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神舟六号”不是央视的真人秀 [复制链接]

查看: 2470|回复: 8
1#
南方都市报专栏

  中央电视台的李咏,在前段时间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到自己对央视的深厚感情,大意是,他离开央视大楼时总要开着车绕它几圈,在心里想,咱妈太不容易了,要拉扯这么多孩子……此时,我想,宏伟的央视大楼,或者说,央视妈妈,一定也在慈祥地看着这个孝顺孩子在绕膝撒欢。这一道北京的亮丽风景线,不由得让我想起一句古老的家训:家和万事兴。

  有人说,呸,央视也给我一辆李咏的保时捷,让我过上顶级的奢华生活,我何止是叫它妈。这话有点过分,保时捷不能动辄和奢华扯上边,最贵也就1500万一辆;主要是油钱这么贵,还乱绕弯路,这显得奢华。不过,也得理解万岁,有辆保时捷,不多在路上跑,只停在家里,太浪费了。

  央视的工作人员,总共有多少辆保时捷级别的跑车,其实是值得统计的。可是,从崔永元的《不过如此》里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这种统计无法完成,“我们电视台的人数不好统计,你像一般干活的每个岗位大概有25人,但是吃盒饭的有140多个人,发奖金的时候有2200人。”一个岗位就相当于一个小型国企的规模,就不用说整体呈现出来的利益团体的巨大数量了。

  我说利益团体并不是贬义,凭自己的劳动收入买保时捷,再凭自己的劳动收入买汽油在路上兜风,正大光明。我有钱了,也会买的,还会买红色的,显眼一点。只不过,这2200人的奖金,是通过垄断新闻资源得来的,也就是说,其中个人的劳动成分是很低的;在公平竞争的情势下,李咏也许就只能开着一辆宝来,一下班就抄近路回家了。这种新闻垄断,央视的白岩松说得比谁都精练:就是把一条狗放在央视,它也会成为名狗。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名狗。

  有一条新闻可以证明公众的钱如何通过新闻垄断进入央视的奖金库——“中新网9月20日报道,央视广告部的相关人士透露,‘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直播的广告招商方案已经出台。但飞船发射当天具体的广告价格到目前为止尚未最后确定,估计应该是5秒200万元左右。此外,据了解,‘神舟六号’系列宣传另外还有三档套播广告,其价格分别是5秒256万元、15秒476万元和30秒856万元。‘神舟六号’广告招商方案将广告时间安排在三个阶段:9月12日至‘神舟六号’发射的前一天为‘为神州腾飞喝彩’主题宣传阶段;发射当天、太空飞行及返回当天为直播阶段;‘神舟六号’回收成功次日起的10天内为成功庆贺阶段。这些广告将被安排在CCTV-1、CCTV-3、CCTV-4及新闻频道播出。”

  “神舟六号”的发射允许商业活动介入,收回研发成本,这是可行的选项,火箭推进器,“神舟六号”,可以喷涂多少广告?再统一由国家提供信息源给所有电视台,广告分成。如果“神舟六号”事关“国家形象”与“国家实力”,一定要去商业化,那么,中央电视台的天价广告还是停掉吧。

  发射“神舟六号”,即使中国现在阔了一点,也是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个成本,会摊到每一个纳税人的身上。我们都出了钱,研发人员贡献了他们的智慧与忠诚,最后,钱全让央视赚走了!——而且是无论发射情况如何,它都可以稳赚一票。世上有比这更古怪的事情吗?
分享 转发
TOP
2#

你们又帮它做了一次广告,李咏是谁?
TOP
3#

李咏的、秧视的节目基本不看,就是因为它们都不是。。。。
TOP
4#

中央电视台的李咏,在前段时间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到自己对央视的深厚感情,大意是,他离开央视大楼时总要开着车绕它几圈,在心里想,咱妈太不容易了,要拉扯这么多孩子……

