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二
(发现太长的文章在电脑屏幕上不太好看,所以下来尽量精简一些。)
阿城的文章比较长,这里我就不原文引用了,我就来个“断章取义”吧;班门弄斧,假如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
首先看看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处理感觉器官接收到的有关艺术的信号吧。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欣赏艺术,特别是音乐,完全是因为有情感中枢。情感中枢处于脑的边缘系统(书中是这样写的,这里我看得有点不明白,邝版能否帮忙解释一下其位置?)。当我们感受到“艺术气氛”,是因为这个区域里面的脑细胞产生了放电。不过很巧合的是,这个边缘系统最前端的脑隔区就是快感中枢(也就是说情感中枢和快感中枢是连着的),这个中枢直接与sex挂钩,两者其中之一放电都会影响对方。幸亏的是目前我们的音乐似乎没有这么强的效力,能让情感中枢产生足够强烈的放电,以足够强的力度去影响快感中枢,因此我们才可能安静地坐下来专心欣赏唱片或者是音乐会而不产生别的动作。当然这也有例外,阿城在书里说他认识的一位小提琴家朋友,脑子里这几个部分可能有点特殊,以至于他演奏某些浪漫主义的曲目的时候,身体某部分器官产生了尴尬的反应(因此我想这位演奏家不适合演奏小协了,站着演出容易露馅)。至于视觉,明显可以让情感中枢产生足够强烈的放电。
不管怎么说,音乐多多少少的确可以让管sex的那部分中枢受到影响,根据阿城的考证,为何自古以来音乐被认为是“高尚”的呢,我这里引用他的原文比较好:
“音乐可以不经由性器而产生中枢神经放电导致快感,因为不经由性器,所以道德判断为‘高尚’……所以我们说我们得到‘净化’。”
这么一句解释可能很不厚道,但是我觉得事实如此。有人说古典音乐“假清高”,我也很理解为什么有人会产生这种不能控制的感觉。刚才去澡堂,大家都安安静静地洗,但就听见有一位仁兄用口哨大声吹老柴第五交第三乐章的那个比较好听的旋律,来来去去地重复怕别人不知道那样,接着又换成老柴的小夜曲,我自己就特别讨厌这样的做法,脑子里产生的第一个感觉便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