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jpg]Upload/200511251530383602.jpg[/upload]
借E版两幅图
我喜欢听二胡曲,大概与中学自娱自乐的拉过两天二胡有关。但说到底,也仅仅是喜欢而已。听力又差,这让我想起一次与WINKLL 阿泰听音的尴尬局面----连放了两遍硬是没听出松香味,回来后努力修炼耳朵,到现在也不知道松香味与擦弦声可否划上等号:(所以在这里胡言乱语都与个人的理解能力有关,不违心只唱颂歌。
先说外观:可用靓丽评价,感觉比以往的封面设计都好,也好于我所见到的其他录音公司的设计,清晰通透的异国风情照片、凸印的立体感文字的确养眼。拿在手里又感到若有所失:内页是不是少了点,如果增添几页歌词大意,是不是好些呢?
录音和演奏技法不容置喙,都是大家之作,我等只能欣赏、享受 。
说到配器,感到不太习惯。传统的二胡独奏,也只有扬琴作陪,而且明显是配角。本碟的配 器繁多,古今中外汇聚且诸多名家力捧。我以为有喧宾夺主之嫌。也许这是个发展方向,钢琴伴唱京剧初始也未必叫好,但终被人接受。
就二胡曲而言,我还是喜欢听传统的曲目诸如 江河水 、二泉映月、豫北叙事曲、病中吟、秦腔等。静时欣赏这些曲目,可以“看”到演奏家的运弓和表情,不可搞副业。而本蝶则可边上网边听,一举两得。
另外我自己喜欢听不到琴同共鸣声的演奏,本蝶有类似高胡的木器声,个人喜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