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期待到此止步 [复制链接]

查看: 1572|回复: 0
1#
再过13天捷克爱乐就将来到上海,17、18日连续两天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全集和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新世界)》和《大提琴协奏曲》,真的让我十分兴奋与期待,这份期待已有近1年了,这次狠狠心订购了连续两天的票。希望不会令我失望,在音乐后会再发篇感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在此先转摘一些有关捷克爱乐的资料——

捷克爱乐乐团(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http://www.czechphilharmonic.cz/home.asp?idk=206
     1896年1月4日,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安托宁·德沃夏克亲自指挥了捷克爱乐乐团的开幕演出。捷克爱乐乐团起初隶属于布拉格国民剧院,到1901年才独立出来。1918年,著名指挥家陶利希担任音乐监督后,该团才成为前捷克和斯洛伐克首屈一指的乐团。到1950年后的安塞尔时代,乐团终于拥有了世界性的实力与声誉。捷克爱乐乐团的弦乐部分以优美著称,有古雅的情调和捷克式的独特音响,其中以演奏德沃夏克的音乐为其最高成就。
  如今这个有着百余年悠久历史的著名乐团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中。2006年1月4日,乐团隆重庆祝了110周年的诞辰,并开始了它的第111个演出季。捷克爱乐乐团富有魅力的首席指挥泽登内克·马卡尔的演出邀约已经安排到了2008年后,在他的率领下,乐团的独特气质和过人实力进一步为世界所认识和赞赏。
  捷克爱乐乐团不仅在国内声望卓著,而且还是卡内基音乐厅、伦敦逍遥音乐会的常客,也是佛罗里达、西班牙、波罗的海各国的音乐节的贵宾。在日本该乐团的唱片被授予年度最佳唱片的荣誉,在德国评论家为他们带来的纯正捷克之声而激动,在台北观众对他们的热情使他们不得不在同一天举行两场音乐会。乐团的首席指挥马卡尔常常婉拒别的演出邀请,以使自己能更加为乐团投入。
  在德沃夏克之后担任捷克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一职的名家包括了瓦克拉夫·塔利希、拉费尔·库贝利克、卡莱尔·安塞尔、瓦克拉夫·纽曼,以及基瑞·贝洛拉维克、弗拉迪米尔·阿胥肯纳吉等。泽登内克·马卡尔在2003-2004演出季从阿胥肯纳吉手中接棒,成为了捷克爱乐乐团的第十任首席指挥。
  在2005-2006演出季里乐团首演了数位捷克现代作曲家的新作,而在即将到来的新的演出季里,由Ladislav Kubik根据帕斯捷尔纳克的不朽名作《日瓦戈医生》而创作的《日瓦戈之歌》,一部由乐团和男高音共同演绎的新作品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乐团每年在其驻地鲁道夫宫举行的布拉格“首演”音乐节是捷克作曲家新作品绝佳的展示舞台。此外,乐团仍然不断拓展自己的演出曲目,在他们即将上演的曲目表里面包括了北欧作曲家的新作,以及墨西哥著名作曲家西尔维斯特雷·雷维尔塔斯的作品。
  从卡莱尔·安塞尔的时代起,捷克爱乐乐团就开始定期在世界各地巡演,在第111个演出季里乐团将踏上大不列颠的领土,在诺丁汉、伯明翰、纽卡斯尔等城市演出。此外乐团还将前往德国,在纽伦堡、斯图加特等音乐名城举行八天的巡回演出。2007年4月乐团还将造访伊比利亚半岛,对这片古典音乐世界的新兴热土的再发现相信会是一段富有意义的旅行。2007年下半年乐团还将前往东亚,2008年的美国巡演也在紧张策划中。
  捷克爱乐乐团最近在日本发行的唱片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泽登内克·马卡尔指挥乐团在Octavia公司录制了德沃夏克、马勒、柴科夫斯基和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全集。乐团发行的第一张CD就获得了年度最佳唱片奖。而基瑞·贝洛拉维克指挥乐团录制的马第奴第三、第四交响曲的CD获得了2004年葛莱美奖。捷克爱乐乐团的唱片大部分都是在他们音响效果出色的鲁道夫宫德沃夏克大厅录制的。
指挥家:泽登内克·马卡尔
CONDUCTOR: ZDENEK MACAL
  美籍捷克指挥家。1936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四岁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后在布尔诺音乐学校和雅纳切克音乐学校(Janecek Academy of Music)学习,1960年以最高荣誉毕业。1965年获法国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大奖,次年又获纽约德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竞赛大奖。
