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教各位高手 急!!! [复制链接]

查看: 5913|回复: 19
1#
听人介绍贵族Tablette3 签名箱听人声和小提琴不错,不知道是否真的,我得听音面积24平米,不知道对这对小音箱合适否?对方要价6200 行么 ?另外配什么功放,雅骏ALPHA9功放可以么?
分享 转发
TOP
2#

Harbeth:终于谈到著名的“BBC音箱”了。Harbeth正是一间典型的BBC小厂。它的创始人正是当年3/5A的设计者之一Dudley Harwood。这里简略地讲一下“BBC音箱”和这几家BBC厂的渊源,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七十年代初全面更换语言和音乐监听用的音箱,设计这一代音箱的任务由Spencer Hughes和Dudley Harwood负责,设计要求实际上是突出语音还原的真切,兼顾古典音乐;在频宽和动态范围上没有刻意要求,甚至在实际应用时不考虑立体声播出,经常用单只音箱!各位不要忘记,这是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FM广播正在推广的时期,尚且不知什么数码录音呢!为达成这个似乎技术要求不高,但现今看来人文内涵丰富的设计要求,设计者以敏锐的耳音为准,再加上英国传统的保守、务实作风,选择了简单的两路分音方案。同时在单元、分音器、箱体尺寸和结构上千锤百炼,再三斟酌,取舍分明:不惜降低音箱的灵敏度,不惜缩窄频宽,不惜牺牲动态范围和最大声压。这种分明的取舍,有失必有得。以尺寸最小,为流动采访监听设计的3/5A为例,由于采用小型密闭箱,低灵敏度的单元,复杂的分音器,灵敏度低至空前的82dB/W/M,音量小了,但失真极低,全频衔接天衣无缝,中高音润泽雅典,语言人声固佳,歌唱、弦乐、钢琴……均得其益。转为立体声用,配上脚架和给予高级扩音机驱动之后,其音场、层次、定位之佳,使当年的人们惊为空前的奇迹,似乎“无心插柳”,但现在看来,并不奇怪。而FM广播频宽高端只到14000Hz,使设计者在设计中型监听箱5/9、大型监听箱5/8时,敢于使用中音质感极佳、高音延伸不足的Audax大口径绢膜球顶单元(用中高音单元代替正统高音单元),求得质感无敌的中音。这一办法也正是后来ATC音箱的招数。至于低音单元,则采用当时诞生不久的透明厚质聚丙烯胶盆单元。这种单元失真低,效率也低,阻尼特性与纸盆单元大不相同,音色偏慢、偏暗,带“粘性”。要将之驯服,扬长避短,要在分音器,箱体上进行细致的校声,量体度身,非常考功力。事实上,5/9、5/8之后,两位老大师功成身退,BBC的后继者再无用此单元的佳作,真所谓“将军一去,大树飘零”,音箱设计之难,由此可见!当时与BBC这一计划有关的,还有承制Rogers音箱5/9和5/8的透明盆低音单元。而KEF则承制3/5A专用的B110低音、T27高音单元。此后Hughes和Harwood退休,为了不埋没一生的功夫,“发挥余热”,各自开了一间小公司,在家继续研制音箱。Harwood老先生开办的就是Harbeth。此时“BBC音箱”已由音响界推介,在发烧圈中成为一个传奇,慕名而来的各国音响代理不少,尤以日本和香港的发烧圈,最为推崇Harwood的声音品味,香港代理称其为雨后初晴,非常传神。作为BBC箱的原设计者Harwood在校声时,自然会保持其迷人的中频,同时Harwood又深知现今的发烧友,对高频空气感、分析力的要求与往日不同,适度地增加了高频延伸,低频则推崇松厚自然,速度感与古典音乐最合拍。以一生的功力修养作基础,老师傅亲手调校,Harbeth的声音赢得了众多的有品味的知音,但老先生年事已高,不善经营管理,Harbeth只是个家庭作坊,无法满足市场需要。1986年,年轻的Alan Shaw出现,Harwood老先生放手将公司移交给他主理,Harbeth在保持着原有BBC传统的同时,走上了正规发展的道路。Alan Shaw管理经营有方,市场观念正确。首先他向BBC申请牌照,恢复了在港方最为畅销的3/5A的制造,同时又推出了Compact作为中型书架箱的精品,再就是把Harwood留下的最后设计MK-V完成投产,即现今的HL5。这样形成了Harbeth从小到大一套两路分音BBC血统的音箱,在发烧圈中建立了“BBC声正统继承人”的形象。
ProAc:独树一帜的英国个性化厂牌。主持人Stewart Tyler以其不朽的Tablette而论,绝对是天才设计大师无疑。Tablette其实与3/5A和SL6前後不久,都是七十年代末诞生的。其时正是英国音箱设计天才辈出,群雄并起之时,“BBC声”在正统高级音晌界已居主流,深入人心。如何突破BBC的传统,又能慑服众论自成一家,实在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艺术。此时,Tyler标出“音场重现”为目标,突出音色和质感的BBC声之外,另辟蹊径,打开一片新天地。Tablette的设计确实称得上“别具只眼,自我作古”,绝无因袭别人,特别显示出天才二字。首先, Tablette采用的单元非常特别,中低单元竟是仅有四寸的Seas纸盆单元,尺寸之小至今保持着吉尼斯世界纪录!高音单元是 Scan的 D2010,这是一双分析力高和性格峻烈的单元,很难驯服;一旦搭配适当,音色的清丽和音场的深阔可称无敌——据我看,名贵至极的Ensemble Reference高音单元也是一只摩过的 D2010 ! Tyler首创将此两只单元搭配,为Tablette奠定了爽劲和淋漓痛快的声底。在音箱结构上, ProAc又倡导缩窄面板,加深测板的窄长形结构,在当年流行宽身箱体的年代。Tyler的设计最早有意识地提出了追求音场重视的目标。Tablette的倒相管内充蜂巢状细管,壁板上贴不同形状的阻尼材料;分音器的设计也显然与箱体和单元作过微妙的调校。 Tablette一出世,其与众不同的风格和高价精品的形象引起了高级音晌圈的普遍重视,尤其是美国天书《TAS 》竟然给它五颗星的荣誉,这是英国设计征服美国人的罕有例子,Tablette也由此风靡音晌圈,成为书架箱经典之作。成名之後,ProAc仍然保持著追烈的个人发烧色彩, Stewart Tyler继续无穷无尽地追求音响之极致,推出了不计工本的Response系列,保持Tablette的优点的同时,在音色的高贵和通透润泽上,更上层楼。 ProAc近来喜用 Scan的透明胶盆单元,效率高,分析力强,音场深阔,层次细致,配含重新流行的300B单端甲类胆机,非常合宜。我曾在北京科艺廊五百平方尺的大试音室,听过用Cary 300 sei合并机。推一对Response3.5,十瓦八瓦的功率竟然推得3.5气象万千。听爆棚交晌乐和流行乐,如 Dire Straits小组都毫无问题,而且音色、音场和定位都靓得惊人。 ProAc音箱的声底清劲、荡洒和明艳(清而不淡,与Celestion不同)。由於强调分析力和强调音场刻划,如果用晶体机推,容易薄声;如果扩音机质素稍差,更会暴露出租硬的毛病。总之要玩ProAc音箱,扩音机功率不用大。质素知要高。最好用声音厚润有弹力的胆机。 Stewart Tyler自己就是胆机的拥趸,信焉!
TOP
3#


