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胡咏言 << 红河音诗>><<哀牢狂想>> [复制链接]

1#
[upload=jpg]Upload/200721137580684.jpg[/upload]

张难:D商调小提琴协奏曲《红河音诗》
1 奋
2 和
3 欢
小提琴:梁大南
4 张朝:钢琴协奏曲《哀牢狂想》
钢琴:韦丹文
张难1933年生于昆明。学生时代深受昆明歌咏活动影响,使一名出色的小歌手——可见健康的群众歌咏活动对提高本国音乐家的水平和本国民众的音乐素质很有促进。解放初期在云南省文联音乐干部训练班学习,师从杨放先生,后投入火热的农村土地改革和矿山民主改革,创作了一批群众歌曲。1952-1982年前后在个旧市工会宣传队和红河州歌舞团任作曲、指挥、团长,这期间曾深入云南各地,经常在山区跋涉,收集整理了大量民间音乐。1982-1984年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师从陈铭志教授。1985-1993年在云南省艺术学校任作曲、民歌、欣赏教学。
    张难扎根于云南深厚的民族音乐土壤,50年间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创作从群众歌曲、歌舞剧逐步发展到交响组曲、交响协奏曲,先后创作了《索玛花之歌》(《马缨花》)、《新节米之歌》等三百多首歌曲,《栽秧鼓》、《红河猎歌》、《吹鼓招亲》等歌舞剧,《哈伲情歌》、《过山调》、《跳鼓》等器乐小品,《红河组曲》、《花灯组曲》、《垤施歌舞组曲》等器乐组曲,以及小号协奏曲《火把节之夜》、小提琴协奏曲《红河音诗》等等。他的音乐始终面向国内普通听众,从不追求国内听众还难以接受的国外现代音乐审美,却清新、纯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优美动听,雅俗共赏。
    D商调小提琴协奏曲《红河音诗》是张难音乐创作的顶峰,与陈钢、黄安伦、王西麟等人的作品一起成为中国小提琴协奏曲的一流杰作——这种用传统技法和民族素材写成的古典音乐力作在国内仍有很大创作空间和市场空间,仍是相对最受观众欢迎的作品,今后仍需不断充实。
    第一乐章《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用奏鸣曲式写成,引子深沉雄健,像是在历史的沉思和召唤中觉醒。主部主题铿锵有力,富于节奏动力性,堪比世界级的交响乐主题,表现人民奋斗拼搏的精神。副部抒情歌唱,展开部运用赋格手法,把激越艰辛的情绪推向高潮,再现部更为热烈。尾声的调性变为大调色彩,气势磅礴,壮丽辉煌。
    第二乐章《和》,“和为贵”(孔子)。第一部分的引子仿佛山谷的回声,潺潺流水声,把人们带入明媚的大自然中,怡然自得地用山歌与大自然亲切对话。第二部分令人更加心旷神怡。第三部分高八度再现山歌主题,更加飘逸洒脱。尾声静谧辽远,宛如“天人合一”。
    第三乐章《欢》,“四海之内皆兄弟”(孔子)。用奏鸣回旋曲写成,是一个节庆场面。主部奔放有力,第一插部活泼诙谐,第二插部纯美动人,尾声与第一乐章的引子相呼应,又响起召唤式的铜管,男女老幼一起同乐后开始豪迈的新生活……
    张难的妻子马静峰是位被称作活录音机的民族音乐工作者,多年大山里的生活使她已然成为一位装满一肚子民歌的歌手。他们的儿子张朝1964年生于云南个旧,民族音乐的精神从小就注入他的灵魂。张朝幼时曾随父母去“五七”干校劳动,7岁起学习钢琴,曾得到朱工一、杨峻、周广仁的指导,11岁在全省少年文艺调演中登台独奏,12岁起随父学作曲,1978年考入云南省艺术学校学钢琴,16岁写出处女作《海燕》、《诙谐曲》,并在1983年首届“聂耳音乐周”上公演,随后《诙谐曲》发表于《音乐创作》,18岁与交响乐队成功演出了刘敦南的《山林》钢琴协奏曲。1983年以钢琴专业毕业于云南省艺术学校,并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先后学习作曲、钢琴,1987年以双专业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并留校任教,1998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研究生班。
    张朝的创作涉猎广泛,包括交响乐、民族器乐、室内乐、舞剧、歌曲、影视音乐及大型广场艺术音乐等,如《扁担谣》、《同在一片蓝天下》等歌舞音乐,《风求凰》等影视音乐,《阿茨与罗作》、《村野剪影》、《雪山舞曲》等管弦乐,《春嬉》等电脑音乐,《世纪鼓声》、《春天来了》、《风》等歌曲,《图腾》、《山晚》、《滇南山谣三首》等室内乐,《晨》、《山寨之夜》、《古谣》等民族器乐,以及东亚运动会闭幕式等广场艺术音乐。他概括自己的创作三部曲为“意象”、“觅音”、“记录”,并说“文学就像人的嘴,绘画好似人的表情,音乐犹如人的眼睛”。另有一张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的中国当代作曲家作品经典张朝专辑,包括第一弦乐四重奏《图腾》等作品。
    完成于1996年的钢琴协奏曲《哀牢狂想》原名《山川行》,1996年11月由作曲家自己独奏首演于北京音乐厅。与《梁祝》类似,至今相对水平最高、最受观众欢迎的中国钢琴协奏曲仍是《黄河》这种西洋传统技法加中国民族素材的作品,目前比较出色的作品都属此类,包括刘敦南、杜鸣心、黄安伦等人的钢琴协奏曲以及张朝这部《哀牢狂想》。
    《哀牢狂想》用奏鸣曲式写成,音乐素材取自滇南哈尼族古老的“哈巴”。主部凝重有力,表现了哀牢山的磅礴气势和一种顽强坚韧的精神。副部深邃如歌,委婉而辽阔的旋律,是对美好人性回归的呼唤。展开部将主题进行了充分的发展,音乐时而坚毅果敢,时而忧心如焚,在戏剧性冲突到达高峰时,由副部派生出来的,充满激情的旋律,把音乐推向矛盾发展的高潮。之后是一段具有内心独白式的抒情华彩段。主部再现后进入第二展开部,富于动力的托卡塔与花彝鼓舞节奏催人奋进,最后主副部同时交置出现,汇成宽阔、辉煌的尾声。
    张朝的妻子亢竹青同样出身于艺术世家,从小深受各种音乐艺术熏陶,她虽是北方人,但对西南民族音乐悟性颇高,作品有《钢琴三重奏》等。根据四川彝家山寨姑娘的民间故事改编的音乐剧《甘嫫阿妞》由他们夫妇以及老父张难共同创作,全家出动,将于2007年春季上演。
    张难两代世家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作曲家,他们的音乐充满民俗气息又不失高雅的情操,代表着一条扎实、自然、健康的可持续的中国音乐发展道路。说不定数年后张难父子的作曲才华将有第三代传人……
分享 转发
TOP
2#

没听过
我去留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