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月1日讯(通讯员谢明霞)一名出生才一个月的婴儿,日前在某医院被诊断为听觉神经受到损害,听力受损。据分析,这名婴儿的听力受损,与其母亲怀孕时的不当胎教有关。
这位“心急”的母亲为了提前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受,到音像店买了许多胎教乐磁带,每天开大录音机音量,对着肚子放音乐。听到高兴处,干脆将录音机音箱处直接贴在肚子上。孩子出生后,做母亲的逐渐感觉到孩子的听觉不对劲,到医院进行听力测试发现,孩子听觉神经已受到损害,亟须治疗。
不要盲目胎教
湘雅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冯永教授说,目前音乐胎教的功效、方法等在我国还没有出台严格的标准,尽管某些方面研究证明,音乐对刺激胎儿的发育有一定好处,但胎教时音乐的选择、音量有较大的随意性,加之整个胎儿期大脑、神经发育都非常的娇嫩,因此准妈妈们在胎教时不要过于盲目。冯教授特别指出,一些孕妇直接将音箱的扬声器放在腹壁上,是不妥的,因为胎儿在母体内一直都是漂移浮动的,如果此时胎儿正好是耳道贴着母亲腹壁,声波进入母体,胎儿耳道直接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极易对胎儿的耳蜗及听觉神经造成损伤,引起听力障碍甚至耳聋。
应选择在怀胎3个月后
正确的音乐胎教应选择在怀胎3个月后,在空间较大的环境中,不要离胎儿过近。一方面能让胎儿感受到节奏感,同时孕妇也能从中感受到精神愉悦,心情舒畅。在音乐选择上,应挑选节奏柔和舒缓的轻音乐,像一些节奏起伏比较大的交响乐,尤其是摇滚乐、迪斯科舞曲等刺激性较强的音乐,都不适合孕妇和胎儿听。
尽早给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
冯永教授较早在省内大力推崇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他介绍道,先天性耳聋在我国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二,也就是一千个刚出生的孩子中就有两个是耳聋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究其原因,一半是遗传,而一半则是后天环境造成的,如药物、感染、有毒物质环境污染等,其中不良的胎教亦是一重要原因。他提醒家长,在婴儿出生后,尽早进行听力筛查,以免等到孩子长到二、三岁了还不会说话,才意识到是听力有问题,这时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