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音乐唱片
»
回顾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查看:
14091
|
回复:
71
回顾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复制链接]
查看:
14091
|
回复:
71
发送短消息
UID
78150
精华
67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chopin
chopin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5974
积分
647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10-08
chopin
论坛博士后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8-12-26 15:23
|
只看楼主
新年又快到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即将登场,
值此年末,回顾一下我喜欢的几张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唱片。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1/5 0:23:01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8150
精华
67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chopin
chopin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5974
积分
647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10-08
chopin
论坛博士后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8-12-26 15:25
|
只看楼主
1979
年的新年音乐会在我的心目中具有一种分水岭式的意义,这一年音乐会的指挥便是自
1949
年以来一直担任维也纳爱乐首席的博斯克夫斯基。自
1955
年被选择接替去世的克劳斯至今
20
多年来,博斯克夫斯基一直受到了听众和评论界的普遍欢迎。年复一年,博斯克夫斯基和维也纳爱乐形成了一种完美而特别的风格。这就是“维也纳人风格”。
1979
年是博斯克夫斯基最后一次执棒新年音乐会,因健康原因被迫向人们致最后一次“新年快乐”的问候。其选择的作品除了必演的《蓝色多瑙河》外,都很短小,而且均属轻松诙谐之类。与后来众多指挥大师的诠释风格明显不同,博斯克夫斯基的指挥更闲适、自然,一切发自内心,更富于即兴色彩。这张唱片如同一座界碑,告诉有新年音乐会情节的人们,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不论是演奏者还是听众,都是不掺任何杂质的。同样是节日庆典,这才是高品质的维也纳人的日常生活。尽管已经过去了
20
多年,但这套
CD
在我心目中留下的美好印象仍是不可磨灭的。
博斯克夫斯基版.JPG
(218.79 K)
2008/12/26 15:26:47
chopin 最后编辑于 2008-12-26 15:26:46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8150
精华
67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chopin
chopin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5974
积分
647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10-08
chopin
论坛博士后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8-12-26 15:28
|
只看楼主
卡拉扬指挥的
1987
年新年音乐会至今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是卡拉扬唯一的一次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他的“天鹅之歌”之一,虽已过去了整整
20
年,但它的精彩以及留给我们的回忆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奥地利指挥家瓦尔特·韦勒曾深情地评价:“当卡拉扬在
1987
年那场音乐会上指挥约瑟夫·施特劳斯的《天籁之音》时,它确实就是天籁之音。”照另一位奥地利指挥家弗朗茨·韦尔泽·莫斯特的看法,卡拉扬所表现出的维也纳舞曲音乐中那种内在的“金色的忧郁”是高于任何人的。这是卡拉扬一次刻骨铭心的演绎,从音乐会一开始的《吉普赛男爵》序曲我们就感到了一种绚烂过后趋于平淡的从容,《蝙蝠》序曲似乎也少了许多昔日的霸气,奏出了非常深刻的感触。这场新年音乐会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芭桃演唱的《春之声》圆舞曲了,她的花腔轻松跳跃,状态惊人,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如同天籁。而卡拉扬棒下的“春天”,除了欢乐之外,更奏出了英雄迟暮的惆怅,《蓝色多瑙河》最初的弱奏,弦乐的轻柔,圆号金灿灿的音色都令人拍案叫绝。相比于和柏林爱乐极端交响化的数码录音,这次维也纳现场的演绎,更多深情的私人感触,在卡拉扬手下,维也纳爱乐更好的表现出了那种特有的维也纳的甜美气质,令人难忘。这张
CD
的录音素质之高也是公认的,无论音乐厅的残响,乐队音色,现场的宁静度都无可挑剔。
卡拉扬版.JPG
(186.70 K)
2008/12/26 15:28:01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20343
精华
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vifone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1211
