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王之王:Siltech Triple Crown银彩三皇冠信号线
转:跳过了Double Crown的试听
Siltech的主事者Edwin与我是旧识,做产品发表会的时候,大多也是我负责现场即席翻译,这些合作多了,默契自然就好,像是问候的话语我就不多翻译,大家都瞭解Edwin开场就是问好,而技术细节比较困难的部分,我会多做一点解释,Edwin发现他英文讲得不太长,但是我翻译却很长的时候,代表我在做比较深入的解释。总之,这十多年来,在音响展上,我与Edwin总要见上两三次面,自然变成很熟的朋友。
不过,虽然我和Edwin很熟,但是Triple Crown的前身Double Crown,我并没有借回来听,自然没写评论,原因很简单,因为Double Crown单一款线材的价格,几乎都比我所使用的单机价格还要昂贵,甚至可以买整套系统,这么昂贵的线材,我认为交给评论员来撰写试听报告,很难写出足以服人之处,毕竟比器材还要昂贵的线材,表现很好是应该的,而面对这么昂贵的线材,评论员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大概也不敢写它哪里不好。既然如此,不如在新闻与採访多写一点,用原厂的角度对自己的产品说话,所以2010年Edwin带著Double Crown来参加音响展时,我的采访就针对全新的顶级系列,让Edwin好好阐述自家产品。
既然Double Crown推出的这段时间当中,我都忍住没借回来写评论,那怎么现在又出了Triple Crown讯号线的试听报告呢?因为我没拿回家听,而是到代理试听室,体验Triple Crown的声音魅力。该去吗?当然该去!视听室的空间够大,格局也好,而且这些年来外出试听采访,这个空间的声音表现也熟悉,正是好好听Triple Crown的时候了!
约好时间来到,喇叭使用Dynaudio Consequence UE,数位讯源是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CD9,扩大机则是Constallation Virgo III前级/Centaur单声道后级,那Triple Crown摆在哪裡?在REF CD9与Virgo III前级之间用一条Triple Crown讯号线,Virgo III与Centaur之间再用一条,总共两条Triple Crown平衡讯号线。我看了一下配置,转身问经理:「原来使用的Double Crown讯号线呢?等一下可不可以交换试听比较?」没想到经理回答:「没有比较,只听Triple Crown!」
没有A/B比对的试听
A/B比对是Hi End音响玩了很多年的方法,可是经理摆明了不打算让我比对,其中必定有些原因。我其实很想A/B比对的,因为只要比对一首曲子,我大概就能知道Double Crown与Triple Crown之间的差异,但是现在不能比较。我盘算了一下,得要想些法子,看能不能让经理把收起来的Double Crown再拿出来。
经理没让我多说,直接开始放音乐了。听阿淘「下课了」专辑当中的「加了蜜」,小朋友与阿淘在教室里面嬉闹歌唱的样貌,音乐活生感很强,录音场景的空间感与声音的移动感,把录音现场阿淘与孩子们嘻闹的场景,表现出轻松愉快的样貌。很好,感觉比之前听同一对Consequence UE的效果更好,这Triple Crown果然不简单。
随后经理换上了「艾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不等他把唱片封面拿给我看,在笔记本里我已经写下了「杜普蕾」三个字,只等经理把唱片封面拿给我确认,杜普蕾的版本在大提琴拉奏的风格上,当然有容易辨认的样貌与特色,可是录音当中呈现出来的年代感,包括母带噪讯与空间堂音的表现,都让我一听就直觉认为是杜普蕾的版本,可见这套用Consequence UE构筑起来的系统有多传真,但我不能确定是不是加了Triple Crown的神效。
阿淘与杜普蕾上阵后,接著是尼尔森指挥的「萧士塔高维奇第五号交响曲」,我知道第四乐章的厉害,全套音响系统确实不简单,把雄浑又快速的第四乐章展现恢宏气魄。然后是帕华洛帝演唱「爱情灵药」著名咏叹调「一滴美妙的情泪」(Una Furtiva Lagrima ),歌剧裡面少见的吉他伴奏搭配,颗粒清晰,加上帕华洛帝超高辨识度的嗓音,咏叹调吟唱的喉韵变化呈现细腻丰富的情感,我知道Triple Crown一定有功劳,可是我已经搞不清楚究竟是Triple Crown比较伟大,还是该说Dynaudio、ARC或Constallation当中哪一样比较厉害。
比以前来听的音响效果更好
是的,试音室二楼的整体音响效果,明显比我之前来听的任何一次都要更好,可是我无法分辨,究竟是哪一样器材让现在的音响表现更上层楼,但我也注意到音响系统摆设的变化。第一、Consequence UE喇叭的左右间距,比我印象中要来得宽;第二、Toe-in的角度似乎变小了一些,除此之外,就是换上两条Triple Crown平衡线,难道这Triple Crown这么神奇?
