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聊聊 LENNY(作者:CATS) [复制链接]

查看: 8201|回复: 33
1#
我对LENNY有特殊的好感,但是是因为一个比较特殊的原因,这个原因牵强得让我自己都觉得没有什么可能去客观评价他的作品————如果是讨论纯粹的音乐,我对他的了解甚至远远不及我热爱的大师Furtwangler。但也正是基于这一个特殊的原因,我迷信自己对他的作品乃至他的个人都能够有独到的犀利眼光。这不是因为对一位伟大艺术家的敬畏,而是出自对一位自己能够感同身受的艺术家的谅解和纯属感情上的支持。而且,应该有人愿意热心和关心于他的创作:如果不是北美大陆的他与欧洲大陆的古典皇帝相之抗衡,现代古典音乐界不知道将呈现出如何可怕的“世界大同”。
  作为古典音乐艺术家,他的水平高低暂且不究,他的存在和成功本身就是古典音乐界的一大幸事。
  古典音乐的世界里似乎不是太欣赏“多面手”,大凡对LENNY的评价都离不开“博而不精”这四个字:人们觉得他要么应该多些指挥,要么应该多些作曲。
  至于LENNY自己,显然他更渴望成为一个作曲家。可惜的是他同样难逃Furtwangler的厄运:为了名誉和生计不得不把一生中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在“指挥”的范畴,一朝终于痛下决心挥别指挥棒却为时已晚。LENNY虽然算是高产作家(至少他的作曲家地位是没有人不认同的),但是他影响力最大的作品却全部是1958年之前的早期的作品,而且局限于一些较小的领域————LENNY直至生命中的最后时光仍然在努力创作一部“真正的作品”。当然,因为她没有被最后完成,所以也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事实上他后期的音乐创作作品没有能够超越其音乐剧的层次,是否是因为才华的枯竭我们不得而知,但他错过了人生创作的黄金时间,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时常从他站在指挥台上接受听众的欢呼和鲜花的光彩夺目背后窥视到隐痛和遗憾。同样作为一名创作者,我深深地理解那种被创作的使命感时刻召唤却不能从命的痛苦,尤其是那种明明已经求得一丝空隙,却不得不面对思绪的枯竭————那不是痛苦,而是致命的一击。
  LENNY一定是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人世的。
  LENNY的作品看起来题材广泛,数量众多。之所以码下以上的文字仅仅为了不让别人或者自己对她们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尤其当指挥家和作曲家是LENNY同一个人的时候。
  道理上好象有些说不通,但事实是:指挥别人的作品是一回事,自己作曲是一回事,指挥自己作曲的作品更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回事。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贝多芬就是一个公认不能给予自己作品灵魂的指挥(当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LENNY无疑是最能够理解自己作品的指挥家,但正因为此,他显然无法把自己脑海里已经形成的概念同样清晰地向其他如演唱者,乐队等成员表达;他典型的酒神作风和情绪化的指挥方式也使“沟通”成为实际上的表达障碍。这与指挥别人的作品有质的不同:因为面对别人的作品,指挥家和乐团以及一切成员都是面对一堆未解的谜,他们可以共同地去揭开谜底————他们是站在同一层面的;但面对自己的作品,没有人可以免俗地愿意退居到再次探讨的层面。
  或许会有特例,但我不认为这些唱片中具有鲜活的灵魂。她们听起来不乏激荡的起伏,但却有奇特的冷漠,有些和我熟悉的LENNY大相径庭————她们有些听起来几乎有卡拉扬的味道。
  剖析自己的作品来为自己的作品灌入鲜血就象拿着利刃刺向自己,这不是敏感的LENNY或者Furtwangler能够达到的气度。对这点,我不想责怪LENNY,所以以下的所有评论文字都不是基于其“指挥家”的身份。
  如果仅仅是讨论LENNY的“作曲家”身份,有一点是饶不过去的:他的性取向————LENNY是位个人感情生活比较失败的同性恋者,而且,他是犹太人。
  我在这里无意讨论同性恋问题,也无意讨论LENNY的私生活。我的重点仅仅在于其对LENNY的作品的影响。讨论一个艺术家的时候把他的私生活牵扯进来看似八卦,其实就象很多时候有需要知道一位艺术家是男是女一样,一个艺术家的性取向同样决定了他的作品的深层次的意识形态,一个人的宗教信仰决定了他创作的最根本动机。我无数次地听见别人在我面前述说他在宗教和本能之间的苦苦挣扎,虽然我个人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极端的态度,但我不否认这一现象在同性恋人群中的普遍性,尤其是犹太人。LENNY的性取向问题虽然没有怎么被抬上桌面大肆张扬地供人探讨过,但他的音乐作品却毫无疑问将受到来自宗教和本能的双重影响。他的优秀作品大多创作于1958年之前,也就是他四十岁以前。无须多言一个血气方刚的英俊男子在那样的年龄会经历什么样的抉择或者说挣扎————尽管他的风流事迹贯穿着他的整个艺术生涯。