积分
1354
性别
注册时间
2008-02-26
vifone
论坛博士后
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8-12-26 15:29
|
只看该用户
没坐到沙发,甚为遗憾,肖邦兄请继续!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8150
精华
67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chopin
chopin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5974
积分
647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10-08
chopin
论坛博士后
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8-12-26 15:31
|
只看楼主
1989
和
1992
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由于卡洛斯·克莱伯的执棒而注定成为经典。克莱伯对斯特劳斯音乐气氛和节奏的把握有其精辟和独到的地方。他的指挥具有一种令人亢奋的精神感召力,且异常紧凑。在慢速的时候经常略作小憩,留有以待,随即全速前进,一往无前,效果热烈,现场气氛极佳。
1989
年的新年音乐会更多的显示了小克莱伯柔媚、优雅的一面,从第一首《加速圆舞曲》便展示了小克莱伯的温文尔雅和谨慎细腻,其妙趣横生的强弱对比在第二首《农民》波尔卡中更是显露无疑,令人拍案叫绝的渐强和抢拍在音乐会一开始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小高潮。这张唱片的弦乐部分尤其出色,可以说小克莱伯把维也纳爱乐的弦乐发挥到了一种新境界,尤其是你可以从《蝙蝠》序曲那著名的渐强和渐快的连接部分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清晰的层次感。这首序曲处理的也不像他在歌剧版本中的那么暴力和强横。
1992
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他追求的则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境界。整场音乐会小克莱伯展现了自己极强的乐感。音乐会为了纪念维也纳爱乐成立
150
周年而以奥托的《温莎的风流娘们儿》序曲开场,小克莱伯处理的灵气四溢,尤其开场的那段黑夜宁谧的景象恐怕找不到演绎得更形象的版本了。《一千零一夜圆舞曲》也是如此,改编后的大提琴和小号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缥缈的神秘国度。《饶舌波尔卡》小克莱伯一反通常的做法,用小提琴盖过巴松管声来展现轻佻的滑稽场面。整场音乐会小克莱伯采用了很多断奏,这点很符合他的风格。听这张唱片的时候我经常会闭上眼睛,但脑海中小克莱伯那仪态万千的指挥手势中流露出的优雅气质有如神助地百分之百积淀在音乐中,指挥的强烈个性和超人控制力,贯穿了整场音乐会。无论你听过多少次《蓝色多瑙河》,也许这一次你才会发现原来多瑙河是如此的迷人。
小克莱伯版.JPG
(254.78 K)
2008/12/26 15:30:41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8150
精华
67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chopin
chopin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5974
积分
647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10-08
chopin
论坛博士后
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8-12-26 15:33
|
只看楼主
说起新年音乐会,我们不能不提起洛林·马泽尔这个名字。这位被誉为“神童”的天才是博斯克夫斯基后染指新年音乐会最多的指挥家。
1980
年,博斯克夫斯基由于健康原因被迫退休,马泽尔被选为乐团的音乐总监长大
6
年之久,直到
1986
年他任满之后,乐团才决定每年更换音乐总监,这期间他曾连续
7
年指挥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卸任后又数度客串,到了
2005
年已经是他第
11
次执棒。这次新年音乐会很特别,这是改革后的新年音乐会
25
周年纪念,也是马泽尔自己的
75
岁生日,这位大师带给我们的,除了亦曾相识的熟悉形象外,只要细心聆赏整张
CD
,依然会得到一些耐人寻味的新感受。
年过古稀的马泽尔在不经意间悄悄改变着自己的风格,对于一些细小的环节,他比以前处理的精致细腻,整台音乐会处处彰显柔美与轻快,与此同时又不乏优雅风度、华贵气息的自然流露。开场的《蓝色进行曲》热烈欢快的旋律和节奏顷刻便将听众带入新年的节日气氛中,随后的《上流人物波尔卡》则强化了这种气氛,而《兴趣盎然的圆舞曲》实在是名副其实。马泽尔在很多熟悉的曲目上为了区别于其他指挥的演绎,在细节上下了功夫,比如竖琴的应用。约瑟夫的《新女性玛祖卡波尔卡》速度徐缓,显得更为稳健;《一千零一夜圆舞曲》在
1992
年被克莱伯改编指挥之后,一直是大家非常喜欢的曲子,但这次马泽尔用的总谱,可能是更加接近于约翰·施特劳斯本人的原作,速度和框架上和博斯克夫斯基以前演奏过的基本一致,更为严谨。下半场《美丽的加拉蒂亚序曲》多次在新年音乐会上演出,这次马泽尔同样给予了这首曲子新的活力,从开头的节奏音符,一直到最后高潮处的长号处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马泽尔在我们熟悉的《农民波尔卡》、《游览列车快速波尔卡》、《打猎波尔卡》中,将圆舞曲轻快的曲调与波尔卡以及小号的效果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带给我们一种新鲜的听感。尽管因为意外的海啸灾难,气氛不得不有所克制,快乐难以被全情释放,且音乐会中出现了小号吹错音的“事故”,但瑕不掩瑜,对一位
75
岁的老人我们还能再苛求什么呢?
