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米开朗杰利的德彪西 转 [复制链接]

1#
米开朗杰利的德彪西


  有一回,一位朋友问我,最近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唱片。我毫不犹豫地说,米开朗杰利的德彪西。没想到,不久和朋友再见面时,他神奇地掏出一盒米开朗杰利的德彪西送我,是DG的正价版双张,说是出差广州找到的。

  德彪西(1862――1918)是法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创作贯穿其一生。这盒唱片所选的《意象集》、《前奏曲》、《儿童花园》为德彪西最重要的钢琴作品之一。德彪西的音乐意境,空灵疏朗,和中国传统艺术欣赏情趣颇相符合,受到了国内爱乐者的喜爱。特别是他的钢琴曲集,意象朦胧,仿佛是夕阳照射下的金色池塘,波光起伏,美丽不可方物。所以,著名钢琴家殷承宗说"中国人天生就喜欢德彪西的"。

  意大利钢琴家米开朗杰利21岁就被柯尔托称为"李斯特再世",其钢琴演奏技巧卓越,当世能相提并论者几希。米开朗杰利又是一个著名的有怪癖的钢琴家,以经常临时取消演出而"臭名昭著"。从相关的资料来看,米开朗杰利的取消演出大都事出有因,这和他极度追求完美有关,一旦音乐厅的环境、使用的钢琴或者其他细节不符合他的要求,他往往会不顾一切罢演。虽然脾气古怪,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米开朗杰利是最好的钢琴家之一。可以和他媲美的屈指可数:古尔德、里赫特,或许还可以加上一个钢琴女皇阿格里奇。

  上面的几位钢琴家的作品,我碰到就会买下。米开朗杰利的唱片也有十来张了罢。但他最为著名的德彪西却一直没找到。这次朋友送我,实在是了了我一大心愿。友情可感。这盒唱片听了好多遍,经常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德彪西和米开朗杰利所塑造的意境之中。也对殷承宗的话有了更深刻的认同。钢琴在米开朗杰利手里,不再仅仅是乐器,而是钢琴家和作曲家与音乐的最直接的对话,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通过钢琴得以表达。我也越来越理解,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米开朗杰利为什么不能够忍受哪怕是细微的瑕疵。

  有趣的是,这盒唱片录制的时间从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包含了AAD、ADD、DDD三种不同的唱片录制形式。有很多爱乐者看到唱片说明中一旦有"A"(模拟),则如避鬼神。其实,未必"D"(数码)就是最好的。很多录音全部采用数码录制,可偏偏有很重的"数码味",虽然清晰宁静,但是声音薄、亮,为人垢病。而模拟录音则温润感人,音乐味浓。所以我买唱片,要是有模拟的,特别是ADD的录音,我会选择模拟,全数码的,我还担心不耐久听呢。
分享 转发
TOP
2#

米开朗杰利的德彪西,正
TOP
3#

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CD,是我买的第一张正版CD,实在是因为禁受不住美好音乐的诱惑,所以一看到温州有正版在卖,就赶紧下手了。在这之前,我听了很长一段时间的D版。这是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包括两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双小提琴协奏曲和一首小提琴与双簧管协奏曲。喜欢巴赫,也是从这张CD开始的,当然,还有古尔德的巴赫钢琴作品。

  喜欢这张CD,也是出于偶然。迷上古典音乐后,对巴赫一直不是很感兴趣,总觉得太平淡,好像没有什么激情似的。和同属三B的贝多芬、勃拉姆斯相比,似乎少了些什么。但是,关于巴赫,评论是看了不少的,总想着,应该找机会好好听听,评价都那么高呀。是在学院路的一家唱片店里看到的这张CD, 随手买了回来,也没有细听,就一直放在那里了。直到一个星期天,整理唱片,才把它翻了出来。手里拿一本书,让音乐就那样响着。突然,我的注意力被什么吸引住了,是什么音乐?好听极了!放下书本,认认真真地细听起来。