  1972年,马卡尔首次在美国登台,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此后在美国和欧洲指挥了多场音乐会,包括了纽约爱乐乐团、费城管弦乐团、美国国家交响乐团、圣路易斯交响乐团、匹兹堡交响乐团、明尼苏达管弦乐团、休斯顿交响乐团以及波士顿、旧金山、达拉斯、底特律、亚特兰大、蒙特利尔和多伦多的交响乐团和管弦乐团。
  马卡尔曾在超过150个乐团担任客座指挥,包括知名的柏林爱乐乐团、皇家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巴黎管弦乐团、法国国家管弦乐团、瑞士罗曼德乐团、捷克爱乐乐团、维也纳交响乐团、斯卡拉管弦乐团、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德国汉堡爱乐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东京NHK交响乐团等。同时,他也经常出席世界各地举办的音乐节,包括维也纳、卢塞恩、爱丁堡、布拉格、苏黎世、贝藏松、雅典、蒙特勒、荷兰以及在波多黎各举办的卡萨尔斯国际音乐节等。
  马卡尔先后在密尔沃基交响乐团、科隆广播交响乐团和汉诺威广播交响乐团担任过音乐总监。后担任悉尼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和芝加哥格兰特公园夏季音乐节首席指挥。1992年担任新泽西交响乐团艺术顾问,次年担任音乐总监,同时还担任布拉格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
  他近期的音乐季包括与圣路易斯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费城管弦乐团、匹兹堡交响乐团、美国国家交响乐团、新大陆交响乐团、朱利亚管弦乐团、曼哈顿音乐学院的合作演出。与此同时,他也参与了许多国际性的演出,包括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多伦多交响乐团、蒙特利尔交响乐团、法国国家管弦乐团、法兰克福博物馆乐团以及西德广播交响乐团等。
  马卡尔曾在EMI、DG、Delos Supraphon,Koss和DG等唱片公司录制过许多唱片。包括他曾指挥新泽西交响乐团弦乐队为Delos唱片公司录制的德沃夏克的《圣母悼歌》、格里埃尔的《第二交响曲》和芭蕾组曲《红罂粟花》以及穆索尔斯基的一系列作品,包括《图画展览会》、歌剧《霍万希纳》中的曲目,《农民格列多克之梦》(选自斯克巴林对《荒山之夜》的合唱与乐队改编版本),所有这些唱片都受到了热切关注。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曾广播过马卡尔指挥的密尔沃基交响乐团以及新泽西交响乐团音乐会。
  2003年起,马卡尔接替阿什凯纳齐成为捷克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
大提琴家:王健
SOLOIST: JIAN WANG
  王健四岁开始随父亲学习大提琴,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学习期间,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中有他的特写。在斯特恩的鼓励与支持下,他赴美学习。1985年,王健进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师从大提琴家奥尔多·帕瑞索特。
  1995年他首次与阿巴多指挥的马勒青年管弦乐团合作,和马克西姆·文格洛夫一起演奏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大提琴二重协奏曲;翌年,在阿姆斯特丹与里卡尔多·夏伊指挥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演出并与该团一同赴中国演出。此后,与他合作过的乐团还包括费城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明尼苏达管弦乐团、NHK交响乐团、苏黎士音乐厅乐团、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圣切契利亚管弦乐团、马勒室内乐团和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在这些音乐会中,他与许多著名的指挥合作,如:迪图瓦、克里维恩、萨瓦利什、伯格兰、艾森巴赫、郑明勋、威格尔斯沃思和哈丁。
