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HiFi乐趣
»
入门三部曲,不靓也好声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1
2
下一页
查看:
5172
|
回复:
17
入门三部曲,不靓也好声
[复制链接]
查看:
5172
|
回复:
17
发送短消息
UID
130318
精华
2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高宁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帖子
220
积分
234
性别
注册时间
2008-12-10
高宁
论坛博士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6-17 11:22
|
只看楼主
HIFI两载,在浮华背后它确实能给心灵空间提供了莫大的快乐和慰藉。那静静流淌的音乐,完全可以撩动你内心最深处的情弦,任它信马由缰,有时想来,人生的富足也莫过如此。
时常上论坛,体会和感受老烧们的经验和心得。因为在我身边,可以就HIFI交流和互动的烧友不多,各种试听对比的机会也比较少。于是,也就特别关注到了许多迷茫无助的初烧在“功成”之后付出的巨大代价,我想,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应该是举不胜举吧。HIFI一事,似乎永远也说不透,大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味道了:一块垫片、一根线材、一颗保险丝等等都能够对音质和音色产生无穷无尽的改变(是不是“改善”还不好说了),一句话:水深着呢!
这些,让闲下来的心产生了躁动,于是也就提起初烧之笔斗胆也说一回HIFI之事了。当然,如果你是老烧、仰或你身有一大帮可以交流的烧友、再或者你有许许多的试听对比的机会,那么你已经是很幸福的了(自然也就不必耗时费神地看下去)。但是,如果你也只是初烧,也苦于缺少借鉴提高的条件的话,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细说一下这“入门三部曲”吧。
一、 功力不足,不妨从投资比例上入手。
关于器材音源、功放、音箱三大件孰重孰轻的问题在各大论坛上意见和观点不一,甚至争吵不休。但有三种主要的意见和观点可以这样粗略地归纳一下:一是音箱最重要,因为系统最终是由它来出声的,它决定了一套系统的风格和音色走向。这个,多见于入门级的系统配置。二是功放最重要,因为它处在“上传下达”的关键环节,细腻和粗犷、力大与力小等等都是由它来决定的。这个,多见于中端系统的配置。三是音源最重要,因为它是整个系统的源泉,放大器和扬声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它。这个,多见于高端系统的配置。
综合一下这几种说法,不难看出重视或轻视哪一环节都不可取,音响器材的搭配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这些,老烧们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我等眼里他们怎样搭配都会出好声,而一旦这种看似不着边际的搭配在初烧手里出好声的几率就低得微乎其微了。那么,有没有一种比较可靠和稳当的搭配方式可循呢?我想,很难有一种权威的答案,但以个人所听过的一些搭配实例和自己搭配过的四套器材来看,初入门者以1:2:1.5(音源、功放、音箱)的投入比例来进行搭配的话,出好声的几率和性价比相对来讲是比较高的。至于为什么,论坛上这方面的文章比较多,就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在这里,我们不说哪个环节比哪个环节重要,每一个环节和投入的多少都需要认真去思量的,比如音色的匹配和抗阻的匹配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比如用低端的功放推高端的箱子,这个多半是需要一定功力才能玩好的。关于这一点,法无定势,仅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各位参考。
二、 净化源头,做好你的电源供应。
比较赞成这样一种说法:治理不好源头,那么后面环节的折腾大多是白搭的。从自己有限的经验来看,建立一条器材专线是非常有必要的,关键是很多烧友在现有家居条件下难以实施专线计划。那么有没有一些比较简单的做法呢,个人认为只要你用心还是能做得到的,比如:一是使用空调专线,一般情况下这条专线已经是比较可以的了,它既专门线径又会很粗,保证器材的电源供给应该是不存在太大的问题的;二是采用并线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家的多座电源插座等均是多组线材供给的,但线径一般较细难以保证器材充分的电源供给,这时不妨以多股线合并的方式集中到一至两个插座输出,这恰巧起到了线材多股绞合使用的较果,省了折腾专线的烦恼。
如果你不以为然,那么建议不妨一试,可以肯定你多半是能在这个环节上获得不少的惊喜的。还有电源线,我们不探讨它有用无用的话题,想告诉诸位的是:随机电源线往往会令器材的表现大打折扣,有条件的还是上几条优质的电源线试试吧。
此外,电源净化器、虑波器等能不用就不用,如果要用的话,一般认为仅局限在音源、前级部分比较好,尤其像虑波器等用在后级上的话,器材的大动态表现多半会捉襟见肘。
三、 做足避震,突出于音箱脚架的调校。
关于避震,涉及到音源避震、功放避震、音箱避震,还有线材避震等等,有时候一块垫片都能够有“起死回生”之效,要做足这方面的功夫绝非易事。对于初烧,建议还是从音箱脚架抓起,可以这样说,从无数好声的先例来看,脚架即音箱“半条命”的说法不无道理,完全可把它看作是音箱的延伸部分。很多烧友将资金集中投入到三大件上,往往仅使用几百元的次品脚架应付之,这种情况下任你在其它环节下足折腾的功夫,系统出好声的几率就已经很低了。
关于脚架,并非只是避震这么简单,大多的原厂脚架还会考虑到音箱震谐的化解、震动频率的响应等方面的因素,故有条件的一般还是选择原厂脚架为佳。如果原厂脚架较贵,那么至少也要一上副稳、重、实的脚架为好。如果你只拥有一副轻飘飘的脚架的话,那再怎么着也灌上一点铁砂吧,从个人侍候过的几副劣质脚架来看,一般情况下灌至八成左右状态较佳,如果你灌至二三层就已经出好声了的话,建议你灌至八层左右试试,对比一下或许能够给你一份惊喜!
