码,都很少败笔。尤其是它的室内乐唱片,音质之优、平衡之佳很少有谁能够媲
美。近年来,日本飞利普公司运用24比特尖端技术制作了一批CD,音效特别出色,
大受发烧友欢迎,不知这一技术是否会被飞利普普遍使用。

  飞利普也有两套历史录音系列,一套名为“传奇经典”(Legendary
  飞利普也有两套历史录音系列,一套名为“传奇经典”(Legendary
Classics),采用电脑降噪技术处理,可惜该技术对音质略有损害,会使声音发干
,不如EMI的CEDAR技术。另一套为The Early Years,均为演奏名家五六十年代的
录音。

  水星(Mercury):1945年成立于芝加哥,两年后打入古典音乐市场。在制作人
柯扎特、录音师法恩的努力下,这一品牌发展迅速。法恩大胆采用的三话筒立体声
录音(使用特制的Ampex三轨录音机,35毫米电影胶片)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动态范
围庞大,被誉为当时的天碟。芝加哥交响乐团、伊斯特曼管弦乐团、明尼阿波利斯
交响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等都为水星灌制了唱片。大提琴家斯塔克也在水星的目
录上留下了许多经典录音。1961年,水星被飞利普收购。九十年代以来,飞利普一
直在将水星当年的录音以“LivingPrsence”系列再版成CD,广受乐迷、发烧友欢
迎。

  Deeca:1929年在英国成立的Decca唱片公司的品牌。1940年,它开发出了当时
最先进的全频带录音,简称FFRR。这一技术本来是应海军部的要求开发的,目的是
辨别英国潜水艇和德国潜水艇间的区别。1944年,Decca公司将此技术运用到唱片
上,使音质有了长足的进步。从那以后,Decca公司的录音质量始终居于领先地位
。它尤其精于大场面(如歌剧)的录音,音场宽广,空间感强烈,音色流畅,令他人
望尘莫及。它旗下的艺术家阵容虽不如DG和菲利普强大,但也毫不示弱:指挥家索
尔蒂、卡拉扬、安塞梅、蒙特、克尔泰兹、梅塔、杜图瓦、小提琴家郑京和、里奇
、阿莫亚尔、钢琴家巴克豪斯、柯曾、阿什肯纳奇、博莱特、鲁普、希夫、歌唱家
德莫纳柯、帕瓦洛蒂、萨瑟兰、苔芭尔迪,均为公认的世界级名家。London(伦敦
德莫纳柯、帕瓦洛蒂、萨瑟兰、苔芭尔迪,均为公认的世界级名家。London(伦敦
)和L'oiseau—Lyre(琴鸟)也是该公司的商标。后者专用于“原本主义”的演奏录
音,也就是在古乐器上用复古的演奏手法表现作品原貌。霍格伍德是“琴鸟”旗下
最为活跃的指挥家。随着宝丽金集团被“环球集团”收购,Decca、DG、Philips三
大欧洲古典音乐品牌现在都已归入“环球唱片集团”。

  RCA Victor:唱片业元老之一,前身是唱片的发明者伯利纳创建的留声机公司
。无数演奏大师曾为它制作过录音,包括演唱家卡鲁索、比约林、弗拉格斯塔德、
小提琴家海菲茨、克莱斯勒、埃尔曼、朱克曼、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帕德列夫斯
基、鲁宾斯坦、霍洛维兹、卡佩尔(wiLliam Kapell)、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库赛维
茨基、斯托科夫斯基、明希、莱纳、旺德(Gunter Wand)、长笛演奏家高尔维、单
簧管演奏家斯托兹曼、瓜纳利四重奏等。近年来,它除了仍不断将资料库的众多老
录音以“金印鉴”、“银印鉴”系列再版CD外,还把一批批新星以“红印鉴”推向
乐坛,引起乐迷的关注,如美国指挥家斯拉特金、加拿大女大提琴家哈诺伊、青年
钢琴家基辛等。

