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问我答 [复制链接]

查看: 4506|回复: 8
1#
小系統超越十倍價格表現?

主編您好:我喜愛聽古典音樂,最近想從手提音響升級,看到同學的一套組合感覺非常不錯(我很少接觸音響器材),是波穩特P-Type Basic(14,500元)與一對喇叭,還有Sherwood CD-7R(9,500元),不知你對這套系統的評價如何?我的同學吹噓說,即使十幾二十萬元的組合,也不見得比他這套好……真的嗎?

AP-Type Basic在市場上的評價不錯,在網路上也經常見到網友們稱讚波穩特的器材平價而質優,可見得這家國產公司在產品設計與製造上已經獲得音響迷的認同。不過,您未曾提到「一對喇叭」是何等品牌型號,所以我無法為您提供對該套系統的看法。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音響迷經常使用「超越╳╳價位組合」的方式來稱讚自家系統,這種狀況發生的可能性雖然是有,但是很容易使初入門的音響迷有先入為主觀念,甚至造成一些判斷上的迷思。既然您已經說出「我的同學吹噓」的看法,不妨前往一些音響店多試聽比較,累積自己的想法之後再決定要如何下手購買您的第一套系統。(楊德宜)



老Castle喇叭的擴大機搭配

楊主編您好:拜讀貴刊精闢大作已久,深感各位對台灣音響愛好者的素質及質量提昇有著相當大的幫助,在此由衷的表示敬意。
另有一事勞駕楊主編建議。我目前使用舊款的Castle York M書架型喇叭,效率為89dB(不知您是否聽過),CD唱盤是Dynaco CDV-2,擴大機則是Deva 600綜合擴大機。因本人喜歡管機的味道而想換擴大機,偏好聽人聲及弦樂,預算在六萬至七萬元之間,聆聽空間約七坪。想請楊主編建議,何種綜合管機或是二手的前後級晶體機適合?最近覓得一部QuickSilver純A類60瓦後級,可CD直入,想搭配Dynaco CDV-2唱盤,是否可行?請主編不吝指教,謝謝。

邱滄堅Via Internet

A舊款的Castle York M喇叭我沒有聽過,只曾經在店家見過一次「半死不活」的二手品。隨然手邊沒有York M的資料,不過相信它的規格應該不會與Castle現役機種相去太遠才是。所以,搭配擴大機時功率不宜太低,如果您打算買六、七萬元以內的綜合管機,最好鎖定50─60瓦之間的機種比較保險。可惜的是,目前市面上這類的機種非常少,Jadis Orchestra的價位雖然符合,但是35瓦的輸出功率是否足夠則必須試過才知道。因此,我覺得您所提到的Quicksilver應該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多年前我曾經聽過它,聲音確實相當有獨特魅力。以CDV-2直入,唯一要注意的是阻抗匹配是否恰當,其他倒沒有什麼明顯的問題。(楊德宜)


請教Bi-Amp搭配相關事宜

楊主編您好:貴刊已是時下音響專業評論雜誌之首選,期期精彩,本人每期必讀。目前使用之器材如下。
前級:Mark Levinson No. 26XL
後級:Mark Levinson NO.23XL
喇叭:Spendor G1000(Tri-Wire)
很想用Bi-Amp方式驅動,惟據貴刊劉總編一再強調,另一部後級一定要有音量調整或是綜合擴大機也可,請問可否推薦一部可調的後級(因為實在是太難找了)?若使用綜合擴大機做Bi-Amp,不是每次要調整二部器材的音量,以達平衡,這樣不是非常麻煩嗎?又貴刊某一期曾提到,曾使用過Mark Levinson No. 331一段時間,該機有何特色?音質音色及速度如何?驅動Spendor G1000之中高音可行嗎?或者是一定要同廠的No. 23或No. 23.5才不會有問題?

張堂珍via Internet

A張先生:如果以「Bi-Amp」的定義來說,不見得一定要用附帶音量控制的後級,總編建議的著眼點是在於音路之間的平衡,也就是利用各音路之間的音量調整,在最短時間之內獲得整體的平衡性。如果採用二部功率相同、但不帶音量控制的後級進行驅動,至少可以得到Bi-Amp的直接優點,這是我給一般對Bi-Amp有興趣者的建議。
如果您希望採用總編建議的方法嘗試,礙於時下後級多半沒有音量調整功能的狀況,不妨以一部後級、一部綜合擴大機來進行驅動。也就是說,您可以維持現有的Mark Levinson No. 26前級與No. 23後級的組合,另外再加上一部優質綜合擴大機(功率不要差太多,建議在150瓦以上),而且最好用來驅動中高音的部分,如此一來就不需要同時調整二部擴大機了。
Mark Levinson No. 331搭配G-1000作為參考系統已經是三年前的事情了,說實話,我對那套系統的聲音印象雖然有,但還不至於可以拿出來分享經驗。如果您對No. 331搭配G-1000的聲音有興趣,不妨找一本106期來看,在「G-1000專題」當中有實際搭配試聽的結論。
感謝您對「音響論壇」的支持。(楊德宜)



Krell與Dynaudio的搭配問題

主編您好:本人有一部Krell KAV-500i擴大機,將搭配Dynaudio Contour 1.8MKII喇叭,不知是否適合?或主編能提供一些其他較適合之喇叭(需要像Dynaudio一樣全面性,適合古典、爵士、Pop、Rock等各種音樂之特性),謝謝!