对音响器材的把玩,需要调校的环节较多,这里不能一一涉足,加之个人是那种抱着一堆碟片就能沾沾自喜的主儿,也就没有更多的体会和感受可供诸位参考。但是,自负一点来讲,如本文的三部曲你都已经做得很好了的话,那你关于器材调校的部分至少已经做好了一半,出好声的几率已大大提高。
如果,这样的调校仍然还不能让你满意的话,那就再看看你的器材架、你的线材、你的避震钉是否已具有一定的水力,特别关注的还有你的摆位和你的听音环境。关于环境,本想用第四部曲来和大家交流一下的,但这方面的内容网上可供参考的文章较多,便省去了环境这部“曲”。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你在一个听音环境击掌或狂啸,回音清澈而不浑浊的话,基本可以认定这个听音环境并不是恶劣的。至于音场偏移等问题,是可以用音箱的摆位如内凹等方式来加以解决。
就此搁笔,祝君好运。。。呵呵。。欢迎拍砖和交流。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6/17 12:12:44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3659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cranesky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帖子
31
积分
32
性别
注册时间
2009-05-05
cranesky
论坛发烧友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6-17 11:23
|
只看该用户
先杀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3859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凤凰花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1985-2-13
帖子
48
积分
48
性别
注册时间
2009-06-09
凤凰花
论坛发烧友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6-17 11:29
|
只看该用户
要先搞空间环境吧?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25788
精华
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bennylookli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773
积分
801
性别
注册时间
2008-08-03
bennylookli
论坛博士后
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6-17 11:45
|
只看该用户
不错的贴! 顶一下
玩hifi的乐趣在于—自己快乐!
能和朋友一起分享更是快乐!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65573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先进教育
先进教育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720110
帖子
494
积分
569
性别
注册时间
2005-08-05
先进教育
论坛博士后
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6-17 11:56
|
只看该用户
好贴,不错啊!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34612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冬东1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926
积分
1293
性别
注册时间
2009-03-26
冬东1
论坛博士后
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6-17 12:43
|
只看该用户
顶!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33012
精华
2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sm163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2831
积分
284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9-02-22
sm163
论坛博士后
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6-17 12:49
|
只看该用户
不错的好贴,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90470
精华
2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micro
micro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720110
帖子
2982
积分
3251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12-06
micro
论坛博士后
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6-17 13:28
|
只看该用户
最关键的是房间!搞好房间比啥都总要!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3396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品味之道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1098
积分
1098
性别
注册时间
2009-03-14
品味之道
论坛博士后
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6-17 13:38
|
只看该用户
听音环境是最大件的“器材',也贯穿始终的“器材”,房子空荡荡的天价器材也会难听,环境得宜不是很贵的音响就能让人愉悦。
生命的精彩在于把握浪漫与现实间的契合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30318
精华
2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高宁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帖子
220
积分
234
性别
注册时间
2008-12-10
高宁
论坛博士
1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6-24 22:40
|
只看楼主
谢楼上各位兄台帮顶,不妥之处诸位多多包涵吧。。。。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1
2
下一页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浏览过的版块
软件交易
音乐唱片
硬件交易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