  好东西,真的很容易错过。要是不是整理唱片,我很可能到现在也不会发现巴赫的小提琴作品是这样的好。格吕米欧拉的小提琴仿佛是抹了蜜似的,甜丝丝的,带有淡淡的木头味,擦弦的质感让人心痒痒的。极为优美的旋律,和莫扎特相比,更有超凡脱俗的魅力。悲也好,喜也好,巴赫的作品,永远给人以一种神性和人性的双重慰籍。在其他作曲家身上,我们可以发现神性或者人性的东西,但是,两者结合起来,达到完美的统一,那就很少了。在巴赫作品中,却是处处可见。听巴赫,给人带来的震撼,不是感官的,不是表面的,是那种心灵深处的感动。巴赫音乐中那无处不在的对现实世界的美好,超现实世界的美好的衷心感谢和歌颂,是平安喜乐的。这个有着20个孩子的德国土著音乐家,对世俗的理解远远超出了后来大部分音乐家。

  后来查了许多书,原来许多著名的演奏家都出过同一曲目的唱片,谢林、奥伊斯特拉赫、斯特恩、帕尔曼等等。也陆陆续续买了一些,可还是最喜欢格吕米欧的版本。这个版本,也是权威的版本之一。特别是在心情不太好的时候,喜欢听听格吕米欧的巴赫小提琴,很快心情就舒展开来,恢复平静。买了正版后,和D版作了仔细的比较,发现正版在高频有更为细致柔美的表现,更为润泽之外,其他的就相差不大了。我向许多朋友推荐过这张唱片,那张D版也送给了一位朋友。像这样的录音,即使是在普通的音响上,也应该不会让人失望的罢。
TOP
4#

难忘择仙花  
  
  早上起床之后,习惯先打开音响,让音乐流淌,才去洗漱。有一回,我放的是择仙花(JACINTHA)的《HERE’S TO BEN》。妻子说,还是听另外的罢,这音乐让人都不想上班了。我说,那来首《拉德茨基进行曲》?
  新加坡出生的择仙花是混血儿,有四分之一的中国血统。是新一代崛起的爵士女声,曾获得多次国际爵士乐大奖。她的唱片在国际上颇获好评,也很畅销。她的嗓音极有特色,是那种慵懒感性的,很适合爵士乐的风情。这张《HERE’S TO BEN》,是择仙花向爵士乐大师本. 韦伯斯特致敬的专辑,其中所选都是本的名曲。本是著名的爵士中音萨克斯高手,演奏技巧在爵士乐史上少人匹敌,对萨克斯这一乐器的发展很有贡献。我特别喜欢他的一张唱片《NANCY》,其中同名曲子《NANCY》中的高超的演奏技巧让人叹为观止,萨克斯美妙的破金之声在本的手下控制自如。比起流行的萨克斯手肯尼. 金,其高明之处不可同日而语。
  经常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播放择仙花的唱片。在那样幽静的环境下,择仙花的歌声仿佛能使时光回返。第一首的《GEARGIA ON MY MIND》是爵士乐名曲,许多歌手都曾演绎过。萨克斯手爱德华斯颇见功力的次中音萨克斯幽暗如夜色,钢琴手和爵士鼓手敲打出低沉舒缓的节奏,择仙花的浅吟低唱,犹为动人之至。最后一首《DANNY BOY》的前半部分是择仙花的清唱。没有了乐器的陪衬,清唱要完美就更不容易了。择仙花做到了,其清唱情深意浓,回味悠长。那也是我听的最多的一首。
  整张唱片的录音漂亮之极。音场宽广,细节丰富,泛音流转,音质极美。歌手的声音的细微变化,唇齿的接触,甚至喉部的轻微震动,都历历在目。这得归功于唱片是采用电子管录音的。古老的电子管录出了完美的声音,使人对当今的数码录音的进步与否心存疑虑。
  和古典音乐一样,爵士乐也有很多经典的唱片,演录俱佳。但是很多人一点也不喜欢爵士乐,对爵士乐存在不少偏见,让人十分遗憾。钱钟书说过,偏爱不可无,偏见不可有。是极有道理的。对于爵士乐,我希望爱乐者也是如此。
TOP
5#

《HERE’S TO BEN》
叫我如何不想她!可惜太贵了,而且现在也不好找。
TOP
6#

好贴,希望多一些这样的碟评
TOP
7#

那张米开郎杰利演奏德彪西演,录巨佳,而且现在环球最新出版一在套米开郎杰利套装,里面就收录了这套,8CD廉价出售,我在平安大道的东升唱片行看到过。
TOP
8#

米开朗杰利的德彪西,录音怎么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