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轉帖]《波莱罗》与萧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 [复制链接]

1#
神奇筆法與時代悲劇
載   自/聯合晚報
愛聽管弦樂的人,應該都著迷那千變萬化的聲響世界,管弦樂法(orchestration,或稱配器法)的學問。想了解各種樂器的基本聲響特色,聽一遍布瑞頓的《青少年管弦樂指南》大概就能有相當概念,但管弦樂法就沒有那麼簡單了。這是一加一不等於二的化學變化,迷人的「聲響調色學」。說到管弦樂法,不得不提拉威爾的《波麗露》(Bolero)。從頭至尾約十四分鐘,音量不斷增大,是音樂史上最長也最出名的漸強。但更瘋狂的是除了結尾轉折外,全曲從頭到尾也就只有一段旋律。此曲首演時,有位女士在觀眾席大喊「這個作曲家瘋了!」隔天拉威爾竟然表示,昨晚只有她了解《波麗露》。拉威爾真的瘋了嗎?當然不是。《波麗露》之所以為《波麗露》,一方面拉威爾設計出具有不斷推進感的旋律和節奏,讓音樂始終保有積極的前行脈動;另一方面,透過不同樂器搭配組合並開發前所未聞的音域,作曲家等於用管弦配器寫變奏,讓你聽了不覺膩煩。像是第九段以法國號、兩支短笛和鋼片琴所調製出的音色,效果就極為特殊。可以混合多樣泛音,也可以要長號吹超高音,旋律雖沒變,聲音色彩卻不斷在變,加上令人興奮的節奏勁力與漸強效果,拉威爾沒瘋,瘋的可是千千萬萬的愛樂者—從問世以來,《波麗露》不只是拉威爾最著名的作品,也是古典音樂中最出名的經典。愈咀嚼《波麗露》就愈能知其精奧,也就愈著迷於拉威爾的絕藝。但同樣以小鼓節奏開始,同樣是長達十分鐘以上的漸強,同樣是相同旋律但樂器色彩不斷變化,蕭士塔高維契《第七號交響曲》「列寧格勒」就給人完全不同的感受,以嘲諷筆法描寫邪惡對人性的包圍與攻擊,更被指涉成死亡人數上達一百五十萬,納粹對列寧格勒的八百七十二日圍城。「我對被希特勒所殺害的人懷有無盡的哀傷,可是對那些在史達林命令下被殺害的同胞,我的哀傷也不因而減少。對每一位受折磨、被槍殺、因飢餓而死亡的人,我都為之哀悼。遠在希特勒帶來的屠殺之前,在我們國家裡,就已經有上千萬的生命被殺害了。....」先聽拉威爾,再聽蕭士塔高維契,不難想像後者應當熟知前者的《波麗露》,卻寫出截然不同的音樂世界。只是無論是拉威爾還是蕭士塔高維契,要真正感受《波麗露》與《第七號交響曲》的震撼,還是必須親自來一趟現場。呂紹嘉即將指揮國家交響樂團挑戰這部蕭士塔高維契經典,希望愛樂者不要錯過這難得的機會。
分享 转发
EMT 982
JBL K2 S9800
ARYE K 1XE
DANIEL HERTZ M5
TOP
2#

在拉威尔《波莱罗》这个作品里,有一样乐器是贯穿全曲的,
大家知道是什么乐器吗?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


你的贴子不够长度要求
你的贴子不够长度要求
TOP
4#

原帖由 Rossi 于 2014-9-19 13:33:00 发表

你的贴子不够长度要求
你的贴子不够长度要求
对的,就是小军鼓。兄台水平不错。哈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

鼓是此曲的重头戏

我在日本看过一次现场,鼓手是单独介绍的,而且演出时他的位置很突出,表演得也很花哨卖力。
EMT 982
JBL K2 S9800
ARYE K 1XE
DANIEL HERTZ M5
TOP
6#

老肖当年说,不管别人怎么评论,他听到的战争就是这样。
回收各种废塑料(光盘),废纸(册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