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里尼/芝加哥交响乐团1976年DG版《马九》
最新入驻的《马九》和《大地之歌》。
伯恩斯坦DG的《马九》如果力拼,我觉得划不来,所以就只要CD了,花那钱可以进奥胖的水蓝标银地球了。
马勒第九交响曲的优秀版本众多,然而我却对朱里尼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的DG版情有独钟。大概是有先入为主的因素在内吧,约五六年前我第一次听到的马勒第九就是这个版本,而且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朱里尼是个不太喜欢录音的指挥,尽管比起小克莱伯(Carlos Kleiber)他的唱片也不算少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涉及的曲目范围是非常狭小的,据说他对自己没感觉的作品是从来都不沾边的。就马勒而言,他好象仅录制过第一,第九和大地之歌,想必也是对这几部作品反复斟酌精心排练并胸有成竹才决定录音的。有篇文章提到,他当年排练马勒第九时花掉了十五个小时, 他说:“可不能像演奏布拉姆斯那样来表现马勒, 演奏他的第九也不能跟演奏第一相同。首先要把音符搞正确,然后再努力理解概念。马勒的作品要求一种特殊的声音、情绪与结构, 乐团必须理解这点, 并使之成为演出的第二天性, 使之成为好比躯体的器官一样。”
这版和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的马勒第九是1976年的录音,当时朱里尼和该团的合作关系极为亲密。芝加哥交响乐团向来以辉煌灿烂的铜管声部著称于世,相对而言弦乐声部有时则略显单薄黯淡。但是在这个录音里弦乐的音色是极为饱满浑厚而又不失精致细腻的,这种声音恐怕是很难在索尔蒂的棒下发出的了。铜管声部则在朱里尼的严格控制下保持了相对的克制,不过芝加哥毕竟是芝加哥:第一乐章反复出现的(由低音铜管奏出的)死亡主题一次次“无比粗暴地从天而降“,“因为死神降临是无可抗拒的…… 尘世的一切理想都随着他的出现而宣告破灭......“ (Alban Berg)
那种来自芝加哥咄咄*人的气势绝对是无与伦比的,也是恰如其分的。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多少有些怪诞,尤其是第三乐章中充斥了不少复杂的对位段落。朱里尼在这里塑造了室内乐般的清澄效果,管乐各声部的风采在清晰的织体中一一尽现。另外,早有耳闻朱里尼会在指挥时下意识地强调中低音区弦乐器的音色,以求达到一种极为深沉的效果。这种方式也可谓本版极为引人注目的一大特色了,尤其是在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弦乐舒展悠长的乐句里: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轮廓线条清晰可辨,而且处于内声部的中提琴音色尤为突出,中提琴较大幅度的揉弦居然产生了些震音的效果。这种效果是我在其他任何版本中都还不曾听到的,
大概也算是极端个人化的诠释了。这可能也和朱里尼本人曾在乐队中担任中提琴演奏员有关。我觉得这种处理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我们仿佛不时能从乐队深处(亦或是马勒的灵魂深处?)隐约听到一颗脆弱的心在死亡边缘瑟瑟发颤,尤其是用在第四乐章的告别主题中产生了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含情脉脉的第四乐章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在这里朱里尼的速度处理适度,一种依依惜别的深情在深沉的弦乐声中自然地流淌着,然而整体气氛却是平静而又含蓄的,有点“含泪的微笑“的感觉。几经彷徨之后,这个主题才逐渐化作面队死亡最后的痛苦挣扎,直到归于沉寂。这个乐章中圆号首席的独奏段落荡气回肠,令人回味无穷,无疑是我听过版本中最优秀的。
我个人认为,这张唱片的不足之处,在于略微缺少一种马勒音乐气质中的飘零感和神经质的因素:因为朱里尼的步伐始终都是非常稳健的,如果在一些段落多投入些马勒式的激情和情绪上的跌宕起伏这个版本就更加完美了。这方面的优势也许是没人能够超过伯恩斯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