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乐随想 [复制链接]

1#
昨日,看了大家热烈地讨论柴六,引起了我的兴趣。回家后,特意拿了一盘柴六出来欣赏。第一乐章由一段不长阴暗的引子开始,然后由俄罗斯的民族小调拉出生活的序幕,一切和谐而舒适,突然,乐队的声部发生跳跃,和谐被打破,陷入了悲伤,这种情绪一直延续。进入第二乐章,圆舞曲引出了新的生活,一切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进入第三乐章,生活更加充满活力,不断的努力似乎将要得到回报,幸福就象触手可及,在欢快而雄壮的曲调里结束了第三乐章。进入第四乐章,缓慢而无力抗拒的悲伤情绪渐进,一切的努力似乎已经成为泡影,生活总是这样无情,极度的悲伤一直延续到了终末,结尾在越来越低的弦乐中结束,那样的无力。

其实生活中好多事情不是这样啊。一次打击后,可能很多人经过恢复后,还能继续振作,不断进步后,大家似乎看到成功就在眼前,可是就在渴望的幸福前面,突然降临的灾难打破了你的一切生活部署,这种打击往往是致命的,而且这时候人往往是脆弱而无力。

老柴可能生活中受到了很多打击,使他能够领悟到“悲莫过于心死”,柴六的中译 悲怆,译得很好啊,人在这最后时刻,也只能扼腕叹息,个人的力量已经很渺小啦,无力回天,怎么办呢?????????

其实原来听过伯恩嘶坦的,可能阅历还不够,不能领悟
昨天听的卡拉扬的77年版,感觉演绎的很不错,该讲的都讲出来啦

现在有些同志喜欢把卡拉扬模式化,认为一切卡拉扬的就没有感情,就只有速度和力量,就只有发烧。

就象柴六这样的曲子,这种结构,指挥家能做的改变是微小的,这种悲的框架,怎么听,也听不出“悲愤”啊,真是好不理解????

其实这样是不好的,卡拉扬其实是个外表冷酷,内心情感很丰富的人,平常对乐团的要求很严,让人觉得无情。但是,每当一个团员退出的时候,他都会亲自到场,同大家一起回忆往事,高度赞扬这个艺术家。

这是另外一种境界,悲喜不形于色。
分享 转发
TOP
2#

我更喜爱卡拉杨八五年与维也纳爱乐录的那版柴6(DGG  415095),确实感人至深。
TOP
3#

英伦四月天兄:新意啊!
好!如下可否对意解作品有些...

老柴的第六响曲本来他自己命名为《节目交响曲》_______至于这个“节目”指的是什么,却是一个迷,后来他的兄弟将其改名为《悲怆》...
TOP
4#

富特兄:
    不知道你上述版本从何而来,据我所知,最开始,老柴是准备以“生活”的标题来创作柴六的,讲述人的一生,青年、壮年、老年、死亡。后来他始终不满意,直到后来公演后,大家问起,他也不愿意说。有一段对话,他和他兄弟的,他说他就叫这个交响叫“标题”(这里面有深一点的意思,他一直热忠标题音乐),其他人,包括他弟弟觉得不合适,他弟弟先提出叫“悲剧的”,他没同意,后来他弟弟提出“悲怆的”,他连声叫好,结果标题就这样定下来啦。

至于你提到的《节日交响》,恕我孤陋寡闻,呵呵!
TOP
5#

ADWS 在 2004-9-24 11:38:24 发表的内容
我买的第一套老柴就是卡拉扬的70年全集,也许本人天生迟钝,总听不进去,感觉老卡表面的东西多一些,没有切入灵魂,不象伯恩斯坦能让音乐融入乐手和乐迷的心。




老卡七八十年代两版差别很大,七十年代的柏林爱乐版确实表面的东西多了点,我也不喜欢。
TOP
6#

英伦四月天 在 2004-9-24 16:25:09 发表的内容
其实你们还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曲目已经将大的主题定下来啦,指挥家只是对演绎的程度。就还那柴六来说,谁也不能演奏成欢快的曲式,如此而已,主要针对“悲愤”一说的,呵呵。