PROAC Tablette 2000“签名版”音箱
●陈英光

发表读后感
  ProAc Tablette 2000 Signature是英国扬声器设计大师Stewart Tyler创业30年来音效最出众的书架音箱,第一批货月前抵香港之后,没有经过任何宣传就被发烧友一扫而空(香港有成千上万的ProAc用户),我来论述它未免有锦上添花之嫌,但由于我对Tablette历来多款型号认识颇深,而《发烧音响》的读者之中Tablette用家为数极多,而今此杰作面世,我一定要给予公允的评价和确实地指出它的市场定位。
  ProAc Tablette是英国历来最畅销和最靓声的两对highend书架音箱之一(另一对系BBC英国广播公司专利的监听设计LS 3/5A),80年代初期面世以来即以其通透无比的音色和精确的音场再生能力驰名于世,Tablette十多年来历经数代改良,在维持其娇艳音色之余力求改善其低频响应和重播音乐的从容度,数年前推出的Tablette 50 Signature可称为同一体积书架音箱之中的巅峰之作,我认识的每一位音响同业(甚至ProAc的竞争对手)都不能不承认Tablette 50 Signature树立了同价产品的靓声准则,任何音箱厂家制定书架音箱价格之前,都要以Tablette 50 Signature作为一个比较的准则;Tablette 50的声箱体积其实比第一代的Tablette大了少许,但基本上仍然甚为小巧,数年前我与Mr.Tyler见面时,曾谈及增大体积以求令Tablette更上一层楼的可能性,当年他表示此乃他十多年来日思夜想搅得头发也脱掉的一回事,结论就是,Tablette 50是此声箱有关条件之下最靓声的书架音箱,任何体积上的改动都会影响其完美的音色平衡度,如果真的要做一对“比较大的Tablette”,那就涉及单元设计和种种其他因素,那将会是“很多年后的事”。
  结果这一对体积较大的Tablette终于出现,这就是Tablette 2000,面世的时间比我想像中早了一些,但我深知其人,所以也不感意外,Mr.Tyler多年前已经名成利就,其后的日子除了花在他喜爱的美食、红酒和古董跑车之外,就是继续设计音箱(其他杂务例如生产、销售等等全部交给伙记去做),综观历史,他过往设计的作品确实成就辉煌,除了Tablette之外,中大型音箱如Studio 3、EBS及Response系列等全都是有口皆碑的经典之作。总而言之,经过他耳朵最后一关而推出市场的产品,从未有一件令发烧友失望过,以此作准,Tablette 2000的面世当是音箱市场上一件大事,因为如果它开拓了书架音箱的新境界,对同价产品造成的冲击可说难以言喻。
  Tablette 2000有两种型号,我试听的是价钱较贵,采用黑檀木外皮的Signature型号,拆箱之后发现它的体积比昔日的Tablette大得多(大一倍左右),而单元也改用全新品种,箱体结构异常扎实,每个重近10kg,此乃全新未用过的音箱,可能煲炼需时,所以开声时我也没有认真去听,只是播放低音较多的天碟录音(例如音效靓到惊人的《Bass & Bass》),希望尽快把单元打松一点,谁料一接上音箱线已靓声到令我大吃一惊,中高音固然靓,而最教人印象深刻的是乐声给人那种从容自在的感觉,旧日Tablette高频乐器音色无敌,最大的缺点是重播音乐时不多不少总带点紧张的气氛,而今Tablette 2000完全是另一回事,此外,由于它的低频分量明显比旧款Tablette优胜,播放“大件”乐器时(例如钢琴、低音提琴、大鼓等),音像的大小就更具说服力。旧款Tablette某些乐器的音像永远尺码较小(或称“缩水”),这是Tablette用家一直要容忍的妥协,但Tablette 2000则让这些乐器的体积“还原”,从传真角度而言,Tablette 2000全新开声已经赢所有旧款Tablette,下一步就要看两者在音色上是否有差异,而Tablette 2000煲熟之后可以靓声到什么地步?
  由于我心急想知道Tablette 2000的真正实力,所以我趁外游一个星期时用CD机加一部Musical Fidelity A3 24小时以大音量不停播放冲击力捣人心肺的鬼太鼓Direct CD《怒涛万里》,归来后一听,虽然不出人所料,Tablette 2000的乐声更趋成熟圆滑,而低频质量大概比全新开声时胜出30%左右,这时我要开始配用最靓声的前后级组合来听清楚它了。
  为了解Tablette 2000的音色取向,我初时用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Two/Venture Reference来配合开声,此乃当今音色最靓的前后级电子管机组合,迄今为止我已经用来推过十多对大小不同的各类型扬声器,结果Tablette 2000的音色表现完全无懈可击,不论播放弦乐、铜管乐,还是男声、女声,它都是当今音色最靓的书架音箱之一,旧款的Tablette也擅长弦乐和铜管乐,小提琴音色尤其鲜艳夺目,但遇到低频稍多的乐段时,“下盘不稳”的缺点令音色偏高,不够说服力之外还有点不耐听,Tablette 2000则轻松过关,重播古典音乐固然表现非凡,难得是爵士乐一样“靓声,用我家中播放爵士最拿手的“大哥”级号角音箱JBL Hartsfield作比较,Tablette 2000的萨克斯风竟然同样鲜明灿烂,气氛与动感也同样出色,只在强度方面稍逊于Hartsfield,两者比较之下,我不能不佩服Mr.Tyler校声本领之高明。
  灵敏度方面,单端三极输出的Venture Reference单声道功率只有20W左右,推动Tablette 2000大致上胜任,但播放大场面时仍然给人意犹未尽之感,凭记忆与印象比较,Tablette 2000是比旧款Tablette效率低一些,为进一步求证,我改用古董电子管机Mclntosh MC-275上阵,在每声道两只KT-88策动之下,Tablette 2000显现出其英雄气概和慑人气势,音色上是比Venture粗豪一点,但整体力感之雄浑和突发乐声之惊人劲道令人有如释重负之感,基于好奇心理,我再改用试音室内甚少开声的巨型电子管机Jadis JA-500来推动Tablette 2000,事实证明,Tablette 2000虽然不是很难推的音箱,但匹配后级却是“多多益善”,它配合JA-500开声时,爆棚乐章气魄之宏大已超越书架音箱之范畴,澎湃乐章不时给人“力拔山河气盖世”的感受,音场之深阔与巩固和低频质量之佳都有如出自体积大10倍的落地音箱,音色方面当然不及Venture那么高贵细致,但乐声之感染力与动感之强烈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以此作准,我认为Tablette 2000适宜采用每声道50~500W输出之后级来推动。
  ProAc Tablette 2000 Signature音色华丽,气度雍容,在外形、气势和传真度多个层次都已将旧款Tablette抛离,Tablette 2000声音素质之高令它成为同价音箱之中的首选。个人认为,论到声音质素,当世之中,两万元以下的书架音箱没有一对比得上Tablette 2000。□

