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很细心地全部一字一句地看完了“涂鸦文化联合新索音乐本月巨献”全帖,忽然想到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来聊聊。
本来争论是很正常的,但superfish先生在脚下老挂着涂鸦网站的标致,然后又老强调自己在论坛说话只代表自己不代表涂鸦,这就很让人感觉怪异,也使蚂蚁博士难心服口服。因此争论便变得有争吵味道了。
在争吵中,最主要涉及的一个问题反而和主贴没什么关系,而目标反而变成了“原创”,这很有意思。
说到原创,总是感觉这是个永远说不清的问题。就拿引发争吵的帖子内容来说吧,“天地英雄”原声音乐难道不是原创吗?它是作曲家专门为这部电影而创作的配乐作品,不是翻录经典。而无论新索还是涂鸦,不过是在起一个“让这个电影原创音乐实现在市场流通”过程中的“中介”公司而已,无论涂鸦或新索的身份是什么,都不能抹煞“天地英雄”原声音乐自身的原创性,但,在大家的眼里,由于是和新索、涂鸦这样的名字挂钩,它好像便变得不是原创音乐了。是不是有点怪异?
继续说远点。
其实涂鸦、柏菲、雨林这三家公司的出品我三年来买了不少——是踏踏实实自己花车钱出门去买——加起来大概没百张也有90多张了,我这个个体小力量对他们的支持算起来也有几千元。尽管支持不大,但对于我这种还没有能力赚钱的留学生来说,也不是个很小的数目。
重翻一下这三家公司摆在我架子上的唱片内页,其实这三家公司尽管铺天盖地都是以口水为主,但还是有一定数量完全属于自己的原创作品存在的。只是这些内容并不引人注目罢了。
那就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到底怎么样的原创内容才是能让大家接受和关注的呢?
我想,如果按照这三家公司惯性的做法——在一堆著名口水中夹一首两首这样的原创,它想引起人们的热情于关注真的很难。但最近雨林公司出品的《空》倒是一个另类——全张原创,并且一个概念主题下完成。
从大家日常的闲聊中,我看得出,大家对原创其实并不那么观念统一,并且大多停留在“歌曲”这一层面上,而我所看到的言谈,其实都是以不喜欢为多。而这次雨林的《空》,却踏踏实实赢得了很多人的喜欢,并且让我觉得作为一家专注发烧唱片的公司,《空》所获得的成功已经“非凡”了,因为据我自己看到的,它更受关注的是在发烧圈外的New Age听众群——请不要忘记它出生好像才一个月左右,也没看到什么媒体宣传——那么便使我不得不怀疑,雨林这张《空》的销售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扩大了市场面。
到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我的目的不是为了要说《空》而是想找出一个既好又新的例子来让大家参与讨论。
那么,大家在不停骂发烧公司的口水不争气的同时,又是否真诚地支持雨林《空》这样的做法呢?是继续认为像以往大多数时候一样在口水中偶然夹一两首原创来涉及原创好,还是直接多出版一些像《空》这样的纯粹原创音乐好呢?
我本人是两者都接受,但恨他们做得不够,量不够!因为在我的认知中,任何唱片或艺术的高品质都必须由量来做铺垫的,没有相应的量,何来提高?(请别忘记,量是经验累积的唯一途径,没有经验累积,何来的进步?不进步,原创质量怎么提升到让大家自觉喜欢的度?)
个人观点,肯定有所偏颇,请砖手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