还有就是非此即彼的说法,对于欣赏音乐来讲,存在非常喜欢的,这是必然,但是喜欢这个和讨厌那个也未必是一定会有的。太极端啦,这里面个人情绪重了点,呵呵。

欢迎讨论,甚至辩论,比较有意思,真理总是约辩越明的。


那有什么真理?音乐欣赏本来就是主观的东西,只存在交流感受。你喜欢什么风格必然就讨厌另一种风格,只要是真实感受就行,何必弄个是非曲直?尼采不是说过“听的人有什么,他就听到什么”。
TOP
7#

英伦四月天 在 2004-9-24 11:50:43 发表的内容
柴兄的表述,我不太能看懂。


我的意思很简单啊,的确是这样,喜欢卡拉扬柴6的往往就不怎么喜欢穆拉文司机。这都不奇怪,象我现在喜欢阿巴多大马5,就肯定不太喜欢伯恩斯坦的。
TOP
8#

英伦四月天 在 2004-9-24 17:10:13 发表的内容
大家不参与就没意思啦,我本意不是要显示什么?只是希望和大家探讨些有意思的话题


我已经说清楚了,什么才叫有意思?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其实就是最大的意思,只要是自己的。
英兄不妨先谈谈。
TOP
9#

柴兄的表述,我不太能看懂。
至少我不是,其实关于版本之争,也不是我发这个帖的主要目的。
其实我探讨的一、柴六的内涵;二、卡拉扬能够正确表达作曲家的含义吗?;三、对指挥家影响曲目的程度,指挥家是否能改变乐曲的含义;四、对卡拉扬的一种人文认知。

希望大家能对以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我希望看到的,避免泛泛而谈论版本或指挥个性,呵呵,好象有点。。。。。

见笑啦
TOP
10#

我买的第一套老柴就是卡拉扬的70年全集,也许本人天生迟钝,总听不进去,感觉老卡表面的东西多一些,没有切入灵魂,不象伯恩斯坦能让音乐融入乐手和乐迷的心。
TOP
11#

其实你们还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曲目已经将大的主题定下来啦,指挥家只是对演绎的程度。就还那柴六来说,谁也不能演奏成欢快的曲式,如此而已,主要针对“悲愤”一说的,呵呵。

还有就是非此即彼的说法,对于欣赏音乐来讲,存在非常喜欢的,这是必然,但是喜欢这个和讨厌那个也未必是一定会有的。太极端啦,这里面个人情绪重了点,呵呵。

欢迎讨论,甚至辩论,比较有意思,真理总是约辩越明的。
TOP
12#

听柴有两种相对明显的倾向:内敛型与悲戚型。
前者往往喜欢穆拉文司机、奥曼蒂、切利等。
后者则喜欢卡拉扬等。
都很正常。
TOP
13#

英伦四月天 在 2004-9-24 11:50:43 发表的内容
柴兄的表述,我不太能看懂。
至少我不是,其实关于版本之争,也不是我发这个帖的主要目的。
其实我探讨的一、柴六的内涵;二、卡拉扬能够正确表达作曲家的含义吗?;三、对指挥家影响曲目的程度,指挥家是否能改变乐曲的含义;四、对卡拉扬的一种人文认知。

希望大家能对以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我希望看到的,避免泛泛而谈论版本或指挥个性,呵呵,好象有点。。。。。

见笑啦


作曲家的含义要靠指挥家来诠释,其本真含义究竟是什么?你能说作曲家自己的诠释就更接近他的本意吗?连他自己也未必能表现完整。所以谁接近本意这是智者见智的事情。
指挥家对曲目的影响相当重要,其程度视指挥家的学识、修养、性格而定,指挥家每指挥一场演出其实都在改变乐曲的含义。
有一类指挥家善于洞察和挖掘乐谱后面的东西,加入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发挥,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极大的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而且我们听音乐的目的是受到感动。
TOP
14#

呵呵,ADWS兄啊,我没有讨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啊?我从来不讨论这种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你仔细看看我提出的几点再说吧,也不要太义愤填膺,我要讲的上面都讲出来啦,你看看吧。

我探讨的只是一些原则性的东西,至于真理,我从不敢妄想,只是希望能接近就好,看清的用词。
TOP
15#

大家不参与就没意思啦,我本意不是要显示什么?只是希望和大家探讨些有意思的话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