发表读后感
TOP
4#

特别聚焦
  

Herbeth HL-P3ES-2

    Herbeth的中文译名叫“雨后初晴”,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名字,或许刚踏入音响圈的初哥初妹们还未曾听说,但对资深的发烧友来说,“雨后初晴”却是个亲切而熟悉的名字,当年大名鼎鼎的BBC LS3/5A 三家制造厂当中,其中一家就是“雨后初晴”(另两家分别为Rogers和Spendor。后来,LS3/5A的单元供应商KEF自己也加入LS3/5A的制造者行列)。提起“雨后初晴”,真是故事一连串。就说“雨后初晴”这名字的来历吧,当时英国Harbeth公司的产品进入香港市场,要起个中文名,由于Harbeth的音箱声音清新、爽朗,让人乍听之下便为之倾心,因此香港著名的音响诗人马浚先生就给Harbeth取了这个非常动听又非常贴切的中文名字。
    在发烧友的印象中,“雨后初晴”这个品牌总是与英国广播公司BBC有着割舍不开的联系,事实上确实如此。“雨后初晴”的创办者是在BBC工作过的哈沃德(Dudley Harwood)先生,他曾于1973年跟BBC的另一名工程师休斯(Spencer Hughes,也就是后来Spendor公司的创立者)共同研制出著名的监听扬声器LS3/5A。1986年,原在NEC工作的英国人萧雅伦(Alan Shaw)买下了位于伦敦南部的Harbeth公司,开始利用电脑辅助设计进一步提高LS3/5A的品质,并于1987年获得BBC工程部颁发的LS3/5A生产许可证。LS3/5A虽有统一的设计标准,但不同生产厂在制造细节方面却不尽相同,声音的风格上也存在着些许差异。资深的发烧友一般认为:Rogers LS3/5A声音最为含蓄严谨,Spendor较为甜美多汁,而“雨后初晴”的LS3/5A则偏向清新明朗,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的细微区别,实际上各厂的LS3/5A声音都很接近,都是传统“英国声”的典型代表。时至今日,Rogers早已易主淡出音响圈,Spendor前不久更换了老板,经营理念也发生很大变化,哎!英国传统的手工作坊式音响小厂,就只剩下“雨后初晴”等最后的一两家了。
    打住!打住!扯得太远啦!还是回过来说“雨后初晴”HL-P3ES-2吧。在萧雅伦主持“雨后初晴”之后,他亲自设计了HL-Compact和HL-5两款音箱,声音均非常出色。本来HL-5已经让他很满意了,可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却希望有一对体积跟LS3/5A差不多、允许摆在彩色电视机左右两侧的小音箱,于是经过一番努力,HL-P3诞生了。P3体型和声音都很象LS3/5A,但性能却比LS3/5A更胜一筹,它的功率承载能力比LS3/5A高,动态也更好一些,而且音箱具有防磁性能,便于用在AV系统当中。本来P3的声音就很棒,再加上LS3/5A已经很难寻到,发烧友把希望寄托在P3身上,这样P3就更受欢迎了,面市10多年直到现在还在生产,只不过其间经历了两次改良,第一次的结果是P3ES,第二次就是您现在看到的P3ES-2。
    从技术上讲,P3ES-2很有特色,跟如今的流行的小音箱在设计思路上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如今绝大多数小音箱都采用低频反射式设计,为的是尽量获得好一些的低频下潜,而P3ES-2却和LS3/5A一样,采用了密闭式结构。密闭箱具有良好的低频瞬态响应,不过在同等条件下的低频延伸不及低频反射箱,而且P3ES-2的低音单元很小,它的聚合物音盆直径仅仅110mm(约4.5英寸),低频延伸自然很难下去,厂家给出的数据为75Hz ±3dB,我们实测的结果比70Hz低一点,看来厂家的数据是比较保守的,不过这个频响指标确实不算好。但需要说明的是,低频下潜本来就不是P3ES-2特别追求的目标,中频段才是P3ES-2表现最突出的地方。萧雅伦这位老兄有不少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播好人声的音箱就能播好任何类型的音乐”便是他的论调之一。看起来似乎有点偏激,仔细想想却也有些道理,因为人声几乎都集中在中频段,而绝大多数乐器的基音也集中在中频段,中频搞好了,不论听什么,自然都有了最基本的保证。





