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门格尔贝格的马勒第四的第三乐章,与众不同 [复制链接]

查看: 2507|回复: 8
1#
    难以相信将近70年以前的录音,依然可以将马勒少有的温情化作暖流,应该为HISTORY公司叫好,他们将门格尔贝格与众不同的马勒第四精心翻制的意义是非凡的,在我拥有的13个第四交响曲的版本中,还从未有这一款1939年的录音带给我如此遥远而又清晰的惊喜。

    第三乐章从来都是我最热爱的,它的抒情性常常将我搞醉,它每一次都以柔和的姿态接纳我的投入,导致我每一次痴迷的后果都成为橙色的沉淀。乐章开始部分的弦乐与马勒一年以后写成的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的开头有着本质上的相似,也可以视为一次伏笔性的预演,它的象征性是意味深长的,在低音提琴拨弦的烘托中,可爱的中提琴们以女中音的醇厚风格,舒展了难以忘怀的情怀。

    门格尔贝格对于旋律流畅的控制能力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明证,这是他统领到第44年个年头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他了解他手下的每一个声音和这些声音如何才能具有启发性。从这个乐章伊始他就刻意地拖慢了节奏,他的乐队很柔缓,以至于双簧管吹出第二主题的时候,接下来的第一小提琴被此前的弦乐和双簧管感染得不轻,你可以听出小提琴有承续的意思,又似乎在提示后半部要把前半段的意境进行到底。

    与第二和第八交响曲的效果相比,铜管在这个乐章里被马勒严重地忽视了,它们只在18分40秒开始的时候有过短暂的张狂,也许只有铜管能在那个必须的时刻可以奏响激情的高潮,但是整个乐章的主旨是舒服的,门格尔贝格在铜管激昂的冲动之后,提高了弦乐介入的力度,因为他是指挥家中为数不多的熟识马勒的人,我估计他只愿意在马勒仅有的抒情时间最长的乐章里发挥出弦乐最大的能动性,作为与尼基什齐名的20世纪第一代的指挥大师,他把他美好的弦乐都激发出来了,尽管它们被拖得很缓,但我赞成这个速度,后辈的指挥家中很多人都偏快,西诺波里和拉特尔采用了这个速度,两人都把这一乐章处理成门格尔贝格相同的20分钟以上。
    
    我很喜欢威廉·里特写给马勒第四交响曲的话,他说马勒的韵律“具有说服力和诱惑性,激发人们的欲望,”我在第三乐章的所有情节里几乎都是温顺的,门格尔贝格的录音已将我的温情化解为对于艺术的一次又一次动情的拥吻,所以,我愿将这个乐章称作门格尔贝格的录音作品里最有味道的恋曲。
  
    那些立体声的录音不知为何都压抑了中提琴的成色,而出版商HISTORY的功绩在于,与立体声和瓦尔特的单声道录音相比,第三乐章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音场都十分出众,而且比我喜爱的西诺波里的乐章开头还更加浓烈。也许门格尔贝格在现场指挥的时候就提高了分贝呢,我倒是不愿意将这个功劳只记在指挥家的身上,因为HISTORY方面,压片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完美。
  
    马勒将他的第五和第八交响曲题献给门格尔贝格的事实证明,门格尔贝格的指挥能力足以得到马勒的信任。但爱德华·谢克森的写法只可作为我们了解他们个人关系的一个参考,因为在听了门格尔贝格的马勒第四之后,我只有折服,没有疑义。
  
