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HiFi乐趣
»
ELAC唱盤調校規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查看:
1641
|
回复:
1
ELAC唱盤調校規
[复制链接]
查看:
1641
|
回复:
1
发送短消息
UID
75667
精华
10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leslie
leslie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720110
帖子
27155
积分
2849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01-24
leslie
论坛博士后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3-06-27 22:56
|
只看楼主
ELAC唱盤調校規 copy
使 用 說 明
本唱頭/唱臂調校規的使用將使您得以正確地檢驗您的唱盤,透過正確的安裝,使唱盤唱臂的組裝理想化;藉此,令訊號的讀取誤差達到無可避免的最小值。若要說明這些來自唱盤本身的誤差對聲音品質有決定性的影響,我們只須比較一下類比唱盤的拾音技術和其他電子訊號處理設備(比如前前級擴大機、前級擴大機、後級擴大機等)所呈現出的誤差情形便可清楚瞭解。唱頭的收音原理,是透過唱針在唱片表面的溝紋中「游動」,使所產生的機械震動轉化為類比的電子訊號;這時,僅僅因為唱盤機構的幾何上缺失,就能讓諧波失真(harmonic distortion)和互調失真(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達到1%。然而,目前的擴大機技術所產生的失真卻只有0.1%,甚或是遠低於此。倘使我們還要繼續使用類比式唱盤,那麼,這個Hi-Fi系統中最弱的一環——LP唱盤,就必須優先設法改善,其方法就是使唱頭/唱臂的幾何諸元得到合理化(當然,這個問題在數位式唱盤中是不會發生的)。
本調校規的使用不僅可以讓您藉由唱臂理想的安裝,亦即唱臂各部份的值(有效長度、偏角、軸距‥‥)接近規定的比例,使唱臂幾何諸元最佳化,同時亦可用來測量唱臂幾何諸元的各項重要數值,使得您可以比較各廠牌不同的唱臂/唱盤機型的組合,與各種唱頭最佳音質的幾何角度。
唱盤軸-唱臂旋軸的軸距
令調校規的直角長邊如圖地向下置於唱盤上,並且垂直地使位於直角頂附近的零刻度對準唱盤軸心。一個更好的方法是用一個具有直角的物體,如書本、三角尺等如圖(2)從左邊接觸到唱盤軸筍,調校規的直角短邊便可從右緊靠此直角物體。此時零刻度便恰好對準軸筍中心,亦即唱盤的軸心,而我們需要的唱盤-唱臂軸距便可在唱臂旋軸軸心上的刻度讀出。這個值相當重要,特別在您要裝置分離式唱臂時。
有效唱臂長
所謂有效唱臂長,是指唱頭的針尖到唱臂旋軸軸心的距離。測量這個值僅須將本調校規如圖(3)使長邊向下地置於唱臂上。令調校規直角上的零刻度對準唱臂旋軸軸心,則位於唱針上方的刻度中便可輕易讀出我們所需要的值。
唱臂突出值 (唱臂長過唱盤中心的值)
唱臂突出值是指,唱臂的半徑線段經過唱盤中心點時,從唱盤中心點到唱針的線段長。這個值的測量可以將本調校規如唱片般地放置在唱盤上,使調校規上通過圓孔的射線G指向唱臂旋軸中心的方向。移動唱臂,使唱針亦輕輕落在這條射線G上(注意不要移動已經將射線G對準唱臂旋軸軸心的調校規)。這時,位於唱針下方的射線G上有較細微的刻度,我們便可由刻度讀出唱臂突出值。
△唱臂不及唱盤中心的情形
前面的唱臂突出值測量法僅能量出唱臂長過唱盤中心時的值,然而現今市面上的產品不見得全部都是這種情形,有時唱頭會被唱盤軸筍阻礙,而讓唱針無法落在G線上;也有部份唱機的唱臂長並不及唱盤的中心點。這時要測量此突出值,本調校規提供了另一種方法。
您還是將調校規如唱片般地放置在唱盤上。不同的是,這回請您讓調校規上另一條射線H指向唱臂旋臂軸軸心的方向。然後移動唱臂,使唱針如圖(4)接近內圈小圓附近的D點,在D點不遠的附近、唱臂旋軸方向的一側有一道5~25的精細刻度,唱針頭將可落在此間,而讀出的刻度就是我們需要的值。當然,這時還必須請您注意不要讓射線H偏離了對準唱臂軸心的指向,如此才能讀出正確的數值。
