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诺阿诺阿,我的塔希提!(shinelb整理)
1893年,保尔·高更(1848—1903)给他分居多年的妻子梅特·加德写信说“我正在整理一部关于塔希提的书,这书对于理解我的绘画很有用。”
高更说到的那部书,是指1891年6月首次抵达塔希提后写的散记,整理后的篇名叫《诺阿诺阿》,这在当地土话的意思是“香啊香”。
他生于巴黎,17岁弃学,当了七年水手;1871年进人巴黎一家银行工作,娶了一名丹麦妇女为妻;26岁开始画画,跟毕萨罗交了朋友;他的《维罗弗莱风景》一画在沙龙展出,随后几年经常与奋斗不懈的印象派朋友共办画展。
高更放弃了银行工作,专心画画,妻子不同意他的做法,遂离开了他。
高更的画在巴黎少人问津。高更决定离开窒息的欧洲艺术氛围,到“蛮荒之地”去寻找人的本真。选择了太平洋中的法国属地波里尼西亚。
《诺阿诺阿》记录了高更一生中不多的一段心平气和的幸福时光。“南纬17度,夜夜都是美的……北纬47度,巴黎,我相信椰子树己经不存在,声音也不再悦耳动听……”岛上的湖泊鲜艳夺目,树木郁郁葱葱,土地闪烁“流金与阳光的欢乐”土著性情温和,他的塔希提少女热情顺从,使他年轻,激励他的艺术创作……
高更在岛上寻求的是人的原始淳朴,不是宗教的神秘。
1903年1月,5月8日,他心脏病突发,猝死在马克萨斯岛阿图阿那的一间小屋内,只有土著陪伴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