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们对古典音乐的感觉,味道究竟对头吗? [复制链接]

1#
在这边才仅仅两个星期,我就觉得先前我对于古典音乐所拥有的“感觉”,是恨不牢靠的,有很多偏差的。

对于音乐艺术来讲,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可以用文字写在纸上,作为很具体的“知识”的东西;但不可否认还存在有另一方面,那就是古典作品让聆听者心里产生的一种很难,或者甚至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的“感觉”。其实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述两者肯定能合二为一的——因为它们都是属于人的大脑里面的活动。

写在纸上的东西,大家都有目共睹,准确性毋庸置疑。但是似乎就现在的科学水平,音乐艺术的关键却主要还是在那种用文字“说不清”的很玄乎的“感觉”——也正是这种“感觉”,让历史上或者现在的众多不同性格的音乐家能够百家齐放,并且各自都有忠实的拥护者。

我们都是在东方文化的氛围里面长大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现在喜欢上西方的古典音乐了。所以我觉得有个问题很值得问一下自己:究竟我对这种音乐艺术的“感觉”,味道对头吗?这个问题的两种答案都是不分对错的,并不是假如一个人理解得不对就该重重惩罚而假如理解得对的话就应该大加褒扬——“理解”这个层次是个人的选择,不管怎样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如何保持一种文化的纯洁性?

虽然有的人赞成文化之间的融合是天大的好事。请允许我举一个夸张一点的比喻,假如有所冒犯请多多见谅:各位如何看待同性恋这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呢?这里我先不去考虑法律、伦理上面的事情,也不管各位口头上是说可以理解还是坚决鄙视,请各位在这方面是采取符合生理学上定义为“常规”的取向的朋友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假如让你亲身去干同性恋这种事情,你最本能,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呢?类似这种原因,这也是是为什么现在很多采取民族乐器+西洋管弦乐团的作品只能昙花一现的缘故了(在座各位不妨立刻回忆一下,看能不能说得出至少一部采取民族乐器+西洋乐器的作品的名称?)。

因此,我不喜欢用我自身的文化思维模式去理解西方的古典音乐作品。但是现在我却不得不这样做(因为我根本没有,也不想有西方社会的思维模式)。但是,既然我喜欢这类艺术,我就希望能理解这种音乐艺术的最纯粹、味道最正宗的精髓。

或许有人觉得,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来,在国内也很容易通过各种媒体来认识、感受西方社会,甚至出国作一定时间的旅行也变得容易了。但我现在觉得,这样做是一回事;而亲身在国外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甚至在里面生活却又是另外一回事。甚至我敢说,就算让一个人天天不停地看外国的电视台,看外国的报纸杂志,或者甚至每个月让他出国旅行一趟(但是有个前提就是,他必须生活在国内),那么他也不可能完全理解的了西方社会,甚至说了解20%都很难。

因此对于很多华人音乐家的劳动,他们出的每一张唱片,我可以每张都购买,甚至唱片上架的第一天我就去买下来,但是我却不可能主动地经常听。可能有人会说:把你的眼睛蒙上,你也说不出演奏的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但是我提个问题:谁说音乐艺术就仅仅是听觉上面的?这不是爱不爱国或者崇洋媚外的问题,这是本着对艺术本身的纯洁性来说的。

举个例子吧,对于Paganini第一小协,大家都知道有Michael Rabin的EMI名版;同时我也想说,韩国的Sarah Zhang(张永宙)和Duitoit合作的也是EMI前些年的录音,她的演奏也是很不错的,录音也很棒,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来听听。但是,为什么绝大部分的人还是比较喜欢Rabin的版本呢?论技术,虽然说Sarah的技术和Michael相当可能会有人反对,但是对于大部分聆听者,技术肯定不是最直接的影响;说唱片绝版了吧,但两者都绝版了(可能Sarah的EMI目录上还有,不过这已经是存货了,要买趁早);论录音吧,两者都不差,并且Rabin版也没好到让HP把它放到TAS上去,企鹅也没把那朵花给它戴上。但是为何偏偏现在这么多人对Rabin版两眼放光?我想至少有一点原因是:“味道”上面的问题。

