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主观音质评价教程》的部分内容——怎样欣赏交响音乐等…… [复制链接]

查看: 9381|回复: 48
1#

怎样欣赏交响音乐


交响音乐是一门独立的音乐艺术形式。我们现在所说的交响音乐,只要是指交响乐队演奏的多乐章的交响曲,还有交响诗、协奏曲和音乐会序曲等。下面就介绍一下不同形式的交响乐的曲式特征:


(一)协奏曲
协奏曲原名为“竞奏曲”,指管弦乐器相协奏的乐曲。也有以人声与乐队协同演出的声乐协奏曲。由一个乐章构成的协奏曲叫“小协奏曲”、由一组独奏乐器(通常是两件、三件或四件乐器)与管弦乐队的竞奏叫“大协奏曲”。近代协奏曲是一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协奏曲。


协奏曲的特点是独奏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技巧性。在音乐行进中,独奏乐器与乐队常常轮流出现,互相对答、呼应和竞奏。


协奏曲通常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富于戏剧性,常有独奏乐器的华彩乐段。


第二乐章:慢板,三段式,富于歌唱抒情性,常采用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或回旋曲式。


第三乐章:急板,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音乐蓬勃有力,活跃奔放,有欢快、舞蹈的性质。


(二)组曲
组曲是由若干短曲连为一体的管弦乐或钢琴套曲。其中各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组曲有古典、近代之分。古典组曲又称“舞乐组曲”,是采用同一调性的各种舞曲连接而成,但在速度,节拍等方面相互形成对比,近代组曲又称“情节组曲”,兴于19世纪,是从歌剧、舞剧、戏剧音乐或电影音乐中选若干乐曲辑成,有的根据特定标题内容或民族音乐素材写成。


(三)序曲
序曲原指歌剧、清唱剧等的开场音乐。17、18世纪的歌剧序曲份“法国序曲”和“意大利序曲”两类。前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和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意大利序曲为主调风格,由快、慢、快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曲就是由此演变而成的。19世纪以来,特别是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作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


(四)交响诗
交响诗,亦称音诗。一种具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或戏剧性的单乐章标题管弦乐曲。形式不拘一格,通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有时也采用变奏曲式、回旋曲式等。内容富有诗意,常取材于诗歌、戏剧、绘画、历史事迹、民族生活及自然景色。该体裁由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首创于19世纪中叶,后得以发展。亦有以若干相互关联的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从体裁上看,交响诗打破了古典交响乐四乐章的程式,只保留了一个乐章。或者说将古典交响乐的四乐章浓缩为一个乐章。从曲式上看,它没有严格遵守奏鸣曲式的格式,而是有很大程度的自由发挥。被广泛采用的是主题变形手法。即乐曲由若干之不同的段落组成,这些段落自由第依次展开,而用同一的主题把它们结合起来。主题在不同的段落出现时,面貌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而塑造出标题内容特定的艺术形象。从音乐语言上看,它不再象古典交响乐那样客观地、理智地进行着陈述,而是充满感受、饱含激情地描绘、叙述和描绘、叙述和歌颂。一般地说,交响诗的音乐语言具有以下特点:旋律上下起伏的幅度较大,和声色彩丰富,音乐织体厚薄反差比较明显。这样的音乐语言往往极富感染力,很容易引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从内容上看,它不再只限于表现贵族生活和宫廷场面,而是广泛取材于民间传说、史诗,理想的英雄人物和大自然的景色。交响诗属于标题音乐的范畴。所谓标题音乐,即作曲家根据某文学作品、戏剧、民间诗歌、历史传说或作曲家自己事先拟定的文学情节而创作的音乐作品。为了便于欣赏这对乐曲内容有比较明确和具体的理解,作曲家常常用文字比较详细地学出乐曲的情节,或用几个字概括地标明乐曲的基本主题。


如何去理解和欣赏一首交响诗呢?首先是努力捕捉音乐形象。捕捉到了音乐形象,就找到了理解的钥匙,就进了欣赏的大门。音乐形象又如何捕捉呢?抓住主题。任何音乐作品都是通过主题来塑造音乐形象的,而这一点交响诗则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交响诗总的音乐形象相对来讲比较具体。


