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具德国气质的巴赫专家——卡尔·李希特 [复制链接]

查看: 13416|回复: 40
1#
[upload=jpg]Upload/2006101615363976975.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101615365189532.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作为羽管键琴家,李希特的演奏富有特色,不求拟古的风格,而谋求大幅度的动态对比和柔韧性。他指挥的作品有着严整的节奏,并能呈现出活跃的生气。在作品的准备上,李希特经常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以求在理性、情感及技术方面取得完美的统一。

  由于教士家庭出身以及长期在教堂从事音乐工作的经历,使李希特深具路德教派的知识和体验,这些为他演绎巴赫音乐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李希特演绎的巴赫作品,投入真挚的感情,去除一切虚浮矫饰,呈现出端正、庄严、壮丽的形态。节奏紧凑,速度凌厉,细部精密,营造出富有凝聚力与活力的感人效果,表现出强烈的宗教式的沉思与升华。李希特演奏巴赫时使用的手法是锐利地把握音型的含义,句法与造型明确,速度与强弱对比很生动。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浪漫主义式的巴赫演绎法。李希特曾说:“这种演绎法矫正了19世纪那种感情过多、极度主观的演奏,去除了感情化的诠释,产生了净化的效果。”60年代,是李希特演奏的巅峰时期,这一阶段的演奏具有令人屏息的戏剧性与魅力,充满对现世的否定和对彼岸的向往。70年代,由于运用仿古乐器潮流的影响,他的演奏力度有所减弱,紧张感和精密感也有下降。但不管怎样,卡尔·李希特的尝试,也使我们能从另一角度来理解并评价仿古的潮流。
TOP
3#

20世纪以来对于巴赫的理解,总是存在着一个诠释学的难题:某某的诠释符合巴赫(及其时代音乐)的本来面貌吗?20世纪的巴赫音乐诠释者们,勇敢地面对了这一难题,并成功地改变了提问题的方式和理解巴赫的取向。在这一批伟大的巴赫诠释者当中,卡尔·李希特是极为突出的一位。

  卡尔·李希特,德国著名的指挥家、管风琴家和羽管键琴家,巴赫作品的演奏权威,1926年生于一个教士家庭,从小便受巴赫音乐的熏陶。青年时李希特进入莱比锡宗教音乐学院学习,1946年担任了莱比锡的教堂合唱团团长,后又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当管风琴师,这里正是当年巴赫的《马太受难曲》首演的地方。1951年,李希特移居慕尼黑,在圣马可教堂担任管风琴师、合唱团团长和指挥,并在慕尼黑高等音乐学院认教。在慕尼黑,李希特先是创立了许兹协会,从事许兹作品的演出。后来又改而成立了慕尼黑巴赫合唱团,继而又成立了慕尼黑巴赫乐团。李希特率领这两个乐团曾到世界各地巡演,为其赢得了极佳的声誉。
TOP
4#

李希特有两套马太受难曲, 58年录音和79年录音,还有贾丁纳也有一套企鹅三星的,象这样一套3CD只能选一套,选两套要太多M了,选哪一套好呢?谢!
TOP
5#

Rossi 在 2006-10-16 16:30:11 发表的内容
李希特有两套马太受难曲, 58年录音和79年录音,还有贾丁纳也有一套企鹅三星的,象这样一套3CD只能选一套,选两套要太多M了,选哪一套好呢?谢!




选58年的吧~~~~
嘿嘿不过我没听过其他版本的,
我非常喜欢听此套马太,
过分的时候一天要听两次
6个多小时啊,就坐在那听,
每次都激动不已,为巴赫的旋律还有对巴赫对上帝的虔诚~~~
真的~~~~~
我现在只要每天有足够时间 ,
就听巴赫的马太!!!
严重推荐!!!
TOP
6#

哈哈,玫瑰MM厉害了。
TOP
7#

他应该不用仿古乐器的。
TOP
8#

在所有巴赫音乐的崇敬者当中,卡尔·李希特也许是最具有德国气质的一位,这种气质表现为一种对作品的深刻体验,这一体验并不简单地出乎移情的作用,而是多方面地寻求客观的基础,寻求观念和气质上的同一性。卡尔·李希特对于巴赫宗教作品的把握,尤其体现出这一特点。他自身的宗教感受和德国新教的传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同时,由于他对巴赫作品的严格探究,使得20世纪常见的那种错乱且误置的宗教情感被严格地排除开来。我们可以说,巴赫音乐的庄严瑰丽,在20世纪的卡尔·李希特手里获得了延伸。16、17世纪以来的新教音乐传统在今天仍然保有强大的力量,这其中有李希特的一份伟大贡献。换句话说:人们常常以为,是父亲生出了儿子,但在今天的音乐处境里,真正了不起的成就乃是,伟大的儿子创造出伟大的父亲。

本文转载节选自《创造巴赫的16种方式》
TOP
9#

[upload=jpg]Upload/2006101615462073852.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101615463617717.jpg[/upload]
TOP
10#

是不是也有一套他指挥用仿古乐器演奏的“贝交”C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