  王健是一位活跃的室内乐音乐家,曾在世界各地的许多音乐节演出:瑞士的韦尔比耶、日本的别府、英国的奥尔德堡和美国的坦格勒伍德以及纽约林肯中心的莫扎特音乐节。1994年王健与钢琴家玛丽亚-约奥·皮雷斯及小提琴家奥古斯丁·杜梅组成三重奏组。他们一起上演了最有声望的室内乐系列,包括在巴黎香榭丽舍音乐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和伦敦韦格莫尔演奏厅。他还举行大量的独奏会,于2000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参加了艾萨克·斯特恩八十寿辰的庆典音乐会。
  王健同DGG公司签有专属录音合同,与萨尔兹堡室内乐团合作录制了巴洛克专集。 他与克劳迪奥·阿巴多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和吉尔·沙汉姆录制的勃拉姆斯二重协奏曲,与汤沐海及葡萄牙古本江乐团合作录制的海顿两首大提琴协奏曲、与郑明勋、吉尔·沙汉姆及保罗·迈耶合作梅西安的《时间终结四重奏》,以及与皮尔斯、杜梅等合作的勃拉姆斯、莫扎特、舒曼的室内乐作品。
音乐会曲目
第一场:11月17日( 周六)
贝多伊奇·斯美塔那:交响组曲《我的祖国》
Bedrich Smetana: Ma Vlast
曲目介绍:
贝多伊奇·斯美塔那:交响组曲《我的祖国》
Bedrich Smetana: Ma Vlast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纳一首著名的作品,于1879年完成,历时五年之久。交响诗共六个乐章,每个乐章可作为独立的标题交响诗演奏,也可整体联起来演奏(约75分钟)。
  第一乐章:《维谢赫拉德》。“维谢赫拉德”是捷克一座城堡的名字,他象征着捷克人民光荣斗争的历史。整个乐章具有纪念的礼赞的性质,犹如全部套曲的庄严宏伟的序幕。全曲开始,在竖琴的引导于陪伴下,乐队以徐缓的速度奏出:“维谢赫拉德”宽阔肃穆的主题音乐。主题经过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的演奏逐渐扩展并达到强大的高潮。继而转入戏剧性的对比,音乐描绘了中世纪骑士们格斗的场景。之后,庄严的“维谢赫拉德”的主题再度出现并逐渐减弱最后结束在竖琴的音响中。
  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沃尔塔瓦河是流经捷克一条大河,被捷克民族称为“母亲河”。这是一首充满魅力的抒情诗般的交响音乐,也是斯美塔那所作的最为宜于人们接受的作品。1874年首次公演就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这首富有感染力的、流畅自然的e小调旋律在全曲中起着主导的统一的作用。而森林狩猎的音乐乡间婚礼的民间波尔卡与主题音乐有机的结合。乐曲最后转为E大调,显示了沃尔塔瓦河流向布拉格的更加壮阔于气势雄伟。《沃尔塔瓦河》经常作为单曲单独演奏。
  第三乐章:《莎尔卡》这首交响诗取材于民间传说,全曲构思而紧凑。先后出现几段不同场景的音乐如描写武士们坠入情网的优美旋律、武士残酷战斗的音乐。最后沙尔卡主题再度出现并结束了这一乐章。
  第四乐章:《捷克的田野和森林》这是一首描绘捷克大地的风光的交响诗。乐曲开始是广阔庄严的前奏,人们可以从中领略到捷克大地之美。然后,是捷克民间舞曲,欢快明朗的音调由弱到强,表现了在田野与森林自由生活与劳动的捷克人民自信的情绪,他们是捷克大地的主人,也是本章讴歌中心。
  第五乐章:《塔波尔》“塔波尔”是中世纪的捷克胡斯教徒战争时期为捷克的自由和反抗异族压迫的坚强堡垒。乐曲中采用了胡斯运动时的歌曲《上帝的战士,你们都是谁》使音乐具有历史色彩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全曲的旋律音调坚定而果断。节奏密集、声响强大,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六乐章:《布朗尼克》“布朗尼克”是布拉格附近遗作山美的名字。胡斯运动时,英勇的战士们在这里运动并壮烈牺牲于此。乐曲开始为胡斯歌曲的曲调,描写了胡斯的英雄战士们在布朗尼克山地行军的场景;然后出现山峦牧场的画面,仿佛胡斯战士们渐渐隐没;再后,乐曲描绘了他们为祖国自由英勇战斗的场面。尾声十分壮丽和雄伟。“维谢赫拉德”的主题再度出现,同胡斯歌曲的音调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人民必胜的坚强而乐观的信念。
作曲家介绍:
贝多伊齐·斯美塔那 (Bedrich Smetana, 1824-1884)
  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奠基者贝多伊奇·斯美塔那, 1824年3月2日生于捷克东南部的里托迈希。斯美塔那的音乐才能自小就已显露:四岁开始学小提琴,翌年便能参加四重奏演奏海顿的作品,六岁当众演奏钢琴并开始尝试作曲。中学毕业后,他自修音乐,到1843年他已决定献身于音乐事业了。1844-1847年,又到布拉格拜师学习。此外,他还写出不少圆舞曲、方阵舞曲、加洛普舞曲和波尔卡舞曲等作品,1851年通过李斯特的介绍出版的钢琴曲《六首特性乐曲》(列作品第1号),就是在这一时期写出的。