    虽然P3ES-2的低频下限指标不怎么样,但P3ES-2的低频听起来并不糟糕,事实上,在聆听大型管弦乐的时候,您还能隐隐感受到阵阵深沉的低音,这是因为密闭箱的低频衰减特性相对比较平缓(从P3ES-2的频响测试曲线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特点),理论上大致为12dB/OCT,不象低频反射箱的衰减特性那么陡峭,所以有时密闭箱的低频截止频率以下很远的频率处还有输出,而低频反射箱反而做不到。另外P3ES-2在设计时将系统的Q值做得较高,使100-200Hz这段响应稍微有些隆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低音的力度感。
    P3ES-2还有两项独门技术也是其他牌子的音箱没有的,一项是"超级调谐箱体结构"(Super Tuned Structure),另一项为"超级音箱网罩"(Super Grille)。所谓"超级调谐箱体结构",其实来源于上世纪50年BBC的一项研究成果,大意就是采用薄壁的箱体设计,让音壁振动。天啦!都说音箱要做得尽量结实,杜绝振动,可"雨后初晴"却反其道而行,太另类了吧?"雨后初晴"的老板兼总设计师萧雅伦是这样解释的:乐器的琴腔正因为振动才发出好听的共鸣,音箱为什么不能学习乐器?当然不能乱振一气,必须在受控的状态下振动,关键是要有恰当的阻尼,我们已经找到了控制振动的方法。不管他的说法是否成立,毕竟已经将这项技术运用到"雨后初晴"的产品中去了,包括HL-5ES、Compact 7ES这样的高档产品,从用家的反馈来看,"超级调谐箱体结构"的效果似乎还不错。
    P3ES-2的另一项独门技术“超级音箱网罩”,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网罩安装方式。常规的安装是在网罩的边框上固定几只突出的“钉”,将“钉”插入前障板的“扣”内。萧老哥认为,这样的安装会在障板与网布之间留下一个小小的空隙,当声音遇到网罩的边框时就会产生反射,影响声音的结像和立体声定位。他采用完全不同的安装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做法是在障板的四边刨一个槽,网罩的边框上不设任何突出的东西,直接将整个边框嵌入槽中。这样一来,网布就可以紧贴障板表面,也就不存在边框反射的问题。由此看来,P3ES-2的设计还真是别具匠心。
    聆听P3ES-2,绝对是一次身心愉悦的享受。尽管P3ES-3没有Dynaudio 1.1那种抽丝剥茧般的解析力,也没有AE300或B&W 601S3那种凌厉的动态和丰满深沉的低频,但它的中频实在太出色了,播人声和小提琴自不用说,即使钢琴、大提琴甚至整个管弦乐队,经它重播出来都显得丰润、温暖、平衡而且不乏细节,尽管在气势上显得有些不足,但在聆听时,除非刻意去注意,您很容易忽略掉这一弱点,一句话,P3ES-2的音乐性太出色了。P3ES-2的音质是高贵的,10款音箱中只有Dynaudio 1.1可与之相比,音色的明暗也恰到好处,既不过分光辉,也不觉得暗淡无光。P3ES-2还拥有出类拔萃的音场,无需过多的摆位调整,P3ES-3能轻松地撑起一个开阔的三维空间,其间的声像鲜活浮凸,临场感十分强烈。至于动态能力,比起LS3/5A已有显著的提高,播放快节奏的流行乐,P3ES-2竟然也表现得似模似样,并未出现特别难堪的场面。
    在P3ES-2的宣传页上有一句话:超越了物理尺寸的优异表现(Performance beyond Size),此言不虚。另外,如果您迷恋LS3/5A却无缘拥有,改听P3ES-2吧,不会失望的。
    本器材由成都永昌电器商行提供
    电话:028-86746829

下一页

页码: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52213383182731.jpg[/upload]
TOP
5#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的專 業鑑聽揚聲器部門曾經開發出許多款膾炙人口的經典揚聲器 ,我們很高興在BBC專業鑑聽揚聲器部F解散之後還能看 見達到BBC專業鑑聽揚聲器水準的產品 :HARBETH HL-S8 文/林聞中


前言
       英國的 Harbeth 揚聲器廠成立於一 九七七年,創始者乃是(BBC)揚聲器研究部的最後一任主管Dudley Harwood。他正是 BBC 揚聲器經典傑作 LS3/5A 的主設計師。選用 Harbeth當品 牌名稱乃是取自他夫妻倆的姓名 Harwood+Elizabeth 結合而成。BBC LS3/5A 從一九七五年問世以後不久,即 贏得許多愛樂迷之推崇與讚賞,此後二十餘年當中,成為持續暢銷世界各地的鑑聽揚聲器,直至 KEF 公司於一九九八 年停止供應喇叭單體為止。在此期間, 獲得 BBC 授權的主要生產廠家除了 Harbeth 之外、還有Rogers 與 Spendor 等。 到了一九八六年,Dudley HarWood 決定隱退,因而把 Harbeth 廠讓售予對 BBC揚聲器極度著迷的 Alan Shaw。理 所當然,Alan Shaw 對於 LS3/5A 之設計 與製作瞭如指掌,由於LS3/5A 並非隔 磁設計,所以他特地開發了HL-P3,作 為LS3/5A的隔磁設計版,可擺放於電視機兩旁,不虞干擾到電視影像。多年 來,Harbeth 廠一百維持著 BBC 授權所 需的嚴謹製作水準生產揚聲器。當BBC 末代鑑聽揚聲器 LS5/12A 設計完成之 際,很自然地,Harbeth 廠方再度取得 了BBC 授權 ,製作出備受讚譽之 Harbeth LS5/12A.





