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音乐唱片
»
关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美好记忆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1
2
下一页
查看:
4760
|
回复:
12
关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美好记忆
[复制链接]
查看:
4760
|
回复:
12
发送短消息
UID
7249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阿龙
阿龙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9064
积分
9064
性别
注册时间
2002-01-19
阿龙
论坛博士后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05-11 21:49
|
只看楼主
一:阅读
1979年,还在读大二的我,从当年的《外国文学》杂志上第一次读到了前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深受震憾,得知单行本不久将要发行,立刻让在北大读书的同学为我留意。没有多久,单行本寄到了,再一次细读,仍然深深为五个女兵的牺牲所感动。这以后又买了瓦西里耶夫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未列入名册》。他是我最喜欢的苏联作家之一。
二:电影
1983年,央视播出了前苏联于1973年拍摄的,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电影改编得非常成功,尤其喜欢热妮亚与丽达。她们与德国兵枪战的场面像梦一样美好。而她们的牺牲是我最不忍看到的镜头。这部电影央视播过多次,每一次我都没有错过。
三:观摩
1986年1月,在广西电影厂参加一个学习班,期间观摩前苏联的多部电影,记得有《恋人曲》《列宁在巴黎》《命运的嘲弄》《叶尔绍夫兄弟》《不道德的女人》《白比姆黑耳朵》《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最爱看的还是这部。当时的电影学院教授周传基讲授电影符号学,也最喜欢拿这部电影举例。它使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苏联的电影美学。
四:电视剧
2005年5月,中国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央视黄金强档播出,我破天荒地每天按时坐在电视前等着这部剧集。我心里对它既期待又恐惧。我非常担心心目中最美好的记忆被粗制烂造的商业化产物所破坏。看到今天已过了一半,还不到总结它的时候。初步印象是中规中矩,里面有些很滑稽的段落,生硬而别扭,希望在后半部分能渐渐好起来。
当最爱的热妮娅在子弹和落叶中倒下时,希望二十年前的那种悲伤能重新回到我的心中。
阿龙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9993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下海捉鳖
下海捉鳖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1664
积分
1664
性别
注册时间
2005-01-19
下海捉鳖
论坛博士后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05-15 11:46
|
只看该用户
这个电视剧应该和俄罗斯合作共同制作就好了。。。
演员还行,热妮娅太新潮了。。。导演?选景?
电脑制作的痕迹太明显。。。。
下海捉鳖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766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edward
edward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19720110
帖子
240
积分
24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11-27
edward
论坛博士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05-15 12:36
|
只看该用户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都让我在中学时代深深感动。施季利奇和五个女兵甚至影响了我的人生观。苏联的大师同样令人感动。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68220
精华
166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山砍柴
上山砍柴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13816
积分
14717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06-03
上山砍柴
论坛博士后
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05-15 12:50
|
只看该用户
为什么要影响下去?现在中国文化开始影像俄罗斯了,虽然范围很小。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68220
精华
166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山砍柴
上山砍柴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13816
积分
14717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06-03
上山砍柴
论坛博士后
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05-15 12:09
|
只看该用户
我成长的时候,《黎明》已经过气,因此没给我特殊的感觉,只是在图书馆里翻阅过若干片段,看过一点相关的评论。
现代俄罗斯作品,我喜欢的还是《静静的顿河》,那首充满血腥味的序诗,一下子把全书的气氛燃烧起来。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8139
精华
7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古典音乐888
古典音乐888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720110
帖子
2154
积分
2203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09-29
古典音乐888
论坛博士后
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05-15 14:12
|
只看该用户
同意楼上,俄罗斯学派是现今最大的文学派别,也是我最喜欢的,看看近现代音乐史上著名的音乐人俄罗斯有多少,估计俄罗斯学派大一点说影响着世界.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87693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阿罗
阿罗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19720110
帖子
205
积分
211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08-27
阿罗
论坛博士
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05-15 14:55
|
只看该用户
强大才是影响是主动力,音乐、文学折射着人类文明的相互影响,等中国强大了,相信也会产生象孔子一样具有全世界影响力的音乐家,文学家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87693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阿罗
阿罗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19720110
帖子
205
积分
211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08-27
阿罗
论坛博士
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05-15 12:47
|
只看该用户
苏联此期间有许多作品都值得我们回味,他们的文学和音乐影响了中国一代人,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继续影响下去
阿罗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6974
精华
0
190624858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csmlmm
csmlmm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2003-6-19
帖子
1135
积分
120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06-19
csmlmm
论坛博士后
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05-15 14:08
|
只看该用户
俄罗斯的文学作品相对西方而言还是更容易接受。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深深感动着那时代的人们。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249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阿龙
阿龙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9064
积分
9064
性别
注册时间
2002-01-19
阿龙
论坛博士后
1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05-16 09:51
|
只看楼主
终于看完了,虽然中国版的《黎明》太多漏洞,但对我这个《黎明》迷而言,还是有一种满足感。
不过有的地方实在拙劣。像电影版的热妮娅牺牲,口里大声唱着她的俄罗斯歌曲,这里变成她大声地说“我的身后是我的祖国”。。。天哪,我在灵魂最应该被触动时,差点笑了出来。
还有,德国人一阵扫射打死了热妮娅,镜头一拉,居然是七八个德国兵围成圈开的火,德国人怎么没把自己打死呢?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1
2
下一页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浏览过的版块
HiFi乐趣
软件交易
硬件交易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