  1856-1861年间,斯美塔那住在国外——大部分时间住在瑞典的哥德堡,在那里组织乐队和指挥交响音乐会;还到德国、丹麦和荷兰等地成功地进行钢琴演奏。这五年间,斯美塔那一方面继续早年创作钢琴曲的经验,以充满诗意的捷克波尔卡舞曲形式写出了《回忆捷克》的钢琴套曲;另一方面创造性地运用李斯特的交响诗体裁,写出了《理查三世》(莎士比亚) 、《华伦斯坦的阵营》(席勒)和《雅尔·哈康》(艾伦什奈格尔)。这三首交响诗中的崇高激情和戏剧性,它那乐天和欢乐进发的场面成为他歌剧《被出卖的新娘》序曲的蓝本,所有这些也为他后来写出的范作《我的祖国》做好了必要的准备。1861年春,斯美塔那回到布拉格,就此几乎不曾再离开过捷克的首都。1884年5月12日,斯美塔那死于布拉格精神病院,葬在维谢格拉德公墓的捷克名人祠中。
  斯美塔那在捷克古典音乐方面所起的历史作用,可以同格林卡在俄罗斯音乐史上的地位相比,人们常把斯美塔那称为“捷克的格林卡”,这确是对他的十分恰如其分的评价。
贝多伊奇·斯美塔那:交响组曲《我的祖国》
Bedrich Smetana: Ma Vlast
安东尼·德沃夏克:“波尔卡”选自捷克组曲
Antonin Dvorak:Polka from the Czech Suite
安东尼·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04号
Antonin Dvorak: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 104
安东尼·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作品95号,《自新大陆》
Antonin Dvorak:Symphony No. 9 in e minor, Op. 95, “From the New World”
第二场:11月18日( 周日)
安东尼·德沃夏克:“波尔卡”选自捷克组曲
Antonin Dvorak:Polka from the Czech Suite
安东尼·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04号
Antonin Dvorak: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 104
-中场休息-
安东尼·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作品95号,《自新大陆》
Antonin Dvorak:Symphony No. 9 in e minor, Op. 95, “From the New World”
曲目介绍:
安东尼·德沃夏克:“波尔卡”选自捷克组曲
Antonin Dvorak:Polka from the Czech Suite1879年完成的《捷克组曲》,是德沃夏克极具民族个性的作品,常被人与其另一部作品《斯拉夫舞曲》相提并论。作品39号,包括Ⅰ前奏曲“田园”;Ⅱ 波尔卡; Ⅲ 索塞卡(小步舞曲);Ⅳ 浪漫曲 ;Ⅴ 终曲(富瑞安特舞曲)。
安东尼·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04号
Antonin Dvorak: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 104
作于1895年。本曲不但是德沃夏克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广受世人喜爱的大提琴协奏曲杰作之一。与初期的钢琴协奏曲或中期的小提琴协奏曲相比,这首协奏曲不但在作曲手法上更为明确和熟练,而且在乐器法的运用及构成技法的自由性上,均有显著的进步,另外本曲在风格上也比以前更显示出富于表现力的个性。 可以说, 德沃夏克先天所具有的丰富的旋律性创意,和后天对古典音乐造型的探索,终于在这部作品中结成了丰硕的果实。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快板, b小调。本乐章采用了比较严格的奏鸣曲形式,宏伟壮丽的第一主题和忧伤感人的第二主题相互对应,充满对祖国的眷恋。
  第二乐章 不太慢的慢板,G大调。 这可以说是从美国寄情于遥远的祖国的一首乡愁之歌, 也是充满了典型的波希米亚特色的伤感,是将大提琴这种 “会歌唱的乐器” 与作曲者抒情的天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十分杰出的乐章。
  第三乐章 中庸的快板,b小调。 这是用自由的回旋曲形式写成的充满蓬勃生气的乐章,也是巧妙地运用黑人灵歌旋律和波希米亚民俗舞曲节奏,把德沃夏克音乐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乐曲。此乐章表现了作者回归故土时的欢悦心情。
安东尼·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作品95号,《自新大陆》
Antonin Dvorak:Symphony No. 9 in e minor, Op. 95, “From the New World”