    ▲由頻率響應測試可看出HL-S8的響應極為平順,由300Hz以下至60比 的範圍有些微的提昇,使得中低音域的表現極為飽滿。
     ▲HL-S8的諧波失真主要成份由二次諧波組成,三次諧波只有極少的成份。




  ▲互調失真是HL-S8特性中最優異的,二次互調失真O.517%, 三次互調失真為0.873%。只有絕少數的揚聲器擁有如此低的互調失真。
    ▲由瀑布圖觀測 HL-S8 的殘餘能量,中低頻段殘餘能量消退迅速中高以上頻段消退略慢卻有條不紊,顯示揚聲系統的設計優異。

        以往筆者所聽過的 Harbeth 揚聲器以隸屬 BBC 系列的 LS3/A 以及 LS5/12A 為主,對於同廠所設計製作的其他成品一直很感興趣,卻較少有機會聆聽。這一次得以試聽BBC系列以外的 Harbeth 揚聲器新推出的 HL-S8MKII,不禁興趣盎然.  
Harbeth HL-S8 技術規格與特色  
        Harbeth HL-S8 屬於兩單體二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型音箱,以自由空間擺設 作為最佳化運用之設計。高音單體採用黑色陽極處理之半球型鋁金屬振膜 (直徑19mm.,內含ferrofluid,有助 於降低操作溫度;中人低音單體則使用特製的RADIAL 錐盆( 直徑 200mm ). 頻率響應由 45Hz 至 20kHz ( 土3 dB, 距離一公尺處 )。靈敏度 86dB ( IW/ 1m.。配對差異在 0.75dB以內(於整 個頻率響應範圍)。額定阻抗8 Ohms。每隻喇叭配備四個大型鍍金高級喇叭接線柱,可供Bi-Wire驅動或者雙擴大機驅動之用。原廠建議擴大機每聲道50瓦至150瓦輸出功率。音箱表面貼實木皮,高100公分,寬25公分,深 30.8公分。每隻淨重比18.6公斤(每個選用的底座另加1.6公斤)
       事實上,HL-S8 的音箱內分隔成上半部與下半部,上半音箱之內壁塗佈有一層瀝青阻尼,然後鋪上厚厚的軟質彈性阻尼層,儘管其音箱本身的厚度有限,卻因此而足以相當徹底地防止箱板共振。下半音箱則是一方面充當喇叭腳架,另一方面作為可供使用者調音之用 ,當拆開其背面活動板的螺絲之後,即可經由此開口任意在此箱室裡填入細沙或鉛粒等材質,可盡量填滿,方可僅填入少量,填妥之後鎖上螺絲,即可聽出不同的填充量會有不一樣的微妙效果,具有調音的作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隻 HL-S8 的面網在嵌入前障板上半位置以後,由於已預留有內凹的鑲嵌空間",所以整個 HL- S8 之正面形成齊整的平面;這與其他大多數揚聲器面網突出於前障板的設計有 明顯的差別。如此等於沒有面網框架,可讓高音單體之輻射更能夠不受阻礙, 而呈現出更為平坦順暢的響應及擴散性。原廠建議於聆聽之際,應讓此面網穩固地裝置於定位。
       由於每隻 HL-S8 所用的兩個單體均為隔磁設計,因此HL-S8不但適於純音樂欣賞之用,還可以作為視聽揚聲器, 即使擺在電視機兩旁亦不致於干擾電視影像。

試聽
       主要試聽搭配的器材包括 SONY SCD-1 SACD 唱盤以及由丹麥廠製造的 TEAC 綜合擴大機。我們也試用了ANTHEM PRE-2L 前級及Mark Levinson No. 336 後級推動 HL-S8.
       藉助於SONY SCD-1 的高性能,可以很容易的發揮 HL-S8 的能耐。不出所料,HL-S8 的聲音富有十分濃厚的BBC 鑑聽揚聲器的氣質,對於音樂錄音之詮釋可謂極為忠實,鉅細靡遺,並其有相當好的音色分析力,能輕易的分辨 CD 及SACE 之間音質的差異。
       HL-S8 的高音沒有任何強調犀利的感覺,在悠揚舒暢當中卻保持著清澈的透明度及光澤,中音部分含有一些溫潤的成份,十分耐聽,HL-S8 依然維持 Harbeth 傳統固有的甜潤音色,而與以往 Harbeth 其他機型相較甜潤程度則顯得稀釋一些,但卻具備更高的解析力。 至於低音方面,其質與量可以藉由下半音箱之填充物而適度調整。即使不額外填入任何東西,HL-S8 即已經擁有相當合宜的低頻響應,層次豐富而分明,質感與量感俱佳。當填入適量的細沙或鉛塊之後可讓低音更為結實,並且對整體音質更添加些許穩重的成份。
      整體而言,HL-S8 不以震耳欲聾的大音量取勝,而是專注於音樂內涵本身的最佳重現。對於音樂之微妙細節演繹得恰如其分,既不曾流於過度解析,亦不至於有所遺漏;在聆聽一些小編制的音樂(如室內樂)時這些優點顯露無遺, 特別是人聲表現了豐富的感情,非常動人。而在詮釋大編制大動態交響樂曲之際,HL-S8 亦能夠從容地展現出落地式揚聲器的宏偉氣勢,以十分平衡的音域響應營造出非常具有說服力的寬廣音場,讓人很自然地置身於音樂幻境當中。  
結語
      與世界其他知名的揚聲器廠規模比較的話,Harbeth 只能算是迷你小廠而已。然而由於Harbeth始終秉持著與當初 BBC 揚聲器研究部門相同的理念,師 法BBC嚴謹的設計方式,並且遵循BBC鑑聽揚聲器部門所制定的製作水準 ,持續產製 BBC授權的揚聲器,並且持續推出與 BBC 等級相當的自製作品,企圖青出於藍而