现在真的是很迷茫,不知接下去怎么办好。前些天听Elgar和V.Williams,虽书面上的文字理解已经做好准备功夫了,但是听完几遍,尽管旋律、配器都很美妙,很好听,但我脑子里还是觉得一头雾水。
分享 转发
TOP
2#

你的困惑源自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这是一个“根”的问题。东西方文化各自形成庞大而严密的体系,各自有着令人羡慕的闪光点,同时也存在劣根性。从表面上看,我们似乎能够取长补短而达到完美,实际上,这里面有着难以跨越的沟壑,如果我们尝试这么去做的话,我们就会陷入更深的矛盾而无法自拔。
对于西方古典音乐和其他的西方文化精粹,我们很难做到仅仅从审美的层面去欣赏,而是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的影响。可是我觉得,也许可以做到尽量单纯地吸收它带给我们的美感。做为一个浑身流淌着东方血液的中国人,如果不能带有一些主观性而去接受西方的文化,恐怕会给自已带来更多的痛苦
就好象我们在随写意山水而神思游走的同时,我们也欣赏印象画派带给我们的声光色影;当我们独行于高深清幽的山林之中,远远传来古韵悠远的琴箫声,定能让我们呆立其中而忘身在何处,而又一个清风徐来的夜晚,窗外皓月当空,独自在舒适的家中于CD机内放一张德彪西的《月光》,聆听月光如石上清泉般渲泻,一直到微风沉醉的酣梦里,无他,只是感觉到生活的美好而已
TOP
3#

上山砍柴 在 2004-9-2 10:23:47 发表的内容
很想在说点什么,但感觉怎么说都不准确。
体会楼主的困惑,但无能为力将此问题说明白。
体验的本身是一种千丝万缕,只有另一种千丝万缕才可以接近它。三言两语不足于构成千丝万缕。于是,只好有楼主自己去回答自己。


同感,要说明白,至少为自己先写一部自传,得有十万字吧
TOP
4#

秋风如烟 在 2004-9-3 17:40:54 发表的内容
有的人喜欢仅仅是喜欢,没有为什么;
有的人一定因为一二三四等等原因才喜欢。


楼主的困惑与君的分析好象不是同一问题。
TOP
5#

不好意思。改坏了。我可是好意啊。报歉报歉。
最后编辑阿龙
TOP
6#

阿龙啊,你不能这样改呀
TOP
7#

听古典音乐有些东西,用语言表达不清楚,喜欢就好,不用被某些神话的东西所迷倒,比如非得懂乐理,很多音乐术语,比如速度标记,还有人说不看总谱永远不会领悟作品的原貌,宗旨可以按你的方式去理解古典音乐,休闲也好,研究也好,享受也好,不要被音乐所迷惑,最好总要制身音乐之外,才可以置身于音乐之内,大家都是爱乐者,无论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不要排斥,流行的也会成为古典,只要他是经典的音乐.
TOP
8#

听咯,本能最好
TOP
9#

Dr kuang 在 2004-8-31 22:54:34 发表的内容
这个贴有点哲学味?
我也来加点:唯心主义听音乐,唯物主义听音响。


不要哲学的解释就是:全世界人民群众来听音乐。:)
TOP
10#

我也加点:唯心主义听富特文格勒,唯物主义听托斯卡尼尼。
TOP
11#

这篇贴子怎么没有人固项?
TOP
12#

这个贴有点哲学味?
我也来加点:唯心主义听音乐,唯物主义听音响。
TOP
13#

谢谢龙兄的简便版。看来你是位不错的编辑。

想对楼主说的是,音乐至少有70%的因素是个人感觉。因此就很难说什么对错,以自我为主。
我老爸喜欢广东音乐,我很小就在步步高、追月声中洗耳,但我却从来没喜欢过。幼年也多次听李谷三、朱逢博等,也没怎么喜欢,倒是朱唱的民谣、苏联歌曲很吸引我。偶尔的机会,听到《匈牙利舞曲》,就深深被它吸引,并一发不可收拾至如今。
我觉得我的选择不要说与德国人不同,即使与中国其他人也不同。每个人都是如此,没有“味道”的统一标准,味道是经验的总和(对不起,为了方便,我又盗用了总和这个词),没有完全一样的经验,因此就没有味道的准确配方。
TOP
14#