Zack via Internet

AZack先生:Contour 1.8MKII與其他Dynaudio喇叭的狀況近似,最好是以大功率、大電流後及驅動,同時搭配環節要盡可能「純淨」,以免使喇叭的高敏感度直接反應出污染源的聲音。就印象所及,Krell KAV-500i擁有這種能力,所以應該可以配合得不錯。
不過,每套系統與空間的狀況不同,所以搭配結果還是可能會有偏差,所以建議您最好還是找一對喇叭來搭配看看最保險。如果您已經有準備要買,像這種中高價位的產品,可以試著請音響店送去給您實際搭配試聽。(楊德宜)



Linear Acoustic搭配問題

楊主編您好:
我現在使用器材如下:
喇叭:Linear Acoustic LA JET-10
擴大機:Lector Audio
訊源:Pioneer LD
因為覺得高音有時太強(尤其在聽流行音樂時),而且想換CD唱盤,所以想請問您覺得何種CD或D/A適合我的系統?空間約三坪大小。如蒙回答,不勝感激。

桃園CLH via Internet

A平價CD唱盤沒有多少選擇,昔日最佳首選Micromega Stage系列在市場上似乎安靜了下來,所以我建議您去聽聽看Marantz CD-16D。它的定價雖然要五萬多元,但是市場實售價大約四萬多元而已,是一款相對划算的機種。況且,Marantz的聲音走向較為溫潤,可以與Linear Acoustic起互補作用。
此外,要給您的一點建議是,無論是Linear Acoustic或是Elac喇叭,聲音並不會有高頻太強的問題,通常是因為環境因素或是搭配不良才會造成如此錯誤印象。您在換CD唱盤之前,不妨在空間環境部分多下一點心力。(楊德宜)■

 

回144期目錄
分享 转发
TOP
2#


音響診療室

6550也可以用KT-88取代
台北市周家國先生問:

1.請問以Jadis 15 Memory綜合擴大機而言,原本使用的6550A真空管可否以其他型號的真空管取代?
2.CD唱盤常有挑片的現象,尤其是一些市售小廠或較便宜的CD片,而燒錄的片子更是嚴重,請問該如何改善?CD唱盤為Micromega Stage。 3.是讀取訊號方面的問題嗎?有時候把片子四周以棉布擦拭,或以不按順序方式Play幾次就可以正常Play了。請問別家的CD唱盤已有此現象嗎?

答:部份真空管型號不同,但由於腳位設計相同、特性相近,也可以使用相容的真空管取代。Jadis 15 Memory使用6550A真空管,也可以使用6550B、6550C等取代,不然歐洲系統的KT-88特性也與6550A極為相近,直接代換亦無不可,如果需要功率更大的強放管,儘管試試看KT-90、KT-100等功率管。

也有某些真空管擴大機使用EL-34作為功率管,EL-34為五極管結構,外型則是中等身材的直筒狀,由於腳位也與6550相同,因此部份使用EL-34的真空管後級,也可以直接以6550真空管取代。一般而言,使用EL-34的管機更換6550真空管之後,低頻能量以及推力都會大增,頗有功率增加一倍的假象。對於某些功率不大的小管機而言,更換相容的真空管是一個投機的升級方式,要不然更換真空管換換口味也不錯。

CD唱盤挑片並不是平價機種的專利,有時候高價位的CD唱盤也有挑片的現象。其實這並不一定是CD讀取機構的問題,CD壓片的品質不良、表面刮傷或灰塵過多、都會產生挑片的現象。您的CD唱盤經常挑片,是不是固定挑那幾張片子?是不是雷射頭有灰塵了?如果還是無解有兩條路可走:讀不出來的片子乾脆送人,以免生氣;再不然換一部不會挑片的CD唱盤就行了。

某些CD唱盤也有挑CD-R的現象,當然,這也不見得是平價CD唱盤的專利,Pioneer的DVD唱盤,包括最高級的DV-S9在內,放入CD-R之後竟然無法解讀。日本CEC高價唱盤如TL-1X等對於CD-R也視而不見,對於喜愛自己燒錄CD的同好而言,應該避免使用上述機種。對了,同樣使用皮帶驅動的德國Burmester CD唱盤呢?用家自己試試看吧!

如何加強速度與透明感?

台北市Tony問:

我目前使用Altec 605同軸喇叭,後級為McIntosh MC 275(舊款),前級為38℃的管機,訊源為王盤(紫檀木)加數位禪,目標更換為Marantz 7C前級。

喇叭使用過Westlake BBSM10及書架型等,皆覺得中高頻正常但低頻飄浮。直到更換Altec 605之後才感覺音場正確,不過卻失去現代喇叭的速度感及透明感。請問如何保留現有的無壓力及十分正確的樂器聲,加強速度及透明感?

答:您上述的器材我曾經在不同的地方個別聽過,並沒有您所說「低頻飄浮」的現象,Westlake的低頻並非豐滿類型,但形體比例以及速度都有一定的水準。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舊款McIntosh MC275一般的評價為低頻推力勇猛,力道充足有勁,拿MC275推Altec 605以及高效率的Westlake喇叭應該都不成問題,而且可以把MC275威風凜凜的氣勢表現出來才是,莫非您的哪一項器材出了問題,形成聲音的瓶頸而讓低頻渙散?

請試著搭配近代一些的前後級擴大機,通常現代設計的擴大機比較注重音場以及透明度等細節的提升,Marantz 7C的聲音頗為溫和,若要求視野無礙的透明感與解析度,老管機確實難以望其項背。一些老管機迷家中盡是Siltech純銀線,為的就是提升器材中高頻段的質感以及透明度,您不妨也試試看這種調整方式。

加裝電源濾波器如何?