马泽尔版.JPG
(226.66 K)
2008/12/26 15:32:59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8150
精华
67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chopin
chopin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5974
积分
647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10-08
chopin
论坛博士后
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8-12-26 15:36
|
只看楼主
自克莱伯
1992
年在布满鲜花的金色大厅奇迹般的演出后,接下来的
15
年,新年音乐会已经愈来愈像每年一度的集体电视秀了。人们每每以激情遭遇平庸,用期待交换失望。曲目重复雷同,指挥乏善可陈,新年音乐会似已走入死胡同。一方面,斯特劳斯家族华丽空洞的乐曲实在经不起一年又一年的聆听;另一方面,指挥就是那几个熟面孔,轮番登场,很容易让听众审美疲劳。所以
2006
年当我们迎来杨松斯这位“新人”的时候,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也许杨松斯会给我们带来新的东西,忧的是,登上已是穷途末路的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台,搞不好就是艺术形象的一次自我毁灭。但毫无疑问,
2006
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成功的。杨松斯给我们带来不少新的礼物,新的魅力。他的表现相当抢眼,热情奔放,而又充满机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自创办以来曲目最多、时间最长的这场音乐会,为纪念莫扎特诞辰
250
周年,特地安排了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序曲,拉开了当年全世界纪念这位伟大音乐家活动的序幕,这不能不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其他指挥相比,杨松斯也许少了一点温文尔雅,但多了一些热情洋溢。他对乐团的掌控十分到位;对乐曲的风格与内容把握准确。《春之声圆舞曲》与卡拉扬的贵气不同,主要着眼于再现出春的勃勃生机,让严冬中的观众与听众,顿生如沐春风之感。《外交家波尔卡》,轻捷舒展,明快华丽,充满机警与诙谐;《艺术家四对舞》集众多大师的音乐主题于一体,杨松斯奏出了该曲跳跃般的热烈快捷;《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欢快无比,从中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音乐家们抑制不住的热情和喜悦;《强盗》加洛普最后的两声枪声异常醒脑提神;《蓝色多瑙河》听起来则流畅华丽,中段大提琴的拨弦,清晰可辨,较之前几年的同一曲目更富表现力。最后《拉德斯基进行曲》的演奏,扬颂斯虽然有所克制,但仍然把整场音乐会推向高潮。就整体印象与综合水准而言,杨松斯虽然没能化腐朽为神奇,但依然属于近十年来最杰出的一届。
杨松斯版.JPG
(219.82 K)
2008/12/26 15:36:15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64220
精华
0
260351516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johnspider
johnspider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19720110
帖子
337
积分
337
性别
注册时间
2006-04-01
johnspider
论坛博士
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8-12-26 16:40
|
只看该用户
谢谢肖g的帖子,近期也想收些经典的新年音乐会的CD来听下,刚好遇到此贴,真是太巧了,呵呵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25534
精华
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HE.R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1197
积分
122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8-07-25
HE.R
论坛博士后
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8-12-26 16:58
|
只看该用户
03年.小泽征尔.那场又怎么样?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19798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GL牛魔王
宗靈哥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2757
积分
2824
性别
注册时间
2008-02-12
GL牛魔王
论坛博士后
1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8-12-26 17:13
|
只看该用户
喜欢1987年那张新年音乐会 顶上
如果您只想永远做个雇工, 下班的汽笛可以让您停下手中的工作, 如果您想开创一番事业, 那汽笛仅仅是您重新思考的信号.
------亚靈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浏览过的版块
HiFi乐趣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