噢,我所说的“味道”应该放在一个“既不大又不小”的范畴。应该怎么说呢?我想象中的“味道”,不是说特定地我喜欢哪些作曲家,或者喜欢什么形式(管弦乐、室内乐、独奏)的作品。

现在所指的西方音乐艺术,其实都是来源于欧洲的某些地区,比如说意大利、日尔曼、英格兰等,因此“味道”大致已定(虽然各自有其鲜明的特点)——这就好比虽然中国各地的方言,北京话有它的“风味”,上海话也有“风味”,粤语就更加有其“风味”,但是他们都使用汉字,都具有“汉字”的“味道”;甚至对于日文,也有一定“汉字”的味道。楼上朋友指的不同的“味道”,我猜测可能就是类似上面例子里面的“方言的风味不同”,但我指的应该是整体的“汉字”语系。

再打个比方,好比说现在有不少婚姻中的双方不是同一个地方的人,也就是说在中国国内,虽然男女双方所处的地区不同,地区文化也有些不同,但是仍然能够结成很好的关系;但是假如考虑中美两地的青年呢,虽然也有组成家庭的,但是成功的例子很少;在这边真的是假如想“泡上”一位美国的异性,那真的是很难很难的,双方的思维方式真是相差很多的。当年傅聪娶了梅纽因的女儿为妻,最后这次婚姻只维持了7年便因双方生活方式的分歧而告终。但是,却经常有欧洲和美洲的跨洲婚姻,我想这就在某些程度上反映出他们的文化,虽然表面上看各有不同,但是底子里、基础上其实是共同的,是有某种标准的。
TOP
15#

[quote]felixcat 在 2004-8-31 5:50:08 发表的内容
在这边才仅仅两个星期,我就觉得先前我对于古典音乐所拥有的“感觉”,是恨不牢靠的,有很多偏差的。

音乐艺术的关键却主要还是在那种用文字“说不清”的很玄乎的“感觉”——也正是这种“感觉”,让历史上或者现在的众多不同性格的音乐家能够百家齐放,并且各自都有忠实的拥护者。

但是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如何保持一种文化的纯洁性?

假如让你亲身去干同性恋这种事情,你最本能,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呢?

既然我喜欢这类艺术,我就希望能理解这种音乐艺术的最纯粹、味道最正宗的精髓。

现在真的是很迷茫,不知接下去怎么办好。


简编版来了
TOP
16#

对音乐,特别是西方古典音乐,我得聆听—再聆听到喜欢—酷爱的经历也是很有意思的。我的第一张古典音乐唱片是勃拉姆斯的钢琴四重奏全集,听了一遍,一头雾水,什么感觉也没找到。。。。哎,我不是这块料吗?对自己的音乐感产生了怀疑,后来买回很多音乐杂志和书籍,通读了一遍,对音乐的形式,旋律的发展,变奏等等,好,就是好,彻夜不眠地听啊,听啊,现在的感觉很好,感谢上帝,最早的时候,幸亏没放弃,我和音乐有缘啊,现在收藏古典唱片1000来张,从巴赫到施尼特凯。。。。。
TOP
17#

