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跨界的疑惑--有感于砍柴兄的帖子 [复制链接]

查看: 10399|回复: 85
1#
最近砍柴兄的有关马勒唱片的帖子异常火热。
帖子进行到现在,不知不觉引入了一个十分新颖也必将见仁见智的敏感话题--音乐家中的跨界现象。
分享 转发
TOP
2#

砍柴兄,我另开这个帖子讨论乐坛的跨界现象,并不具限于兄所讲的意大利男高音和德国男高音之间,这个命题实际上太大了,为不使您的原帖离题太远,所以另开了这个帖子。实际上,乐界的跨界现象古已有之,在二十世纪甚嚣尘上,甚至成为风气和地位的象征(象卡拉斯就被冠之以“全能女高音”这一居高无上的称号)。
TOP
3#

现在的网速不行了,已经是深夜2点多,我去睡觉了,明天再聊。
TOP
4#

A兄感兴趣的可能只要是指意大利歌剧和德国歌剧的“跨界”。
昨晚从广州回来的路上,在谈话中我提起一个问题,就是指挥布鲁克纳的指挥,往往很少指挥马勒,指挥马勒的指挥家往往很少指挥布鲁克纳,即使指挥了,也不太成功,除了早期的瓦尔特等。
主要指挥马勒的如伯恩斯坦、辛诺波里、海汀克等等,主要指挥布鲁克纳的如约胡姆、切利比达奇、旺德等等。
卡拉扬指挥多次布鲁克纳,很晚了才指挥马勒,而且成功的作品都是晚年的。
阿巴多的马勒有好多了,而布鲁克纳只有很少的几部。夏伊的布鲁克纳很受好评,马勒就不好说了。等等等等。
这也不能不说是个有趣的现象。
TOP
5#

索尔第和海丁克都出了马勒和布鲁克纳全集,但要想鱼与熊掌兼得,看来很难。
TOP
6#

接着砍柴兄帖子里讲到的由多明戈这样的典型的意大利男高音来唱瓦格纳是否明智和合适,希望大家先就这个问题讨论,然后逐渐展开至其他跨界现象。
TOP
7#

斯塔方诺的早早退出舞台,我想对很多歌手都是一个警醒。
TOP
8#

鱼与熊掌难兼得吖!
TOP
9#

An-die-Musik 在 2005-9-4 9:22:06 发表的内容
砍柴兄,我另开这个帖子讨论乐坛的跨界现象,并不具限于兄所讲的意大利男高音和德国男高音之间,这个命题实际上太大了,为不使您的原帖离题太远,所以另开了这个帖子。实际上,乐界的跨界现象古已有之,在二十世纪甚嚣尘上,甚至成为风气和地位的象征(象卡拉斯就被冠之以“全能女高音”这一居高无上的称号)。


单独谈论这个问题非常必要,这个“马勒版本”是完全不同的话题,呵呵,A兄的谨慎值得谨记。
TOP
10#

当多明戈成功的演唱了罗恩格林之后,他又向帕西法尔进军,这个角色在瓦格纳歌剧中属于相当吃重的一个,但由多明戈这样的富于英雄色彩的嗓音和相当成熟的年龄及阅历来唱好象真是时候。但在细细比较Jess Thomas、Windgassen 和多明戈的演唱,仍显得多明戈的演唱缺乏章法和显得单调,为演唱而演唱,这种情况竟然发生在歌剧皇帝的身上,不能不发人深省,多明戈唱的威尔第歌剧从来就不会是这样的,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这样的角色对多明戈来说是太过吃重了,由于瓦格纳写作的要求对男高音是有其特殊要求的,如果不曾进行过正统的瓦格纳男高音训练,而要由意大利美声的发声方法来演唱瓦格纳,即使撑大了嗓门声嘶力竭,也不能穿越瓦格纳那厚重的管乐队音群(意大利花腔女高音和戏剧女高音的音高够高了吧,但如果把她们放在瓦格纳乐队的伴奏之下,听众在剧场内根本就听不到女高音的演唱),这也就是多明戈的瓦格纳至多只能在唱片中听,在录音室录制,如果换了在剧院和拜罗伊特,那就根本是两回事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