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美好记忆 [复制链接]

查看: 4760|回复: 12
1#
一:阅读
1979年,还在读大二的我,从当年的《外国文学》杂志上第一次读到了前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深受震憾,得知单行本不久将要发行,立刻让在北大读书的同学为我留意。没有多久,单行本寄到了,再一次细读,仍然深深为五个女兵的牺牲所感动。这以后又买了瓦西里耶夫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未列入名册》。他是我最喜欢的苏联作家之一。

二:电影
1983年,央视播出了前苏联于1973年拍摄的,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电影改编得非常成功,尤其喜欢热妮亚与丽达。她们与德国兵枪战的场面像梦一样美好。而她们的牺牲是我最不忍看到的镜头。这部电影央视播过多次,每一次我都没有错过。

三:观摩
1986年1月,在广西电影厂参加一个学习班,期间观摩前苏联的多部电影,记得有《恋人曲》《列宁在巴黎》《命运的嘲弄》《叶尔绍夫兄弟》《不道德的女人》《白比姆黑耳朵》《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最爱看的还是这部。当时的电影学院教授周传基讲授电影符号学,也最喜欢拿这部电影举例。它使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苏联的电影美学。

四:电视剧
2005年5月,中国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央视黄金强档播出,我破天荒地每天按时坐在电视前等着这部剧集。我心里对它既期待又恐惧。我非常担心心目中最美好的记忆被粗制烂造的商业化产物所破坏。看到今天已过了一半,还不到总结它的时候。初步印象是中规中矩,里面有些很滑稽的段落,生硬而别扭,希望在后半部分能渐渐好起来。
当最爱的热妮娅在子弹和落叶中倒下时,希望二十年前的那种悲伤能重新回到我的心中。
最后编辑阿龙
分享 转发
TOP
2#

这个电视剧应该和俄罗斯合作共同制作就好了。。。
演员还行,热妮娅太新潮了。。。导演?选景?
电脑制作的痕迹太明显。。。。
最后编辑下海捉鳖
TOP
3#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都让我在中学时代深深感动。施季利奇和五个女兵甚至影响了我的人生观。苏联的大师同样令人感动。
TOP
4#

为什么要影响下去?现在中国文化开始影像俄罗斯了,虽然范围很小。
TOP
5#

我成长的时候,《黎明》已经过气,因此没给我特殊的感觉,只是在图书馆里翻阅过若干片段,看过一点相关的评论。
现代俄罗斯作品,我喜欢的还是《静静的顿河》,那首充满血腥味的序诗,一下子把全书的气氛燃烧起来。
TOP
6#

同意楼上,俄罗斯学派是现今最大的文学派别,也是我最喜欢的,看看近现代音乐史上著名的音乐人俄罗斯有多少,估计俄罗斯学派大一点说影响着世界.
TOP
7#

强大才是影响是主动力,音乐、文学折射着人类文明的相互影响,等中国强大了,相信也会产生象孔子一样具有全世界影响力的音乐家,文学家
TOP
8#

苏联此期间有许多作品都值得我们回味,他们的文学和音乐影响了中国一代人,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继续影响下去
最后编辑阿罗
TOP
9#

俄罗斯的文学作品相对西方而言还是更容易接受。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深深感动着那时代的人们。
TOP
10#

终于看完了,虽然中国版的《黎明》太多漏洞,但对我这个《黎明》迷而言,还是有一种满足感。
不过有的地方实在拙劣。像电影版的热妮娅牺牲,口里大声唱着她的俄罗斯歌曲,这里变成她大声地说“我的身后是我的祖国”。。。天哪,我在灵魂最应该被触动时,差点笑了出来。
还有,德国人一阵扫射打死了热妮娅,镜头一拉,居然是七八个德国兵围成圈开的火,德国人怎么没把自己打死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