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雜音OP前級製作
文 / 吳南震
張元龍設計的超級前級全部採用OP製作,為緩衝--音量控制--增益--緩衝的設計,並採用三級穩壓,分別為兩級串聯、一級併聯,對抗漣波。我們沒裝箱前就接上後級聽了,音色果真不賴!
PCB圖與零件面即將公布。
在這篇短短的文章裡頭,我將為初學者介紹一個最簡單的OP前級,並略作分析,方便讀者從中變化,裝一部屬於自己的前級。
嚴格說來,這不算是『最簡單』的設計,因為OP內部相當複雜,堪稱具體而微的回路機制。那什麼才算是超級簡單的前級呢?那就是僅用上一、兩個MOSFET或電晶體的單端前級──Nelson Pass最擅此道,詳情請參閱http://www.passlabs.com,裡頭從前級到後級,一概單端。Pass對於宣揚單端理念不遺餘力,即使最近發表的X-1000瞬間功率上千瓦,受限於零件特性,無法徹頭徹尾貫徹單端架構(其輸出級仍為MOSFET推挽設計),前端電路仍盡可能維持單端。
不過單端電路雖簡單,但電路變數卻較難掌握,也無法透過負迴授修正工作點誤差與失真數據,恐怕並不很適合初學者製作。如果打算遵循Nelson Pass原味,採用Choke擔任濾除電源漣波的工作,恐怕零件取得不易,就算搞到了大部頭的線圈,其磁場干擾也難以解決。
OP最方便
使用OP裝前級,好處多多!一是零件超少,二是靈活度大,使用IC座,隨便換個OP就是不同的音色,其樂趣絲毫不下於把玩真空管機。最後一點,OP的價格便宜,就算是Cello小調色盤(比較便宜那部)所採用的OPA627,單價也不逾千元,可謂超值。
前級電路
本機採用的架構為非反相設計,其中R1為輸入電阻,書上說輸入阻抗愈高愈有利於電壓訊號傳遞(用於高頻通訊則不然,此時重視阻抗匹配,達到最有效率的能量轉換),太高則容易感染雜訊。
R2/R3構成迴授網路,亦決定整個放大電路的增益。一般而言,前級增益為10倍(就是放大率啦),即為20log(10)=20dB。其算法為1+(R2/R3),以本機的設定來說,其放大率為1+(10K/1K)=11倍。增益的高低會造成不同的聲音『印象』,許多廠商會刻意提高前級增益或訊源輸出,造成比機之時『音場較寬闊』、『音色明快』的假象,但此時就必須注意器材的動態範圍,是否能承受高電平的輸入而不切割。
音量控制
音量控制的接法如圖示。音量可位於前級輸入端前或前級輸出端後。擺在前面的好處是避免擴大機過荷!
以本機為例,由於供應電壓為正負25伏特(就一般OP來說,這個承受電壓相當高),此為輸出電壓擺幅的上限(應該更小,必須考慮OP內部晶體飽和與電壓利用率的問題)。由於放大率為11倍,顯然輸入端不可接受太高的輸入電平。
為了避免過荷現象發生,一般多將音量控制擺在前級輸入端前。音量控制的用法,將轉軸面對自己,由左至右依序為IN、OUT、GROUND。音量控制可變電阻不能省,關鍵音質甚劇!就算你跟我一樣捨不得用東京光音的高貴貨色(更別說是P&G了),起碼也該用上ALPS或NOBLE的密封品種。至於數值,10K或100K均可,應採用A型曲線者,以配合人耳對於音量的聽覺響應。
至於機內配線,圖示為隔離線,其實採用多蕊未隔離亦可,此時便須注意訊號線不應與電源線互絞,避免干擾。此外,輸出與輸入線亦應分開處理,否則可能導致振盪(因串音而有正迴授之虞!)
電源供應
至於電源供應部分,串聯或併聯穩壓均可,我個人採用機車電池,效果甚佳!您可以考慮用兩個12V電池串接(容量約7AH者,即可使用近一個月),或四個12V電池構成正負24V,提升動態範圍。
與音色關鍵最大的OP,我採用了FET輸入的OPA604,其雜音超低、頻寬大,價格也還算便宜。更重要的是,許多Hi-End機均使用這個來自Burr-Brown的OP擔任訊源的反相或緩衝之用,顯然有相當不錯的音質信賴度。
這樣簡單的前級,能冒出什麼樣的聲音?這是許多初學者的疑惑。放心,絕對有超乎想像的演出!放膽去用OP裝機吧,只要電源夠好、多注意製作細節,同樣有挑戰原裝機的實力的。
[upload=gif]uploadImages/200361214582973084.gif[/upload][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61214584135692.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