最大相對循軌偏角
循軌偏角是指唱針針桿相對唱片溝紋理想正切方向的偏角。一般提到循軌偏角時,通常只是指以角度表示的「絕對」循軌偏角。然而它對所產生的失真並沒有什麼意義,因為無論如何,在原理上,同樣的偏角在唱片內圈所產生的失真一定比在唱片外圈的失真要明顯地大。而以角度/每公分拾音半徑(度/cm)表示的「相對」循軌偏角,對我們來說才真正具有意義。同樣地,我們也可以利用此調校規測出這個重要的值。用幾何的思考我們很容易可以想見,此相對循軌偏角應有三個極大值,它們分別發生在同一個方向時,在最大的拾音半徑,和在最小的拾音半徑上,以及在另一個方向時,約70~80mm的拾音半徑處。理想的唱臂幾何則要求這三個極大值相等。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我們設法降低其中的最大值時,同時必將影響另外一個或兩個值,也就會使得另外一處或兩處的失真情形變得嚴重。
相對循軌偏角越大的地方在拾音時產生的失真就越大,我們最須要注意的位置大約是在拾音半徑56mm處(內圈)、75mm處(反向)和146mm處(外圈)。以普通有效唱臂長的唱臂來說,理論上可達的循軌偏角最佳值能低於0.15度/cm(在調校規上以D、E和F點標示著)。至於您的唱盤在以上各點的相對循軌偏角有多大,您可以用此調校規自行測量得到。
將調校規再如唱片般地置於唱盤上,將唱臂向內移動,並請您同時轉動調校規和移動唱臂,期使唱針落在通過D點的圓弧上,並且在D點和D點左邊的箭頭之間為理想。在這之前,您還必須如調校規上所印的示意圖,將一支自動鉛筆的筆心或其他類似的東西,用膠帶水平地固定在唱頭前端。此時請您從上向下觀察,鉛筆心是否與調校規上一組共九條的平行線平行。倘使鉛筆心並非與平行線組平行,這時請您仔細地轉動調校規,讓它們平行。記住,請您同時千萬小心維持唱針落在圓弧上。一旦鉛筆心與平行線組平行,這時唱針所落在的位置上,您便可從其下的刻度讀出數值。這個數值就是拾音半徑56mm(內圈)處的相對循軌偏角值。通過中心孔及D、E和F的這條直線左邊的值為正值,右邊為負值。
接下來您可以繼續以同一種方法測量位於75mm處D點的相對循軌偏角值,和F點處,也就是146mm(外圈)處的值。
將以上所得的值記錄下來,然後使用下文中的方法來校正後,您可以再次用同一方法測量一次這三個臨界值,這時您便可發現唱臂幾何得到了最佳化,相對循軌偏角值較小,而產生的失真也相對地降低了。
唱頭偏角和唱臂突出值的校正
唱臂拾音品質的良好幾何前提,根本取決於有效唱臂長、唱頭偏角(唱臂旋軸軸心到唱針的假想線與唱頭針桿的夾角)、以及唱盤軸-唱臂旋軸距等值的比例。原則上,在唱頭裝置時有相當的活動空間,足以對唱臂突出值產生幾公釐、以及對唱頭偏角產生幾度的影響。這樣的誤差雖小,卻能造成諧波失真與互調失真高達1%,當我們對聲音品質充分要求的時候,僅僅靠肉眼視覺來校正這樣的誤差是絕對不夠的,因為其間的誤差往往只有幾公釐或幾度而已。再者,有些唱臂以我們想像中似乎正確的方法安裝,也根本無法達到合理的幾何比例,當然不可能將失真降到我們期望的最小值。藉著本調校規,您卻可以透過移動唱頭(改變唱臂突出值),或轉動唱頭(改變唱頭偏角)以獲取它們之間的正確比例,從而得到唱臂幾何特性顯著的改善。這張調校規的使用讓您不必依賴昂貴的儀器便可檢查您的設備,並且修正唱頭的安裝,期使將失真降到最小的可能值。
校正唱頭偏角時,您還是利用前面使用過,將鉛筆心固定於唱頭前端的方法,同時還是令調校規如唱片般地放置於唱盤上,並且使唱針精確地落在A點上。檢查這時鉛筆心是否與其下的平行線組平行。有必要的話,請您使用螺絲起子鬆開唱頭上的螺絲,轉動唱頭,務使鉛筆心與平行線組平行。再提醒您,當與平行線組平行時,唱針務須仍精確地落在A點上。
然後您將唱針落於通過B點的弧上,轉動調校規,直到鉛筆心與其下的平行線組平行為止。您還是維持唱針落在這條弧上,而唱針所指出的值就是唱臂突出值須要校正的公釐數,B點以上表示突出值不足,以下表示突出值必須增加。此時只須將唱頭移動,以取得理想的突出值。然而,在您如上述地改變突出值的同時,您極有可能又改變了利用A點已經調校好的唱頭偏角。所以建議您再次檢驗A點處的平行。事實上,任何一次的校正動作都有可能破壞了先前的工作,所以您務必來回檢驗,直到此二值都正確而不需任何修正時為止。最後,不厭其煩地提醒您,在A點上的修正是只有針對唱頭的偏角;在B點上的修正是針對唱臂突出值,千萬不能混淆。並且在您完成修正工作之後要將螺絲鎖緊。
