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華山論劍--大師們的舒伯特《偉大》交響曲錄音- Introduction [复制链接]

查看: 3723|回复: 23
1#
以下都是台湾乐友GUSTAV CHEN的连载文章。还在每日更新
转载下来,望同好喜欢

應觀眾點播,就我CD在身邊的《偉大》交響曲版本,做一點簡單的介紹。
Blue97兄在他的網誌中正好也有就《偉大》的二三事做的評論,所以這邊儘量會著重一些版本上的論述。

舒伯特的第九號交響曲《偉大》相較於《未完成》,不僅篇幅加倍,每個樂章也都非常長,樂句反覆不停,指揮家就算有兩把刷子,如果落入照本宣科的泥淖,很容易便會將這首交響曲搞的又臭又長,讓聽的人頭昏腦脹,索然無味。

第一樂章行板部分的鋪陳,到後半稍快板的轉折,如果指揮家沒有充分把握那種緊湊感與戲劇般的起起伏伏,就會步上這般窠臼,第二樂章亦然。第三樂章放慢速度或者可以架構出完整的面貌,但是容易變得活力盡失;相反的,速度拉得很快,如果樂團在演奏上出了問題,大概只能紊亂的帶過。第四樂章的張力與速度也是要維持的很好,某些地方要利用彈性速度,有的地方的低音需要強而有力,指揮的控制力也要很好,不然失衡的狀態下樂團的演出會變得雜亂無章。就以上來看,要將《偉大》演奏得好,又要興味盎然,的確不容易。

以下將介紹托斯卡尼尼、福特萬格勒、阿本德洛特、阿亨達、華爾特、老克萊巴、克納佩茲布許、貝姆、克勞斯、史坦伯格、克利普斯、布列赫、笵坎本等指揮家的《偉大》交響曲版本。

(未完待續)
分享 转发
TOP
2#

[upload=jpg]Upload/200592918311365278.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9291831243181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92918313465482.jpg[/upload]
華爾特
根據紀錄,華爾特的《偉大》錄音有5個:(1) 1938年,倫敦交響;(2) 1940年,NBC交響;(3) 1946年,紐約愛樂;(4) 1950年,斯德哥爾摩愛樂;(5)1959年,哥倫比亞交響。市面上最常見的兩個,就是 (1) 與 (5) 的錄音,而這些錄音中,據說是以紐約愛樂的版本獲得的評價最高。無論如何,華爾特在他的指揮當中都流露出一個溫暖的特質,呈現出《偉大》在龐大厚重的樂思中浪漫的一面。1938年9月11-12日的版本呈現的是一股有衝勁,較為激昂的《偉大》,隨著時間的過去,《偉大》的張力依舊,不過又多了更多的光澤與溫暖氣息,這是華爾特與眾家大師頗為不同的地方,也是他的《偉大》版本最值得細細品味的部分。
克納佩茲布許"Kna" 留下的舒伯特交響曲錄音以《未完成》較多,《偉大》則少的多了。CD應該看得到,買得到的大概都是1957年10月27日與維也納愛樂的現場錄音,相較於一些音響不厚重的演出,克納佩茲布許的這個演出可說是有如邁著如巨龍般的沈重步伐,第四樂章速度算很慢的,而其他的樂章不會過於緩慢,整曲皆如波濤般洶湧。克納佩茲布許的貝多芬、布拉姆斯與布魯克納交響曲的音響都頗為沈重,在龐大骨架下的是一種爆發的力量,舒伯特的《偉大》也是這樣。克納佩茲布許的這份演出是一個聽起來頗為耗神,但講歸講,這仍是一個相當傑出的版本,喜歡的人聽了可能會著迷其中,如要收藏,推薦的是Altus復刻的CD。

(未完待續)
TOP
3#

这两幅面是谁画的?

[upload=jpg]Upload/20059292324417560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92923251193994.jpg[/upload]
TOP
4#

眼睛象Isaac Stern。
TOP
5#

[upload=jpg]Upload/20059291950818612.jpg[/upload]

这是小舒吧
TOP
6#

希魔。
TOP
7#

小贝?
TOP
8#

哈哈,就是希特勒
TOP
9#

[upload=jpg]Upload/2005929182699779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92918261932834.jpg[/upload]

孟格堡
孟格堡的《偉大》交響曲現存者皆為與音樂大會堂錄製,筆者知道的有1942年11月 (Tahra) 與1943年6月16日 (各大小廠) 這兩個版本,聽過的則是前者。孟格堡的詮釋一如他的指揮風格,厚重、廣泛運用彈性速度,大體上是可圈可點,只是一些地方聽來就有點鈍重或是冗長,例如第三樂章的速度因為節奏放慢,相對那種窒礙難行的感覺就浮凸出來了。

布列赫
布列赫以前筆者有在網誌中介紹過這位德國指揮家,他留下的《偉大》錄音有二:1927年11月與倫敦交響,以及1950年6月4日與柏林RIAS交響。布列赫的詮釋簡潔有力,屬於偏快類型,兩個錄音相隔20多年,不過整體感覺都類似這樣。倫敦交響的演出有些地方不怎麼拘於小節所以有點凌亂,柏林RIAS的演出就不會了,要不是比較少人注意到這位老大師,不然他的這份錄音也可以在《偉大》的版本風雲錄中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阿本德洛特
阿本德洛特的指揮特質就是快-慢-快這樣的大幅彈性速度運用,還有抒情與壓倒性的推進力量。1949年9月18日與萊比錫廣播交響樂團的演出就是這樣的典型例子。在樂章中的起伏轉折,在他增強戲劇性的效果下,《偉大》一曲呈現非常緊湊而富有張力的感覺,只是第四樂章在某些地方的張力感覺薄弱了點,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除此之外,錄音好,整體表現佳,氣氛掌控得宜,讓人可以聽完整首《偉大》而不會感到疲倦沒力,這正是值得一聽之處。
[upload=jpg]Upload/200592918285196330.jpg[/upload]
TOP
10#

不是小舒
大家看看他眼睛,感觉象谁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