    “门格尔贝格会成为马勒眼中诠释他乐曲的不二人选,倒是颇叫人猜不透,因为我们从他流传至今的第四交响曲的录音中,听到的是一个深情款款但太过率性的演奏。诚然门格尔贝格和马勒一样是自由派的指挥,比起许多‘节拍器’式的墨守成规的乐匠,他比较近于马勒理想中的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的诠释风格,但在这个录音中,他对马勒极为明确的速度、乐句、力度等指示几乎是视若无睹的处理手法,无疑会让马勒愕然不悦。在一次难得的机会中,第四交响曲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场音乐会中演出两次,第一次由马勒本人、第二次由门格尔贝格指挥,据称这两种诠释在大异其趣之余颇能收互补之效。也许是这个时期门格尔贝格的风格比较清新自然,不像他在后来录音中所表现的那么失于矫枉,或者也有可能是因为马勒极为欣赏他的才气,而让他敢于做出背离乐谱的大胆诠释。个中原委已不可考,我们能看到的只有马勒写给爱尔玛信中毫不含糊的这句话:‘门格尔贝格是可以信赖的人。我在这里找到了朋友’”①。
① 爱德华·谢尔森《马勒》 第138-139页
IMG_9747_缩小大小.jpg (, 下载次数:86)

jpg(2007/11/13 22:24:01 上传)

IMG_9747_缩小大小.jpg

最后编辑栩栩如声 最后编辑于 2007-11-13 23:09:40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门格尔贝格的马勒第四的第三乐章,与众不同

境界老师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TOP
3#

回复:门格尔贝格的马勒第四的第三乐章,与众不同

说说怎么不同?
转让自用唱片:http://shop33926221.taobao.com/
http://blog.sina.com.cn/kexzhang
TOP
4#

回复:门格尔贝格的马勒第四的第三乐章,与众不同

难以相信将近70年以前的录音,依然可以将马勒少有的温情化作暖流,应该为HISTORY公司叫好,他们将门格尔贝格与众不同的马勒第四精心翻制的意义是非凡的,在我拥有的13个第四交响曲的版本中,还从未有这一款1939年的录音带给我如此遥远而又清晰的惊喜。

      第三乐章从来都是我最热爱的,它的抒情性常常将我搞醉,它每一次都以柔和的姿态接纳我的投入,导致我每一次痴迷的后果都成为橙色的沉淀。乐章开始部分的弦乐与马勒一年以后写成的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的开头有着本质上的相似,也可以视为一次伏笔性的预演,它的象征性是意味深长的,在低音提琴拨弦的烘托中,可爱的中提琴们以女中音的醇厚风格,舒展了难以忘怀的情怀。

      门格尔贝格对于旋律流畅的控制能力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明证,这是他统领到第44年个年头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他了解他手下的每一个声音并知道这些声音如何才能具有启发性。从这个乐章伊始他就刻意地拖慢了节奏,他的乐队很柔缓,以至于双簧管吹出第二主题的时候,接下来的第一小提琴被此前的弦乐和双簧管感染得不轻,你可以听出小提琴有承续的意思,又似乎在提示后半部要把前半段的意境进行到底。

      与第二和第八交响曲的效果相比,铜管在这个乐章里被马勒严重地忽视了,它们只在18分40秒开始的时候有过短暂的张狂,也许只有铜管能在那个必须的时刻可以奏响激情的高潮,但是整个乐章的主旨是舒服的,门格尔贝格在铜管激昂的冲动之后,提高了弦乐介入的力度,因为他是指挥家中为数不多的熟识马勒的人,我估计他只愿意在马勒仅有的抒情时间最长的乐章里发挥出弦乐最大的能动性,作为与尼基什齐名的20世纪第一代的指挥大师,他把他美好的弦乐都激发出来了,尽管它们被拖得很缓,我却赞成这个速度,后辈的指挥家中很多都遵照了原谱,但西诺波里和拉特尔采用了这个速度,把这一乐章处理成门格尔贝格相同的20分钟以上。

      我很喜欢威廉•里特写给马勒第四交响曲的话,他说马勒的韵律 “具有说服力和诱惑性,激发人们的欲望,”  我在第三乐章的所有情节里几乎都是温顺的,门格尔贝格的录音已将我的温情化解为对于艺术的一次又一次动情的拥吻,所以,我愿将这个乐章称作门格尔贝格的录音作品里最有味道的恋曲。