由於有部份品牌的唱頭是無法轉動的(比方說Bang & Olufsen、Braun、Dual),或者它裝置在一個無法轉動的SME唱頭蓋中,這時您只能先跳過在A點對唱頭偏角的校正工作,先進行突出值的校正。另外,有些唱頭前方還有一個保護蓋,例如ELAC自己生產的唱頭就是如此,這時您無法將鉛筆心直接固定於唱頭上,則須小心地將此保護蓋暫時拆除,或直接固定於此外殼上。對付類似SME這種無法轉動的唱頭蓋,您別無方法,您只能先校正突出值,然後回到A點。這回請您將唱針落在通過A點的弧線上,而不再堅持精確地落在A點上,同時您慢慢地轉動調校規,使鉛筆心與平行線組平行。此時,如果唱針落在點的上方則表示偏角過大,落在下方則表示偏角過小。如果您不幸地發現偏角不理想,雖然事實上並非無法改善,但是工程浩大,並不值得。因為再怎麼說,這種唱頭的誤差值應不至於太大。而且一分錢一分貨,花下工夫去改善一個粗糙的唱頭是沒必要的,而品管優良的商品通常也精確到不必調校。
由於突出值的誤差在較小的拾音半徑中較易顯現,而唱頭偏角的誤差則在外圈,也就是較大的拾音半徑時對拾音影響越大,所以面對上述那種無法轉動,偏角卻又不理想的唱頭,您可以再利用C點做進一步的檢驗。同樣地將唱針落在C點上,然後觀察鉛筆心是否平行該處的平行線組。如果它們幾乎是平行的,那麼唱臂幾何的誤差就不大;如果它們歪斜得厲害的話,那麼這時您也只能回到前面一開始的F點,去檢驗到底該處的相對循軌偏角是多大了。
測量記錄 廠商資料 校正前測得值 校正後測得值 日期
唱盤軸-唱臂旋軸距 mm mm mm
有效唱臂長 mm mm mm
唱臂突出值( )直接 ( )非直接 mm mm mm
相對循軌偏角 r=56mm(內圈) 度/cm 度/cm 度/cm
r=75mm(反向) 度/cm 度/cm 度/cm
r=146mm(外圈) 度/cm 度/cm 度/cm
[upload=gif]uploadImages/200362722551392430.gif[/upload][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6272255319600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62722555113825.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5667
精华
10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leslie
leslie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720110
帖子
27155
积分
2849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01-24
leslie
论坛博士后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3-06-27 22:58
|
只看楼主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62722573557287.jpg[/upload][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6272258947421.jpg[/upload]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浏览过的版块
音乐唱片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器材用家专区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