能不能出一个简编版啊?太长了。
TOP
18#

上午刚上班,看不进你的长长的帖子,就请出简便版。阿龙帮忙,我简单看过。
下午没事了,我看你的原帖,大体明白你的困惑。
说到困惑,我也是困惑一族。当然困惑不一定是坏事,虽然回破坏欣赏的心情,却也可以增加新的含义,困惑也是欣赏的一种成分。
最直接的一种感觉,你有很典型的东方情趣。
我不知道你听了古典音乐多长时间了?
是理性告诉你,古典音乐是不错的东西,你才去听呢,还是无意中一听就喜欢上了?
你喜欢中国传统音乐吗?
或许,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回忆对解决你的困惑有一点点帮助。
这问题太微妙了,也太难回答了。也许这类问题的答案就是问题的本身。
TOP
19#

对于楼主的困惑,我深有同感。我百分之百的可以理解这种困惑。
上山砍柴兄的几个问题,似乎也有些棒喝的妙意。
我初听西方古典音乐,确是因为理性的认为这是一门最容易触动灵魂深处不为自己所知的角落的艺术。我想藉此打开多一扇心灵之门。而且没想到自己就这么容易的爱上了古典音乐而乐此不疲。
我也曾经怀疑过我对古典音乐喜爱的原因:是否在我强迫自己聆听的最初的那些日子里,我使自己纳入了这种形式与规则,而形成习惯?这种后天的培养,是否并不是对自己本真性情的发掘与丰富,而相反是一种扭曲?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真的能对这种西方文化精髓的最抽象的表现形式产生共鸣么?
答案我早已找到。
不可否认,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差异如此巨大,我相信b小调弥赛更容易打动一个基督徒。但不管怎样,我们一样被它打动了,就好像我们也一样会在泰坦尼克号在银幕上沉没时流出眼泪。你不能说我们的感动就不纯粹吧。这就是答案了,人类的情感具有无可争议的共性。文化的差异只是表象的东西,仅仅是不同的思维习惯、道德标准与价值观。而最基本的善恶判断、爱憎情感却是全人类大同的,亲人离去我们都会悲伤,梦想成真我们都会欣喜,面对背叛我们都会愤怒,我们都仰视崇高而鄙视渺小,等等。
所以,不管是什么文化,都是人类的文化,在这些文化的背后,承载着作为人的与生俱来的共同的特质。
再来看看楼主举的例子,不同地域的中国人的婚姻确实比涉外婚姻普遍的多,容易的多,这其中正是文化的差异在作祟。但这只是说明两种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并未否定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共性,这就好比我们只要拿出足够的爱心和真诚,同样可以与一个野蛮原始部落的人成为朋友。
说回音乐。首先,我相信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形式,虽然形式有天壤之别,但他们所表达的爱与憎、喜与哀、挣扎与困惑、奋斗与辉煌都是共同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有时,反而由于我们生活在自己的文化氛围中,而对自己文化中透射出的人类共同的光芒视而不见,反而是其他文化更容易让我们感受到这些东西。音乐作为最抽象的艺术形式之一,其实是最能轻易越过文化的差异而打动人心,引发共鸣。所以楼主大可不必担心我们的“聆听”的纯粹性,它一定会比孩子们喜欢吃汉堡更纯粹。
音乐里,文化的差异带来新奇的角度、心灵的启迪,而差异背后的共性带来感动、共鸣、与升华。
TOP
20#


门德尔松说过:“一首我喜爱的乐曲是不能用文字来说明的。这不是因为音乐太不具体,而是因为它太具体。”
而且音乐东西用尽文字表达,最终的诠译也只在起点上。说不尽意不重要,重要是在从新领略当中理解在理解。之于我听古典音乐已是人生仿如吃饭(习惯),读书学习、听理解尽量及收。

我现在提些如:“* 帖子主题 *  指教:当需要“动力、感动”时,您会听哪些音乐作品呢???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58674&ntypeid=11
说出我现时所喜欢的、所需要的、所想的。也想知各位的...
最终同不同无所为,重要寻找新动力、感动(如:巴伯的弦乐柔板 。之前不接触过)。现在依靠听古典电台节目。听后选择听曲目,好比自己打开唱片柜选择听唱片容易得多。这会接触新事物比较多些。(深信很多乐迷都这样)
所说离楼主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