男人发嗲
TOP
5#

呵呵,秧视是狗窝。
TOP
6#

吴准笑 在 2005-10-13 11:38:43 发表的内容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中央电视台!(转载
以揭露腐败和各种时弊著称的《焦点访谈》,大多揭露的是一些偏远县(市)企业、个人制假贩假、官僚主义主义等方面的“小“问题。很少对一些腐败权贵的“大“问题进行大胆揭露。


在这方面,央视确实只敢动动小虾米,大鱼他们是 不敢碰的。但是这不是央视的错,连公检法、纪委或者监察部都管不了、不敢管的事情,你怎么能要求一个电视台去充当正义的法官?

再说,在现行的体制下,央视能动动一些“小虾米”已经不错了。你去看看那些地方台,哪个不是天天在风花雪月,有几个敢报道本地事件的真相的?
TOP
7#

央视我天天看,李咏不喜欢。

垄断有垄断的好处,况且综观世界,很多国家都是一台独大的,比如日本的NHK,英国的BBC。但是如何处理“垄断”和“竞争”的问题,让“垄断”不至于成为“臃肿”甚至“腐败”才是关键。

现在的国内电视台,至少在新闻和体育报道方面还真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央视的新闻频道、体育频道的影响力大。不知道楼上几位不看央视都看什么?
TOP
8#

看广东竞赛台,看香港翡翠明珠本港台
TOP
9#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中央电视台!(转载
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电视台,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电视事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了很大作用,有目共睹。但是,长期独家垄断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垄断必然效率低下、缺乏创新、难以体现公平、容易滋生腐败。电视独家垄断的最大弊端是节目质量平庸化,对受众及广告客户的不公平。节目质量的平庸化,是因为没有别人敢抢央视的饭碗,经营者可以高枕无忧,节目质量再差也不会对其获得高额的收入产生任何影响。
  
    一、节目质量日渐平庸化
  
    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电视台,应当具有国际水平,与国际上的知名电视台相抗衡。而其实际水平怎么样,我们可以看一看近年来一些栏目的表现:
  
    金牌节目《春节晚会》,十几年来一直走下坡路,没有几次赢得全国人民的喝彩?实在无招(几十年形成的条条框框和固有模式无法打破,每年下的工夫也不小,不能说粗制烂造)就抛洒大把的金钱营造豪华的躯壳,企图掩饰匮乏的创意与内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快到零点时,主持人高兴的宣布:“据央视索夫瑞调查中心的调查数据,春节晚会的满意度为98%。“。自己办的调查中心能不说自己好吗?这么快数据怎么来得?真实吗?然而央视以外的报纸等其他媒体却是批评文章铺天盖地,批评之声不绝于耳。这能说观众满意吗?
  
    过去收视率最高的栏目《新闻联播》,近年来已经概念化、公式化,内容大致由几项组成?新闻联播=领导人国事、公务、事务活动+各种会议报道+各项成绩报道。对重大事件报道缺乏敏锐性、时效性。
  
    以揭露腐败和各种时弊著称的《焦点访谈》,大多揭露的是一些偏远县(市)企业、个人制假贩假、官僚主义主义等方面的“小“问题。很少对一些腐败权贵的“大“问题进行大胆揭露。成克杰、胡长清案件的报道均是在结案后才报道的。全国反腐败大案要案有几起是由《焦点访谈》揭露出来的?恐怕没有!老是在一些小问题上做文章,长此以往,对腐败官员能否真正形成舆论监督?
  
    拍摄时就大炒特炒的《笑傲江湖》(后来拍的《西游记》续集问题大致一样,暂且在此不表),低劣的质量播出时赢来了全国一片骂声,就连金庸老先生也颜面无光,不得不感叹错已!央视不愧是大哥大,“我自岿然不动“-反正广告赚了约1.4亿,虽然不好还是赚了个大价钱,把我奈何!这是垄断的功劳。其他单位能实现这样的收入吗?
  