  在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交响曲中,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
  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应邀赴美。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5月完成的作品。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曲家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也有的版本译为“新大陆”或“新世界”交响曲)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序奏,慢板,e小调。 此序奏颇为宏大,其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一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至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乐章的引子部分由弦乐器、定音鼓和管乐器竞相奏出强烈而热情的节奏,暗喻了美国那种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乐章中另一段优美的旋律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心情的体现。
  第二乐章 缓板,降D大调。 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本乐章的第一主题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第三主题转为明快而活泼的旋律,具有一些捷克民间舞蹈音乐的风格。
  第三乐章 谐谑曲。从“海华沙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中得到启发,舞蹈由快而慢地不停旋转。音乐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轻快而活泼,带有跳跃的情绪;第二主题清丽、明快,富有五声音阶特色;两个主题彼此应和、模仿。 乐章的中间部分主题悠长而婉转,是典型的捷克民间音乐风格。
  第四乐章 快板,奏鸣曲式。 气势宏大而雄伟,这个总结性的乐章将前面乐章的主要主题再现,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彼此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抒发了作者想象中和家人聚首时的欢乐情景。乐章的主部主题由圆号和小号共同奏出,威武而雄壮;副部主题则是柔美、抒情性旋律,由单簧管奏出。这一切经过发展之后,形成辉煌的结尾。
作曲家介绍:
安东尼·德沃夏克 (Antonin Dvorak, 1841-1904)
  安东尼·德沃夏克 (Antonin Dvorak, 1841-1904),捷克作曲家,生于一个小旅馆主和肉商的家庭,十六岁时进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后入布拉格临时剧院 (后改建为国家剧院)乐队拉中提琴,并正式开始创作。首次为音乐界所注目的作品是表现爱国热情的赞美诗《白山的子孙》。
  翌年,辞去剧院乐队职务,到教堂作管风琴师,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从事创作,后结识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大力推荐他的《摩拉维亚二重唱》,使其在世界上流行。他还与汉斯·里希特、汉斯·封·彪罗、柴可夫斯基等人保持着诚挚的友谊。曾被邀九次访问英国,旅行德国、俄国,并亲自指挥作品的演出,倍受欢迎。
  1891年任布拉格音乐学院作曲、配器和曲式教授。同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荣誉音乐博士学位。1892年被邀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期间,他写了最著名的《新世界(第九)交响曲》。回国后,继续在布拉格音乐学院任教和进行演出活动。1901年升任院长。他的室内乐、序曲、交响诗、歌剧和歌曲等都是人们喜爱的作品。
11489651859935347.jpg (, 下载次数:67)

jpg(2007/11/4 17:37:00 上传)

11489651859935347.jpg

20071025094744785.jpg (, 下载次数:64)

jpg(2007/11/4 17:37:00 上传)

20071025094744785.jpg

最后编辑智灵 最后编辑于 2007-11-04 17:38:53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