台北市陳恕生先生問:

本人欲購買兩萬元左右的電源濾波器,請提供一些選擇,並稍作比較。又本人的系統原為120V,而台灣電壓為110V,是否可藉由上述所建議的濾波器,提高電壓為120V呢?

答:目前市面上推出的電源濾波器呈現兩種類型:高價與低價兩種區別明顯的產品,濾波器的種類太多,目前的測試方法似乎還沒有一個標準,不過廠商宣稱皆具有濾除高頻雜訊的功能。

器材到底需不需要使用電源濾波器?這是一個值得好好討論的問題,從電源處理的角度來看,電源濾波器確實有其必要性,誰希望進入擴大機的電源寄生著高頻雜訊?但從供電的角度來看,由於濾波器以LC元件(電感與電容)構成,因此將會在電源的供應路徑上形成小小的瓶頸,因此這是個無解的答案。有興趣的人就裝吧!對於濾波器沒興趣的人,再好的濾波器也提不起他們的興趣吧!

編輯部過去曾經非正式的調查市售電源濾波器,結果發現多數濾波器是同一家工廠生產的產品,而唯一能夠有效濾除諧波的一款濾波器竟然已經停產,因此這項測試無疾而終,也沒有將測試結果公佈。我會建議編輯部,是不是來一個市售濾波器效果與性能大比較特輯?

120V的器材不必使用昇壓器就可以在台灣的電力系統上使用,使用精密的數位電表測量交流電電壓,可以發現台電供應的交流電壓其實是AC 117V,與120V相差不了多少了。因此120V的器材可以直接使用。但100V的日本器材則必須使用降壓器,以免造成損害。

801大漲價,效果跟著提升嗎?

高雄縣陳光全先生問:

由B&W 801升級至B&W Nautilus 801,價格由15萬直上48萬,其間的效果差異真有如此大嗎?令人懷疑,我想這不少是個人細膩認定的問題吧?

答:這個問題見仁見智,舊型的801外型樸拙,而新型的801造型頗有特色,光看在這一點提高一些定價是應該的。舊型801使用的單體已經是舊型號,而新型的801使用全新設計的單體,因此消費者多負擔一些研發費用也是合理的。舊型801銷售好幾萬對,製造成品早已降低,相對於新型801才上市不久,價格高居不下也是必然的。種種的因素加諸於Nautilus 801身上,使得Nautilus 801相當尊貴,不是一般上班族負擔得起。

Nautilus 801值不值得這個價格,每個人的看法各有不同,聲音表現是否隨著售價提升三倍?對於許多高級音響器材而言,聲音要好一些些,價格則必須不成比例的多很多,這就是音響器材的宿命。現階段的音響完成度已經達到巔峰,雖然各家設計師不斷埋首研究,但進步總是只有一點點,當然任何些微的進步都必須仰賴金錢的累積與支持才行。除非哪家音響廠商願意做慈善事業,用便宜的價格銷售造福音響迷,但從市場行銷的心理學來看,不夠貴似乎意味著不夠高級呢!因此價格觀的衡量每個人各有不同吧!

S/N比愈高愈好?

新竹市許振綜先生問:

「S/N比」對聲音之影響?高S/N比等於好聽嗎?如果S/N比愈高愈好,那CD與擴大機之S/N比值應該為多少比較好?

答:「S」就是Signal,指的就是訊號;「N」就是Noise,指的就是噪音。S/N比指的就是訊噪比,就是訊號與噪音的比例,以dB作為單位。聆聽音樂當然只希望聽到音樂訊號而不是噪音,因此S/N比當然愈高愈好。但器材的S/N比指的是器材處理訊號過程中,抑制噪音的能力,在放大與傳輸的過程中,難免會串入一些雜訊噪音,這就會使S/N比惡化,因此器材的S/N比是一個指標,顯示該器材的「安靜」程度如何,與聲音是否好聽沒有絕對關係。

S/N比愈高的器材可以獲得愈純淨的音樂,將音量開至最大無訊號輸入時,喇叭聽不到「嘶嘶」的噪音,這就是高S/N比的器材。從另一個角度來研究,高S/N比一定好聽嗎?被動式前級內部沒有主動元件,僅有切換開關以及音量旋鈕而已,由於沒有主動元件,因此自己不會產生噪音,是所有器材裡S/N比最高的器材。但一般認為被動式前級聲音過於生冷乾淨,缺乏韻味,因此流行一下子之後就消失無影了。反觀真空管擴大機,由於構造使然,很難達到高S/N比的要求,音量開大時會嘶嘶+嗡嗡響,但好聽的真空管機可不少,因此S/N比僅能拿來當作器材「安靜」與否的參考數值,而非判斷好聽與否的依據。

轉動音量發出雜音?該換電位器了!

台南Henry先生問:
1.125期103頁當中說PMC LB-1並不難推,但111說的意思是PMC LB-1並沒有想像的好推,到底真相如何?
2.音樂播放中轉動擴大機音量旋鈕,喇叭會發出很大的雜音,請問是何緣故?