经理一连播放了半个多小时,他说:「给你听的都是一般的唱片,没有刻意准备发烧片,就是要展现Triple Crown的威力。」这几唱片我都熟悉,也确实不是发烧片(勉强说来阿淘比较像发烧片),可是杜普蕾、帕华洛帝,都是经典名演,而年轻一代的指挥尼尔森则是具有年轻活力的新诠释,重点都在音乐,而不是录音效果。我知道,这次不能只靠听,必须要用问的,才能知道为什么经理这次要来个「先声夺人」,要我先听他的CD,然后才轮我独享,而且不给我A/B比对。
为了Triple Crown全部砍掉重练
我从明显的问题先问起,杜普蕾的「艾尔加大提琴协奏曲」颇长,第一乐章听过两个主题,朱经理停了下来换片,说曲子太长了,就不听完它,趁换片的机会插话进去。我问:「Consequence UE好像摆放得比之前更开了?是吗?」经理说:「没错,为了Triple Crown,全部的调音设定都改变了。」我就知道,果然内中有故事。
问题打中了核心,经理开始说分明。他说,在举办Triple Crown发表会之后,他就开始试用,可是Triple Crown比原本的Double Crown,在能量感上面大了许多,一装上去马上感受到威力不凡,可是并不不是变得好听,因为中低频像是吃了大力丸一般,规模感一下子提升很多,但音乐变得浓厚混浊。怎么没有一换线就变好?是Triple Crown的问题吗?经理知道问题在哪里,因为音乐能量与资讯量大幅度提升,所以必须重新调整喇叭摆位。
我不知道经理试了多久,但可以看到Consequence UE的左右声道的距离,比我之前来听的任何一次比较起来,距离拉得更开,在我还没开始听音乐之前,光用看的就觉得有些担心,因为试音室的空间虽然宽敞,可是旧式钢筋水泥建筑的粗壮梁柱,其实限制了喇叭的摆位,要想办法避开柱子的干扰,就不能把喇叭间距拉得太开,但这次的摆位尝试,我用眼睛观察,实在觉得有点接近「红线危险区域」了。
调整到全新的好声境界但是这次玩Triple Crown可玩得精了,他说喇叭调整到现在的情况,整个音场的深度、高度、宽度都到达了全新的境界,听什么音乐都更轻松、自然、好听,经理说:「细心地调整妥当,这才发现从来没有在二楼试听室听过这么开阔的音场,也从来没有能这么轻松地用大音量享受所有形态的唱片,其实唱片裡面的音乐都很好,只是音响系统能不能跟得上,好好地把藏在CD里面的细节、能量与动态一一呈现,一旦音响系统跟上了,听什么唱片都好听!」
果然,孔子说「子入太庙,每事问。」确实有道理,不让我A/B比对,等于让评论员废了一半武功,可是人家可不是故意的,因为用Double Crown讯号线搭配时,中低频能量没有宣洩不掉的问题,所以当时的喇叭摆设可以按照器材的搭配来做最佳化,可是Triple Crown太强了,如果用Double Crown的设定,低频段反而变得浓浊,所以必须调整喇叭的摆位,当经理把Consequence UE摆放到搭配Triple Crown的最佳位置,这时候再换Double Crown,肯定声音不对,可是用Double Crown的最佳摆设,用Triple Crown也不好听,所以,朱经理不能让我A/B比对。问题来了!假如每一样器材更动,都是牵一发动全局,都应该针对器材的变化来仔细调整,那么A/B比对是不是错误的音响比较方法?
不能用同样的设定来A/B比对我动摇了!不用A/B比对,可以听出Triple Crown讯号线厉害的地方吗?可以!因为加入两条Triple Crown讯号线之后,我清楚地知道,音响二楼的音响系统表现音乐的能力,变得更为自然、纯粹、开阔、轻松,这八个字不就是音响迷不断追求的目标吗?再来,因为Triple Crown讯号线的加入,让A/B比对变得不切实际,因为新加入的Triple Crown所带来的声音变化,必须要用心去面对、调整,而针对Triple Crown所调整的新设定,换成Double Crown比较,一定不适合,所以经理这次不让我A/B比对,就是因为这样的比较没有意义,所以只让我听换上Triple Crown讯号线之后,朱经理重新调整过后的整体表现。
了解经理的用意,接下来轮到我的CD来听了。我先说整体的声音变化,试音室的空间是漂亮的鞋盒形状,但因为动线所致,必须採用宽边摆放,这样的摆放不难呈现开阔的音场,可是声音的密度与乐器的形体必须靠摆位调整,音像才能聚焦,可是加入两条Triple Crown讯号线之后,经理却更冒险地把Consequence UE左右间距拉得更开,可想而知音场一定变得更宽、更深、更高,可是声音的密度、音符的颗粒与音像的饱满程度,却更胜以往,这代表Triple Crown讯号线赋予音响系统更饱满、更结实、更充沛的音乐能量,所以才能撑开庞大又深远,而且见树又见林的音乐场面。