勝於藍。 落地式的HL-S8 採用隔磁設計,不論是純音樂欣賞之用或是擺在電視機旁當作 「家庭電影院」揚聲器使用,均極為適宜。故此,HL-S8顯然比 以往 BBC 專業鑑聽揚聲器更富運用上的彈性。而 Harbeth HL-S8 更繼承了 BBC專業鑑聽揚聲器的優異特質,並且融合了Harbeth 的清甜音色,取得了絕佳的平衡。以Harbeth HL-S8 重現音樂的品質而論,毫無疑問的,達到二音路低音反射式設計之最佳表現,是少數在 BBC 專業鑑聽揚聲器部門解散之後達到 BBC 專業鑑聽揚聲器製作水準及品質的產品。特別是它在小編制室內樂及人聲的優異表現,如果這也是您喜好的音樂類型,那麼您一定要聽聽 Harbeth HL- S8,體會它所表現的音樂之美。
TOP
6#

ProAc(英国贵族)高级扬声器之Tablette  Ⅲ,是经过改良的第三代产品,今日的Tablette已是无懈可击的细喇叭设计,它的分析力,音场营造能力与结像力已达超凡境界,有Tablette在,还何需要WATT?Tablette面临的最大挑战,系为Tablette设计一对超低音,因为除了可补足它的低频之外,还可令其重播大件乐器时(如double bass或大钢琴)有更高层次的像真度。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52213233718034.jpg[/upload]
TOP
7#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对此深信不疑 |收藏本站|设置首页|联系前卫|  

  
 2003年5月22日 星期四  首 页 前卫贵族 实用制作 靓声有路 发烧论坛 邮购说明 前卫T50论坛


  
仿ProAc(贵族)之Tablette 50 经典化的贵族 ProAc Teblette 50 试听篇 我驯服了Teblette 50
两款用 Seas 扬声器自制的小型音箱
英国制造的 RroAc  Tablette50 与 Harbeth P3 都是书架式音箱中的佼佼者。它们的声音都带有怡人的色彩,极富音乐表现力。但细细听来,各有各的风格。前者音色细腻、甜润,高低频伸展力较强。后者清新、透明,营造音场的能力极佳。但价格都要 7000 ~ 8000 元一对,令一般工薪阶层以问津。

津有味 近期,笔者采用挪威 Seas 扬志器试装了两对音箱。箱体工艺绝对不比名牌音箱差,音响效果也十分接近以上两款名牌音箱。下面谈谈我在试制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供音响爱好者参考。

一、扬声器的选择

   SEAS 是挪威著名的扬声器制造厂,它的产品频响宽、失真小、音质优美、承受功率大,但价格相对较平。这次试装的两款音箱,中低音单元选用同一型号。技术指标如下:型号: T14RC/P-H ;系列号: H702 ;功率: 60 ~ 250 W;阻抗: 8 欧姆;频响: 40~40000Hz ;灵敏度: 89dB ;口径: 130mm 。  

该扬声器采用 Kapton 音圈管,大型磁钢驱动。盆架用镁合金浇铸,既可民保证整个盆架有足够的刚性,消除了大功率时由于盆架振动而引起的低频失真,又不导磁,使磁钢的磁力线力线更集中作用在音圈上,提高了对振膜的推动力。扬声器振膜采用 Seas 最新研制的透明材料制造,高阻尼橡胶折环。振膜中心附有相位矫正锥,可以承受较大的功率而仍然保持很低的失真。 H702 低音饱满有力,中频段表现丰润、甜美。扬声器频响曲线如图书 1 所示。    

一只半球形绢振膜的高音扬声器,技术指标为:型号: 19TFFD ;系列号: H605 ;功率: 88~200W ;阻抗: 6 欧姆;频响: 4000~20000Hz ;灵敏度: 87dB ;口径: 19mm 。频响曲线如图 2 所示。  

   另一款高音扬声器也采用球形设计。技术指标:型号: 19TAFD/G ;系列号: H532 ;功率: 90~220W ;阻抗: 8 欧姆;频响: 4000~20000Hz ;灵敏度: 89dB ;口径: 19mm 。该高音单元振膜采用高统度、高精度的铝膜制造,它既具有钛膜轻、硬的特点,又具有绢膜细致、柔美的质感。频响曲线见图 3 。

   两只高音扬声器的外形尺寸完全相同,只是 H532 加有金属网罩。它们都采用双磁钢设计,磁场强度比单磁钢增强,既提高了扬声器效率又改善了在播放大动态信号时的控制力。单元内部均加有磁液冷却,使音圈在持续承受大功率时不会过于发热而产生失真。    

二、箱体结构    

选择了性能优良的扬声器单元后,应根据扬声器的技术指标进行正确的箱体设计。笔者选购了书架式成品箱体。它的具体尺寸如图表所示。木工手艺较好的音响爱好者可以亲自打造。为了取得良好的低频重效果,箱体制作工艺十分重要。本音箱选用 25mm 厚的 MFD 板制造。为了保证整个箱体具有足够的刚性,箱体四壁还增设 18 × 18 ( mm )的加强柱。左右两只音箱,单元的排列采用镜形式对称设计,音像聚集能力特别强。箱体外观工艺一流,正面障板四周精心处理成折角,即使造型更具典雅气质,又有利于克服音箱边缘声波绕射。倒相孔设在箱体背面上方,长度为 100mm 。背部两对接线柱经过镀金处理,可作双线分音。箱体外贴多对纹名贵原木皮整个音箱显得精美绝伦。