  Hyperion:希腊神话中一位巨人的名字。成立于1980年的英国唱片品牌
Hyperion堪称英国唱片界的骄傲。它的规模很小,目前仅12人,但经过多年的发展
,在古典音乐界的影响己丝毫不下于那些唱片巨头,有“英国最闪亮的唱片品牌”
之称。Hyperion的录音曲目范围极广,虽然重点在于英国音乐和早期音乐,但并不
局限于此。上至12世纪的早期音乐、下至本世纪的先锋派、从合唱到独唱、从室内
到大乐队的演奏,无所不包。在开发新曲目方面,Hyperion的成绩更是有目共睹,
走在许多大公司前面。
走在许多大公司前面。

  1996年1月,HyPerion取得了一项世人瞩目的成绩:在法国嘎纳国际音像博览
会(MIDEM)上击败众多竞争对手,荣获“年度最佳品牌”大奖。这标志着整个唱片
界对Hyperion的肯定。现在,Hyperion的目录上共有超过一千种唱片,每年推出将
近80张新片,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1994年,Hyperion的销量为90万张,占英国古
典唱片,市场3.9%的份额。

  在Hyperion的上千种唱片中,最具历史意义的要数钢琴家莱斯利·哈沃德的“
李斯特钢琴作品全集”(49张CD)以及钢琴伴琴家格拉姆·约翰逊制作的“舒伯特艺
术歌曲集”(共31张CD)。这两套唱片都被公认为录音史上的里程碑。从1991年开始
录制的一套“浪漫派钢琴协奏曲集”(包括帕德列夫斯基、莫斯科夫斯基、索尔、
沙文卡、梅特纳等人的作品)也广受佳评。HyPerion最热销的CD则是“哥特之声合
唱团”表演的“上帝呼吸中的羽毛”,屡获大奖,售出25万张之多。

  和大多数独立唱片品牌一样,为了维护质量,Hyperion唱片的价格不低。面对
“拿索斯”等廉价品牌的竞争,1996年,它效仿Philins、DG、Decca的做法,推出
了一套廉价双片系列,名为dyad,只卖一张正版CD的价格,包装精美,尤其引人注
目。

Chandos:1979年成立的小型英国唱片公司,致力于推广出版英国作曲家的作
品。八十年代,这个品牌发展迅速,以优异的数码录音、新鲜的曲目、高水准的演
绎赢得广泛好评。罗杰斯特文斯基、希考克斯、尼姆·雅尔维、鲍罗丁三重奏等许
绎赢得广泛好评。罗杰斯特文斯基、希考克斯、尼姆·雅尔维、鲍罗丁三重奏等许
多优秀音乐家为它灌过唱片。该品牌近来在国内市场上开始出现,虽然价格不菲,
但总体录音质量十分优良,音色清丽透明,独具一格,是对英国音乐有偏好的乐迷
的首选。

  Nimbus:英国影响很大的古典音乐唱片公司,人数很少,但成就非凡,以“自
动钢琴系列”、“声乐大师系列”、“世界音乐系列”等享誉唱片界,同时也是英
国最早推出CD的唱片公司。“自动钢琴系列”收入了大量本世纪早期钢琴大师们制
作的自动钢琴纸带。通过唱片我们能欣赏到霍夫曼、帕德雷夫斯基、布索尼、沙尔
文卡、格兰杰、拉蒙德等传奇大师在近百年前的演奏。“声乐大师系列”更是
Nimbus的绝活儿,至今已出版了l00张,几乎囊括了本世纪初美声艺术黄金时代前
辈歌唱大师们的经典录音,而且经过Nimbus的独家处理后音质大为改善,胜过其它
公司的同类CD。在“世界音乐系列”中,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应有尽有,从中国、
巴西、阿根廷、爱尔兰到东南亚、古巴、伊朗、中东……是研究世界民族音乐的最
丰富宝藏。

  除了这三大系列外,老一辈钢琴家切卡尔斯基(Shura Cherkassky)、佩勒姆特
(Vlado Perlemuter)、小提琴家舒姆斯基(Oscar Shumsky)、维也纳三重奏、青年
钢琴家马丁·琼斯、我国留学英国的青年小提琴家胡昆等都为它留下了精彩的录音
。英国作曲家蒂佩特亲自指挥自己作品的唱片也是Nimbus的看家宝贝之一。