层次分明的丰沛音乐能量 既然是顶级旗舰Siltech线材,不客气了,直接来个难的!拿出诺灵顿爵士指挥的「艾尔加:谜之变奏曲」,不过我拿来为难音响系统的是第一轨「In The South Overture, Op.50, "Alassio"」铜管群咆哮一般地掀开热闹的序曲,阳光灿烂耀眼的音乐,挥洒出「在南方」的热情,亮眼的铜管之后,弦乐群有如棉花一般地铺陈,等待下一波耀眼灿烂的铜管群,展现南方的热力,推到顶点,强悍的定音鼓落下,音乐的速度变慢,但是却一波又一波地蓄积力量,推向另一个高峰。
艾尔加这首序曲写得激昂,诺灵顿爵士的指挥也抛去学究式的拘谨,这套按照Triple Crown讯号线搭配重新调整的音响系统,呈现出超越空间尺寸的音场深度、宽度与高度,而且声音的密度很高,音符颗粒饱满,宽阔的空间感当中,交响乐团每一个声部都维持著很高的实体感,交织出「In The South」的南方热力。
健康而庞大的音符呈现 马友友的「Bach Trio」
换张小编制的,拿出马友友的「Bach Trio」,这是马友友、Chris Thile与Edgar Meyer在2017年新发的专辑,录音场地在民谣摇滚歌手James Tayler的Berkshires Studio,这是一处农场当中的录音室,这些年许多流行、爵士、古典跨界喜欢来这裡录音,而这张「Bach Trio」的录音手法也带著跨界的效果,音像颗粒比一般古典室内乐要显得庞大,在日月听的时候,这种庞大的音像颗粒不仅重现足够的存在感,而且每个音符向上延伸的细节,带著健康的明亮感,尾韵堂音很漂亮,让形体感真实的乐器音符,增添了一分美感。还有,改编的巴哈三重奏,即便是快板也带著端庄典雅的样貌,慢板更显宁静悠扬。这是Triple Crown的功劳吗?我相信Consequence UE、REF CD9、Virgo III前级与Centaur后级都有功劳,而且光是Triple Crown也不够,还要加上日月朱经理当机立断「全部重新调整」的水磨工夫啊。
就算是简单的音乐,Triple Crown也能把精緻的音符细腻呈现。听林佳静(Jenny Lin)的「Melody's Mostly Musical Day」,从柴可夫斯基的「Album Pour Enfants」、莫札特的「La Tartine De Beurre」,到普罗高菲夫的「彼得与狼」,每一首都是可爱活泼、充满童趣的钢琴小品,林佳静的演奏带著轻盈的气氛,像Hough的「Musical Jewellery Box」,史坦威钢琴在她手上,弹奏出晶晶亮亮的音符,一颗颗闪亮亮的音符就像珠宝盒裡面五彩缤纷的珠玉。Triple Crown讯号线有多好,说真的,我很难形容,可是我知道在日月这裡听林佳静,这么单纯的钢琴演奏,我听到的是很纯粹的音乐,是让人情不自禁沉浸在音乐当中的美妙声响。
「谜之变奏曲」的最终试炼不行,我要给这套系统更严苛的考验,不能陷溺在林佳静这童趣十足的唱片当中,重新拿出「艾尔加:谜之变奏曲」,我直接进入第七变奏,这是一段活泼且节奏强烈的变奏,写给建筑师Troyte Griffith,定音鼓引导的节奏,快速的弦乐群与铜管跟著推出壮盛气势,旋风一般的弦乐,最后结束在铜管群强力吹奏的主题,整套系统呈现出开阔的空间感,而定音鼓不仅强悍,连强弱变化都相当分明,代表整套系统的动态性能调整到很好的状态。
在第七变奏强劲的定音鼓收尾之后,第八变奏速度变慢了,而且节拍变成轻盈的6/8拍,旋律带著舞曲一般的轻松感,穿插著长笛轻快的装饰,这是写给Mrs. W. Norburg的变奏主题,但对我来说,最期待的是第九变奏,节拍转入三拍子,速度更慢,而且是渐强的一段慢板,由弱而强的细微变化,让人有种听马勒慢板的错觉,缓慢的主题不断重複、堆积、升高、渐强,然后缩回弱奏,再慢慢推升渐强,又比前一次渐强更高,铜管群加入,定音鼓一起把音乐推到最高峰,然后如棉絮一般弱了下来。我是在写Triple Crown吗?这根本是在写「谜之变奏曲」的解说吧!抱歉,我迷失在音乐当中,忘记音响的存在了。
请来试听重新练功的成果
在试音室的一个下午,我从有意识地想听见Triple Crown的声音,到后来音响系统消失了,我闭上眼睛,享受著彷彿回到音乐现场的样貌。抱歉,我真的不知道Triple Crown讯号线的声音究竟是什么模样?我只知道把两条Triple Crown讯号线摆进系统,然后全部砍掉重练,就让试听室的音乐重播效果达到更高的境界,至少,我去不知听过了多少次器材,就属这次最好。
所以,虽然我还是不知道Triple Crown讯号线有多么好声,但是试听室的调校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度,值得勇于挑战的音响玩家去体验,说不定别人可以听出Triple Crown的厉害之处,但对我而言,能让爱乐者沉浸在音乐当中的音响系统,就是最好的系统。文:郭汉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