      那些立体声的录音不知为何都压抑了中提琴的成色,而出版商HISTORY的功绩在于,与立体声和瓦尔特的单声道录音相比,第三乐章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音场都十分出众,而且比我喜爱的西诺波里的乐章开头还更加浓烈。也许门格尔贝格在现场指挥的时候就提高了分贝呢,我倒是不愿意将这个功劳只记在指挥家的身上,因为HISTORY方面,压片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完美。
  
      马勒将他的第五和第八交响曲题献给门格尔贝格的事实证明,门格尔贝格的指挥能力足以得到马勒的信任。但爱德华•谢克森的写法只可作为我们了解他们个人关系的一个参考,因为在听了门格尔贝格的马勒第四之后,我只有折服,没有疑义。
    
     “门格尔贝格会成为马勒眼中诠释他乐曲的不二人选,倒是颇叫人猜不透,因为我们从他流传至今的第四交响曲的录音中,听到的是一个深情款款但太过率性的演奏。诚然门格尔贝格和马勒一样是自由派的指挥,比起许多‘节拍器’式的墨守成规的乐匠,他比较近于马勒理想中的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的诠释风格,但在这个录音中,他对马勒极为明确的速度、乐句、力度等指示几乎是视若无睹的处理手法,无疑会让马勒愕然不悦。在一次难得的机会中,第四交响曲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场音乐会中演出两次,第一次由马勒本人、第二次由门格尔贝格指挥,据称这两种诠释在大异其趣之余颇能收互补之效。也许是这个时期门格尔贝格的风格比较清新自然,不像他在后来录音中所表现的那么失于矫枉,或者也有可能是因为马勒极为欣赏他的才气,而让他敢于做出背离乐谱的大胆诠释。个中原委已不可考,我们能看到的只有马勒写给爱尔玛信中毫不含糊的这句话: ‘门格尔贝格是可以信赖的人。我在这里找到了朋友’ ”①。
① 爱德华•谢尔森《马勒》 第138-139页
最后编辑栩栩如声 最后编辑于 2007-11-13 23:50:49
TOP
5#

回复:门格尔贝格的马勒第四的第三乐章,与众不同

wood ear !
shit sound by this lable!!
what a wonderful NO.4 !!!
俺的古典音乐Blog:
http://blog.sina.com.cn/weiarc
TOP
6#

回复:门格尔贝格的马勒第四的第三乐章,与众不同

楼上的兄台说中文可以吗?
TOP
7#

回复:门格尔贝格的马勒第四的第三乐章,与众不同

我买过一套History的施纳贝尔专辑(10CD),价格挺便宜,但音效太差了,想骂娘。
TOP
8#

回复:门格尔贝格的马勒第四的第三乐章,与众不同

门的马四好象提到的不多,楼主这本书我以前看过,围绕他的指挥生涯展开,正如《导读》所说。作者对这份录音的评论我基本赞同。马勒对门曾经演绎的一次马四(1904年,阿姆斯特丹)相当满意,阿尔玛转述说马勒认为门这次演绎“完全领会了他的意思,就好象他自己在指挥一样”(阿尔玛·马勒《古斯塔夫·马勒》78页)
不过马八不是题献给阿尔玛的吗?马五的题献不清楚,楼主是在哪里看到的呢?
马勒一直很欣赏门的“演绎”才能,他认为这是一种难得的资质。
TOP
9#

回复: 门格尔贝格的马勒第四的第三乐章,与众不同

是这一版么?老门还是我所喜欢的指挥家~听他的贝交多一些~
门封面.JPG (, 下载次数:63)

jpg(2007/11/14 17:39:17 上传)

门封面.JPG

门封底.JPG (, 下载次数:78)

jpg(2007/11/14 17:39:17 上传)

门封底.JPG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