答:同一對喇叭有人說好推,也有人說難推,這是標準不同所造成的認知差異。就PMC家族而言,LB-1是第二小的喇叭,兩音路兩單體傳輸線式設計,若以全家族的角度來看,LB-1當然比IB-1、MB-1等好推太多太多。103頁的說明中很清楚表示,使用300B小擴大機就可以把它推得很好,不必擔心它使用Dynaudio低音單體,並不是所有Dynaudio單體都很難推的。

111頁中的回答應該修正,Contour 1.1的低頻不見得會輸給LB-1,但Contour 1.1肯定比LB-1難推許多,Contour 1.1的動態、承受功率以及兩極延伸上恐怕都不是LB-1的對手,真正該慎選擴大機的應該是Contour 1.1才對。

旋轉音量會發出雜音,這是音量電位器接觸不良的結果,更換新品即可。要注意的是:音量電位器為專用的A型電位器,它的阻值與旋轉方向恰巧與音量遞增的曲線相同。

AV搭配二選一

桃園縣林大為先生問:
若以AV系統而言,下列兩種組合何者為佳?
A. 前後級(30萬)+Panasonic SH-AC500D+Pioneer DV-S9?
B. SONY TA-E9000ES+後級(多聲道約20萬)+SONY DVP-S7700?

答:兩者的選擇都可行,但如果可以將兩者融合豈不更妙?我的建議是:Pioneer DV-S9+SONY TA-E9000ES+多聲道後級。以影像來說,Pioneer DV-S9仍然佔居王位,但Pioneer的聲音輸出卻一直有偏瘦的問題,如果能夠為純音樂系統添購一組CD器材,則更理想。

如何發揮300B的音色?

台北市林先生問:
單端A類9W的300B擴大機,應該搭配何種喇叭,才能完全發揮300B的醇美音色?大小喇叭不拘請建議兩三種。

答:其實300B推得動的喇叭並不少,大家不應該把它看成「弱雞」一部。以一般室內聆聽的音量而言,大多在3W以內,因此只要效率正常的喇叭,都可以推得很好。Ruark、B&W、Castle、Dali的書架小喇叭,Sonus Faber Concerto,甚至於LS 3/5a等,搭配300B擴大機也可以獲得良好的表現。

另有一派300B愛用者的說法是:300B真空管最線性的區域在1W以內,如果能夠讓300B維持在1W的輸出以內,將可以獲得最線性的聲音,若依照此原則,為求實用只好選擇效率100dB以上的喇叭了。效率要達到100dB,必須依賴號角的設計,如Klipsch、JBL、Altec、Tannoy等,這類型的喇叭可不少,隨便推薦也不止10款,建議您直接翻閱型錄找一對喜歡的即可。

該搭配何種CD及D/A?

台北市鄭文祥先生問:

小弟曾在貴刊113期1997年度風雲器材低頻有限類,看見Dynaudio Confidence 3喇叭,但對評論有些不解,內容提到此喇叭內藏低音單體,但功學社的資料卻是兩音路兩單體,請問何者正確?

目前使用Mark Levinson No.380SXL前級,No.23.5後級,喇叭為Dynaudio Contour 1.3,不知應搭配何種CD或D/A較合適?

答:Dynaudio Confidence 3應該為兩音路三單體,內藏一只低音單體。

Mark Levinson的聲音一向乾淨清晰,細節多音染低,形體比例正確是它的最大特色,但也有人嫌它的聲音過於清淡無味,聆聽音樂缺乏韻味,因此想要得到什麼樣的聲音,搭配主導權仍然在您自己。Mark Levinson搭配Dynaudio要小心聲音過於清淡冷調,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可以獲得相當高的透明度與解析力,如果喜歡這種聆聽感受,可以搭配Wadia的數位器材。反之如果喜歡增加一些韻味,Theta與Sonic Frontiers的器材就會添增一些溫暖的氣息,合不合適完全看您自己。

JM Lab+Pass=?

高雄市顏龍斌先生問:

目前視聽室大小約11×4.7×2.8米,喇叭使用JM Lab Alcor,CD為Burmester 963,想搭配Pass X-350兩部,不知是否適合?或請推薦其他更好的搭配?空間地板1/3架空,其他為拼裝地板,三面貼吸音毯,天花板一部份礦纖、一部份PU發泡,聲音好像有點不夠活(喇叭背牆使用六塊擴散板)。

答:您的聆聽空間頗大,似乎還可以更換更大體型的喇叭,聲音密度以及能量才能更進一步提昇。不知道過去您使用何種前後級搭配以致聲音不夠活,因此更換Pass X-350之後是否合適,無法憑空推斷。一般而言,JM Lab喇叭由於音色鮮活明快,因此只要搭配厚聲一些的擴大機即可得到良好的音效,空間必須佈置一些吸收高頻的物質,才能消化JM Lab強大的高頻能量,以獲得較佳的平衡感。

Marantz VS McIntosh

新竹縣劉永祥先生問:
請問ARC SP-11前級金色面板和銀色面板有什麼差別?
請問McIntosh MR-71以及Marantz 10B兩部調諧器的優缺點,及總評那一部比較好?

答:SP-11是一部劃時代的里程碑前級作品,Audio Research第一次採用電源分離式設計,也第一次把真空管的聲音推向更高的透明度以及更強的解析力,至今仍然有不少音響玩家保留著SP-11。金色面板與銀色面板有何差別?除了顏色不同之外其餘都一樣,當然,金色面板也比較貴一些。

McIntosh MR-71與Marantz 10B都是老機器,也是古董器材店裡的常客,有何優缺點?應該說各有其優缺點吧!除了外觀上的不同外,一般人認為McIntosh的聲音比較粗獷有力,而Marantz則比較軟調感性,對於古董迷而言兩部都一樣好。

想換喇叭解決匹配問題

台北市李長淦先生問:

我目前使用器材如下:Philips LHH-100 CD唱盤,Counterpoint SA-1前級,Jadis Defy-7後級,雅瑟Audax AD616喇叭,想請問下列問題:
1.擴大機與喇叭等級是否相差太大?匹配性不合?想換喇叭應換何種品牌?目前感覺聲音透明但纖細度不夠,低音太強應如何補救?mbl的喇叭是否可以匹配Jadis後級?
2.想增加DAC,是否可以改善音色?
3.以目前的器材應如何選喇叭?歐美的喇叭如何?