当然,音乐不象文学那样,能描写非常具体的形象、叙述十分详细的故事情节。它的表现往往是比较概括的。音乐表现的这种概括性,给欣赏者发挥想象力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和余地。所以说,音乐的欣赏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捕捉和感受音乐形象会因人而异、不尽相同,但只要大方向没有错就可以了。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3-20 18:46:26
分享 转发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

回复:[转帖]怎样欣赏交响音乐

怎样欣赏交响音乐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3-09 23:43:33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

回复:[转帖]怎样欣赏交响音乐

频率表
好了,下面就是各种乐器和人声的频率特性说明,大家可以此为据来做均衡调整了。
贝司:低音吉它:频响在700~1KHz 之间,提高拨弦音为60~80Hz
电贝司:低音在80~250Hz,拨弦力度在700~1KHz
吉它:电吉它:65~1.7KHz,响度在2.5KHz,饱满度在240Hz
木吉它:低音弦:80~120Hz,琴箱声:250Hz,清晰度:2.5KHz、3.75KHz、5KHz
鼓:低音鼓:27~146Hz,低音:60~80Hz,敲击声:2.5KHz
小鼓:饱满度:240Hz,响度:2KHz
通通鼓:丰满度:240Hz,硬度:8KHz
地筒鼓:丰满度:80~120Hz
吊钗:130~2.6KHz,金属声:200Hz,尖锐声:7.5~10KHz,镲边声:12KHz
人声:男: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64~523Hz
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64~698Hz
女: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160~1200Hz
女低音123~493Hz,女高音220~1.1KHz
手风琴:饱满度:240Hz
钢琴:低音在80~120Hz,临场感2.5~8KHz,声音随频率的升高而变单薄
Trumpet(小号): 146~2.6KHz,丰满度:120~240Hz,临场感:5~7.5KHz
小提琴:174~3.1KHz,丰满度:240~400Hz,拨弦声:1~2KHz,明亮度:7.5~10KHz
大提琴:61~2.6KHz,丰满度:300~500Hz
中提琴:123~2.6KHz
琵琶:110~1.2KHz,丰满度:600~800Hz
二胡:293~1318Hz
Flute(笛子):220~2.3K
Piccolo(短笛):494~4.1KHz
Oboe(双簧管):220~2.6KHz
Clarinet(单簧管):146~2.6KHz
Bassoon(巴松管、低音管):55~2.6KHz
French Horn(法国号):73~2.8KHz
Trombone(长号):65~2.6KHz
Tuba(低音号):43~2.6KHz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

回复:[转帖]怎样欣赏交响音乐

;P 伯伯写得很好,不错!学习了;P 现在正在听梁祝,虽然没有在你的听音听的效果,现在只能凑获听了,就象你讲的集收经验;P 这是我的新号;印象小罗
TOP
5#

回复: [转帖]怎样欣赏交响音乐

什么是交响音乐??许多朋友可能是不太明白的。甚至一些在网上“高谈阔论”的DX,也常常认为只有类似贝多芬的九大交响曲等才是交响音乐,并闹出笑话。哈哈!!其实,协奏曲、组曲、序曲、交响诗等都属于交响音乐
对频率的认识几乎也是模糊的,片面的追求高、低频延伸,甚至把电贝司的低频表现误认为达到了非常低的“低频”频率!!

转这个帖子的目的,就是期望对需要这些知识的朋友有些帮助,没有别的意思。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

回复:[转帖]怎样欣赏交响音乐

顶你:lol
TOP
7#

回复:[转帖]怎样欣赏交响音乐

顶一下。收起来学习了。
TOP
8#

回复: [转帖]怎样欣赏交响音乐

迪斯尼出的幻想曲1940和幻想曲2000,是交响入门的好参考,比较直观、生动,建议一观。
TOP
9#

回复:[转帖]怎样欣赏交响音乐

TOP
10#

回复:[转帖]怎样欣赏交响音乐

温故而知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