  虽然他一生中都在寻找与他有着共同语言的艺术知己,但却不时向欲望屈服;他深深地为同性所吸引,但又希望通过婚姻使自己显得有头有面————同性恋者的心理挣扎与自我认知、不可回避的社会、家庭与传统伦理下的压力这一切在LENNY身上都没有产生任何特殊性的结果。相对大多数人而言,LENNY眼中的世界是扭曲和令人迷惘的,他灵魂深处的绝望和憎恨就象鲜血一般在他体内流淌不息。这种憎恨的对象或许是他自己;或者是曾令他悲痛欲绝的劳利·比埃森;或者是迫使他的学生结婚生子的社会环境;更有甚者,他憎恨的对象一定曾经是造物主本身。他的绝望掩饰在其没有过丝毫收敛的情场风流事中————这不但是自我麻醉,而且是因绝望而生的报复心理使然。不是感同身受的人很难理解这种无可救药的弱势心理,自然也无法窥视其作品面貌后的真正的主控思想为何。
  作品的主控思想说到底是对艺术家个人世界的归隐,人们能否进入这一世界由艺术家自己决定。但有一点是无疑的:是由作品告诉艺术家真正的意义,而不是意义被艺术家强加到作品中。LENNY或许是一个热情和充满爱心的人,直到他发现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充满着不和谐和尖锐的矛盾。一个明智的创作者会明白他迫切于表达的作品使他自己感到震惊其实是想象和知觉高度统一的结果,但LENNY不在此列,这就是为什么他的作品中总是莫名其妙地充满着爵士和百老汇歌舞剧的味道————LENNY怯于面对他笔下的真实的自己,为此他不得不象永远用一块鲜艳的红色来装扮他心中的灰暗一样对他的音乐大加粉饰。如果听众的关注点仅仅在于表面上的喜气洋洋,聆听LENNY的曲作品会犹如面对一条沙滩上不停挣扎的快死了的大红鱼:它会让你烦躁不安,窒息而且不得其所。
  LENNY的思绪枯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违背了创作者至高无上的原则:相信自己作品的意义。艺术家没有责任疗治社会弊端,但却有“揭示真理”的神圣职责。我可以设想到当LENNY无数次自问自己“这是不是真理?我是否相信自己作品里的意义?”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但他没有办法每次把它们全都扔进垃圾堆然后从头来过。他没有胆量,也没有时间,更没有机会。一个艺术家在生活中可以自欺,但如果他连在作品中都不得不活在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里的话,他的艺术作品是不可能真诚而且有感染力的。
  综合以上的言论,当然不应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指LENNY的作品都是空洞无物而且充满谎言的,或者就应该是充满绝望和憎恨的。LENNY不是一位勇士,任何人都不应该怪罪一位处于弱势的人具有强势群体的行为模式,就好象你不能期望一位弱质女子能够赢得全球拳击大赛一样。然而他一直致力于缩短大众与古典音乐圣殿的距离,他一直勇敢地为自己和自己的同类疾呼和努力。他的作品或许是需要用特别宽容的眼光去对待,但他那样的胸怀和普度众生的美好心灵,至少在我是觉得自己没有权利去批评他的。
  LENNY和Furtwangler都离开我们许久了。
  如果真的可以回到那个年代,如果真的有机会,有那么一刻周围只剩下我和LENNY或者我和大师,我想我会站在起码一百米外远远的仰望大师而不愿去打扰他;
  而对LENNY,我想我会很乐意地和他坐在音乐大厅门前的台阶上,
  听他聊聊自己的心事。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07-06-26 16:43:07
分享 转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

回复: 聊聊 LENNY(作者:CATS)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

回复: 聊聊 LENNY(作者:CATS)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

回复:聊聊 LENNY(作者:CATS)

作者是否是个女人?
TOP
5#

回复:聊聊 LENNY(作者:CATS)

不是啊。老兄怎会.......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

回复:聊聊 LENNY(作者:CATS)

作者老写八股文章,实在乏味!
TOP
7#

回复: 聊聊 LENNY(作者:CATS)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8#

回复:聊聊 LENNY(作者:CATS)

上午正好听了他的勃一交,感觉在模仿瓦尔特.
TOP
9#

回复:聊聊 LENNY(作者:CATS)

作者的文章八不八股还在其次,只是很多文章过于推崇富特文格勒,对托斯卡尼尼和卡拉扬多有贬低,让人不舒服。
TOP
10#

回复: 聊聊 LENNY(作者:CATS)

原帖由 山东大王 于 2007-6-26 20:45:00 发表
原帖由 桂猪 于 2007-6-26 20:34:00 发表
作者是否是个女人?

判断性别有古方法,那就系看他(她)是否喜欢传别人滴话,乐此不疲滴一般都系“她”


回答得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