答:想要獲得更佳的聆聽享受,可以嘗試更換CD唱盤以及喇叭,其中應該以更換喇叭的差異最大。Jadis Defy-7雖然是一部真空管機,但聲音並沒有傳統的真空管個性,而是相當的現代化。速度快、透明度高是它的基本個性,目前感受聲音透明,低音過強但纖細度不夠應該不是Defy-7的問題,只要更換更好的喇叭即可改善。Defy-7的輸出功率並不太大,因此不要搭配太難推的喇叭,以免產生新的問題。

若搭配mbl,僅能選擇使用傳統單體設計的落地喇叭,mbl喇叭的質感頗佳,搭配Jadis並無不可,但最好能事先試聽,以免與自己的喜好不合。

添購DAC是一個提昇音質的好方法,Philips LHH-100使用CDM-9傳動系統,特性有一定的水準,搭配三萬元以上的數類轉換器即可大幅度提昇LHH-100的聲音。但在DVD-Audio即將出現的節骨眼上,購買數類轉換器應該注意將來升級的問題,不然也可以考慮搭配二手的數類轉換器,目前有不少人把手上的高級數類轉換器讓出,趁這個時候升級正是好時機。

目前的喇叭市場幾乎全為歐美產品的天下,喜歡美式粗獷作風或歐洲的精細質感,選擇口味完全在您自己,編輯部無法替您作決定。

我想換擴大機

台北市譚宇翔先生問:

本人目前擴大機想換掉,喇叭是ATC A7,CD是Onkyo的,能否推薦一組三萬元上下的,國產及進口的各一組。喜好聽歌劇及New Age。

答:三萬元上下能選擇的擴大機相當有限,國產的首推交直流工作室與安普的音響產品,它們的前後級使用高級線路以及高級材料製成,特性極佳透明度也高,搭配ATC的喇叭相當適合。三萬元的預算應該可以買到分離式的前後級擴大機,交直流的器材使用白色鋁質機箱,外觀看起來相當有質感。

進口的僅能選擇綜合擴大機,驅動ATC A7最好要有100瓦左右的輸出功率,Philips LHH-A100、Marantz PM-17等綜合擴大機也是好選擇,它們都是目前市面上的熱門機種。

為AR-310搭配擴大機

永和市高曜堂先生問:

我有一對AR-310喇叭,想買音質佳、高音不會清亮刮耳的綜合擴大機搭配,目前看中Marantz PM-17、Jadis Orchestra以及Luxman 503s等,請問哪一部音質較甜美?會不會推力不足?搭配上有何優缺點?會不會與喇叭的個性不合?

又,聆聽空間小,只有三坪多,平時都聽大編制管弦樂、合唱曲等,因為空間屬於硬調,在地板鋪組合式泡棉,牆壁亦貼上一些以吸收高音,喇叭線中高音部份以Power Source XP2000使高音溫柔,雖然已經如此處理,但仍然太亮,請問該如何處理?

答:AR-310的特色在於高效率,但高頻質感仍然還有提昇的空間,而目前市面的綜合擴大機要找到推得動AR-310的可不少,但如果要音質甜美一些的,則要多花一些銀兩。您看中的這三部綜合擴大機,應該都可以把AR-310推得好,Marantz PM-17的高頻量感較其餘兩者多,並不建議使用,除此之外建議搭配EAR 834管機,它會讓聲音更柔美一些。

如果覺得高頻還不夠滑順,添購「真空管訊號處理器」亦是另一種方法,例如Musical Fidelity X-10D、Phoneix TSP以及偉盛的Audio Point產品。真空管訊號處理器的功能是這樣的,它沒有放大作用,連接在CD唱盤與前級之間,利用真空管獨特的染色作用,讓聲音具有柔軟的特質,使用之後能夠讓聲音更甜美、質感更柔細,花費不多效果卻明顯,即使全部使用晶體機,加裝真空管訊號處理器之後也能得到具有管味的聲音,也可以藉由更換真空管達到調聲的目的。

如果搭配之後高頻仍然太亮,可以利用「電阻衰減法」直接降低高音單體的發聲量感,作法是到材料行準備1、2、4歐姆10W水泥電阻各兩支,將電阻串接在分音器的高音輸入上,只要花50元不到的代價,就可以直接將高音壓下來,而且也不會破壞原來的設計。

做法是這樣的:如果喇叭端子有Bi-Wire輸入,將喇叭線連接在低音輸入端,將喇叭端子的正端輸入跳線以電阻取代,串接的阻值越高,高頻就會減少越多,多少才適合請自己試試看了。如果喇叭只有一組端子,也可以將高音單體拆下來,將電阻直接串接在喇叭線與高音單體之間,效果更明顯,如果聽起來沒有其他副作用,就大功告成。詳情請見附圖說明。

回127期目錄
TOP
3#


音響診療室

PMC LB-1並不難推
台北市呂思清先生問:

我目前使用Denon PMA2000N,欲購入PMC LB-1喇叭,不知道擴大機推得動嗎?或者推PMC AB-1如何?