  音箱内需要铺设一些吸音材料,它既可以有效地消除箱体驻波,又可改变音箱的阻尼特性。笔者采用一块 15 × 15 × 20 ( cm )人造棉铺设在低音单元磁钢的周围及背部固定。由于吸音材料的吸音系数及放置方法各有不同,因此,铺设吸音材料的多少,一般还得在扬声器箱的实际调试中最后确定。

三、分频器的制作

扬声器单元及箱体确定后,就要根据扬声器的频响曲线来设计制作分频器。两款音箱均采用 12dB/cot  6  dB 降落点交叉分频方式。分频点庙在 3kHz 。经过计算,基本确定分频器元器件的电感量 | 电容量及电阻值。经过试听后,再对有关元器件不多,也可得用扬声器接线及音箱接线柱采用搭棚焊接。

   分频器中 C1 为高频耦合电容,笔者用法国 Solen 的金属化聚丙烯电容器。此电容对重音质影响较大,选用极品电容十分必要。其它电容器采用德国 EOR MKT 电容器(拆机品)。电阻为无感水泥电阻,功率 7W 。空气芯电感线圈用φ 1.2mmOFC 漆包线自己绕制。两只电感线圈相互安装,将互感耦合减至最低。

四、试听与比较

   音箱的配套器村为: CD 机:索尼 CDP-211 。合并式放大器: MUSICAL FIDELITY E10 。音箱线:欧索尼克 2 ×音箱脚。音箱脚架:车产金属架,高 60cm 。音箱用中等音量“煲”两个星期后联机试听。

之任之   峡谷对音箱分别在试播《雨果发烧碟》中的 17~45 段单频率信号时,从 40Hz 开始响度明显提升, 56Hz 开始响度升高,至 10000Hz (其中略有“峰”、“谷”), 12500Hz 时响度减小, 16000Hz 时响度突然降低,但能耳闻。 20000Hz 时,一般人用耳朵难以辨别。但这次所选的两款高音扬声器素质颇高,一般重播 20000Hz 信号没有困难。看来,将两款音箱的频率响应定在 50~20000Hz 还是比较合适。

   接着,选择 CD 唱片分别对这两款音箱轮换试听比较。

   当播放《猎手》( THE HUNTER )中的第 10 首“ I  Can , t  hide ”时杰妮芙·沃纳富有磁性的嗓音,十分诱人。那醇厚深沉的鼓声,弹性十足,定位可辨。试放贝多芬《田园》第一乐章时,乐队的每一件乐器虽然不能做到一件件一排排,但各种乐器真实美丽的表露无遗。听弦乐时,《名琴响宴》中用不着 3 把斯特拉底瓦里古琴演奏的舒伯特“慢板与回旋”,琴声淳美丰盈,纤细柔滑。刚到手的 CD 片《神秘园》( Secret   Garden )是由小提琴、钢琴以及长笛、风笛、吉它等乐器演奏的北欧地区的传统音乐。闭目静听,在笔者面前只有神秘美妙的音乐,一对倾吐阐符的箱全已复存在。给人以如幻如真的感觉。    

五、结论    

这次试初装的两对书架式音箱,在音像定位、空气感以及营造音声的能力方面难分伯仲。重播低音丰满有力,最大的特点是声音很“松”,听感十分舒适。中频段表现也很出色,在人声重播的正确性和弦乐表现的效果上特别具有说服力。由于二款音箱所选高音单元的材质不同,使二者在音色取向上各具特点。“ H532 ”音色通透、亮泽。重播人声、弦乐、钢琴等,绝对令你满意。“ H605 ”音色细腻、甜美。听弦乐、古典小吕及其它类型音乐时比“ H532 ”略胜一筹。

  用 Seas 扬声器单元自制的书架式音箱,价格虽然只有名牌音箱的 1/3 ( 2400 元一对)。但在音质与音色的取向方面已表达了英国扬声器的风格与特色。我想,“ H532 ”与“ H605 ”音箱的音效与“英国声”已经十分接近。

<高保真音响>97.2期

为彻底解决"隔山买牛"之忧。故承诺:凡对所邮购之套件的工艺、质量不满意者均可在一月内可退换!    
 2003年5月22日 星期四  首 页 前卫贵族 实用制作 靓声有路 发烧论坛 邮购说明 前卫T50论坛




copyright © 1999-2002 前卫T50邮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TOP
8#

