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本地文化还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方言歌曲的力量不容忽视。最早的方言歌曲叫做英雄业绩歌(Chanson de Geste)内容嘛!当然就是歌颂英雄的啦!在民间是以说唱形式诵唱。结构简单部有多大变化,多时口传心授的方式,所以很多都没有被流传或记载下来。而被流传下来最著名的当属产生淤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的大型史诗《罗兰之歌》,使用的是现在法语的前身,罗曼语写成的。(罗曼族人才是法国的本土居民,法兰克是外来民族)
而方言歌曲更重要的传播者则是那些浪漫的(自称的)游吟诗人,也可以叫骑士歌手。起源于法国南部,(革命的火种总是从南方升起)11世纪末,欧洲发动了持续将尽200年的所谓“圣战”——十字军东征,而这庞大队伍中不少是没落的贵族或是有才华的下层诗人音乐家,所以游吟诗人的结构成分比起较单纯的宗教音乐僧侣是复杂很多的。
其主要的题材大多是涉及“宫廷之恋”的爱情(也有牧羊女的),对自己爱慕或仰慕的已婚贵妇人表白,在中世纪的宫廷习俗里,这种情感表白被认为具有规范骑士典雅品性的作用。(天啊!还要一定被拒绝才是完美结结局)这是种受宗教影响的单相思情节。而关于表达这方面的歌曲体裁有:康佐,描写的是宫廷之恋的;晨歌,描写一对恋人幽会后在清晨的惜别之情(里面常有个守夜人当3000w的大灯泡);田园歌,描写骑士与牧羊女的(骑士大多为第三者)。当然除了爱情还有其他涉及的题材,像战争、英雄业绩、政治和社会生活等等。也因为十字军东征而使得整个欧洲有了一次大交流,到了12世纪的欧洲其他地区也相继出现了这种自创得单声部吟唱者,例如在德国,游吟诗人被称为恋诗歌手,而他们唱的歌就叫做恋歌(minnesang)。相比较,恋诗歌手的恋歌比游吟诗人的抒情诗更抽象,有时有明显德宗教色彩,音色旋律比较稳重、严肃,多数是分节歌式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