答:就一般情況下鑑聽喇叭給人的感覺,都是都效率偏低、嗜好大電流的怪喇叭,但實際上並不見得如此。有些大型的鑑聽喇叭為求特性,使用強力單體以及複雜的分音器,對功率的需求當然較大;但體型較小的鑑聽喇叭卻不一定都很難推,PMC LB-1以及AB-1就是兩個例子。我使用300B管機搭配體型小的LB-1試聽,在適度的音量下它也表現得很好,雖然使用Dynaudio單體,但實際效率卻與一般書架小喇叭差不多,並不會挑擴大機。Denon PMA2000的輸出功率充裕,相信可以將PMC AB-1發揮得很好,AB-1的動態以及低頻延伸都比LB-1好很多,在預算允許的情形下,強烈建議購買AB-1。

想換一對喇叭

答:這三款喇叭各有特色,彼此都有無可取代的優點,但若以您目前的器材搭配以及聆聽音樂的種類而言,JBL的表現將最為全面。JBL 4344推出已經數十年了,目前更改為第二代產品,由於體積頗大單體數量多,因此整體效率以及發出的聲音能量,只有少數大型號角喇叭能與之比美。

想添購擴大機

嘉義縣張國洲先生問:

前些時候小弟自友人處購買下列器材:B & W 804喇叭、Restek Padiant CD唱盤,目前僅以床頭音響充當擴大機。最近打算為這套音響添購擴大機,考慮機種有三:Luxman L-503S、Restek Challenger以及Rotel RC972+RB971後級。目前較偏好Restek Challenger綜合擴大機的表現,但仍然無法下決定。平時常聽Jazz、日本演歌以及一般流行音樂。

答:從您的問題中其實已經可以找到答案,而您也早就找到答案,只不過缺一個人推您一把而已。多年前雜誌社曾經試聽過Restek Challenger,這部綜合擴大機的輸出功率並不算大,但推B & W 804應該綽綽有餘,再加上您目前使用的CD唱盤同為Restek的產品,何不選擇同廠的綜合擴大機?一套西裝看起來很適配,而且使用綜合擴大機還可以省下一組訊號線的預算。線材方面如果喜歡聽清晰一些的聲音,可以選用Acrotec的線材;喜歡豐腴一些的,國產BONA、Power Source也可以列入考慮;如果喜歡精瘦一些的,XLO或昕樂單芯銀線都可以列入考慮,價格選擇一萬元以內的線材就很不錯了。Restek器材搭配B & W喇叭,聲音的可塑性相當高,要肥要瘦都在掌握之間。

想替ARC SP-10體檢

台北市張萬陸先生問:

本人有一部使用逾十年的Audio Research SP-10管前級,喜愛至極,最近打算替它做體檢,請介紹適當專家。又何處可買到SP-10使用的真空管?請一併介紹。

答:原裝器材要做檢修,代理商是第一選擇,代理商也有原廠的真空管,直接洽詢即可。Audio Research總代理鈦孚公司,電話(02)2746-6015。不然也可以直接傳真給Audio Research美國原廠,他們亦有提供真空管更換的服務,只要告訴他們器材的型號,就可以買到原廠搭配的真空管。

找到了想要的聲音

台北市陳先生問:

換下了Dynaudio 1.1,購入Harbeth HL Monitor,聲音由「精準、快速」轉變為「豐潤、輕鬆」,我找到了我要的聲音。是否有可能在不改變其輕鬆的特質下,提升暫態反應?反射孔已經塞報紙,效果尚可。目前的搭配器材為平價CD唱盤+Denon PMA 1500R擴大機。

答:市面上音響器材品牌眾多,各家各有特色,也各有擁護者,如果找得到自己想要的聲音,品牌似乎就再也不是重點了。從Dynaudio轉聽Harbeth,聲音的改變相當大,這是兩種個性完全不同的喇叭,聽習慣了Dynaudio,一定會覺得Harbeth慢吞吞的,但我覺得您也不必急著要把Harbeth的速度加快,因為原廠這樣設計,一定有它的考量,也許一段時間耳朵Run-In了之後,您就不會覺得Harbeth的速度慢了。

在反射孔裡塞報紙是一個方法,原因在於改變喇叭箱形式,將低音反射式改變成密閉式。密閉式的速度較快,但低頻延伸則不若低音反射式,一得必有一失。若要再增加喇叭的反應速度,可以嘗試為喇叭加腳釘或器材墊角錐,它們也有助於細節及速度感的提升。另外使用銀線(尤其是單芯銀線)也能夠大幅度提升反應的速度,不過應該依狀況適可而止,不要過度偏離了Harbeth原本的味道。

屏東陳鈴鏢先生問:

請問CD系統所使用的時基誤差校正器,是否適用於24bit/96KHz的DVD系統?

答:答案是不一定,得看器材的設計而定。市售時基誤差校正器的主要功能,是將轉盤傳送過來的數位訊號,重新以精密的石英震盪器校正時基,然後再重新編碼送出給數類轉換器。按理講,經過時基誤差校正器之後,應該可以把轉盤的個性降至最低,讓平價的轉盤也有高級的表現。

時基誤差校正器的內部具有數位接收晶片以及編碼晶片等,能不能接收24bit/96KHz的數位訊號,必須要看晶片的規格以及接收格式。目前廣泛使用的CS 8412並無法接收24bit/96KHz的數位訊號,同時它也僅能接收S/PDIF的數位格式,因此DVD唱盤送出的AC-3 RF是不能直接送入時基誤差校正器的。

台北縣鄭文祥先生問:

請問一般喇叭後面的反射孔,該距離後牆及側牆多遠?有無公式參考?