  Teldec:1929年由德律风根公司和Decca合资创建,现已并入华纳集团。它的
资料库中有部分前辈演奏大师的录音,如指挥家门格尔柏格、老克莱伯、小提琴家
资料库中有部分前辈演奏大师的录音,如指挥家门格尔柏格、老克莱伯、小提琴家
库伦坎普夫等。马泽尔、马舒尔、梅塔、克莱莫、巴伦伯伊姆、丰特奈三重奏、鲍
罗丁四重奏等当今名手都为它制作过唱片。现在,它旗下最出风头的演奏家无疑是
小提琴新秀文格罗夫。这位青年演奏家在1994年被《留声机》杂志评为“年度新人
”,备受乐坛瞩目。此后他推出的几张CD都大受好评,奠定他当今最优秀青年小提
琴家之一的地位。此外,钢琴新秀贝列佐夫斯基、黄海伦(华裔)等也正备受乐坛关
注。

  Telarc:这家以出版“发烧片”著称的唱片公司成立于1980年。一开始主要出
版美国交响乐团,如克利夫兰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辛辛纳提交响乐团等的
录音。八十年代中期起,Telarc进入欧洲音乐圈,成就卓著,被公认为美国最成功
的唱片品牌。早在发烧热刚兴起时,它的一张真炮录音的“1812序曲”就震撼了我
国的众多发烧友,“电子琴贝多芬”、“电子琴巴赫”、“西部牛仔”、“大峡谷
”、“间谍音乐”等更是引来阵阵喝彩,使Telarc成为“发烧片”的代名词。虽然
它的不少唱片有重音效、轻艺术之嫌,但它在商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是无人能及的
,同时,它的一些真正的艺术精品(如罗伯特·肖指挥的合唱作品、麦克拉斯指挥
的勃拉姆斯交响曲集等)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严肃乐迷认同。

  Delos:已有25年历史的美国Delos唱片公司也是小型唱片公司中出类拔萃的一
员,以音质优异的录音享誉发烧界。由录音总工程师约翰。厄戈尔(Johnzargle)开
发的独特的VR2录音技术是它的王牌,吸引着大量音响发烧友。汇集在它旗下的许
多演奏精英也令它实力大增。比如由丹尼斯·基恩(Dennis Keene)领导的“基督耶
酥升天之声”合唱团就是一例。在音乐界,人们对这位引人注目的年轻合唱指挥寄
酥升天之声”合唱团就是一例。在音乐界,人们对这位引人注目的年轻合唱指挥寄
予厚望。女钢琴家洛尔·罗森伯格(Carol Rosenberger)、达维多维奇
(Davidovich)、洛杉矶吉它四重奏、指挥家利顿、舒瓦茨等也都是当今古典乐坛风
头正劲的明星。水准不俗的西雅图交响乐团、洛杉矶交响乐团、达拉斯交响乐团等
也常为Delos制作唱片。

  在室内乐方面,由我国小提琴家胡乃元领衔的上海四重奏也是Delos的艺术家
。林肯中心室内乐团更是出手不凡,他们灌制的巴赫“布兰登堡协奏曲”赢得了极
高评价。

  除了天碟级的唱片制作外,Delos最近还致力于整理过去的声乐历史录音,并
已形成了一套Stanford档案系列。这些历史录音来自Stanford大学的档案馆,包括
女中音大师舒曼-海因克、女高音法拉尔等人的珍稀录音。

  harmoania mundi:法国最大的独立古典音乐唱片公司,成立于1958年,目前
雇员多达250余人。曲目覆盖了古典音乐的各个历史时期,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
期的歌曲直到现代音乐,包括很多冷门作曲家的作品和占相当地位的宗教音乐。没
有历史录音,所有唱片均为新制作。梅洛斯四重奏、男歌唱家肖尔等是其名下较出
名的音乐家。它还有一套名为“新演奏家”的系列,收有很多乐坛新秀的录音,其
中不乏引人注目的精品,如获得“留声机”大奖的青年女小提琴家伊莎贝尔·弗斯
特(Isabelle Faust)的CD“巴托克小提琴奏鸣曲”。