TOP
9#


英国名牌组合巧搭配
●陈英光

(摘自《高保真音响》)
  玩Hi-Fi的朋友都知道,选器材就像穿衣服一样,必须讲究“搭配”,两件靓声器材放在一起开声“未必”靓声,已成发烧友的共识,其中尤以扩音机与扬声器之间的配合最为重要,两者是否匹配,中间当然涉及放大器的灵敏度、扬声器的效率等电声学上的因素,但最需要留意的,却是两者的声音特性与气质是否“吻合”,如果放大器与扬声器“合拍”的话,那就同声同气,呼吸一致,声音和谐生动,如果“配合不够默契”的话,那就有如贴错门神,就算音效听起来很Hi-Fi,却始终缺乏音乐的魅力,难以牵动听者的心灵,举例而言,英国经典书架音箱LS 3/5A最适宜用输出三四十瓦的小功率胆机推动,你用一部历尽沧桑的Marantz 8B或Mclntosh MC-240来推动,效果肯定胜过任何最昂贵最大力的晶体管机(晶体管“大力士”另有适合它们的扬声器拍档);而另一英国经典级书架音箱ProAc Tablette的脾性却与LS 3/5A有点分别,Tablette对后级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它不但同时接纳胆机和晶体管机,而且机种的功率大小悉听尊便,20W至200W都适合它使用,最重要的反而是机种的声音必须与Tablette作某种“此消彼长”的配合,Tablette声底比较单薄,用家需在整套音响体系每一个环节作出配合才能达致最佳效果,选择放大器时更无例外,而一直以来,Tablette的最佳配搭是英国Audiolab的合并机种,身为Tablette拥趸,我近20年来不知用过多少不同的机种推动过先后几代的Tablette,最近有机会聆听最新一代(也可说是最后一代)的Audiolab推动最新一代的Tablette之后,我可以肯定地说,若想Tablette发挥到最高境界,你可以用更昂贵的胆机或晶体管机,但若以同价机种而言,Audiolab仍是首选,直至今天,它依旧是Tablette的“绝配”。
  我试听的一对Tablette 50 Signature是限量生产的玫瑰木型号(厂方的Signature一贯只采用黑檀或雀眼木皮),此乃香港代理依循本地发烧友口味特别向厂方订购的,一对音箱的木皮会影响音色已是不争之论(奇怪的是,不少台湾发烧友对此仍感疑惑,可能他们缺乏AB比较的实试经验吧),而在我试听过的各类型木皮之中,又以玫瑰木音色最靓,基本上,不同的木皮的音色已由它们本身的木色作出决定,木皮颜色偏黑(例如黑檀),音色便偏向阴柔,木皮颜色偏白(例如桦木),声音也比较刚强,而Rosewood则是中间落墨,以重播小提琴为例,桦木的弦声便比较“松”和“淋”,而黑檀的弦声则偏向“尖”和“利”,玫瑰木则宽紧合度,恰到好处(其实一般售价较平的Walnut柚木型号也具有“适中”的优点,但可惜音色不够玫瑰木那么明艳和名贵);这一对Tablette 50 Signature玫瑰木开箱之后,其木皮纹理之美及手工之精令我爱不释手(肯定是我见过最精致的Tablette),开声时我首先用一部输出60W×2的Audiolab 8000LX来推动,此乃厂方销量历久不衰的合并机经典之作,面世20年以来经历几代改良,至今已达“改无可改”的地步,早期的8000型号音乐感同样丰富,但高频不够开扬,音场有如被伦敦晨雾笼罩,改良之后,高频变得通透明亮,加上其丰富音乐感和深厚力度,遂成为英国平价合并机的代表作;本刊试音室过往十多年曾搬过五次,而我在每个试音室都试听过不同时期的Audiolab+Tablette组合,过去在三百多平方英尺的聆听面积之中,一部Audiolab已足以把Tablette推到震天价响,但而今的试音室500平方英尺,再上10英尺楼底,一部Audiolab 8000LX推动Tablette 50 不知是何光景?结果实际音效与我推测的相差不远,本刊试音室宽18英尺,Tablette 50相距6英尺摆放(两只音箱比正常拉近一点,以取得较厚重的低频响应),便较易营造出骇人听闻的音场深阔度和乐器结像力,音色与音乐感也令人满意,但在播放爆棚片段时,此组合的能量就被推至物理极限,出现力竭声嘶的场面,这时我采用了代理提出的办法,就是加用一部同厂的8000SX后级(60W×2)以双线分音方式来推动Tablette 50,如此升级方法除了要多买一部后级之外,还要多用一对信号线和一对音箱线,这样做得到的声音改善是否物有所值真要听过才能判断。
  事实证明,用8000LX推高音和8000SX推低音的双线分音玩法令Tablette 50整体音效提升三成以上,不但中低频部分变得沉稳丰厚,而且重播音乐变得举止从容,人声与各类型乐器更具弹跳力与跃动感,爆棚时更是气定神间,播放Gary Karr的新录音时,泛音之丰满令人口沫生津,低弦乐声之宏大更不似出自一对体积如此小的扬声器,毫无疑问,多用一部8000 SX令Tablette 50的表现脱胎换骨,确是最简单和最见效的“升级”捷径。
  发烧友常说,一对音箱如何“玩出了”若干成效果,那么我可以说,在Audiolab 8000LX加8000SX驱动之下,ProAc Tablette 50 Signature玩出了九成效果,余下的一成,就是看接线的匹配而定了(我的信号线用Tara Labs,扬声器线用Audioquest)。□
TOP
10#

今天的ProAc已经是音响界众人皆知的扬声器厂牌,其受欢迎的产品可谓数不胜数。ProAc是英国一间崛起相当迅速的扬声器生产商。从1973年StewartTyler创立CelefAudio公司开始,厂方一直以生产高品质的发烧级扬声器为目的,并在其后20多年间发扬光大。

  StewartTyler少年时代就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对音响重播有极高的要求,并在大学选修电子与音响,毕业后便一直致力研究和生产高品质的扬声器。凭借优良的背景,在1973年开始生产CelefMonitor和CelefMini等书架扬声器。1979年,StewartTyler希望在产品素质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准外,更希望在可靠性方面建立更高的声誉。于是他开始选用ATC低音和高音单元;同时成立一间新公司,名为ProAc。

  ProAc所生产的Tablette系列小型书架扬声器,可以算是其最成功的产品。Tablette是一款具有真正低频和良好承载力的迷你扬声器。经过1989、1991、1994年的三次改良,总共出售达5万多对。1996年新一代Tablette50推出,成为Tablette传奇故事的延续。

  1990年StewartTyler不惜工本打造出最高级扬声器Response1/2/3三款。由于对高素质的扬声器的需求日趋庞大,是故ProAc仍然不断研究生产其他规格和不同特点的制品以适应发烧友的需要。

  纵观ProAc自建立至今,推出的型号虽并不算多,且以改良型号为主,然而几乎每一个型号均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正面的回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