答:這個答案沒有一定,喇叭擺設的位置必須依照器材搭配、環境因素、實際聆聽情形以及個人口味進行調整,標準是沒有一定與絕對的。一般而言,將喇叭拉開,可以讓音場寬、深一點,但太開也容易讓中央過於空洞而缺乏實體感;將喇叭往後牆靠一些,可以增加低頻的量感,但也會讓音場扁平而缺乏立體感,因此拿捏完全得看自己的喜好而定,無法用公式規範。

想為B & W 803配擴大機

高雄市蘇盈志先生問:

小弟目前使用的器材如下:Pioneer DV-S9 DVD唱盤,Denon AVC3800擴大機,B & W 803喇叭,空間為3.8m×3.9m,平時喜歡聽古典及電影配樂。若以六萬元預算,請問:

1. 搭配什麼樣的擴大機比較合適?
2. 若直接加裝後級,哪一部比較適配?效果比第一項好嗎?

答:B & W的喇叭適應性相當高,且B & W 803在此系列中屬於較好推的喇叭,因此相當容易搭配擴大機,並沒有特別的個性與要求,只要找一部看得順眼的,音質不要太差的擴大機就行了。Luxman L-503S綜合擴大機據說在搭配B & W時,擁有良好的音質與韻律性,不妨試試看。

以目前的狀況而言並不建議只加裝後級,一方面AV擴大機輸出的音質普遍不佳,單純聽音樂時容易產生吵雜的現象,因此若能使用綜合擴大機或分離式前後級,讓Pioneer DV-S9的聲音直接進入綜合擴大機或前級,將可以獲得更佳的聆聽感受。一般而言,使用音響專用的擴大機,效果都比AV擴大機為佳。

升級同廠大喇叭

苗栗市彭世欽先生問:

我的音響室約四坪,但挑高約2.5米,目前使用Spendor SP-1喇叭,請問有無必要更換體型更大的喇叭如Spendor G-1000?大型喇叭是否會產生低頻共鳴或駐波?另外擴散板是否真有需要?若是應擺放在前牆或後牆角較妥?

答:如果您喜歡Spendor慣有的音色以及音樂性,更換體型更大的G-1000有何不可?Spendor系列喇叭除了外觀極為相近外,聲音也相當具有一致性,主要原因在於使用相同廠牌的單體(高音訂製,中低音單體皆為自製產品)與相同的設計理念。當您從Spendor小喇叭升級為大喇叭的同時,您會驚訝的發現,中高頻段的音色與音質不變,唯一改變的是低頻的量感,因此更換體型更大的G-1000之後,將可以獲得更寬廣的頻率響應表現。

更換喇叭之後會不會產生低頻駐波?得看空間環境而定。如果您使用SP-1時沒有駐波,更換G-1000之後也不應該產生明顯的低頻駐波。在房間內適度的擺設擴散板(有隔板的品種)做為調聲工具,調整時當然會多一些靈活度,至於擺在哪裡有用,請自己試試看了。

選一對喇叭

台北市蔡木生先生問:

目前有一套器材想升級,CD唱盤為CAL CL-15,前級從Sonic Frontiers Line 1升級為Line 3,後級從Pass Aleph 5升級為Aleph 4,原喇叭為B & W 805。請問應該換何種喇叭才能搭配該套擴大機?Dynaudio 3.3或3.0如何?或請推薦實售價20-25萬元以內的喇叭。

答:新機新氣象,擴大機升級,想必您的心情也不錯吧?Sonic Frontiers前級搭配Pass後級,正是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搭配組合,它們搭配一起驅動B & W以及Dynaudio喇叭,都可以獲得相當優異的表現。如果打算繼續使用B & W喇叭,新款的鸚鵡螺802在造型以及聲音的表現上都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想要換胃口聽聽Dynaudio喇叭,Contour 3.0或3.3擇一即可。

音色走向?

新竹縣劉永祥先生問:

請問Altec 817喇叭,搭配ARC SP-11前級,Studer CD唱盤,如果配上ARC M300 MKⅡ後級或CL-150,請問聲音走向如何?目前使用的後級為Mentmore M100及TLA-1,以雙擴大機接法。

答:如果能為老喇叭找到一部大功率的管機,配上Studer老CD唱盤,對於特殊口味的音響迷來說,是至上的享受。Audio Research M-300是單聲道設計,使用Philips 6550真空管,可說是Audio Research後級的里程指標之一,如果找得到兩部性能完整的M-300後級,我想您大概就對CL-150沒興趣了。

M-300的聲音已經脫離古味,具有高透明度以及強勁的動態,過去曾經有人使用兩部M-300驅動Infinity IRS-V以及IRS-Beta等大型喇叭,都獲得了良好的表現,因此是一部值得收藏的管後級。SP-11搭配M-300,將可以獲得高度的透明感與細節,再使用Studer溫潤的個性調音,我想,是相當特殊的風味吧?

大喇叭難搞定!

