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为什么说商为贼.一般的理解是,商人赚钱的行为,等于偷钱,因为商人没通过劳动赚钱.
自从来了马克思主义,大家可以否定古代人的说法了,因为可以用马克思主义解释说商人也付出了劳动,创造了价值.可是仔细想想,象比尔.盖次,他真的付出了值得亿万的劳动吗?
再回到古代人的说法.劳动创造的价值,都是体现在劳动产品上.你卖到欧洲也好,卖到美国也好,都是这个东西,没有多一点也没有少一点,从产品本身来说,商人没有创造价值.但从消费者享受的角度来说,商人创造了价值,因为更快更方便地享受到物品了.但是大家要注意,即使从这个角度,商人所创造的价值也远远不如他赚的钱(注意,不要把送货工人和服务人员的劳动算到商人的头上).
可以明白了,古人说的是从产品本身出发,而西方经济学是从后者出发.两者并不矛盾.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经商的人越多,等于吃闲饭的人越多,越对国家不利.因为他们没有创造财富.这是古代朴素的经济学.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但是古代人说"商为贼",仅仅是因为这个吗?
错.
古代人通过这种"骂",形成一种舆论攻势,一种人生价值观念,遏制商人的增多.目的就是为了国家强盛.并不只是为骂而骂.
大家再看看现今的社会.自从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同时丢弃了古代思想的武装),打倒商业未遂之后.转而鼓励商业.现在的商人可以说是达到了饱和状态,也就是说尽可能地增多了.现在你再要想加入商人行列,不是以前那么容易了.
勿庸置疑,现在商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
但是现在商业对人民思想造成的影响有二点:
1.大家都以有钱为荣,而现在最有钱的莫过于商人.这是对人们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2.广告,宣传,到处都是,不标新立异起不到作用.如果你的广告宣传还是那些陈词滥调,那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 谁会看?所以各种扭曲的,片面的观点天天在给大家洗脑.各种广告,宣传,炒作在误导人们的道德观,逻辑思维,扭曲人们的审美观. 这都是必然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可怕,更何况是在我们现在只有"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教育,没有具体的道德教育的背景下.
我只是提出这个问题,到底能不能解决,怎么解决,有待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