  拿索斯(NAXOS):HNH国际有限公司的唱片品牌,成立于1987年。这个成立仅十
  拿索斯(NAXOS):HNH国际有限公司的唱片品牌,成立于1987年。这个成立仅十
年的唱片品牌被公认为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后起之秀。1997年,NAXOS在法国嘎纳
举行的国际音像博览会(MIDEM)上击败众多著名的大牌唱片公司,被授予嘎纳古典
音乐唱片大奖(Cannes Classical Awards)的“年度最佳品牌”(Best Label)称号
。它出品的唱片已达两千余种,曲目覆盖了古典音乐的所有标准曲目,演奏家大多
为新秀中的佼佼者,也有少数业已成名的著名演奏家和音乐团体,更有不少本来鲜
为人知的演奏家在NAXOS的宣传下渐渐成名,如钢琴家扬多、大提琴家克利盖尔、
小提琴家卡勒尔、指挥家德拉霍斯等。NAxOS坚持以低廉的价格(40元)提供高质量
的音乐享受,对大公司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大牌公司不得不竞相推出廉价系列CD以
和它抗衡。最终的得益者当然是消费者!

  许多乐迷对拿索斯的音质抱有怀疑。其实,从八十年代末至今,它的录音质量
逐年提高,精品不断,己稳定在较高的水准上,有近二百张“三星”级CD可证。
1997年,原Decca的著名制作人保尔·迈尔斯跳槽到拿索斯,使拿索斯的录音水准
更上一层楼。

  BIS:1973年成立于瑞典,是北欧最重要的唱片品牌,以出版北欧国家的音乐
为主,演奏家也均为北欧人。在它的唱片中,有很多作品是世界首次录音的珍品。


  GZ:这是捷克唱片厂的品牌缩写,是自捷克唱片名牌Supraphon之后又一个有
影响的品牌。它以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斯美塔纳、亚纳切克、马蒂奴、苏克等人
的作品为主,演奏家多为捷克的新秀。虽然这些捷克演奏家由于消息闭塞不大为世
的作品为主,演奏家多为捷克的新秀。虽然这些捷克演奏家由于消息闭塞不大为世
人所知,但其中不乏水准高超的才子。论音质,它当然不及许多名牌,但要听正宗
的捷克音乐,这是价廉物美的选择。

  捷克第一大唱片品牌Supraphon近来由一家台湾公司代理,也出现在我国市场
。小提琴家苏克、已故指挥家纽曼、库贝利克等的录音是它的王牌。要听捷克曲目
,Supraphon仍是首选品牌。

  Testament、Pearl、Music&Arts、Biddulph Lab、Marston、Tahra、Preiser
、Symposium:这些公司都专业从事老录音的翻版加工。它们搜集早已绝版的老唱
片,以先进的数码技术加工制作后推出CD,吸引那些怀旧的乐迷,在历史录音爱好
者中具有很高知名度。可惜,在我国市场上这些品牌仍很罕见。

  Chesky、RR、Shefield Lab、Dorian、dmP、Proprius、Klavier:这些唱片品
牌都由规模很小的公司创立,虽然出版唱片的数量很少,但都以优异逼真的音质在
发烧圈内享有盛名,是音响发烧友收藏的目标。Chesky、RR、Sheffield Lab(喇叭
花)既生产古典音乐唱片,也出版爵士乐唱片。dmp专录现代爵士乐,Dorian则专录
早期古典音乐。品味超卓的Dorian还赢得了欧洲评论界极高赞誉,高速光纤传送、
24比特录音等先进技术使它的CD音质超群。瑞典的Proprius创立于1969年,以“黑
教堂”、“当铺爵士乐”等名碟享誉发烧界,也生产特制胶片唱片。Klavier这一
品牌原本无人知晓、前几年,忽然以一批优质CD打入我国市场,引起发烧友争购。
如马泽尔演奏的“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马斯奈的歌剧“熙德”、“竖琴名曲”
等。此外,英国Linn出版Carol Kidd的CD和美国Gecko出版的Amanda McBroom等的
者中具有很高知名度。可惜,在我国市场上这些品牌仍很罕见。
CD都因其出类拔萃的音质被发烧友视为珍品。当然,这和音乐本身己没有多大关系
了。
TOP
3#

喜欢这样的文章

增长了知识,谢谢楼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