桃園市吳徐雪櫻女士問:

目前家中備一音響室,面積為長791×寬500×高264(公分),地板裝潢為原木材質,器材壽命皆達五年。使用器材如下:IRS Ⅴ喇叭,ARC SP-15/D400前後級,Meridian 602轉盤,Theta DS Pro Ⅲ轉換器,Siltech 4-120訊號線等。整套音響器材曾多次請各家知名音響商維修,但未獲得改善,請教下列問題:

1. 空間比例是否恰當?
2. 喇叭如何擺位?
3. 何謂「堂音」?
4. 「音場」如何界定?
5. 聲音甜度、厚度、透明度與層次感如何改善?

答:關於投影機部份的問題已被我刪除,目前「音響診療室」僅針對音響問題進行解答,因此這部份建議轉投「新視聽」雜誌。

您的喇叭是Infinity IRSⅤ嗎?這麼說好了,如果是,享受音樂從此開始,但艱辛的調整歷程也就此展開。Infinity IRSⅤ是一對體積龐大的喇叭,由於發聲單體數量多,且為雙面發聲,因此對於擺位相當敏感,音場、定位以及層次等多項聲音因素,都得靠仔細的擺位才能呈現,一旦找到理想的擺位,世界上能與匹敵的喇叭已經不多了。由於是四件式設計,因此建議將中高音柱與低音柱分別前後擺,兩者相距一米以上,以免低音柱強大的能量影響中高音柱的發聲。四支音柱的位置與角度沒有絕對,得看聆聽空間的搭配而定,關於擺設位置,可以參考111期「劉仁陽調聲技術大公開」內文,當時劉顧問使用IRS Ⅴ時,也擺設在類似的位置。

堂音,就是錄音現場的空間中,綜合反射的迴音、殘響等總成,但堂音並不是在聆聽室裡發生的,而是錄音的同時被麥克風收進來的。比如說在某音樂廳演奏的音樂,當樂曲進行中可以聽到樂器的聲音在空間中的迴蕩反射。而音場則是樂器以及發聲體演奏時的場面,定位就是發聲體的位置,其實這些名詞光憑字面想像較難了解,但音響調整好之後就會自然形成了。

其餘聲音要素要如何改善?這部份無法靠別人調整,要自己花時間實驗以及調整而能獲得。調整聲音是長久之計,無法於短期幾天就搞定,建議到音樂廳中聽幾場現場音樂,再買相同的曲目回家比較,盡量讓音響的聲音像現場就對了。

綜合問題

淡水郭俊宏先生問:

1. 線材真的如廠商所說的那麼炫嗎?國產普通喇叭線、訊號線、電源線和進口最大差別除了價格外,有其它可以知道的消息嗎?
2. 後級擴大機一定要單聲道後級才會感覺是專業行家用的嗎?綜合擴大機是否也可以讓人感覺一樣?哪一廠牌?
3. 美國Pass X-350機型很漂亮,但是前級和CD唱盤很難讓外型味道一樣,可否有怪獸樣的前級?

答:世界上有神線嗎?標準完全在個人。對於廠商而言,當然把器材講得越神越好,而評論員為了強調特質,也容易把形容詞誇得比實際還大。實際上,線材的搭配僅是畫龍點睛,它確實可以讓音響變好聽,但搭配不良也會讓音響變得很難聽。

進口線與國產普通喇叭線有何不同嗎?這得要看標準以及實際品質而定。國外有很多名廠線是台灣代工的,但這些線材並不外流,因此品質不是國產普通喇叭線能比。相同的道理,國產品牌的高級線材也比一些進口廉價線還好,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唯要澄清的觀念是:選購線材該注意的應是實際表現,而非品牌名氣。

後級不見得要單聲道設計的才好,單聲道的主要目的在於:體型太大,一個機箱裝不下,所以拆成兩部。既然一次要買兩部,價格自然比較高。分離設計當然也有降低彼此干擾的優點,但「好聲」與「單聲道」以及「專業」並不為同義詞。

Pass的擴大機外型特殊,這是廠家的設計風格,要尋找怪獸樣的前級,建議多翻翻國外的雜誌或走一趟CES秀,什麼怪樣的產品都有。

聲音太亮了

台南縣黃聲亮先生問:

目前使用Jadis Orchestra CD唱盤,Orchestra真空管綜合擴大機以及 Celestion 100喇叭,信號線及喇叭線等皆屬於Hi-End等級。主要的問題是:高頻過多,只能聽較Romatic的音樂(而我另一組Denon 2800AL CD唱盤+Denon PMA-1500R擴大機+JK Optima 1喇叭,在整體音響性及音樂性卻是非常棒)。請問Jadis要搭配哪一組喇叭,聲音才會得到更好的改善?

答:如果聽起來高音過多且無法以調整作改善,可以嘗試修改分音器,降低高音單體的量感,高頻聽起來就不會太多了。如果要更換喇叭,可以至代理商展示處,聆聽整套Orchestra的聲音(搭配Orchestra喇叭)之後再做決定。其他廠牌當然還有很多選擇,只要效率高一些的,Orchestra綜合擴大機推得動的即可。

回125期目錄
TOP
4#

“但是港台的文章有很大部分和我们的hifi生活沾不上边。

说上面这话的人”才知道啊???

我坚决顶上!!!
TOP
5#

有收益。
TOP
6#

看过了,对我有所帮助。
TOP
7#

不到100个看客,会删的哦,帮顶
TOP
8#

支持,但是港台的文章有很大部分和我们的hifi生活沾不上边。没太多的知道意义。兄台能否帮忙找一些国内的文章?
TOP
9#

哪方面呢?大陆很少写的好的。呵呵,器材一样就可以啦,对吗,大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