    平心而论央视的节目在全国的评奖中获奖不少,比兄弟省市台气派的多。你要明白央视具有与兄弟台无法比拟的地位和财力、人力,物力,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如何做龙头老大?况且评委也多由央视把持,然而仔细想一想,央视有多少节目在国际上拿了大奖?做为国家电视台如果有真工夫应该去与国际上的电视台去比,而不是与国内兄弟省市的小兄弟去争三夺四。
  
    央视的现场直播水平实在不敢恭维。香港回归、“三高“演唱会、庆祝申奥成功当晚活动的现场直播,许多画面切换的杂乱无章,使人看的一头雾水。香港回归到现在已经几年时间了,现场直播的水平怎么一点没有提高。甚至不及凤凰卫视的直播水平。
  
    直播张健横渡英吉利海峡的电视信号水平和直播穿越太湖大桥飞行的电视信号质量一样(两次直播间隔了相当长的时间),图象时隐时现,没有任何提高,主持人只能在荧屏上连声恳求大家原谅?每月腰包装那么多银子,干出这么差的活,还好意思让大家原谅。这就是国家电视台的水平,不知道央视这帮人平时是否在练基本功?
  
    二、功利性倾向日趋严重
  
    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的喉舌,首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政策,服务于全国人民,服务于大众。其定位不应当是纯商业性的电视台。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切活动无不充斥着金钱的味道。向“钱“看的倾向愈加严重。
  
    (一)严重扭曲广告市场价格。
  
    央视广告的价格高,人人皆知。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再不合理也得接受。央视还会说“就这我还看有没有时间给你安排?“。先说广告“标王“,创下了中国广告业的“奇迹“。价位最高,高的离谱,导致企业倒下去的也最多。山东的“秦池酒“争得个“标王“,一个县级小厂当年要为央视付出广告费约3.2亿元之多,甚至县上的财政收入也要拿来交广告费。有人算过一笔帐,全国的酒民每人当年要喝2斤“秦池酒“才能“帮助“付清央视的广告费,不要说厂家有什么利润。这使我想起了当年东北“君子兰“疯狂爆涨的价格。这样荒诞的事情可以创吉尼斯世界记录。“秦池酒“、“孔府宴酒“、“爱多“VCD已销声匿迹。当然这些企业也在央视风光一时,今天落到如此地步,央视不能不说是功臣之一。央视也可以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由于几个“标王“拖欠广告费,央视才不得不取消了“标王“招标活动。作出这样唯利是图的事情,是国家电视台的理性行为吗?
  
    2000年全国电视全行业广告收入约380亿元,央视就占了40多亿元,多么高的垄断利润!
  
  
  
  



  
  (二)收费昂贵的声讯电话,老百姓深恶痛绝。
  
    中国电信为正名声,宣布不再代收声讯台话费。而中央电视台各个栏目利用老百姓对中央电视台的景仰心理,以极少的奖品为诱饵,鼓励观众打热线电话,而热线电话都是与168声讯电话联袂的。《春节晚会》上,将近零时,女主持人笑脸盈盈,红唇白牙高兴地宣布全国各地打进168热线的电话达到了400多万个。按每个电话每分钟1元计算,可收入400多万元,央视可分成数百万元(分成比例不得而知),白花花的银子又来了,腰包又要鼓起来,女主持人能不高兴吗!《春节晚会》收入可观,更不要说央视平日的几十个栏目长年累月的热线电话费收入有多少。现在一些普通企业为了搞好对消费者的服务都开通了800免费电话,央视如果真正为老百姓服务就应当开通800免费电话,取消与168声寻台的联系。
  
    央视的各个栏目许多都打着金钱的“标签“,各种赞助充斥眼球。主持人也不忘开发利用自己的价值趋之若骛地出书捞一把,写出的书几本有育才教人的价值?赢来的大多是读者的不嗤之声。
  
