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篇故事:一切由导体开始。。。。(10/8 更新,首贴有新图) [复制链接]

查看: 7677|回复: 36
1#
四支剪裁好的日产两平方 6N PCOCC 单支纯铜导体:
[upload=jpg]Upload/200610520272720774.jpg[/upload]

表面用人手涂抹上一层 ProGOLD 的防氧化保护剂:
[upload=jpg]Upload/200610520364130089.jpg[/upload]

每支导体先套上铁弗龙管:
[upload=jpg]Upload/20061071412159545.jpg[/upload]

这就是所谓空气介质;套管比导体粗,留有一定空间,并比包緊导体就是!但粗幼/间距比例还是有一定的计算,否则会引起高电容量而影响频宽:
[upload=jpg]Upload/200610714121394058.jpg[/upload]

为每支导体套上内部隔离用的纯铜屏敝网:
[upload=jpg]Upload/200610714461711584.jpg[/upload]

每一层网是再加套管独立绝缘,也就是说每支导体在绕组内是隔离开不会互相捍扰:
[upload=jpg]Upload/200610714463782660.jpg[/upload]

把四支独立屏敝好的主线机绕在一起,这里忘了拍在人手绕制过程中,每绕一段也要用卡尺量一下每一个绕合交义间距的情形,就瞎绕的话线基会绕得不平均的,当然间距是经过计算和多翻实试才定下来:
[upload=jpg]Upload/200610715424985633.jpg[/upload]

绕好后先缠上电工胶带把主绕组位置固定下来,这部份不用热缩管是有原因的,用那和胶带和力度也有巧妙,久能说越名牌的电工胶带例如 3M 的声音反而越差,其他的就恕难奉告。。。。
[upload=jpg]Upload/200610715431215998.jpg[/upload]

这是外围走中频以上的辅线基,万隆(Neotech)的单晶 6N PCOCC 铁弗龙皮 1 平方单支铜:
[upload=jpg]Upload/200610715433298686.jpg[/upload]

在主线基绕合的交叠位上绕上辅线基,这部份也是要巧妙的控制绕上去时的力度:
[upload=jpg]Upload/200610715541554705.jpg[/upload]

完成外围绕组后再用电工胶带固定:
[upload=jpg]Upload/200610716211073033.jpg[/upload]

先把一端分好导体成火、零、地三组,怎分怎接就大家猜猜好了:
[upload=jpg]Upload/200610716212820295.jpg[/upload]

最痛苦的工序;缠上薄铜片。。。不用力拉铜片缠不緊,太大力又一下子拉断 :(
[upload=jpg]Upload/200610816234765102.jpg[/upload]

搞什么鬼?搞有源屏敝!上一步的铜片就是把有源系统跟线基隔离,避免有源系统的供电品出现回路捍扰:
[upload=jpg]Upload/20061081624544728.jpg[/upload]

待续。。。。
最后编辑Wilmer威馬
分享 转发
TOP
2#


威马兄,唱放线下午4点钟收到了。
确实又细有软,真漂亮。
赶快接唱臂的RCA输出到唱放,虽是新线,已感觉到明显变化,音场宽深层次感增强,背景更干净了。现已唱了3个多小时了,细节、动态和乐感已有提升。
现在进入热煲阶段,相信一定会很好。一般需煲多长时间?
谢谢你的辛勤劳动和智慧
最后编辑yun0251
TOP
3#

靓声一彻由细靓铜开始:):):)期待!
TOP
4#

乐林8 在 2006-10-5 20:38:38 发表的内容
靓声一彻由细靓铜开始:):):)期待!


每完成一个工程就会上一下图,看一下一条纯手工绕制,并非量准长度接个头就行的电源线是如何诞生。
TOP
5#

过份磁化什么消磁碟、机、器都救不了,因跟结晶排列乱序有关,紧记!
TOP
6#

yun0251 在 2006-10-5 20:51:45 发表的内容

威马兄,唱放线下午4点钟收到了。
确实又细有软,真漂亮。
赶快接唱臂的RCA输出到唱放,虽是新线,已感觉到明显变化,音场宽深层次感增强,背景更干净了。现已唱了3个多小时了,细节、动态和乐感已有提升。
现在进入热煲阶段,相信一定会很好。一般需煲多长时间?
谢谢你的辛勤劳动和智慧


一般煲 150 小时,可接到 CD 小煲 30 小时,因一来 CD 能重放,操作方便,二来 CD 电平高,用 CD 煲 30 小时已等於用黑胶煲一百小时,但不能纯用 CD 预煲,否则线会因电平过高而大副磁化。
TOP
7#

我现在就开着CD,是连续不听的煲30消失,还是断续?播放的唱片有何讲究?
TOP
8#

Wilmer威馬 在 2006-10-5 21:18:36 发表的内容
yun0251 在 2006-10-5 20:51:45 发表的内容

威马兄,唱放线下午4点钟收到了。
确实又细有软,真漂亮。
赶快接唱臂的RCA输出到唱放,虽是新线,已感觉到明显变化,音场宽深层次感增强,背景更干净了。现已唱了3个多小时了,细节、动态和乐感已有提升。
现在进入热煲阶段,相信一定会很好。一般需煲多长时间?
谢谢你的辛勤劳动和智慧


一般煲 150 小时,可接到 CD 小煲 30 小时,因一来 CD 能重放,操作方便,二来 CD 电平高,用 CD 煲 30 小时已等於用黑胶煲一百小时,但不能纯用 CD 预煲,否则线会因电平过高而大副磁化。



CD 小煲 30 小时后,我再用消磁碟消消磁。
TOP
9#

Wilmer威馬 在 2006-10-5 21:20:37 发表的内容
乐林8 在 2006-10-5 20:38:38 发表的内容
靓声一彻由细靓铜开始:):):)期待!


每完成一个工程就会上一下图,看一下一条纯手工绕制,并非量准长度接个头就行的电源线是如何诞生。


要大饱眼福了。
TOP
10#

是30小时,不是“消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