    三、避重就轻,哗众取宠
  
    澳门回归一周年的庆典、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到北京,这么重大的活动央视漠视观众的热情,不做现场直播,不作追踪报道,老百姓只能去看凤凰卫视。这与首先要服务于党的事业的职责是否背离?经常却搞什么“钱江观潮“、“水下考古“、长达几小时的“罪犯庭审“等商业性直播,哗众取宠。凤凰卫视节目为什么受欢迎,央视应当找找原因。
  
    四、节目*数量取胜,缺乏创意
  
    中央电视台的频道已从一个开办到十一个,栏目也芸芸众生,可谓规模不小,但许多栏目普遍缺乏创意,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几乎没有。广东电视台在全国独创性地拍摄了《生存大挑战》节目,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而《实话实说》把参与者请来对节目横挑鼻子竖挑眼,大谈该节目商业化太浓。央视能整出这样的节目吗?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动物世界》等节目里的内容央视能自己拍出来吗?大多是买人家BBC、CNN的,何时能把自己的节目卖出去赚些美元,这才见真工夫。
  
    五、容易滋生腐败
  
    没有监督的权利容易产生腐败,这是一条真理。因为,全国各个电视台、各个影视制作单位、各个企业打广告、一些个人想实现自己的发财梦、名星梦,要上央视的节目,不攻关怎么能走进央视的“龙门客栈“?许多电视剧为了能在央视播出,均打上了与央视联合拍摄的招牌。攻关*一张嘴皮子能行吗?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做后盾!
  
    今年,央视的记者随中国质量万里行到西安去打假,在野玫瑰电脑城被打坏了摄象机,央视记者索要了5万元修理费,实际只花费了3000多元,剩余的几万元未退还,直到事主告到法庭,才退出剩余的钱(详见《华商报》报道)。
  
    六、缺乏客观公正
  
    在普通老百姓的印象中,中央电视台是神圣地、公正的,其实不然。
  
    “日航“事件,《经济半小时》曾采访事件的中方主要当事人,后因当事人不满央视断章取义的歪曲报道,在《中华工商时报》上揭露央视采访中不理睬当事人意见,不顾事实,主观臆断的种种行为(详见《中华工商时报》报道)。
  
    河南淮阳县粮食局长雇凶杀人案中受到诬陷的县委书记李华亭,据说接受《焦点访谈》采访说了一些“与中央不一致和不符责任的话“被撤职。案件真相查出后,蒙受不白之冤的李华亭回忆,没有说过与中央不一致的和不负责的话,完全是《焦点访谈》对他谈话的剪辑形成的(详见《检察日报》等相关报刊报道)。
  
    出现这样的失误谁来负责,谁来监督央视?
  
    七、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据《北京晚报》报道,中央电视台正式职工编制为2800人,非正式编制辅助人员为4500人。崔永元在其所写《不过如此》一书中透露:“我们电视台的人数不好统计,你像一般干活的各个岗位大概有25人,但是吃盒饭的有140多个人,发奖金的时候有2200人,有一次台里说,有一个出国名额,谁想去,填一个表吧,填了10000多张表。“。由此可见一斑,典型的官僚机构,人浮于事,怎么可能高效率多出精品。
  
    实践证明,独家垄断经营与今天的市场经济体制是背道而驰地。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许多行业打破垄断经营,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老百姓也从中得到了许多实惠,如中国电信、交通运输、金融业等。中国的电视业要走向世界,必须打破独家垄断的局面。将现在中央电视台一分为二,成立国家电视一台、国家电视二台,形成充分竞争。这样仍然可以保证舆论宣传继续掌握在国家手中。无论是从现在还是从未来看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能的。申奥已经成功,庞大的电视转播*现在的央视一家是难以承担的,应当及时成立国家电视二台,互相制约,互相竞争,强化内在动力,才能提高节目质量,多出好作品,多出精品,圆满完成党和人民、时代赋予的任务,早日参与国际竞争,占领国际电视市场,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播向五大洲,提高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地位。
最后编辑吴准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